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简札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潘菽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7107217364
  • 页数:457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中国出版集团出版的“中国文库·新中国60周年特辑”中的一本书,分上下两册,包括10卷,每卷由52条札记组成,是潘菽对心理学基本理论与心理学史方面问题的一些看法和思考。此次编者为每条札记选择或提炼了标题。

上册 1

自序 1

卷一 9

一 心理学是关于人类最重要的一门科学 9

二 心理科学要研究的是构成人类本质特征的心理活动 10

三 心理学必须成为一门真理性和辩证性很强的结实的科学 11

四 心理学必须对发展人的无比可宝贵的实质,发挥充分的促进作用 11

五 心理学工作者必须领会到自己的神圣任务,并具有自觉的豪迈气魄 13

六 心理活动由意向和认识两个不能互相分离的方面构成 13

七 科学的心理学必须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 14

八 人类也要从认识自身的心理活动规律去取得自由 15

九 人们认识和变革客观事物的活动是主观和客观互相转化的过程 16

十 对心理活动及其所包含的两大部分的科学理解 16

十一 心理的东西、意识等等是物质的最高产物 17

十二 传统心理学的一个根本毛病 18

十三 传统心理学的另一个根本毛病 19

十四 人的生活实践中主观和客观之间的矛盾 20

十五 人们认识活动要解决的主客观之间的矛盾 20

十六 人们的意向活动要解决的主客观之间的矛盾 21

十七 行动是主观转化为客观的过渡过程 22

十八 意向活动和认识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23

十九 思惟与思虑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思想活动 23

二十 未来的心理学必须经由传统心理学脱胎换骨改造出来 24

二十一 对旧心理学要批判就必然要有所破 25

二十二 辨清并坚持心理学努力和前进的道路 26

二十三 对传统心理学必须采取批判继承态度 26

二十四 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武器是绝对必要的 27

二十五 心理活动是属于主观的东西,但也具有客观性 28

二十六 意向活动可以区分为两大类:肯定的和否定的 28

二十七 “情”也是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的一种对待活动 29

二十八 “情”可以大体分为两种:激情和感情 30

二十九 对心理学的术语也必须采用“节约律” 30

三十 人脑或整个人体是心理活动的主体 31

三十一 什么是意识? 32

三十二 意识的事实,也必须对它作具体的分析 33

三十三 一个人的意识活动随时随地变化着 34

三十四 思惟是意识的核心 34

三十五 生活、实践的观点对心理学也是首要的基本观点 35

三十六 人们的心理活动所包含的矛盾 36

三十七 巴甫洛夫关于意识的脑神经活动说明不能令人信服 37

三十八 百年来实验室方法给旧心理学带来的利弊 38

三十九 关于“存在决定意识”的重要论断和含义 39

四十 应有真挚而热烈的“人的感情”,奋力追求心理学的真理 40

四十一 人的心理活动也同样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 41

四十二 心理学应该阐明的一个重要问题 42

四十三 人们的认识活动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活动 42

四十四 自觉能动性在解决主客观矛盾的转化中的作用 43

四十五 心理是一定物质(人脑)所产生的一定形态的运动 43

四十六 人脑在生理上也必然和兽类有本质的不同 44

四十七 认真领会“工业的对象化的存在……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类心理学……” 45

四十八 关于“心理物理学”及“心理物理定律” 46

四十九 中国古代思想家对情绪理论的重要贡献 46

五十 评传统心理学把行为的外在因素称为“刺激”的问题 47

五十一 行为心理学把意识完全排除于心理学门外的错误 48

五十二 知、情、意中的“情”在实质上就是一种意的形式 49

卷二 51

一 弄清楚人脑活动和心理活动这两方面的实质联系是心理学不可推卸的一项任务 51

二 把条件反射理解为在最低级水平上的“整合”或许更恰当 52

三 人们的种种社会实践活动也都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类心理学” 53

四 一切科学研究活动也是“一本打开的《人类心理学》的书”的重要一章 54

五 恩格斯评论费尔巴哈对心理学改革的重要启发 54

六 视觉的首位重要性表现的几点事实 55

七 心理学的事实决不能用生理学的观点来考察 56

八 行为论心理学可以说是无头脑的心理学 57

九 报纸上先进事迹的报道材料对心理学是一本打开的书 58

十 实践中意向起主导作用,而认识则是对意向起指引或辅助作用 59

十一 用步枪射击为例考察意向活动的内部矛盾 60

十二 几种关于事物较次要的区分 61

十三 关于传统心理学所讲的“主联想律” 62

十四 以买布为例分析认识活动本身的内在矛盾 63

十五 认识活动包括感知觉和思惟 64

十六 认识和实践的统一观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一个基本观点 65

十七 旧心理学的这个不科学的“刺激—反应”公式必须彻底抛弃 65

十八 认为意识不能加以定义,这是很错误的 66

十九 心理学和生理学关系最密切,但混淆了两者之间必须分清的界限就会大错特错 67

二十 人们的心理活动有主体,有客体 68

二十一 人脑这块物质如何能思惟,这是心理学应研究的大问题,也是巩固唯物论世界观所必要的 69

二十二 破除旧观点,深入理解列宁关于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这一科学论断 70

二十三 对感觉器官和脑在感觉水平上的认识活动中的关系,需要转变陈旧理解 71

二十四 社会生活实践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影响是心理学须充分注意的一个问题 72

二十五 以视、听、触觉的映象为例说明对唯物论认识论的反映论应作具体理解 72

二十六 以视、听、味、嗅觉为例说明人的感官和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可分为质与形两方面 73

二十七 心理活动本身包含的内在矛盾,一般都是符合和差距,或正确和错误的矛盾 74

二十八 独尊实验室方法是传统心理学在方法上的重要缺陷 75

二十九 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手稿》对心理学研究者有不少深刻的启发 76

三十 恩格斯论黑格尔哲学的革命性,有助于说明心理活动不外乎认识和意向两个基本方面 77

三十一 思想和言语是什么关系? 78

三十二 行为论心理学者对意识或心理的不可知论看法,“在科学上就是开倒车” 79

三十三 思惟的反映性质和感知觉的反映性质基本上一样,但有本质区别 80

三十四 心理学中一桩历史的公案到今天必须好好清查 81

三十五 传统心理学长期进展不大和长期纠纷的一个根本原因 83

三十六 评史克立普邱的所谓心理学应抛弃唯心唯物的争论而致力于事实的研究 84

三十七 评史克立普邱的强调心理学要考察关于心本身的事实 85

三十八 分析史克立普邱的宣传实验心理学是在怎样的思想潮流背景下进行的 86

三十九 评华生对心理学和生理学的关系问题的意见 87

四十 评冯特关于心理学和生理学的关系问题的看法 88

四十一 评冯特对生理和心理的关系的不正确理解 89

四十二 冯特对生理心理学提出的问题完全暴露了他的唯方法论的看法 90

四十三 中外古代哲学中对人类心理活动的看法都基本上是二分法 91

四十四 恩格斯关于思惟和意识“都是人脑的产物”的光辉论断 92

四十五 评西方哲学心理学传统中把人和动物相提并论的利弊 94

四十六 列宁反复地说“感觉是外界世界的映象” 94

四十七 鲁宾斯坦强调所谓“一般的反映论”,反而模糊了列宁的那个论断 95

四十八 鲁宾斯坦在发挥他的“一般反映论”时产生的主要偏差 96

四十九 鲁宾斯坦的“折射论”只能对辩证唯物论认识论的反映论造成混乱 97

五十 对“反映”和“折射”必须加以区别,不能混淆 99

五十一 鲁宾斯坦的主要问题在于缺乏发展的观点 100

五十二 列宁关于感觉能力如何发生“需要研究再研究”的指示对心理学十分重要 101

卷三 102

一 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指导思想与努力方向 102

二 鲁宾斯坦的“决定论”的公式是知同而不知异 103

三 科学工作的目的性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心理科学工作也应当如此 104

四 鲁宾斯坦所理解的认识过程的辩证法也有需要商讨之处 105

五 心理活动和神经生理活动的关系问题 106

六 关于鲁宾斯坦揭露旧心理学对意识问题的错误看法 107

七 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108

八 唯心论意识心理学的基本错误 109

九 行为论“心理学”的观点实质 110

十 评郭任远的“行为学”与美国的“行为科学” 111

十一 评郭任远的《意识的新解释》 112

十二 从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谈及斯宾诺沙 113

十三 西方心理学的一个违反科学的普遍特点在于把心理学与动物行为学混淆起来 114

十四 评行为论的所谓“动物心理学” 115

十五 评美国行为论期刊的改名不过是一种“挂羊头卖狗肉”的办法 116

十六 行为心理学把人动物化,而意识心理学则把动物人化 117

十七 把人与动物混同的谬误 118

十八 唯心论意识心理学和行为论心理学是一脉相通的 119

十九 关于“行为”和“行动”的不同含义和使用问题 120

二十 心理学研究动物用以探索意识起源 121

二十一 人类的行动有其主观方面,和动物的行为有根本区别 122

二十二 “动物心理学”是个不很恰当的名称 123

二十三 关于对事物的类属关系的理解或说明 123

二十四 意识心理学对于意识的两种错误理解 124

二十五 鲁宾斯坦未能完全摆脱旧心理学的上述根本错误 125

二十六 鲁宾斯坦其实是抹杀了意向及其主导作用 127

二十七 你在我的眼睛里确实是倒立的问题,为何令人迷惑? 128

二十八 评对上述迷惑问题的两种解释 129

二十九 正立知觉其实和方向知觉是同一回事 130

三十 关于意识内容的恰当理解 131

三十一 澄清鲁宾斯坦对意识的混乱而欠分辨的表达 132

三十二 鲁宾斯坦对意识显然抱有传统心理学的误解 133

三十三 鲁宾斯坦轻视了人们在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特点 134

三十四 鲁宾斯坦对“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五点不确切表达 135

三十五 鲁宾斯坦对意识表述的其他谬误 136

三十六 毛泽东所指出的“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是对人们的认识、意向或意志以及行动的相互关系所作的最简明扼要的说明 137

三十七 意识作为认识活动,与意向活动的辩证关系 138

三十八 人们的意识和实践活动的联系 139

三十九 心理学对象的特殊矛盾性是什么? 140

四十 以毛泽东论“不同质的矛盾”的解决方法,检验旧心理学的方法问题 141

四十一 从“实验美学”的兴衰得到的教训 143

四十二 对“实验美学”失败原因的分析 144

四十三 对“曲线美”、“金分律”实验失败的分析 145

四十四 对“颜色选择”用统计处理方法很不合理 146

四十五 在学习问题方面的大量实验室研究,科学价值却颇有疑问 147

四十六 认为“学习曲线”具有普遍的意义,是一种过分单纯的抽象化看法 148

四十七 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可以比作反映 149

四十八 把列宁很重视的关于儿童发展心理方面的研究,称为“成长心理学”则更简括 150

四十九 从猿到人的演进三大阶段中,第二阶段是人类发生史中决定性的转折点所在 151

五十 关于心理学的学科性质问题 152

五十一 再论心理学的学科性质问题 152

五十二 意识的发生大概可分四个阶段 153

卷四 156

一 人脑不同鼠脑、狗脑,除生理机能外还有心理机能 156

二 人类言语的发生必须有一定的思想作为前提 157

三 某动物学者在谈到“行为的演化”时的两点谬论 158

四 实验室方法不应当视为研究心理学唯一重要的方法 159

五 对“心理物理学”的泛心论谬误,鲁宾斯坦的混乱比冯特更严重 160

六 “特殊神经能力说”是彻头彻尾的主观唯心论理论 161

七 缪勒那样的“思考”是纯然的虚妄 163

八 评缪勒“特殊神经能力说”第一“定律” 164

九 评缪勒“特殊神经能力说”第二“定律” 165

十 评缪勒“特殊神经能力说”第三“定律” 166

十一 评缪勒“特殊神经能力说”第四“定律” 167

十二 评缪勒“特殊神经能力说”第五“定律” 168

十三 缪勒把幻觉等同于真正的感觉,这是根本性的科学谬误 169

十四 揭穿“特殊神经能力说”谬论的要害 171

十五 缪勒的特殊神经能力说只能把感觉的本质性质问题带进死胡同 172

十六 特殊神经能力说只能归结到绝望的不可知论 173

十七 评“特殊神经能力说”第六“定律” 174

十八 评“特殊神经能力说”第七“定律” 175

十九 第七“定律”中四点混乱暴露其哲学的唯心论 176

二十 指出第八“定律”中逻辑上直接自相矛盾的原因及其两面手法 177

二十一 缪勒关于产生感觉的两步看法背后是唯心论或二元论 179

二十二 评缪勒把感觉的“性质”和“特性”区别开所显示的自相矛盾或混乱 180

二十三 对缪勒特殊神经能力说的总考察 181

二十四 缪勒把幻觉等同感觉是搅混了必须分清的事实 182

二十五 缪勒错误地把幻觉等同于感觉的一个主要原因 183

二十六 缪勒曾提到亚里士多德,但这显然并不能给他自己的错误看法作支持 184

二十七 许多学者一般都是用“特殊感受性”的说法来宣扬特殊神经能力说的错误实质 185

二十八 纳孚也是把缪勒这个谬误学说和特殊感受性这种正确的说法混同起来 186

二十九 纳孚站在唯心论立场为缪勒的谬误辩护 187

三十 折中论者波林也对缪勒学说作了不正确的说明和估价 188

三十一 心理学史家牟菲提供的史实表明,缪勒关于感觉的看法是套用康德的内在论 190

三十二 对几位西方学者关于感觉的看法的评论 191

三十三 感觉的传统理论颇成问题——低估感觉器官的作用 192

三十四 感觉是人们在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特性的直接反映 193

三十五 陆宰的“部位记号”说的基本论点是唯心的 194

三十六 陆宰这一空间知觉理论是建立于虚构的前提之上的 196

三十七 陆宰以“附加印象”来构成所谓“部位记号”的推理依据是落空的 197

三十八 陆宰认为前人其实是他自己的空间知觉理论都是隐含着结论的虚伪论证 198

三十九 陆宰把知觉的主体归之于“灵魂”而不相信感觉器官加上脑会有这样的作用 200

四十 从波林的评论有助于了解陆宰企图炮制一种彻底的空间知觉是由心造的谬论 201

四十一 从陆宰的唯心论证方法应吸取的教训 202

四十二 波林和牟菲对陆宰的吹捧和辩解是“官官相护”、气味相投 203

四十三 评心理学史上关于空间认识问题的两种对立看法 204

四十四 两种争论不休的看法都不仅有唯心的错误,也有形而上学的错误 206

四十五 陆宰所表现的唯心二元论已接近一种典型唯心论 207

四十六 恩格斯对德国思想界的分析有助于了解心理“科学”诞生的背景 208

四十七 列宁关于“自然科学家就……必须做一个辩证唯物论者” 210

四十八 评华舒朋等对意识产生的神经条件的三种肤浅理解 211

四十九 斯宾诺莎能给华舒朋帮什么忙呢? 212

五十 从意识心理学发展出运动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不是前进而是倒退 213

五十一 再评华舒朋的“运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出发点 215

五十二 传统心理学意识对意识的错误观点及其发展 216

卷五 218

一 折中论者波林对心理学的一些糊涂看法 218

二 折中心理学是传统心理学一种走投无路的表现 219

三 波林把意识看成“感觉性的”,是否定了意识的实质 221

四 波林所谓的排除二元论,不过是一元化到马赫那里去了 222

五 波林力图找出“意识的物理维度”以达到其一元论,是十足的虚伪 223

六 对自由和决定论的问题,波林完全是皮相之谈和谬论 224

七 折中论心理学突出表现了传统心理学各派的杂糅和混乱 226

八 波林明白承认折中论心理学的实用主义实质 227

九 审察波林的折中论调和手法 228

十 波林的“刺激、现象、反应”三项说完全是唯心、表面之谈 230

十一 波林的“现象”说,是十足地道的主观唯心论 232

十二 波林三个“项目”及三种关系的原则性错误 233

十三 传统心理学的唯方法论错误在铁钦纳那里曾得到很明显的表现 234

十四 传统心理学无批判地沿袭了“刺激—反应”程式,这不适合于心理学 235

十五 人们的心理活动是不能离开一定的物质事物的 237

十六 在种种具体心理活动的产生和形成中,客观实在的事物是主要的决定因素 238

十七 韦勒用“场性”的概念解释意识是一个原则性错误 240

十八 詹姆士的“意识流”是一种十分浮泛的描述,完全没有接触到意识的实质问题 241

十九 评詹姆士关于意识“四个重要特点”的说法的表面性和错误 242

二十 再考察“意识流”学说的核心论点 243

二十一 詹姆士所谓意识的“选择作用”,显然是错把意识、注意、意志混作一谈 244

二十二 詹姆士对“意识流”的大篇分析完全是唯心论的废话 245

二十三 皮埃龙当着意识的面却认不出它 247

二十四 剖视皮埃龙对心理学的看法 248

二十五 分析皮埃龙对意识采取怀疑否定态度的原因 250

二十六 意识“运动学说”的两例实验,均不能说明意识的实质 251

二十七 张香桐指出一种神经学的事实,说明人脑比起较低级动物有一个重要的质的差别 252

二十八 人脑和猿脑的差别,只用重量大小是不足以恰当说明的 253

二十九 从恩格斯论西方科学的复兴,看宗教对科学界,包括心理学界的影响 254

三十 评郎菲尔特的“反应说”在意识问题面前陷入无能为力的四点要害 256

三十一 郎菲尔特企图用“心身等同论”来达到一元论,结果只是自我陶醉 257

三十二 郎菲尔特说生理过程和心理过程二者可互成为副现象,更是荒唐之谈 258

三十三 评用等同论来论证心身一元论的悖谬所在 259

三十四 再评郎菲尔特“反应说”的一大谬误 261

三十五 郎菲尔特自认看法接近铁钦纳,事实上并没有脱离开二元论 262

三十六 梅特里对“心灵”的唯物一元论的光辉论断,并没给“反应说”提供支持 263

三十七 略举“反应说”几点缺点 265

三十八 郎菲尔特对决定论的理解完全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看法 266

三十九 对神经系或脑和意识的关系,也必须有分析有区分地正确理解 267

四十 对笔者自己视觉方面自发出现的一种闪“光点”现象的原因的分析 269

四十一 要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来看待关于脑的心理机能问题 270

四十二 个性问题应当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汲取方向性教益 271

四十三 武德沃斯的“动态心理学”也是地道的“折中论心理学” 273

四十四 剖析传统心理学共有的特点及其世界观的核心 274

四十五 再评“动态心理学”的主要错误论点 276

四十六 考察武德沃斯企图把意识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统一起来的种种庸俗理由 277

四十七 武德沃斯完全抹杀了人们心理活动的特殊本质 279

四十八 亨脱的“人类行为学”是把行为论的观点推向极端的一种产物 280

四十九 亨脱理解的环境也只具有S—R公式中的刺激项的价值 282

五十 “人类行为学”只看见“有机体的人类”,而不见人类的本质特点 283

五十一 “人类行为学”由于彻底排除了意识,就不成为心理学 284

五十二 亨脱说一元论没有唯心唯物的本质差别,这是百分之百的谬论 286

卷六 288

一 传统心理学的要害之一在于它的唯方法论 288

二 批驳华生给行为论辩护的三条理由 289

三 恩格斯关于文艺复兴时代产生巨人的论述,对理解心理个性问题应有所启发 291

四 不知道映象和原形的区分和关系是传统心理学主要学派的根本性错误 292

五 评方法论的行为论和彻底的行为论 293

六 再评方法论的行为论和彻底的行为论 294

七 评拉希莱的《意识的行为论解释》 296

八 考察拉希莱企图用行为论说明意识的理论出发点和纲领 298

九 拉希莱要建立的其实是一种机械论心理学,比行为论更彻底地取消了心理学 299

十 拉希莱要建立的立足于机械论之上的生理心理学至多是一种勉强的生理心理学,决不能“代替”全部心理学 300

十一 拉希莱主张的彻底的“严格的行为论”,结果将是取消了行为论 301

十二 拉希莱坚持把物理科学概念作为基础的唯一的概念,这种说法十分错误 303

十三 拉希莱对意识作所谓物理的和生理的解释不可能取得何种成效 304

十四 拉希莱站在唯心的经验论和现象学的立场上,决不可能解决意识问题 305

十五 拉希莱要向“意识心理学”去取得“意识材料”作分析的依据,是完全找错了门路 307

十六 拉希莱式的行为论的“意识论”成立了,心理学则归于零 308

十七 拉希莱把“人类的创造性思惟”过程等同于白鼠的打开问题箱,显然违反科学 309

十八 批驳拉希莱企图把意识溶化为行为的另外三个例子 311

十九 拉希莱关于“有意识的机器”的构想,暴露了行为论的根本观点的实质 312

二十 能否把人和机器联系起来呢? 314

二十一 用分析云的“水滴构造”作比喻,正说明拉希莱自己的行为论片面性的做法有害于科学 315

二十二 评拉希莱强调的“意识的缺乏主观指标” 317

二十三 揭穿拉希莱关于意识长篇大论的“底”,是全部否定了意识 318

二十四 拉希莱把意识归结为只具有一定复杂性的一般身体活动,是极其谬误的 319

二十五 拉希莱对意识的种种谬论,归根只能排除或抹杀了意识 321

二十六 拉希莱这样的行为论者显然只知道物理科学而不知道心理科学 322

二十七 行为论似乎从反对二元论心理学的唯心成分而产生,却反而走向赤裸裸的唯心论 323

二十八 指出拉希莱认为心理学应该是冷冰冰的纯客观科学的有关谬论和错误 324

二十九 拉希莱对自己曾提出的行为论纲领中所强调的意见打了耳光 326

三十 评拉希莱关于怎样建立成为“人类行为的一种真正科学”的心理学 327

三十一 行为心理学对生理学的依赖比意识心理学有过之无不及 328

三十二 什么是拉希莱所说的语言上的困难 330

三十三 对拉希莱在理论和实际工作上的努力仍要一分为二 331

三十四 从行为论那里应吸取的一个重要教训 333

三十五 拉希莱对自我观察法或内省法的看法比较实事求是,但对它和客观方法的关系的看法是片面的 334

三十六 只从生理方面理解意识,就是一种生理唯心论 335

三十七 拉希莱后期对意识的基本立场、观点并没有得到纠正 337

三十八 评拉希莱强调意识和脑的生理机能的联系的一些说法 338

三十九 拉希莱对意识的看法完全是孤立化的看法 339

四十 拉希莱对意识在脑中的定位问题的看法较可取,但也仍有待继续探索和验证 341

四十一 评行为论者魏斯的《心理学中的生物社会立场》一文中的是非 342

四十二 魏斯把人类行为的“要素”简单地归结为刺激和反应,虽声称采取了社会的立场,也无济无事 343

四十三 魏斯眼中确乎只有“一种有机体”的存在,并没有人和社会的存在 344

四十四 魏斯实际上完全抹杀了意识,是个极不讲理、极端抽象化的行为论者 346

四十五 评魏斯从简单化、抽象化的观点出发的种种悖谬看法 347

四十六 传统心理学的行为论是西方心理学的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产物 349

四十七 行为心理学其实是“意识心理学”的一种“嫡派真传” 350

四十八 从思想体系上分析传统心理学两大派的实质 352

四十九 评意识的副现象论的阶级根源及其不同看法 353

五十 近代“意识心理学”一开始就陷入心身二元论的困境 355

五十一 麦独孤的目的心理学把人类活动的目的性和动物混为一谈,十分错误 356

五十二 麦独孤把人的目的性错误地归之于“本能”,是无视人们社会生活实践的唯心论 358

卷七 360

一 构成麦独孤学说的两点致命缺陷 360

二 麦独孤似乎以为机械论和目的论在科学中非此即彼,这是谬误的看法 362

三 麦克里奥特是用成为行为论的痼疾的机械论来理解目的性的说法 363

四 麦克里奥特想引出亚里士多德的终极原因概念来说明目的性只会搅混问题 364

五 人的活动的目的性乃是思想的事情,也就是与意识有关的事情 366

六 人在学习活动中必须有主动性 367

七 具有可以发展到高水平的思惟活动或思想,是人类特有的品质 368

八 脑化学是很有需要予以发展的一门科学 369

九 卡尔教授把联想的联合混同于条件作用 370

十 卡尔教授抹杀了类似联想和接近联想的本质差别 371

十一 用“条件反射”的原理直接用于说明人类的心理活动显然是不恰当的 373

十二 卡尔教授关于联想的“同化律”实验暴露了实验室方法不免有的形而上学的缺点 374

十三 评关于“心身关系”问题的三种主要不同看法 375

十四 关于“心身关系”问题种种看法的基本哲学理论及其社会根源 376

十五 只有辩证唯物论才能解决心身关系问题 378

十六 在提出“意识流”二十年后,詹姆士更加荒唐地主张可把意识一概抛弃 379

十七 詹姆士为否定意识作辩解,是以荒唐辩解荒唐 380

十八 什么是詹姆士所说新康德主义对意识的看法? 381

十九 詹姆士要比新康德主义者的错误看法更走远一步的看法的实质 383

二十 詹姆士只是为自己的“荒唐”唯心论的“激进经验论”作荒唐辩解而已 384

二十一 对唯心论的经验论企图搅混的几个带有根本性质的问题必须予以明辨 385

二十二 詹姆士的谬论的要害在于认为世界的一切都由经验构成 386

二十三 从詹姆士后期走向抛弃意识的极度荒唐看法的事实,可以得到什么教训呢? 388

二十四 詹姆士的纯粹经验论错误和贝克莱一脉相承,但不能从洛克那里找到什么支持 389

二十五 詹姆士凭他的纯粹经验论的唯心观点,怎能区别实在和非实在呢? 390

二十六 为什么詹姆士企图否定意识呢? 392

二十七 洛克的《人类悟性论》是立足于朴素唯物论的认识论 394

二十八 洛克有关人类认识活动的看法有几点是有明显的原则性缺陷的 395

二十九 洛克关于事物的所谓第一属性和第二属性的区分,给唯心论者钻了空子 397

三十 洛克关于“知识只是有关于我们的观念的”说法很成问题 398

三十一 一听到“心理”或谈心理学问题时就认为是唯心论的,这是一种庸俗的误解 399

三十二 恩格斯高度概括地说明了心理是什么,以及心理学这门科学的特殊重要性 401

三十三 《荀子·天论》篇中有关心理学的十分光辉的唯物论论断 402

三十四 荀况关于人的认识问题的见解十分辉煌 404

三十五 荀况强调学习,认为人非天生,无非积习而成,这种说法是符合唯物论的 405

三十六 荀况强调人和动物有本质区别:有辨、有义、能群,是“最为天下贵”的 407

三十七 荀况对情的独特说法,并把情分为两“大端”的一种重要贡献 409

三十八 荀况关于思想和其他心理活动的关系的合乎科学的论断,也是罕见而突出的 411

三十九 关于感知觉,荀况也有值得称道的论述 413

四十 荀况以唯物论观点正确分析错觉产生的原因及条件,确实难能可贵 415

四十一 荀况关于“心者形之君也”、“形具而神生”等光辉论断 416

四十二 荀况对“知”的许多看法在我国思想史上是难得而光辉夺目的 420

四十三 荀况的《正名》等篇对“欲”、“情”等的光辉论述,远超其他思想家 425

四十四 对荀况的命名总规律“同则同之,异则异之”的评释 430

四十五 荀况的性恶论对批驳先验论的性善论有重要进步意义 433

四十六 对荀况性恶论的主要根据的分析考察 438

四十七 对荀况性恶论提出几点问难 443

四十八 赫胥黎单从脑重量等机体上的差别来划分人类和动物的界限有片面性 448

四十九 赫胥黎把人类和最低级的猴类同归属于“灵长目”中,是否合理? 449

五十 评赫胥黎关于人和猿的区别的自相矛盾说法 451

五十一 对人类在动物分类系统中的位置的摆法,提出两点设想 454

五十二 关于探究意识起源问题必须明确的初步看法与做法 456

下册 459

卷八 459

一 心理学应采取什么立脚点,为什么人而研究呢? 459

二 马列关于立脚点和“为了现实的人”的论点的重要指导意义 460

三 用唯物辩证法“从根本上来改造”心理学 462

四 “没有被反映者,就不能有反映” 463

五 要研究建立能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科学心理学 464

六 把心理学的改造工作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上 466

七 人类的自觉能动性是心理学必须科学阐明的中心问题 467

八 心理学和哲学一向有很密切的关系 469

九 心理学需要自觉而积极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470

十 心理学这个阵地必须由辩证唯物论全面去占领 472

十一 对心理现象产生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理解 473

十二 人的感知觉及思惟活动都有其特殊性和共同性 474

十三 列宁清楚地说明了意识有其独特的重要作用 475

十四 公孙龙的“白马非马”命题的进步意义与片面性 476

十五 公孙龙的“臧三耳”命题的唯物辩证法意义及其悖谬 479

十六 从对战国时代“辩察家”公孙龙的褒贬应得的教训 480

十七 冯特对旧唯物论心理学的六点误解 484

十八 冯特宣扬的是一种唯心论的经验论心理学 487

十九 冯特那样不恰当的划分不同的心理学,破绽百出 488

二十 冯特心理学的对象即明白暴露了他的主观唯心论面目 490

二十一 冯特所说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区分,不可能成立 491

二十二 冯特所说的心理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荒唐片面 492

二十三 冯特理解的心理学和自然科学的补充关系,是主观唯心论的荒诞之见 494

二十四 冯特所说心理学能对“一切精神科学”提供基础,也是谬误之谈 496

二十五 驳冯特规定心理学要以“直接经验”为对象的两点理由 497

二十六 评冯特所讲心理学和哲学的关系 500

二十七 冯特把“意识”等同于“直接经验”的唯心论谬误及其影响 501

二十八 冯特对“意识”实质及“人类”含义的某些可贵论断及其中的错误来源 503

二十九 对冯特关于“意识”的概说的评论 505

三十 评冯特强调大脑皮部是个体意识的“直接器官”的看法 507

三十一 冯特强调心理学与自然科学在方法上的共同性而忽视其特殊性 509

三十二 科学所需要的思惟还应该是唯物辩证的思惟 511

三十三 评冯特强调心理学的实验方法的理论根据 512

三十四 评冯特关于心理学方法论的看法的三个要害问题 515

三十五 对冯特心理学体系应予以指出的两点错误 517

三十六 从冯特关于心理过程三个层次的“综合”,可见其唯心论片面看法 518

三十七 评冯特心理学理论体系中强调所谓“统觉”的问题 519

三十八 对冯特“意念论心理学”中的主要点的剖析 520

三十九 评冯特对“意”和“情”的关系的较可取见解及不恰当处 524

四十 评冯特关于“心理要素”的说法 526

四十一 评冯特关于感觉、刺激及感觉器官的关系 527

四十二 冯特正确批评其祖师的生理唯心论学说,显示了“老麻雀”不易受骗 530

四十三 二元并行论完全是主观唯心论的虚妄之谈 532

四十四 冯特心理学的一个本质性缺陷,即有意忽略了思惟问题 533

四十五 评冯特对动物在心理学中的地位的一些代表性看法和问题 535

四十六 冯特关于动物“本能”的看法有可供参考之处和尚须辨明的问题 537

四十七 评冯特从所谓“动物的心理属性”的见解到远远躲开意识起源问题 539

四十八 冯特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讨论中可以注意的三点 540

四十九 冯特心理学体系中称为“心理公共体”的论述的可贵成分及问题 542

五十 冯特关于心理发展三条基本规律的表面性及其哲学谬误 545

五十一 对冯特的“心理现象”三条基本原则的评析 548

五十二 评论冯特心理学的两个基本要害及其功过、成败 550

卷九 553

一 在心理学领域内,在国际范围内,也要提倡百家争鸣 553

二 必须对促进遵守公共生活规则的习惯的形成问题进行有成效的科学探索 554

三 心理学者应贯彻马列提倡的批判研究和在实践中检验的精神 557

四 对列宁论革命情绪、科学认识及革命行动相互之间的辩证关系的阐释 559

五 由施惠的“万物毕同毕异”、荀况的“同则同之,异则异之”,可推导出“类则类之”这一规律 560

六 “同则同之,异则异之”或“类则类之”这种规律的适用性及易犯的错误 562

七 从列宁关于革命情绪、行动和认识的关系的论述中心理学者应得到的启示 563

八 心理学和哲学的两个共同特点即阶级性及和人们的生活实践的广泛联系 564

九 关于物质为什么能思惟的问题,这应重视生理心理学的探究的必要性 566

十 关于探究儿童思惟性质的初步设想及其重要意义 567

十一 对《韩非子·解老》中“慈故能勇”的评释 569

十二 对李贽论“才与胆皆因识见而后充”的评释 570

十三 从恩格斯论“人和猿之间的鸿沟”谈“北京猿人”及“南猿” 572

十四 “南猿”可以说是代表着由一种人猿演变成猿人的典型过渡阶段 574

十五 对两千年来争论的性恶性善问题的辩证分析与评释 575

十六 分析形成意识的必要因素: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期记忆 579

十七 心理学要研究的人也必须是马恩所强调的那种现实中的具体的人 581

十八 对传统心理学应有的鲜明态度:取其一切精华,去其一切糟粕 584

十九 恩格斯关于自然科学发展史的论述对探究心理科学的启发 587

二十 以“程序教学”与“人机系统”为例,分析其中的资产阶级思想谬误 589

二十一 从马恩关于“根本革命意识”的产生发展的论述得到的启示 590

二十二 评王充关于人性善恶问题的见解 592

二十三 王充对善恶问题有创新贡献,但未跳出前人的两个基本观点 598

二十四 王充思想的最大缺点及其突出的五点贡献 606

二十五 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的唯物观点及孟轲主观唯心论的强辩 611

二十六 对现有心理学应采取辩证态度:要破旧立新,又要不割断历史 616

二十七 恩格斯对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的精辟论述 617

二十八 对传统心理学理论观点的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619

二十九 评王充关于心身关系的朴素唯物论看法及其两个缺陷 621

三十 评述范缜对心身关系问题较系统的唯物论科学论断及其不彻底性 627

三十一 用珍珠的人工培殖及波纹钢管的生产事例,阐明偶然性可转化为必然性 636

三十二 对恩格斯论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联系和区别的再认识 638

三十三 从列宁“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谈心理学改革探新的必要 640

三十四 对心理学工作方向问题的认识也要一分为二 642

三十五 对心理学的方向路线单纯强调实践而提出“七搞八搞也就行”等说法的错误所在 644

三十六 剖析罗莫夫的心理学“系统观点”理论中暴露的无法解决的重大矛盾 646

三十七 罗莫夫的错误主要在不考虑所应采取的基本理论观点 653

三十八 引述一个思想教育的成功经验以阐发列宁的有关教导 659

三十九 韩愈关于儒家人性理论的一种大体的综合 662

四十 在恩格斯有关自由和必然的论述中,心理学应注意到的要点 666

四十一 对伍尔曼的《一元转化论原理》中三个要害问题的批判 668

四十二 刘禹锡的“天与人交相胜”比柳宗元《天说》具有较深刻的朴素辩证观点 677

四十三 从刘禹锡的《天论》中正确对待“天定胜人”和“人定胜天”问题 685

四十四 对刘禹锡关于天人关系的光辉见解,心理学所应注意到的三个要点 687

四十五 人的心理活动过程既有时间性也有空间性,范缜曾为后者提出光辉范例 690

四十六 柳宗元的《天爵论》中关于人性的论述,是接近于科学的杰出见解 691

四十七 评两千年来唯心论学者的先验论的性善论的发展及后期李翱的性善情恶论 698

四十八 王安石的短文《老子》中所阐明的关于人和大自然的关系的光辉思想 704

四十九 《孔丛子》中值得注意的有关古代心理学思想的见解 707

五十 评西汉贾谊关于“人性不甚相远”、“化与心成,故中道若性”等光辉理论 710

五十一 欧阳修未忘“习与性成”的古代宝贵论断但未能批判唯心论的人性论 714

五十二 评孔穿和公孙龙对“白马非马”和“臧三耳”的辩论 717

卷十 724

一 马恩关于历史科学的论述对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指导意义 724

二 从恩格斯阐述宗教的产生和消灭得到的启发:“心”必须用“物”才能清楚说明 727

三 批判流行于传统心理学中、与“折中论”对立的“还原论”种种形式 729

四 心理学上种种还原论都由同一根源而来,但它们的产生出于三种不同的直接原因 731

五 皮亚杰认为“意识,在本质上是一个由意义组成的系统”,这是片面、欠当、有害的说法 735

六 皮亚杰在意识和“价值”之间画等号,是一种把反映活动和所反映的事物相混同的根本错误 744

七 一般传统心理学者都用联系“生理机制”,来冲淡他们的唯心看法 746

八 皮亚杰关于儿童意识发展变化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理论缺陷 748

九 皮亚杰认为“意识是操作结构的表现”,这是隐藏着行为论观点的错误见解 759

十 皮亚杰从心物二元论出发,错误地认为意识的性质“不容易用唯物论的关系予以解释” 763

十一 皮亚杰把意识错误地说成是辨别或知觉,且不同于思惟或推理,这是自相矛盾 769

十二 皮亚杰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分段具有相当大的“人为性” 771

十三 剖析皮亚杰认为意识和生理过程只有同形论关系的心物二元论实质 774

十四 对1953年国际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意识本身的五个问题的讨论意见的评论 782

十五 皮亚杰最严重的理论缺陷是忽视包括社会文化的外在世界在意识发展中的作用 786

十六 意识过程是否包含能量变化这一点上,皮亚杰的看法更多属于保守方面 788

十七 皮亚杰是体现西方心理学界对意识的见解杂乱情况的一个人 791

十八 从唯物论的科学观点看意识的实质、意识活动的物质本体 794

十九 剖析为皮亚杰所混淆的同形论和并行论的重要差别及其实质 795

二十 评汉斯·孚士等两人提出的所谓皮亚杰理论七个独特论点 798

二十一 评“思想学校”的革新要求及在心理学理论根据方面的不小错误 812

二十二 “思想学校”信奉形式训练的错误理论,基本上违背心理学原则 820

二十三 “思想学校”的思想游戏虽不无一些可取成分,但指导理论有原则性错误 827

二十四 “思想学校”把学习和发展截然分开并对立起来的看法,既行不通也说不通 834

二十五 “思想学校”把“思想”和“智力”、“动作”相混用,不可能达到发展儿童“健康”思想 840

二十六 “思想学校”的理论和实践中的“自由”,实质上只能是模糊的唯心论概念 842

二十七 在承认历史的前提下改造旧心理学,开始阶段必须的工作是:学习与批判 845

二十八 从一份《地质观察的心理学》报告说明:“科学的心理学”是很有前途的一个研究方面 848

二十九 上述报告阐述了人在实践中的注意总有特殊针对性,有人的因素参加不一定就降低客观性 851

三十 人类成为“万物之灵”主要在于能思惟,思惟是心理学最主要的重要问题之一 853

三十一 从心理活动两大方面:意向与认识,谈德育、智育与体育的相互关系 855

三十二 龚自珍的《阐告子》抓住了“善恶皆后起者”学说的核心,但申述不无问题 857

三十三 从“妈妈不是人”等实例,推论幼儿会有初步的辩证思惟能力 861

三十四 引述唐自杰的一篇论文,说明可以结合生产实践活动开展心理科学研究 864

三十五 从恩格斯和列宁的有关论断,提出人脑有生理和心理两种机能 872

三十六 对郑州“1661”机车组的“在实践中掌握安全行车的辩证法”报道作心理学初步分析 877

三十七 心理学的研究必须明确“为什么人”的问题,根本转变立脚点 881

三十八 明代王廷相对人性问题提出了生成和习成两种智能的正确看法 883

三十九 对社会心理学这门跨界科学应该明确是心理学一个分支,以区别于心理社会学 887

四十 挖掘我国古代心理学思想这个丰富的矿床,首先要明确的两个问题 892

四十一 《尚书·泰誓》等古籍中提出的人贵论,是我国古代最独特最根本的心理学思想 895

四十二 科学的形神论是中国古代延续未绝的另一个根本性的心理学思想 897

四十三 性习论是中国古代思想家讨论得最多有待发扬光大的科学原理 901

四十四 知行说这个可贵的传统思想的实质在于对行,即实践的重视 909

四十五 我国古代另一个相当一贯的重要心理学思想是关于情的分类理论 916

四十六 列举从战国至明代学者尤其是东汉王充对唯物论认识论心理学思想的杰出贡献 918

四十七 关于系统发掘古代心理学思想的工作步骤、正确指导思想与方法论 925

四十八 “习与性成”是一个我国古代思想家一个十分光辉的、可贵的科学论断 927

四十九 对从古至今论知行的先后、轻重、难易、并列等八个问题,予以辩证科学的阐释 931

五十 比较集中地研究“人的所以为贵”的心理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937

五十一 评洛克对事物性质的看法的唯物观点及其不彻底性 938

五十二 深刻改造并努力建立科学心理学的必须性及主要途径 944

人名索引 951

主题索引 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