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名家谈李宗吾与《厚黑学》 3
一、回忆李宗吾&南怀瑾 3
二、评李宗吾《厚黑学》&林语堂 6
三、谈《厚黑学》&柏杨 7
四、孤傲寂寥李宗吾&寒爝 13
五、战天主教&张默生 16
第一部 厚黑学 21
自序 21
一、绪论 22
二、厚黑学论 23
三、厚黑经 28
四、厚黑传习录 31
(一)求官六字真言 32
(二)做官六字真言 33
(三)办事二妙法 34
五、结论 36
附:古文体之《厚黑学》 37
第二部 我对于圣人之怀疑 45
自序 45
我对于圣人之怀疑 46
第三部 厚黑丛话 57
自序 57
致读者诸君 59
厚黑丛话·卷一 61
厚黑丛话·卷二 75
厚黑丛话·卷三 94
厚黑丛话·卷四 108
厚黑丛话·卷五 131
厚黑丛话·卷六 151
第四部 厚黑原理(心理与力学) 173
自序一 173
自序二 174
一、性灵与磁电 175
二、孟荀言性争点 181
三、宋儒言性误点 186
四、告子言性正确 193
五、心理依力学规律而变化 201
六、人事变化之轨道 206
七、世界进化之轨道 213
八、达尔文学说之修正 217
九、克鲁泡特金学说之修正 223
十、我国古哲学说含有力学原理 228
十一、经济、政治、外交三者应采用合力主义 236
第五部 社会问题之商榷 243
自序 243
一、公私财产之区分 245
二、人性善恶之研究 247
三、世界进化之轨道 258
四、解决社会问题之办法 265
五、各种学说之调和 278
第六部 中国学术之趋势 285
自序 285
一、老子与诸教之关系 286
(一)中国学术分三大时期 286
(二)《老子》一书是周秦学派之总纲 287
(三)无为之意义 289
(四)“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之意义 290
(五)绝圣弃智之作用 292
(六)盈虚消长之理 294
(七)老子之兵法 294
(八)史记老庄申韩同传之原因 296
(九)老子与其他诸子 297
(十)孔子不言性与天道之原因 298
(十一)三教异同之点 300
(十二)宋学是融合儒释道三家学说而成 302
(十三)宋学含老学成分最多 305
(十四)程明道死后之派别 308
(十五)学术之分合 309
二、宋学与蜀学 310
(一)二程与四川之关系 310
(二)四川之易学 311
(三)四川之道教 313
(四)四川之佛教 314
(五)二程讲道台 314
(六)孟蜀之文化 316
(七)苏子由之学说 317
(八)学术之演进 319
三、宋儒之道统 320
(一)道统之来源 320
(二)道统之内幕 322
(三)宋儒之缺点 325
四、中西文化之融合 329
(一)中西文化冲突之点 329
(二)中国学说可救印度西洋之弊 330
(三)中国学术界之特点 334
(四)圣哲之等级 335
(五)老子与西洋学说 338
(六)学道应走之途径 339
第七部 厚黑杂谈 343
一、孔子办学记 343
二、吊打校长奇案 345
三、考试制之商榷 362
四、和达尔文开玩笑 386
五、怕老婆哲学 389
第八部 李宗吾自述 397
一、迂老自述 397
二、我的思想统系 414
三、六十晋一妙文 442
四、亲访宗吾答客问 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