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论 1
参考文献 2
第二章 黑龙江古新世植物群与环境 4
2.1 概述 4
2.1.1 乌云煤矿与白山头剖面地质时代研究概况 4
2.1.2 乌云煤矿与白山头剖面古植物研究概况 4
2.1.3 乌云煤矿与白山头剖面古气候研究概况 5
2.1.4 化石地点概况 5
2.1.5 研究方法 8
2.2 植物群组成 8
2.2.1 化石植物类群 8
2.2.2 乌云煤矿孢粉植物群 19
2.2.3 白山头孢粉植物群 22
2.3 古植被和古气候 27
2.3.1 主要孢粉类型的最近现存亲缘类群及其生态特征分析 27
2.3.2 古植被重建 31
2.3.3 古气候重建 32
2.4 我国地质历史时期的纬度温度梯度变化 33
参考文献 34
第三章 吉林珲春中始新世植物群与环境 38
3.1 概述 38
3.2 孢粉植物群 40
3.3 古植被和古气候 43
3.4 地质时代探讨 44
参考文献 49
第四章 山西繁峙渐新世植物群与环境 51
4.1 概述 51
4.1.1 山西自然地理概况 51
4.1.2 研究地区地质概况及研究史 51
4.2 孢粉植物群 53
4.2.1 孢粉植物群组成 53
4.2.2 孢粉组合 54
4.3 古植被和古气候 56
4.4 地质时代探讨 57
参考文献 58
第五章 河北围场中新世植物群与环境 59
5.1 概述 59
5.2 植物群组成 61
5.2.1 植物类型 61
5.2.2 孢粉植物群 78
5.3 古植被 87
5.3.1 化石植物类型反映的植被变化 87
5.3.2 孢粉植物群所反映的植被变化 89
5.3.3 与五罗贡剖面孢粉植物群的比较 89
5.3.4 与中国其他地区早中新世植被类型的比较 90
5.4 古气候 91
参考文献 93
第六章 山东山旺中新世植物群与环境 97
6.1 概述 97
6.1.1 山旺中新世植物的研究简史 97
6.1.2 山旺盆地地质概况 97
6.1.3 山旺组的地质时代 97
6.1.4 山旺组化石硅藻土层层序的新认识 99
6.2 山旺重要植物类群的演化生物学 100
6.2.1 钱耐属 100
6.2.2 杜仲属 106
6.2.3 油杉属 109
6.3 古气候 114
6.3.1 叶相分析法 114
6.3.2 特有种气候分析法 116
6.3.3 共存分析法 116
6.3.4 分布区叠加分析法 116
6.3.5 不同气候定量结果的比较 120
6.3.6 山旺中新世时期的气候变化 122
6.3.7 ODA与CA结果的差异 122
参考文献 124
第七章 山西榆社、太谷盆地上新世晚期植物群与环境 128
7.1 榆社植物群 128
7.1.1 概述 128
7.1.2 植物群组成 130
7.1.3 古环境与古气候 140
7.2 太谷植物群 142
7.2.1 概述 142
7.2.2 植物群组成 142
7.3 榆社、太谷盆地古植被和古环境比较 144
参考文献 146
第八章 北京天竺地区晚上新世以来植被演替与气候变迁 148
8.1 概述 148
8.2 孢粉组合及古气候特征 151
8.3 植被演替和气候变迁历史 156
参考文献 158
第九章 内蒙古呼伦湖全新世初期植被演替与气候变迁 159
9.1 概述 159
9.2 孢粉植物群 159
9.3 地质时代探讨 163
9.4 古气候 165
9.4.1 10.2~10.9 kaBP气候的定性分析 165
9.4.2 10.2~10.4 kaBP气候的定量重建 166
参考文献 168
第十章 新疆全新世植物遗存、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 170
10.1 概述 170
10.1.1 吐鲁番洋海墓地的地理和考古背景 170
10.1.2 新疆洛甫县山普拉墓地的地理和考古背景 171
10.2 植物遗存 172
10.3 植物遗存和人类早期活动 195
10.3.1 大麻的古民族植物学意义 195
10.3.2 小花紫草的古民族植物学意义 196
10.3.3 刺山柑的古民族植物学意义 197
10.3.4 葡萄藤的古民族植物学意义 200
10.3.5 黍的古民族植物学意义 202
10.3.6 青稞的古民族植物学意义 202
10.3.7 小麦的古民族植物学意义 203
10.3.8 新疆山普拉墓地出土薏苡项链的古民族植物学意义 203
10.4 新疆吐鲁番洋海墓地古环境初探 206
参考文献 206
English Summary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