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政与支出管理制度改革》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铭达等著
  • 出 版 社: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219047037
  • 页数:412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篇 公共财政 3

第一章 公共财政: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3

第一节 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 3

一、公共财政的内涵 3

二、公共财政的确立 9

第二节 市场失效与公共财政 12

一、完全竞争市场条件 12

二、市场失灵 13

三、公共财政的作用点 15

四、我国转轨经济中出现的财政缺陷 18

第三节 公共财政的职能 20

一、资源配置职能 24

二、收入分配职能 26

三、宏观调控职能 28

四、监督管理职能 31

第四节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体制 32

一、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必要性 32

二、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体制的特殊性 34

三、建立有中国特色公共财政体制的基本原则 36

四、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 37

第二章 公共支出理论:公共财政的核心 44

第一节 公共支出:内涵与外延 44

一、公共支出的概念 44

二、公共支出的特点 45

三、我国公共支出的演变 48

四、公共支出的作用 49

第二节 公共支出的原则和范围 53

一、公共支出的原则 53

二、公共财政支出的现状 56

三、公共支出范围 58

第三节 公共支出规模与结构 61

一、公共支出规模 61

二、公共支出结构 67

第二篇 部门预算 75

第三章 部门预算:预算编制改革的方向 75

第一节 部门预算改革的背景 75

一、依法行政的内在要求 77

二、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根本需要 78

三、加强预算管理的重要途径 79

四、实行综合预算管理的客观需要 79

第二节 传统预算编制制度存在的主要缺陷 80

一、预算编制形式不规范 80

二、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 81

三、预算编制范围不完整 82

四、预算分配方式不合理 82

五、预算执行不规范 83

六、预算监督乏力 83

第三节 部门预算改革的意义 84

一、有助于健全财政管理机制 84

二、有助于规范政府、财政、部门的行为 84

三、有助于人大履行监督职责 85

四、有助于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85

五、有利于强化预算约束 85

六、有利于增强预算的综合性 85

七、有利于增强预算的严肃性 86

第四节 部门预算改革面临的阻力 86

一、预算内外资金统筹运用难度大 86

二、预算严肃性不强 87

三、预算科目体系改革滞后 87

四、法律体系不完善 88

第四章 部门预算:内容与方法 89

第一节 部门预算的概念 89

一、部门预算的内涵 89

二、部门预算的外延 89

三、部门预算的特点 90

第二节 编制部门预算的目标 92

一、全面体现政府职能 92

二、优化政府财力资源配置 92

三、提高预算编制透明度 92

四、财政部门内部运作规范化 93

第三节 编制部门预算的原则 93

一、全面体现政府经济社会管理职能的原则 93

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93

三、科学预测的原则 94

四、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原则 94

五、需要与可能相结合的原则 94

第四节 部门预算的构成 94

一、部门收入预算 95

二、部门支出预算 96

三、部门预算的报表体系 97

第五节 部门预算的编制流程 100

一、部门预算编制总流程 100

二、部门编报预算的流程 101

三、财政部门审核和上报预算流程 101

四、财政部门批复预算的流程 101

第六节 部门预算编制方法 102

一、综合预算 102

二、零基预算 103

三、滚动预算 108

四、绩效预算 110

第七节 部门预算与功能预算的异同 112

一、部门预算与功能预算的相同点 112

二、部门预算与功能预算的相异点 113

第五章 部门预算:编制与审核 115

第一节 部门预算的编制 115

一、基本支出预算的编制 115

二、项目支出预算的编制 124

第二节 部门预算的审核 129

一、部门收入的审核 129

二、部门支出的审核 130

三、部门预算的审核和审批程序 132

第六章 部门预算:相关配套改革 134

第一节 改革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体系 134

一、现行政府预算收支科目分类的主要问题 134

二、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 135

三、政府预算收支科目分类改革的主要内容 136

第二节 合理界定财政供给范围 137

一、教育事业单位 138

二、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事业单位 138

三、文化艺术事业单位 138

四、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单位 138

五、卫生、计划生育事业单位 139

六、体育事业单位 139

七、农林牧渔水利事业单位 139

八、社会福利事业单位 139

九、工交环保事业单位 140

十、机关附属事业单位 140

十一、公检法司事业单位 140

十二、其他事业单位 140

第三节 修改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141

一、现行法律法规存在的缺陷 141

二、修改和完善预算编制的有关法律法规 144

三、进一步改革预算管理制度 147

第四节 建立健全预算管理机构 151

一、预算草案编制机构 151

二、预算草案审批机构 151

三、预算执行机构 152

四、预算监督机构 152

第七章 部门预算:主要基础工作 153

第一节 清产核资 153

一、清产核资的必要性 153

二、清产核资的范围 156

三、清产核资的目标 156

四、清产核资的内容 158

五、清产核资工作的组织 167

第二节 建立基本信息库 168

一、单位信息库 168

二、单位编制和人员信息库 169

三、单位财产信息库 171

四、经费收入和支出信息库 173

五、资产负债信息库 175

六、政策信息库 177

第三节 建立计算机技术支持系统 178

一、部门预算编报子系统 179

二、部门预算审核子系统 179

三、部门预算管理信息系统 180

第三篇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 185

第八章 制度模式:理论分析与内容描述 185

第一节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内涵 185

一、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理论渊源及其发展 185

二、西方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简介 187

第二节 建立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189

一、现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弊端 189

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意义 191

第三节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195

一、改革的指导思想 195

二、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195

三、改革的主要内容 196

第九章 现实考察:改革实践与面临障碍 211

第一节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实践 211

一、中央财政部门的改革实践 211

二、地方财政部门的改革实践 214

第二节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面临的障碍 219

一、思想障碍 219

二、体制障碍 220

三、操作障碍 220

四、管理障碍 221

五、技术障碍 221

六、改革策略障碍 221

七、配套改革障碍 221

第三节 加快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的措施 222

一、明确改革试点原则 222

二、确定改革试点步骤 223

三、切实做好各项改革试点工作 224

第十章 实践导引:改革操作流程 228

第一节 建立财政管理信息系统 228

一、GFMIS系统结构 228

二、构建规范的财政业务运作流程 230

三、国库支付运作流程 236

第二节 明确工作岗位职责 240

一、主任岗位职责 240

二、副主任岗位职责 240

三、受理部岗位职责 241

四、资金一部岗位职责 241

五、资金二部岗位职责 241

六、工资统发部岗位职责 242

七、会计部岗位职责 242

八、信息部岗位职责 242

九、综合部岗位职责 243

第三节 制订支付流程 243

一、备用金 243

二、支出报账 243

三、后台稽核 244

四、日结 244

五、辅助业务 244

第十一章 改革展望:配套改革措施前瞻研究 245

第一节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配套措施 245

一、建立财政国库管理机构和支付执行机构 245

二、建立健全现代化银行支付系统 246

三、研究开发财政管理信息系统 246

四、进一步推进预算编制改革 248

五、改革和完善预算会计制度 249

六、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251

七、修订、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 252

第二节 国库库底资金的前瞻性研究 252

一、研究背景 252

二、国库库底资金运营的成因机理 253

三、国库库底资金运营的基本原则 254

四、国库库底资金的运营步骤 255

五、需要解决的问题 257

第三节 财政国库管理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58

一、研究思路及其局限性 258

二、未来研究方向 259

第四篇 政府采购制度 263

第十二章 政府采购:基本概念与主要内容 263

第一节 政府采购制度的科学内涵 263

一、采购与政府采购 263

二、政府采购对象 263

三、政府采购的特点 263

四、政府采购制度 265

第二节 政府采购的组织体系及法律体系 265

一、机构设置 265

二、运行机制 267

三、法制建设 267

第三节 政府采购操作程序 268

一、基本程序 268

二、政府采购资金拨付 269

第四节 政府采购管理诸要素 270

一、政府采购模式 270

二、政府采购方式 270

三、中介机构管理 272

四、供应商管理 273

五、信息公告管理 274

六、招评标管理 274

七、合同管理 276

八、采购行为管理 278

九、采购档案管理 279

第五节 政府采购监督方式 279

一、竞争监督 279

二、行政监督 280

三、供应商监督 280

四、司法监督 280

五、社会监督 281

第六节 政府采购成本与效益 281

一、政府采购成本及其控制 281

二、政府采购效益 283

第十三章 政府采购:现实问题分析 285

第一节 政府采购的经济意义与财政意义 285

一、实行政府采购的经济意义 285

二、实行政府采购的财政意义 290

第二节 现行政府采购制度的缺陷 293

一、政府采购的规模小、范围窄、项目单一 293

二、对政府采购工作存在模糊认识 293

三、政府采购基础工作较为薄弱 294

四、政府采购管理和制约机制还不健全 297

五、政府采购缺乏救济机制 298

六、政府采购监督机制存在较大缺陷 298

七、政府采购立法滞后 299

第三节 政府采购的基本目标、原则和主要任务 300

一、基本目标 300

二、基本原则 301

三、主要工作任务 305

第四节 需要妥善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305

一、正确处理政府采购与财政改革的关系 305

二、正确处理好财政支出与资源配置的关系 307

三、正确处理好管理机构与执行机构的分工协作关系 307

四、正确处理公平交易与效率的关系 307

第五节 政府采购的理论研究现状 308

一、我国政府采购研究的现状 308

二、关于政府采购研究的论争 309

第十四章 政府采购:制度优化与未来发展 312

第一节 完善政府采购运行和管理体系 312

一、构建有序协调的政府采购运行体系 312

二、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的保障机制 314

三、建立政府采购监督管理体系 316

第二节 加强政府采购的几项基础工作 318

一、加强政府采购的法制建设 318

二、加强政府采购的宣传工作 319

三、加强政府采购机构和队伍建设 320

四、加强政府采购资源的整合 323

第三节 政府采购预算 324

一、部门预算与政府采购预算的关系 324

二、政府采购计划与政府采购预算的关系 324

三、政府采购制度要求改革现行预算审批办法 325

四、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原则 325

五、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程序 325

六、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要求 326

第四节 政府采购风险研究 327

一、政府采购风险界定 327

二、政府采购风险表现形式 327

三、政府采购风险防范和规避 329

第五节 政府采购与WTO 331

一、WTO的《政府采购协议》 331

二、逐步开放政府采购市场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333

三、开放政府采购市场需要做好的几项工作 335

第五篇 社会保障制度 343

第十五章 制度导引:建立与演变 343

第一节 社会保障概述 343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 343

二、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344

三、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的区别 347

第二节 社会保障的特征与功能 349

一、社会保障的基本特征 349

二、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 350

第三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改革进程 351

一、我国古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 351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352

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全面改革和创新 353

第十六章 现行模式:制度性缺陷 356

第一节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面临的形势 356

一、人口老龄化问题将越来越突出 356

二、失业问题逐步从隐性化向显性化方向发展 357

三、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难度越来越大 359

四、社会保障风险增大 359

五、养老金隐性债务负担重 361

第二节 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361

一、覆盖面狭窄 361

二、管理体制不顺 362

三、筹资机制不健全 363

四、保值增值机制不完善 363

五、社会化管理和服务程度低 364

六、基金结构矛盾突出 365

七、公平与效率关系失调 365

第十七章 改革构想:现实基础、目标定位、基本原则与整合对策 367

第一节 改革的现实意义 367

一、有利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相互关系 367

二、有利于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368

三、有利于建立公共财政体制 368

四、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369

五、有利于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70

第二节 改革趋势展望 370

一、社会保障多样化 371

二、社会保障范围扩大化 372

三、社会保障私有化 372

四、社会保障基金资本化 372

五、社会保障产业化 372

六、社会保障主动化 372

第三节 改革总体思路、原则、目标与任务 373

一、改革的总体思路 373

二、改革的原则 373

三、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376

第四节 整合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377

一、加快社会保障的立法进程 377

二、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378

第五节 社会保障基金筹集与可持续发展 387

一、社会保障筹资方式 387

二、完善社会保障筹资体系 388

三、社会保障的可持续发展 391

第六节 社会保障管理体系 391

一、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管理机构 391

二、建立部门分工协作关系 391

三、明确中央与地方的职责分工 392

四、逐步实现社会保障管理社会化 392

五、加强统计信息等基础性工作 393

第十八章 财政政策:公共财政与社会保障 394

第一节 公共财政模式与社会保障 394

一、公共产品与社会保障 394

二、社会保障是公共财政所固有的功能 394

三、财政资金是社会保障事业的重要财力来源 395

四、财政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主体地位 396

五、公共财政要求加大社会保障投入 396

第二节 社会保障的财政管理 397

一、充分发挥财政筹集社会保障资金功能 397

二、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 398

三、完善社会保障财务和预算管理制度 399

第三节 社会保障税与社会保障预算 401

一、社会保障税 401

二、社会保障预算 403

主要参考文献 407

后记 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