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6西格玛绿带手册》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穆诺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06654401
  • 页数:328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质量发展历史以及六西格玛在质量管理和组织运作中的应用,包括了六西格玛和组织关系、DMAIC所用的工具方法以及如何开展六西格玛活动等内容,全书共有六篇,按概述和DMAIC顺序编写。

第一篇 概述:六西格玛和组织第1章 A.六西格玛和组织目标 3

1.六西格玛的价值 3

2.组织动因和度量 14

3.组织目标和六西格玛项目 15

第2章 B.组织中的精益原理 18

1.精益理念和工具 18

2.增值和非增值活动 23

3.约束理论 26

第3章 C.组织中的六西格玛设计(DFSS) 28

1.质量功能展开(QFD) 28

2.设计与过程的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DFMEA和PFMEA) 30

3.DFSS路线图 31

第二篇 六西格玛——定义 37

第4章 A.项目的过程管理 37

1.过程要素 37

2.负责人和利益相关方 40

3.识别顾客 40

4.收集顾客数据 41

5.分析顾客数据 42

6.转化顾客要求 42

第5章 B.项目管理基础 43

1.项目宪章和问题陈述 43

2.项目范围 44

3.项目度量 44

4.项目策划工具 44

5.项目文件 45

6.项目风险分析 45

7.项目结束 47

第6章 C.管理和策划工具 48

第7章 D.项目成果 49

1.过程业绩 49

2.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 51

第8章 E.团队动力和业绩 52

团队基础 52

团队形成 52

虚拟团队 52

1.团队发展阶段和动力 53

2.六西格玛和其他团队的角色和责任 57

3.团队工具 60

4.沟通 64

第9章 定义阶段常用的工具 66

活动网络图 66

先期质量策划 67

亲和图 67

审核 67

标杆管理 68

头脑风暴 69

因果图(鱼刺图或石川图) 70

检查表 72

顾客反馈 72

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 72

流程图 77

焦点小组 79

力场分析图 79

甘特图 79

曲线图、控制图和其他统计工具 80

关联图 81

面谈 82

矩阵图 82

多轮投票 83

名义小组技术 83

优先矩阵 83

解决问题 84

过程决策计划图 85

项目评价和评审技术及关键路径法 85

质量功能展开 85

风险优先数矩阵 89

抽样计划 89

供方-输入-过程-输出-顾客(SIPOC)图 89

树图 90

书面调查问卷 91

总结 91

第三篇 六西格玛——测量 95

第10章 A.过程分析和文件化 95

1.过程建模 95

2.过程输入和输出 98

第11章 B.概率和统计 106

1.得出有效的统计结论 106

2.中心极限定理和样本均值分布 107

3.基本概率概念 109

第12章 C.收集和整理数据 114

1.数据和测量尺度类型 114

2.数据收集方法 115

3.确保数据准确和完整的技术 116

4.描述统计 117

5.图形方法 119

第13章 D.概率分布 131

第14章 E.测量系统分析 140

第15章 F.过程能力和过程性能 155

1.过程能力研究 155

2.过程性能对规范 157

3.过程能力指数 160

4.过程性能指数 161

5.短期对长期过程能力 163

6.计数数据的过程能力 164

第四篇 六西格玛——分析 169

第16章 A.探索性数据分析 169

1.多变量研究 169

2.一元线性相关和回归 174

第17章 B.假设检验 185

1.基础 185

2.均值、方差和比例的检验 187

3.成对比较检验 193

4.单因子方差分析(ANOVA) 197

5.卡方检验 201

第五篇 六西格玛——改进和控制第18章 A.实验设计(DOE) 207

1.基本术语 207

2.主效应 213

第19章 B.统计过程控制(SPC) 224

1.目标与收益 224

2.合理子组 231

3.控制图的选择与应用 232

4.控制图的分析 244

第20章 C.解决方案的实施和确认 249

第21章 D.控制计划 254

第六篇 附录 267

附录A ASQ行为道德准则 267

附录B 注册六西格玛绿带知识大纲 268

附录C 控制限公式 273

附录D 控制图系数 274

附录E 标准正态曲线下的面积 275

附录F F分布(F0.1,F0.05,F0.01) 279

尾注 298

六西格玛缩略语表 300

附录G 二项分布 288

附录H 卡方分布 290

附录I 指数分布 292

附录J 泊松分布 294

附录K t分布值 296

术语表 307

参考文献 328

图表目录 21

表i.1 注册六西格玛绿带BoK和注册六西格玛黑带(SSBB)BoK的对照表 21

表1.1 现代一些质量方法 4

图1.1 过程流程图示例 8

图1.2 系统、过程、子过程和步骤之间的关系 8

图1.3 反馈环 8

图1.4 过程步骤的输入分类 9

图1.5 传统质量成本曲线 13

图1.6 现代质量成本曲线 13

表1.2 风险分析表 16

图1.7 SWOT分析模板 16

图2.1 价值流图中用到的符号 19

图2.2 价值流图示例 20

图2.3 库存的海洋通常掩盖了未解决的问题 25

图2.4 C型生产单元 25

图3.1 动物捕捉机QFD矩阵图示例 29

图3.2 图3.1中QFD矩阵图组成部分 30

图3.3 产品、零件和过程策划QFD矩阵的顺序图 30

表3.1 设计目标和输出的追溯矩阵 34

图4.1 过程图/模型 37

图4.2 基本SIPOC图 39

图5.1 风险评价分配矩阵 46

表8.1 常见团队负动力以及可能的对策 55

图8.1 典型的六西格玛组织结构图 58

表8.2 典型的六西格玛角色 58

图8.2 排序法的多轮投票示例 64

图8.3 加权法的多轮投票示例 64

图9.1 活动网络图示例 66

图9.2 亲和图示例 67

图9.3 因果图示例 71

图9.4 检查表示例 72

表9.1 实施设计或过程FMEA的步骤 74

图9.5 FMEA报告和RPN图的示例 76

图9.6 典型的风险对策实施甘特图 76

图9.7 典型的高层评审FMEA进展报告 77

图9.8 FMEA示例 77

图9.9 订货-交付过程的高层次流程图示例 78

图9.10 订货-交付过程的详细流程图示例 78

图9.11 力场分析图示例 79

图9.12 甘特图示例 80

图9.13 问卷反馈的图形展示 81

图9.14 关联图示例 82

图9.15 矩阵图示例 83

图9.16 优先矩阵示例 84

图9.17 过程决策计划图(PDPC)示例 85

图9.18 PERT/关键路径图示例 86

图9.19 QFD矩阵要素 86

图9.20 已完成的QFD矩阵示例 87

图9.21 QFD阶段流和关系 88

图9.22 QFD输入-输出矩阵 88

表9.2 QFD价值特性 88

图9.23 带顾客要求的SIPOC图 90

图9.24 故障树(用于研究缺陷和故障)树图示例 91

图10.1 流程图和过程图常用的符号 96

图10.2 产品担保更换的基本流程图 96

图10.3 跨职能或泳道式流程图 97

图10.4 空白的因果图 99

图10.5 一次头脑风暴活动几个步骤后的因果图 100

图10.6 最终装配检验缺陷代码的排列图 101

图10.7 最终装配检验缺陷代码的排列图(加权) 102

图10.8 囊虫图(图形检查表) 103

图10.9 缺陷汇总太详细的排列图示例 104

图10.10 关联图 105

表11.1 描述性统计和分析性统计 106

表11.2 样本和总体的符号 107

图11.1 各种总体和给定样本量下样本均值分布 108

图11.2 维恩图 110

图11.3 互斥事件 110

表12.1 测量尺度 114

图12.1 用频率分布、点图、直方图和概率图表示数据组的示例 117

图12.2 表和图形的累积频率分布图 119

表12.2 各种图形方法的比较 119

图12.3 直方图和茎叶图的比较 120

图12.4 箱图 121

图12.5 箱图示例 122

图12.6 箱图与点图 122

表12.3 三个阶段的产出率数据示例 122

图12.7 按时间段的箱线图 123

图12.8 运行图分析(使用统计软件) 124

图12.9 散布图 124

表12.4 型模过程数据 125

图12.10 散布图示例(变量对结果) 125

图12.11 变量间的关联(使用统计软件) 126

图12.12 散布图示例——锻炼对体重减少 127

图12.13 正态概率图 128

图12.14 威布尔概率图示例 129

表13.1 某些概率分布的表达式、均值和方差 131

图13.1 二项分布 132

图13.2 使用微软Excel得出的二项分布 133

图13.3 泊松分布 134

图13.4 使用微软Excel得出的泊松分布 135

图13.5 正态概率密度函数和累积密度函数 136

图13.6 正态曲线示例 136

图13.7 卡方分布示例 137

图13.8 不同自由度的F分布 139

图14.1 量具重复性 141

图14.2 量具再现性 141

图14.3 量具R&R数据收集表 142

图14.4 带具体数据和计算值的量具R&R数据收集表 144

图14.5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 145

图14.6 带计算过程的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 146

图14.7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示例 147

图14.8 使用统计软件的R&R报告 148

图14.9 测量波动来源 148

图14.10 观察到的过程能力对实际的过程能力 149

图14.11 GR&R样本选择 149

表14.1 线性和偏移的测量实验数据 150

图14.12 使用统计软件进行线性和偏移分析 151

图14.13 使用统计软件进行计数一致性分析 152

图15.1 SPC收集数据的抽样方法 157

图15.2 控制限对规范限矩阵图 157

图15.3 ?和R控制图示例 158

图15.4 过程能力情形 160

图15.5 过程绩效指数Pp,Ppk和Cpm 162

图15.6 过程平均1.5σ偏移的过程绩效 163

图15.7 过程平均1.5σ偏移的短期和长期绩效 164

图15.8 不合格率汇总 164

图15.9 使用统计软件分析的二项数据过程能力 165

图15.10 单位不合格数汇总 165

表15.1 西格玛转换表 166

表16.1 变异的区域 169

图16.1 样本内的变异 169

图16.2 过度变异(零件呈锥形) 169

图16.3 非过度变异(中心较厚) 170

图16.4 时间性变异(零件逐渐变大) 170

图16.5 不绣钢铸件的关键内径 171

图16.6 不锈钢铸件剖面 171

图16.7 数据收集表 171

表16.2 从一个班次生产的5个零件上取得的测量数据 172

图16.8 用表16.2中数据绘制的图形 172

图16.9 零件与零件间的变异(数据来自表16.2) 172

表16.3 精密铸造一个班次中5个零件的数据 173

图16.10 用表16.3中数据绘制的图形 173

图16.11 用表16.3中数据绘制并标出测量定位号的图形 173

表16.4 在采用压力冲洗后5个零件的数据 174

表16.5 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示例 174

图16.12 散布图中四种相关类型 175

表16.6 相关性计算的数据表 177

图16.13 Excel中的CORREL函数 178

表16.7 最小二乘示例 180

图16.14 y作为x函数的变异示意图 182

图16.15 回归对话框 183

图16.16 回归数据分析 184

图16.17 一元回归的结果 184

表17.1 错误矩阵 186

图17.1 单侧检验 187

图17.2 双侧检验 187

图17.3 Excel中的FINV函数 200

图17.4 在Excel中进行单因子ANOVA 200

图17.5 ANOVA:单因子方差分析对话框 200

图17.6 单因子ANOVA的最终结果 201

图17.7 Excel中的CHINV函数 203

图18.1 主效应图 214

表18.1 采用+和-形式的23完全析因设计 215

表18.2 显示交互效应列的23完全析因设计 215

表18.3 23表的半析因设计(也称为23-1设计) 216

表18.4 由读者填写交互列的半析因23设计 216

表18.5 拉丁方设计 218

图18.2 温度和湿度含水量图 218

表18.6 一次22完全析因随机实验及其结果 218

表18.7 一次22完全析因随机实验及其结果 219

表18.8 ANOVA的结果 223

图19.1 均值改变,变异稳定 226

图19.2 均值稳定,变异变化 227

图19.3 均值改变,变异变化 227

图19.4 均值稳定,变异稳定 227

图19.5 操作特性(OC)曲线 228

图19.6 打出数据点的?-R控制图 229

图19.7 输入?-R控制图的测量数据 234

图19.8 完成的?-R控制图 235

图19.9 ?-s控制图示例 236

图19.10 单值和移动极差控制图示例 237

图19.11 有极差量尺的中位数控制图示例 238

图19.12 p图示例 239

图19.13 np控制图示例 241

图19.14 u图示例 242

图19.15 c控制图示例 243

图19.16 1个点超过中心线3σ(任意一侧) 246

图19.17 连续9个点位于中心线一侧 246

图19.18 连续6个点上升或下降 246

图19.19 连续14个点交替升降 246

图19.20 连续3个点中有2个点超过中心线2σ处(同一侧) 246

图19.21 连续5个点中有4个点超过中心线1σ处(同一侧) 246

图19.22 连续15个点位于距中心线1σ以内(两侧) 246

图19.23 连续8个点位于超过中心线1σ外(两侧) 246

图19.24 点超出控制限 247

图19.25 连续7个点位于平均值一侧 247

图19.26 连续7个点持续上升或下降 247

图19.27 超过90%的点位于控制限区域的中间三分之一处(25或更多的子组) 247

图19.28 少于40%的点位于控制限区域的中间三分之一处(25或更多的子组) 247

图19.29 明显不随机状况如重复循环 247

图21.1 控制计划模板的样本 255

图21.2 控制计划示例(第1页) 256

图21.3 控制计划示例(第2页) 257

表21.1 FMECA和控制计划 258

图21.4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表 259

图21.5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模板 260

图21.6 在电器插头设计中的防错示例 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