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危害公共安全罪 3
第一章 恐怖活动犯罪研究 3
第一节 恐怖活动犯罪的概念及其危害 4
一、恐怖活动犯罪的概念界定 4
二、恐怖活动犯罪的危害 8
第二节 惩治恐怖活动犯罪的域外立法 10
一、惩治恐怖活动犯罪的国际刑法规范 10
二、若干国家惩治恐怖活动犯罪的相关立法 15
第三节 中国惩治恐怖活动犯罪的国内立法 18
一、相关立法沿革 18
二、《刑法修正案(三)》的进展 18
第四节 中国国内立法对域外相关立法的回应与借鉴 20
一、中国国内立法对国际刑法规范的回应 20
二、中外立法比较及中国国内立法对外国相关立法的借鉴 22
第五节 中国惩治恐怖活动犯罪的立法完善构想 23
一、关于中国惩治恐怖活动犯罪的专门立法对策 23
二、关于中国遏制恐怖活动犯罪的刑法立法对策 25
讨论案例 26
阿不都热合曼·尔逊等实施恐怖活动案 26
思考题 27
参考文献 28
第二章 交通肇事罪研究 29
第一节 交通肇事罪的定义和构成 29
一、交通肇事罪的定义 29
二、交通肇事罪的构成 30
第二节 交通肇事罪的界限划分 34
一、罪与非罪的界限 34
二、本罪与相关犯罪的界限 34
第三节 交通肇事罪疑难问题的处理 34
一、使用非机动车辆肇事应如何处理 34
二、偷开机动车辆肇事应如何处理 36
三、“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理解 37
四、对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几点质疑 41
讨论案例 43
案例一:阚某交通肇事案 43
案例二:沈某交通肇事案 44
案例三:孙伟铭交通肇事案 44
思考题 45
参考文献 46
第二编 经济犯罪 49
第三章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疑难问题研究 49
第一节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构成要件疑难问题的理解和认定 49
一、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犯罪对象的界定 49
二、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主观特征的认定 60
三、“销售金额”的理解和认定 66
四、危险犯的认定 70
第二节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未完成形态及其与相关犯罪的关系和界限 75
一、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犯罪未完成形态的理解和认定 75
二、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与相关犯罪的关系和界限 80
讨论案例 83
案例一:周福棠等假冒注册商标案 83
案例二:宋某等销售伪劣产品案 85
思考题 86
参考文献 86
第四章 商业贿赂犯罪疑难问题研究 87
第一节 我国商业贿赂犯罪的概念争议及其界定 88
一、关于商业贿赂概念的争议 88
二、关于商业贿赂概念的剖析 89
三、商业贿赂与商业贿赂犯罪的区别 95
第二节 医生收受病人红包或药商回扣行为的性质认定 98
一、医生收受病人红包行为的定性 98
二、国有医院医生在从事行政管理活动中收受回扣或其他手续费行为的定性 99
三、国有医院医生利用开具处方权收受药商回扣行为的定性 100
四、非国有医院医生收受回扣的定性 103
第三节 收受干股型受贿的界限认定 104
一、收受干股型受贿的定罪界限 105
二、收受干股型受贿既遂与未遂的界限 108
第四节 特定关系人收受财物型受贿的认定 110
一、“两高”《意见》针对第三人收财型受贿之规定的必要性 110
二、“两高”《意见》中第三人收财型受贿的具体适用 112
三、关于该问题的立法完善建议 115
第五节 受贿罪刑事处罚方面的争议问题 117
一、关于受贿罪设置绝对起刑数额规定的评析 117
二、关于受贿罪与贪污罪同罚是否合理的分析 119
讨论案例 122
成克杰与李平共同受贿案 122
思考题 123
参考文献 123
第五章 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实务问题研究 124
第一节 刑法第169条之一罪名辨析 125
一、观点聚讼 125
二、观点评析 126
第二节 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行为构造解析 128
一、无偿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提供资金、商品或者其他资产 128
二、以明显不公平的条件提供或者接受资金、商品、服务或者其他财产 129
三、向明显不具有清偿能力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资金、商品、服务或者其他资产 129
四、为明显不具有清偿能力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担保,或者无正当理由为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提供担保 129
五、无正当理由放弃债权或者承担债务 130
六、采用其他方式损害上市公司利益 130
第三节 违规侵占上市公司资金行为的处理 130
讨论案例 133
程辉挪用资金案 133
思考题 137
参考文献 137
第六章 货币犯罪研究 138
第一节 货币犯罪的对象和目的 139
一、货币犯罪的对象 139
二、货币犯罪的特定目的 143
第二节 伪造货币罪的疑难问题 147
一、伪造行为 147
二、犯罪停止形态 151
第三节 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的疑难问题 153
一、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的行为 154
二、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与非罪的界限 160
第四节 持有、使用假币罪的疑难问题 162
一、持有、使用假币罪的行为认定 162
二、误收假币而持有、使用行为的性质 165
三、共同犯罪问题 166
四、犯罪既遂与未遂的界限 167
讨论案例 169
案例一:王某伪造货币案 169
案例二:杨某以假币换取货币案 170
案例三:周某持有假币案 171
思考题 173
参考文献 173
第七章 金融诈骗罪研究 174
第一节 金融诈骗罪的刑法分类和主观目的 175
一、金融诈骗罪的刑法分类评析 175
二、金融诈骗罪的主观目的辨析 180
第二节 贷款诈骗罪的司法认定 185
一、单位贷款诈骗行为的定罪处罚 185
二、事后故意不归还贷款行为的认定 188
三、以骗取担保的形式骗取贷款行为的定性 190
第三节 信用卡诈骗罪的司法认定 192
一、盗窃信用卡并加以使用行为的定性 192
二、拾得信用卡并加以使用行为的定性 194
三、以欺骗、侵占等手段获取他人信用卡并加以使用行为的定性 197
四、伪造信用卡并加以使用行为的定性 198
五、“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行为的认定 199
第四节 保险诈骗罪的司法认定 202
一、对虚构保险标的的理解及相关行为的定性 202
二、冒名骗赔行为的定性 204
三、被保险人采用自损方式让他人获取保险金行为的定性 206
四、故意扩大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行为的定性 208
五、保险诈骗共同犯罪形态的认定 209
讨论案例 211
案例一:受托存款时窃取存款的行为应认定为何罪 211
案例二:许霆恶意取款案 212
思考题 214
参考文献 214
第八章 侵犯著作权犯罪立法完善问题研究 216
第一节 侵犯著作权犯罪构成要件的立法完善 218
一、取消侵犯著作权犯罪中“以营利为目的”的主观要素 218
二、增设侵犯著作权犯罪的行为方式 222
三、扩大侵犯著作权犯罪的对象范围 229
四、完善刑法中构成侵犯著作权犯罪的情节标准 230
第二节 侵犯著作权犯罪责任承担的立法完善 235
一、改抽象罚金制为倍比和限额罚金制 235
二、重视对被侵权人的经济补偿 238
讨论案例 240
案例一:陈某复制、修改、发行珊瑚虫QQ软件侵犯著作权罪 240
案例二:湖南大学财税远程教育中心等侵犯著作权案 242
思考题 244
参考文献 244
第九章 侵犯商业秘密罪研究 245
第一节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概念 246
一、侵犯商业秘密罪定义之争论 246
二、侵犯商业秘密罪定义之确定 246
第二节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构成 247
一、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客体 247
二、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客观方面 248
三、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体 260
四、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观方面 260
第三节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界限划分 262
一、侵犯商业秘密罪与非罪的界限 262
二、侵犯商业秘密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 263
讨论案例 264
案例一:周德隆等侵犯商业秘密案 264
案例二:裴国良侵犯商业秘密案 266
思考题 267
参考文献 267
第十章 中介犯罪刑法规制研究 268
第一节 中介犯罪概念的界定 269
一、关于中介犯罪的表述 269
二、中介犯罪概念的确定 270
第二节 中介犯罪的构成特征 271
一、客体特征 271
二、客观特征 272
三、主体特征 272
四、主观特征 274
第三节 中介犯罪的类型 275
第四节 中介犯罪立法完善构想 276
一、关于中介犯罪的立法方式 277
二、关于中介犯罪的罪名设定 277
三、关于中介犯罪的刑罚完善 280
四、关于中介犯罪的举证规则 281
五、相关建言:呼唤中介法 282
讨论案例 283
王某涉嫌出具重大证明文件失实案 283
思考题 286
参考文献 287
第三编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 291
第十一章 婚内强奸犯罪研究 291
第一节 婚内强奸行为罪与非罪的理论之争 293
一、强奸罪成立的肯定论 293
二、强奸罪成立的否定论 294
第二节 婚内强奸侵害的法益 295
一、婚姻使性失去羞涩 295
二、强奸罪法益不仅是妇女的性权利 296
三、婚内强奸的刑法评价 298
第三节 婚内强奸的变异形态及其刑法评价 301
一、关于间接正犯和共同犯罪问题 301
二、关于夫妻分居及离婚判决效力未定的问题 302
三、事实婚姻中的强行性交问题 303
讨论案例 304
案例一:王某婚内强奸案 304
案例二:靖某婚内强奸案 305
思考题 306
参考文献 306
第十二章 绑架罪问题研究 308
第一节 绑架罪的犯罪构成问题 309
一、绑架罪的刑事责任年龄 309
二、绑架罪的犯罪目的 310
第二节 绑架罪的停止形态问题 312
一、绑架罪的未遂形态 312
二、绑架罪的中止形态 316
第三节 绑架罪的加重构成和减轻构成问题 318
一、绑架罪的加重构成 318
二、绑架罪的减轻构成 322
第四节 绑架罪的立法缺憾及完善 324
一、绑架罪的立法缺憾 324
二、绑架罪的立法完善 327
讨论案例 328
案例一:谢水林、陈建平、梁东绑架案 328
案例二:杨光伟、商福胜绑架案 330
思考题 331
参考文献 331
第十三章 诬告陷害罪研究 333
第一节 诬告陷害罪的定义 334
一、诬告陷害罪的定义之争论 334
二、诬告陷害罪的定义之确定 334
第二节 诬告陷害罪的客体和客观要件 335
一、诬告陷害罪的客体 335
二、诬告陷害罪的客观方面 336
第三节 诬告陷害罪的界限辨析 339
一、诬告陷害罪与非罪的界限 339
二、诬告陷害罪的既遂与未遂 340
三、诬告陷害罪与诽谤罪的界限 340
四、诬告陷害罪的罪数界限 341
讨论案例 343
案例一:于某诬告陷害案 343
案例二:李玉广与赵斌诬告陷害案 344
思考题 344
参考文献 345
第十四章 重婚罪研究 346
第一节 民事法律语境中的事实婚姻 346
第二节 刑事法律语境中的事实婚姻 347
第三节 事实婚姻的刑法意义 348
讨论案例 353
案例一:陈世君、叶海秀、戴小美重婚案 353
案例二:王权、陈丽重婚案 354
思考题 355
参考文献 356
第四编 侵犯财产罪 359
第十五章 财产罪宏观问题研究 359
第一节 财产罪的范围与分类 360
一、财产罪的范围 360
二、财产罪的分类 363
第二节 财产罪的保护法益 367
一、德国刑法中财产罪的保护法益 367
二、日本刑法中财产罪的保护法益 368
三、英美法系中财产罪的保护法益 368
第三节 财产罪的对象 369
一、财物是否仅限于有体物 369
二、财物是否仅限于动产 371
三、财物是否仅限于有价值之物 372
四、财物是否包括违禁品 373
五、财物是否包括财产性利益 374
讨论案例 375
戚某等使用暴力、胁迫手段抢回欠款凭证案 375
思考题 376
参考文献 376
第十六章 盗窃罪研究 378
第一节 盗窃罪的犯罪客体 378
一、盗窃罪犯罪客体的理论争议 379
二、盗窃罪犯罪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制度 382
第二节 盗窃罪的客观和主观方面 384
一、盗窃罪的客观方面 384
二、盗窃罪的主观方面 392
第三节 盗窃罪的既遂与未遂 404
一、盗窃罪犯罪未遂的特征 405
二、盗窃罪既遂与未遂区分标准的学说及批判 406
三、盗窃罪既遂与未遂控制说的具体理解 409
四、盗窃罪主观故意对既遂与未遂的影响 414
五、盗窃所得数额对盗窃罪既遂与未遂的影响 415
六、对1998年司法解释第1条第2款的理解 417
讨论案例 418
案例一:张某盗窃金表案 418
案例二:胡某盗窃手机案 419
思考题 420
参考文献 420
第十七章 侵犯虚拟财产的刑法规制研究 422
第一节 侵犯虚拟财产的刑法规制之域外考察与借鉴 424
一、侵犯虚拟财产的刑法规制之域外考察 424
二、侵犯虚拟财产的刑法规制之域外启示 425
第二节 侵犯虚拟财产的立法规制 426
一、现行法律框架下侵犯虚拟财产的规制 426
二、弥补立法疏漏以切实规制侵犯虚拟财产的行为 433
第三节 侵犯虚拟财产的司法规制 435
一、司法实践的分歧与困惑 435
二、司法规制的出路 437
讨论案例 438
王某等抢劫虚拟财产案 438
思考题 439
参考文献 439
第十八章 诉讼诈骗犯罪研究 44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概念的分析 441
第二节 诉讼诈骗是否构成诈骗罪的争论 444
一、诉讼诈骗构成诈骗罪的肯定说 444
二、诉讼诈骗构成诈骗罪的否定说 446
第三节 诉讼诈骗行为的属性分析 447
一、基本主张 447
二、主要理由 448
三、结论意见 450
第四节 诉讼诈骗实然与应然的法律后果 451
一、从实然的角度分析诉讼诈骗行为的分类 451
二、从应然的角度分析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的诉讼诈骗行为之定性 452
三、诉讼诈骗行为罪与非罪的界限 453
讨论案例 454
案例一:蔡某、邓某诉讼诈骗案 454
案例二:郭某诉讼诈骗案 455
思考题 456
参考文献 457
第十九章 侵占罪研究 458
第一节 侵占罪的对象 458
一、侵占罪的对象是否包括公共财物 459
二、何谓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 461
三、遗失物是否为侵占罪的对象 462
四、埋藏物的范围 464
第二节 侵占罪的行为构成 464
一、前提要件:持有 465
二、核心要件:非法占为己有 468
三、附加要件:拒不退还或者拒不交出 468
讨论案例 471
案例一:罗某侵占财物案 471
案例二:蔡某侵占财物案 473
思考题 474
参考文献 474
第五编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477
第二十章 妨害公务罪研究 477
第一节 妨害公务罪的构成特征 479
一、妨害公务罪的犯罪客体 479
二、妨害公务罪的犯罪对象 481
三、妨害公务罪的客观特征 484
四、妨害公务罪的主体和主观特征 497
第二节 妨害公务罪的司法认定和刑罚适用 499
一、妨害公务罪的司法认定 499
二、妨害公务罪的刑罚适用 510
讨论案例 511
案例一:魏国等妨害公务案 511
案例二:王某妨害公务案 512
思考题 512
参考文献 513
第二十一章 网络犯罪研究 514
第一节 网络犯罪的基本问题 514
一、有关网络犯罪的争论 515
二、网络犯罪的本质属性 518
三、网络犯罪的概念与类型 519
四、网络犯罪的刑事管辖权 522
第二节 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 531
一、网络犯罪的立法模式 531
二、网络犯罪的现行刑法规范 532
第三节 网络犯罪的特殊形态 548
一、网络共同犯罪 548
二、网络犯罪的停止形态 556
讨论案例 562
李俊等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案(“熊猫烧香”案) 562
思考题 564
参考文献 564
第二十二章 黑社会性质犯罪疑难问题研究 566
第一节 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共性疑难问题 567
一、黑社会性质犯罪的相关规范及其理解和适用 567
二、跨越立法解释生效时间前后的案件的处理 574
三、黑社会性质组织与近似犯罪组织的区别 575
四、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罪数问题 577
第二节 黑社会性质具体犯罪司法认定的疑难问题 578
一、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司法认定中的问题 578
二、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司法认定中的问题 580
三、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司法认定中的问题 581
讨论案例 583
刘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 583
思考题 586
参考文献 586
第二十三章 伪证罪疑难问题研究 588
第一节 关于伪证罪应然的发生范围 589
一、关于各国刑法相关规范的考察 589
二、关于我国刑法相关规范的分析 592
第二节 关于伪证罪应然的主体范围 594
一、刑事诉讼当事人 595
二、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当事人 598
三、当事人以外的诉讼参加人 600
第三节 关于伪证罪的主客观特征问题 601
一、关于伪证罪的“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 601
二、关于伪证罪的“故意作虚假的记录” 604
讨论案例 607
案例一:民事诉讼中的“伪证罪” 607
案例二:林某伪证案 608
思考题 609
参考文献 609
第二十四章 律师刑事责任问题研究 610
第一节 律师刑事责任的基本问题 611
一、律师刑事责任的涵义 612
二、律师刑事责任的基本特征 613
三、律师刑事责任的豁免问题 615
第二节 律师承担刑事责任的犯罪问题探讨 619
一、律师承担刑事责任的犯罪类型及分析 619
二、对刑法典第306条第1款的法理分析 628
讨论案例 633
李奎生诈骗案 633
思考题 635
参考文献 636
第六编 职务犯罪 639
第二十五章 挪用公款罪疑难问题研究 639
第一节 从犯罪客体之视角看行为性质 640
一、犯罪客体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640
二、对挪用公款罪犯罪客体的再认识 642
第二节 挪用公款的使用用途应否作为构成要件 646
一、基本主张 646
二、主要理由 647
第三节 挪用公款归单位使用应否排除在挪用公款罪之外 656
一、刑事立法把挪用公款行为犯罪化的根据 657
二、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与归单位使用社会危害性的衡量 657
第四节 结论性建议 660
讨论案例 661
案例一:姜某挪用公款案 661
案例二:肖某挪用公款案 662
思考题 663
参考文献 664
第二十六章 受贿罪构成问题研究 665
第一节 受贿罪的客体 666
一、受贿罪的客体之争 666
二、受贿罪客体之确定 667
第二节 受贿罪的客观方面 668
一、普通受贿行为 668
二、经济受贿行为 672
三、斡旋受贿行为 674
第三节 受贿罪的主观方面 675
一、受贿罪主观方面的基本内容 675
二、受贿罪主观方面的疑难问题 685
讨论案例 690
案例一:赵某受贿案 690
案例二:张某受贿案 690
思考题 691
参考文献 691
第二十七章 滥用职权罪主客观特征研究 692
第一节 滥用职权罪的主体 693
一、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内涵的理论之争及评析 694
二、“3+3”模式:三位一体的“新公务论”之提倡 696
第二节 滥用职权罪的客观行为 698
一、滥用职权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698
二、滥用职权行为的基本类型 700
三、认定滥用职权行为应当注意的问题 706
四、滥用职权罪客观行为立法完善建议 707
第三节 滥用职权罪的罪过形式 708
一、理论之争 708
二、观点评析 709
三、笔者见解 713
讨论案例 714
案例一:李达昌滥用职权案 714
案例二:钟以福、路绍宇、聂开政滥用职权案 715
思考题 716
参考文献 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