《中国民间诊病奇术》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幸来,周举,周绩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09133118
  • 页数:575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在第1版基础上修订而成。作者收集了古往今来许多简便而实用的诊病方法,其中有的是流散于民间秘而不传的神奇诊术。详细介绍了怎样用眼观、鼻嗅、手摸等方法,获取人体各部位形态、结构、色泽等方面变化的情况,探查这些异常现象与机体内部器官的关系,从而分析、判断健康与否,并预测可能发生的疾病。本次修订,改正了第1版中的错误和不当的语言文字;删除了个别科学性不强的诊病方法;新增了第8章身体其他方面异常诊病奇术。修订后的版本内容更加丰富,适合乡村、社区基层医生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参考使用。

第1章 头面部诊病奇术 1

第一节 望头部诊病 1

一、望头的动态变化诊病 2

二、望头的形状变化诊病 2

第二节 望头发诊病 6

一、望头发的色泽变化诊病 7

二、望头发的形态与粗细变化诊病 10

三、望头发的疏密与脱落变化诊病 11

第三节 望胡须诊病 14

一、望胡须的色泽变化诊病 15

二、望胡须的形态与粗细变化诊病 15

三、望胡须的疏密与脱落变化诊病 16

第四节 望颜面诊病 16

一、正常面容 17

二、望病态面容诊病 17

三、望面部丘疹与纹理改变诊病 20

四、望颜面的色泽变化诊病 23

五、望颜面的形态变化诊病 36

六、查颜面的感觉异常诊病 40

第五节 望额部诊病 40

一、望额部的色泽变化诊病 40

二、望额部的纹理与形态变化诊病 41

三、望印堂色泽、纹理诊病 42

第六节 望眉毛诊病 43

一、望眉毛及局部皮肤的色泽变化诊病 44

二、望眉毛的深淡与脱落变化诊病 45

三、望眉毛的形态位置变化诊病 46

第七节 望目睛诊病 47

一、望虹膜定位诊病 48

二、望巩膜定位诊病 55

三、望目睛形态与神态诊病 63

四、望巩膜颜色改变诊病 65

五、望巩膜血丝、瘀点定位术 66

六、望眼睑、两眦和睫毛改变诊病 67

第八节 查耳诊病 70

一、望耳的色泽改变诊病 71

二、望耳的形态改变诊病 73

三、望耳的络纹改变诊病 75

四、望耳的局部改变诊病 77

五、耳部触摸诊病 87

第九节 望鼻诊病 89

一、望鼻的色泽改变诊病 90

二、望鼻的形态改变诊病 94

三、望鼻翼、鼻孔、鼻毛和鼻涕的异常改变诊病 95

四、望山根的形色改变诊病 97

五、鼻部蟹爪纹及对应病症 99

第十节 望口唇诊病 99

一、望口唇的色泽改变诊病 99

二、望口唇的形态改变诊病 106

三、望唇系带的异常改变诊病 109

四、望唇的神色及润燥诊病 110

第十一节 望鼻唇沟诊病 111

第十二节 望人中诊病 112

一、望人中的色泽改变诊病 112

二、望人中的形态改变诊病 115

三、望人中的动态改变诊病 117

四、望人中的长度改变诊病 118

第十三节 望齿诊病 118

一、望齿的色泽改变诊病 119

二、望齿的形态改变诊病 121

三、望齿的发育及损伤情况诊病 122

四、望齿垢的改变诊病 123

五、咬牙、磨齿与疾病 123

六、齿痛与脏腑病变的对应关系 123

第十四节 望齿龈诊病 124

一、望齿龈的色泽改变诊病 124

二、望齿龈的形态改变诊病 124

三、望齿龈的出血情况诊病 126

第十五节 望舌诊病 127

一、正常舌象 127

二、生理或理化因素对舌象的影响 127

三、望舌质的异常改变诊病 128

四、望舌苔的异常改变诊病 134

五、望舌体的形态改变诊病 143

第十六节 望舌下诊病 147

一、正常舌下的具体表现 148

二、望舌下脉络的形色改变诊病 150

三、望舌下其他特征改变诊病 151

第十七节 望腭诊病 152

一、腭的正常表现 153

二、望腭的色泽改变诊病 154

三、望腭的形态改变诊病 154

第十八节 望颊黏膜诊病 155

一、望颊黏膜的色泽改变诊病 155

二、望颊黏膜的形态改变诊病 157

第十九节 望咽喉诊病 157

一、望咽喉的形态改变诊病 158

二、望咽喉的色泽改变诊病 160

三、望咽喉的其他改变诊病 161

第二十节 按压头面部穴位诊病 163

第2章 躯体部诊病奇术 165

第一节 查颈项诊病 165

一、颈项部的望诊术 166

二、颈项部的触诊术 168

第二节 查胸胁部诊病 170

一、望胸胁部的形态改变诊病 171

二、查胸胁部的动态变化诊病 172

三、胸胁部穴位指压诊病 175

四、乳房的望、触诊诊病 179

第三节 查肩臂部诊病 185

一、肩部望诊诊病 185

二、臂部穴位触诊诊病 186

第四节 查背腰部诊病 188

一、望背腰部的皮肤改变诊病 189

二、望背腰部的形态改变诊病 190

三、按压背腰部穴位诊病 192

四、背腰部的特殊诊查术 194

五、脊椎诊病术 195

第五节 查腹部诊病 198

一、腹部望诊术 199

二、腹部触诊术 203

三、腹部穴位按压诊病 210

第六节 查脐部诊病 211

一、脐部望诊术 212

二、脐部触诊术 214

第3章 四肢诊病奇术 217

第一节 望四肢诊病 217

一、望四肢形态改变诊病 218

二、望四肢色泽改变诊病 220

三、望四肢其他改变诊病 220

第二节 手部叩按诊病 226

一、叩指诊病 226

二、指叩诊病 227

三、触指(侧)诊病 227

四、第2掌骨侧按压诊病 227

第三节 查手掌(指)诊病 229

一、望手掌的色泽改变诊病 229

二、望手掌的形态改变诊病 235

三、望手掌的静脉变化诊病 237

四、望手掌各部位形色变化诊病 237

五、查手掌(指)的温度变化诊病 257

六、查手掌的出汗情况诊病 257

七、望手掌的类型诊病 257

八、常见的异常掌纹 260

九、以五行定方位望掌色诊病 262

十、望五行星丘掌纹形态诊病 262

十一、手掌五条主线流年划分法 267

十二、望掌纹的动态变化 270

十三、掌纹诊病的基本要领 271

十四、望掌纹诊病 273

十五、望手的动态变化诊病 380

十六、望手指诊病 381

十七、望小儿示指络脉诊病 383

第四节 望指(趾)甲诊病 386

一、正常指甲的结构与表现 387

二、常见指甲形态与体质的对应关系 389

三、各手指指甲与内脏的对应关系 391

四、异常指甲形态与疾病的对应关系 392

五、甲周软组织变化与疾病的对应关系 403

六、各指指甲甲征与疾病的对应关系 407

七、望指甲的纹理变化诊病 425

八、望指甲的色泽变化诊病 426

九、望指甲的特殊变化诊病 432

十、指甲的全息诊断术 435

第五节 查下肢诊病 439

一、望下肢的动态变化诊病 439

二、望下肢的形态改变诊病 441

三、下肢特殊诊病术 444

四、指压下肢穴位诊病 447

五、腘窝部异位脉诊病术 449

第六节 查足部诊病 450

一、望足部的动态改变诊病 455

二、望足部的形态变化诊病 455

三、望足部的纹理改变诊病 457

四、望足底部反射区的分布诊病 458

第4章 皮肤诊病奇术 467

第一节 查皮肤诊病 467

一、望皮肤色泽改变诊病 468

二、望皮损形态改变诊病 470

三、查皮肤触觉诊病 475

第二节 查尺肤诊病 477

第5章 二阴部诊病奇术 481

第一节 查前阴部诊病 481

一、望前阴部形态改变诊病 482

二、望前阴部色泽改变诊病 485

三、查前阴部其他改变诊病 485

第二节 查肛门部诊病 486

一、望肛门部色泽改变诊病 487

二、望肛门部形态改变诊病 488

三、查肛门部的其他改变诊病 490

第6章 脉诊奇术 492

第一节 神门穴脉诊术 492

第二节 异位脉诊术 492

第三节 切脉诊病术 494

第四节 指脉孕产诊断术 509

第7章 腧穴诊病奇术 511

第一节 36穴俞募郄穴所主病症 512

第二节 查特异穴诊断疾病 514

第三节 查俞募穴诊断疾病 520

第四节 查郄穴诊断疾病 523

第五节 查原络穴诊断疾病 525

第六节 查下合穴诊断疾病 527

第8章 身体其他方面异常诊病奇术 528

第一节 感觉器官异常诊病 528

一、听觉异常诊病 528

二、视觉异常诊病 529

三、嗅觉异常诊病 531

四、味觉异常诊病 532

第二节 日常活动异常诊病 533

一、笑容异常诊病 533

二、声音异常诊病 534

三、步态异常诊病 534

四、饮食异常诊病 535

五、睡梦异常诊病 537

六、体位异常诊病 538

第三节 分泌物、排泄物异常诊病 540

一、痰液异常诊病 540

二、汗液异常诊病 542

三、耳垢异常诊病 545

四、眼泪异常诊病 546

五、鼻涕异常诊病 547

六、涎液异常诊病 548

七、呕吐物异常诊病 548

八、气味异常诊病 549

九、肛门排气(矢气、放屁)异常诊病 550

十、尿液异常诊病 551

十一、大便异常诊病 558

十二、血液异常诊病 562

十三、妇女白带异常诊病 567

第四节 生理、心理异常变化诊病 569

一、呼吸异常诊病 569

二、脉搏异常诊病 569

三、疾病与个人性格的关系 571

参考文献 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