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总论 1
1 CICU人员配置、设施和制度 1
1.1 概述 1
1.2 CICU床单位基本设置 4
1.3 CICU急救设备 6
1.4 急诊患者收治常规 8
2 CICU病程录和体格检查 11
2.1 入室要点 11
2.2 病程录 12
2.3 体格检查 13
2.4 实验室检查 15
2.5 特殊检查 18
2.6 出室要点 20
3 监测手段 21
3.1 心功能 21
3.2 肺功能 28
3.3 肾功能 35
3.4 脑功能 37
4 呼吸管理 41
4.1 再插管指征 41
4.2 呼吸机模式的选择和参数的调节 44
4.3 机械通气期间的管理 53
4.4 呼气末正压通气 57
4.5 停用呼吸机指征 59
4.6 脱离呼吸机失败 60
4.7 儿童无创通气的应用 63
4.8 新生儿的呼吸管理 66
4.9 机械通气中的常见问题 69
4.10 胸部物理治疗 76
5 液体、电解质平衡 79
5.1 保持液体平衡 79
5.2 纠正电解质紊乱 82
5.3 血制品的替代疗法 87
6 体温控制 90
6.1 低温对机体的影响 91
6.2 高热对机体的影响 91
6.3 先心病术后体温变化的原因 91
6.4 先心病术后体温的控制 91
6.5 适度低温 92
7 营养支持 93
7.1 肠内营养 93
7.2 肠外营养 94
8 镇静和镇痛 98
8.1 心脏术后镇静与镇痛的目的 98
8.2 CICU患儿镇痛与镇静药应用指征 98
8.3 术后患儿疼痛的评估与管理 98
8.4 术后常用的镇静镇痛药物 100
8.5 其他有关的麻醉肌肉松弛药 102
9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102
9.1 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102
9.2 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 103
9.3 抗菌药物在肾功能受损患者中的应用 104
9.4 抗菌药物在肝功能受损患者中的应用 105
10 CICU常见症候群及处理 106
10.1 循环系统 106
10.2 呼吸系统 189
10.3 中枢神经系统 204
10.4 肾脏 217
10.5 异常出血 223
10.6 消化系统 226
10.7 血液系统 228
10.8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232
10.9 感染 235
10.10 胸部并发症 240
Ⅱ 各论 247
11 各类先天性心脏病监护要点和处理 247
11.1 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 247
11.2 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型先天性心脏病 267
11.3 右心室流出道梗阻型先天性心脏病 278
11.4 右心室双出口 291
11.5 大血管错位 298
11.6 功能性单心室 307
11.7 瓣膜疾病 324
11.8 其他 329
12 常规操作 337
12.1 动、静脉穿刺术 337
12.2 动、静脉切开术 339
12.3 腹膜透析术 340
12.4 心包穿刺术、床边开胸术、胸腔穿刺术、胸腔闭式引流术 342
12.5 气管切开术 345
12.6 纤维支气管镜技术的应用 346
13 机械支持的临床应用 350
13.1 机械通气对循环生理的影响 350
13.2 体外生命支持 359
14 姑息术后的管理策略 369
14.1 概述 369
14.2 体-肺动脉分流术 370
14.3 双向腔肺吻合术 371
14.4 右心室流出道重建术 371
14.5 肺动脉环缩术 373
14.6 复合姑息术 374
15 其他 380
15.1 人工瓣膜植入后的抗凝 380
15.2 临时或永久起搏器植入后监测与处理 383
附录 387
一、CICU流程记录单(见书末插表) 387
二、CICU交班记录单 387
三、腹膜透析治疗记录单 388
四、CICU常用药物 388
五、心血管药物计算公式 400
六、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正常值 400
七、不同年龄小儿动脉血气分析及电解质正常值 403
八、正常气管插管大小和深度 404
九、疾病严重程度分级 404
十、神经系统评估 408
十一、正性肌力药物评分 408
十二、肺功能评估 409
十三、小儿营养 412
十四、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的综合征 412
十五、缩略语 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