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互联网产品 1
1.1 从网页设计开始 2
1.2 与用户体验的这两年 6
1.3 设计兴国 8
1.4 立足于传统行业设计 10
1.5 设计的技术含量 12
1.6 自己设计自己用 14
1.7 互联网设计操作参考v1 16
1.8 互联网设计操作参考v2 20
1.9 软件与网站产品的区别 21
1.10 软件与网站设计的区别 23
1.11 做设计还是做产品 27
1.12 由建筑设计想到的 29
第2章 少即是多 33
2.1 网页不需要漂亮 34
2.2 简单就是力量 41
2.3 信息之美 42
2.4 内容呈现的减法 43
2.5 体验也讲究拒绝 45
第3章 以用户为中心 47
3.1 心智模型的差异 48
3.2 用户喜欢点什么 49
3.3 时间算法 52
3.4 活着的页面 53
3.5 对比暗示 54
3.6 横排和竖排 55
3.7 三达不溜 56
第4章 架构思想和交互意识 59
4.1 可用之前先保证可访问 60
4.2 给网站界面预留退路 62
4.3 网站的架构体系 65
4.4 让网站容易被发现 67
4.5 简洁有语义的页面地址 69
4.6 通过研究视线轨迹改良设计 74
4.7 结构和交互的关系 76
4.8 网址导航的组织方法 78
4.9 网站背后的信息架构 79
4.10 Tag的关系和呈现 82
4.11 Tag的创建和组织 84
4.12 内容、标签和分类 86
4.13 使用标签是迟早的事 88
4.14 用户不需要信息快餐 89
第5章 设计团队和沟通 93
流程 94
5.1 Yahoo!的项目工作流程 94
5.2 把用户体验整合进流程 97
5.3 信息架构的流程引入 98
5.4 把体验理论变成现实 99
5.5 互联网设计瀑布递推 102
5.6 互联网设计敏捷迭代 103
角色 107
5.7 模拟高效团队 107
5.8 纵深协作方式 110
5.9 做好自己的事 111
5.10 策划和执行 115
5.11 产品经理的责任 116
5.12 传达并推动 119
5.13 用户体验的误解 120
5.14 对设计和技术的误解 122
产出 124
5.15 设计页面结构原型 124
5.16 原型文档构想 126
5.17 用文档来推动产品 128
5.18 文档体系 131
5.19 两类线框图的比较 132
5.20 产品规范之道 133
5.21 交付物不是越多越好 136
第6章 客户端技术 139
6.1 重构概念解析 140
6.2 正确认识html与body 141
6.3 三维角度设计页面布局 143
6.4 中英文、数字混合效果 145
6.5 CSS样式书写风格 147
6.6 再谈CSS样式表书写风格 149
6.7 加速图片显示 153
6.8 照片预加载过渡 156
6.9 照片阴影效果 158
6.10 互动技术的理性选择 159
6.11 Flash在Web客户端的潜在问题 162
第7章 搜索引擎友好 165
7.1 关于SEO的一些探讨 166
7.2 SEO和UCD的关系 168
7.3 SEO意识和SEO技术 171
7.4 SEO与UCD相关问答 172
7.5 语义化提高页面质量 173
7.6 强化网站内容质量 175
7.7 中英网站的PR差距 176
第8章 案例和方案 179
8.1 Yahoo!奇摩改版跟踪 180
8.2 探讨Live Messenger分组 182
8.3 百度和搜狗地图 183
8.4 有感豆瓣的改版 184
8.5 Flickr的图片保护方案 185
8.6 书签效果的优化 186
8.7 有时间先后的翻页 188
8.8 密码强度检测机制 190
8.9 Yahoo!韩国设计探讨 193
8.10 改进评论提交表单 196
8.11 简化翻页提升可用性 198
8.12 招聘网站怎么做 200
第9章 知识积累和职业生涯 203
9.1 如何理解概念 204
9.2 写作态度问题 205
9.3 我们都需要个人网站 206
9.4 网站和博客的区别 209
9.5 博客内容组织策略 211
9.6 原创和转载 214
9.7 原创来自追求 214
9.8 互联网产品设计阅读推荐 216
9.9 互联网产品设计师自我介绍 218
9.10 互联网产品设计师职业生涯 220
9.11 三年记,个人博客为有效沟通 224
9.12 三年记,个人网站为有效积累 226
9.13 公司都是有传统的 229
9.14 体制内的工作经验 231
9.15 Web设计师的出路问题 233
第10章 生活中的遭遇 235
10.1 聊天的用户感受 236
10.2 初次沟通的四种情景分析 239
10.3 查询密码与交易密码 240
10.4 招行的积分政策 242
10.5 iPod nano二代的色彩策略 243
10.6 从轻薄理解用户需求 244
10.7 Click Wheel及其前身 246
10.8 选鼠标真难 247
10.9 电梯楼层按钮排序 248
10.10 楼层数横排比竖排好 250
10.11 日式酒店电梯面板 254
10.12 禁止危险品上车 256
10.13 请靠右站立 257
10.14 脑部发育好 258
10.15 请给需要帮助的乘客让个座 259
10.16 地铁开关门的安全顺序 260
10.17 防盗门和防盗密码 263
用户体验 184
1.用户挑剔,说明还在乎。 184
2.用户的反应和操作之间存在时间差。 186
3.绝大多数同行提到用户体验,首先想到的就是取悦,其实不一定。 45
4.大改时,用户会重点看哪些改得不错;小改时,用户会更关注哪些还需要再改。 54
5.用户习惯的力量无穷大,设计师可以干扰,但永远都不能改变。 49
6.细节累加,成就独特气质,并且将传达给用户无形的感觉。 53
7.通过数据预加载,在流畅程度上提升用户体验。 156
互联网产品设计 193
8.网络无国界,UI更无国界。 193
9.对于网站质量来说,漂亮只可用来加分,但不能打分。 34
10.对于视觉体验来说,舒服是比漂亮更高层次的艺术。 34
11.细节的积累成为了今天我们和世界的差距。 41
12.共性只是基础,个性才是附加值。 12
13.让读者的心随着我们的文字一起跳动,用设计感动世人。 42
14.要么Web Design被低估,要么Flash Design被高估,我个人认为前者更多些。 159
15.Web design的核心是信息(Information)、内容(Content),而Flash Design的核心是互动(Interactive)、展示(Presentation)。 162
16.用Web方式做Web-based产品设计的优势将向更垂直的专业、体系化发展。 136
17.从60%提升到90%有N种方法,但从90%提升到95%只能通过数据挖掘。 175
18.产品在从0到1的阶段,重要的不是专业,更不可能是细节。 27
19.递推流程尤其不适合互联网产品的创新设计。 102
行业和领域 10
20.知识的不对称,不会构成产业。 10
21.软件和网络都只是IT的技术领域而不是行业。 21
22.创新本身不重要,能做出来的创新才重要。 99
23.曾经做互联网缺的是创意(Idea),现在做互联网缺的是专业(Professional)。 231
24.软件是Soft-based的C/S架构产品,网站是Web-based的B/S架构产品。 21
25.传统“软件设计”出身比较正统,传统“网站设计”出身比较山寨。 23
26.业务和产品完全是两条线,现在的问题在于互联网的畸形发展,以及专业技术本身不成熟。 8
27.设计如果不服务于传统行业,而穷于应付各种互联网概念和专业术语,永远得不到提高。 10
28.在国内互联网完全领域追求设计的理想主义,那得靠怨妇般的精神。 2
专业方法 76
29.结构处理隐性逻辑,交互处理显性逻辑。 76
30.交互能解决一个个功能,但用户的需求是一串串功能。 98
31.业务架构以赚钱为中心,信息架构以用户为中心,技术架构以稳定为中心。 79
32.用户研究并不是门技术活,专业方法与行业、背景、资历相比,只是个充分不必要的条件。 120
33.实际问题往往不是处理不好,而是根本我们对产品架构的认识一直很模糊。 65
专业技术 60
34.通常网站好不好,第一印象的打分很重要,主要是可访问性在主导,与可用性关系并不大。 60
35.现在很多网民根本就不知道,不敲入www也理应顺利访问网站才对。 56
36.网址语义化一方面能提高用户识别度,另一方面能提升搜索引擎友好。 69
37.能否根据视觉路径走向排列关键信息,这是区别专业与业余网页设计师的重要依据。 74
38.CSS将代替很大部分视觉设计工作,以后Web设计稿子几乎可以不再使用画图这种原始办法。 149
39.图片越多请求次数越多,造成延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153
40.把页面纵向切开,每类呈现效果看成一个层级,这样可以把页面所有元素立体化。 43
41.极端情况并非只有极端条件下碰到,不可控因素无处不在。 62
42.绝对定位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浮动做到相对屏幕,而且兼容性更好。 143
内容组织 86
43.分类和标签的根本区别在于创建先后顺序,同为多维结构,有序必然强过无序。 86
44.Tag是以内容创建者(Creator)为中心 Category才是真正的以用户(User)为中心。 82
45.Tags用好了,可以大大提高信息系统的灵活性和智能化程度;如果没用好,就是实实在在的干扰。 84
46.标签适合做泛描述,是必不可少的搜索结果优化手段。 88
47.信息快餐虽然让我们大饱眼福,但却不能促进用户对信息的有效获取和利用。 89
48.让读者的心随着我们的文字一起跳动,用设计感动世人。 42
49.信息不经过整理,价值至少打个对折。 206
搜索引擎优化 168
50.SEOer的研究重点应该是各搜索引擎的算法和脾气,能够在项目中根据实际研究结果,给产品设计人员一些合理或者不合理但能提高排名的建议。 168
51.凡是对用户获取信息有利的设计,搜索引擎也一定喜欢,这是最基本的逻辑。 166
52.搜索引擎的需求其实就是用户需求的不完全表达。 171
53.大部分SEOer只不过是把设计手段包装成SEO概念来卖。 172
54.提供服务的关键是有没有效,而不是叫SEO或者UCD。 173
55.总能看到有人把SEO、SEM等名词与之混淆,目的是做概念的打包营销。 20
团队协作 97
56.天才的决策,蠢才的执行,最冤枉的却是下边士兵。 97
57.90%的矛盾来源于沟通不善,90%的沟通不善来源于知识结构不对等。 122
58.策划追求的是创新和创意,执行追求的是效率和成功率,两者不是在奔同一个目标。 115
59.流程的核心目的就是逐步保证产品质量,减少“前台开发”和“后台开发”的重复劳动。 94
60.设计师如何权衡和协调,并且跟上推进的节奏,这是能力的关键。 119
61.没有创造性的工程师只是程序员,没有创造性的设计师也就是设计员吧。 122
62.规范对设计师来说主要是“协调”工作,使交付物统一;对工程师来说主要是“配合”工作,使开发效率提高。 133
63.最好的Producer,有人可以带领大家做得更好,没人自己也能扛下来。 16
64.过程产物的呈现方式和格式都不重要,速度第一,以同事能理解为原则。 124
65.Visio适合大型项目的功能结构展示,HTML适合做流程操作演示。 132
66.团队之内存在了设计师、工程师之外的第三类人,做出来东西的质量可想而知。 23
67.团队成员越少,沟通效率越高;每人承担越多,整体风险越低。 103
产品和项目管理 111
68.恺撒的归恺撒,上帝的归上帝。 111
69.把软件工程的思想转化到产品UCD管理,其实就一层纸的距离。 131
70.设计再离谱也不应该能撼动产品根基,否则产品经理的价值在哪里? 116
71.项目经理为项目负责,产品经理为产品负责,项目周期和产品质量本身只是理想化的对应关系。 107
72.保证每增加一位员工,团队就多一分的战斗力,否则一锅粥只会越来越稠。 110
73.不同步的文档比没有文档更加麻烦,因为它有误导作用。 128
职业生涯 29
74.设计的关键也许不是创新,而是有没有资格。 29
75.所有不以设计为核心竞争力的公司,需要的都是能“更多、更稳”做事的人,而不是“更好”做事。 229
76.对于弱势群体的产品设计师来说,重要任务都应该形成文档,对工作量化和积累都有帮助。 126
77.产品做不好的根源,主要是缺乏资深(Senior)专业技术人员,但更重要的是业余管理人员泛滥。 220
78.任何公司在某方面的成功是因为传统,在另外一个方面的失败也因为传统。 229
个人成长和积累 14
79.知识这个东西,积累得越多才越好玩。 14
80.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我们往往要消耗大量精力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 226
81.我们大部分人是误把常识当知识,然后还以为自己有多高的壁垒。 14
82.设计师的经验丰富,全在于心智模型修正得够频繁,判断才更能切合实际。 48
83.用户体验、以用户为中心并不应该是个职能。 218
84.我写网志的目的,希望与理想主义者交流思想,希望与完美主义者切磋技术。 224
85.真要把一件事做好,必须有“偏执”的精神和毅力,否则不可能专业(Professional)。 231
86.很大程度上觉得别人比你强,不一定因为人家真有多厉害,主要是我们自己太差劲。 236
87.把所有感兴趣的话题都写出同样的思想和深度,我想才能完整体现一个人的价值。 211
88.写得好的日志,不管工作还是生活,精神上应该一致。 214
89.超过90%的原创者无法做到有效积累;同样超过90%的阅读者对内容好坏没有准确的判断力。 214
90.很大程度上,谁走得也不比谁快多少,主要看谁先上路。 162
91.个人网站需要最具代表性,个人博客需要最新。 206
92.靠设计来生存太难受,尤其在浮躁的环境和体制里。 233
93.通过事物本质总结出概念,而不是通过概念去放大理解事物本质。 204
94.多看、多想、多认识自己,才能释放出应有的水准和风采。 205
阅读 216
95.方法技能方面,我倾向于知识点突出、独立深入的专业书籍。 216
96.看书除了能见见世面,更重要的是验证自己的想法。 6
97.读技术类书籍最好状态是互相切磋,拿自己总结与作者总结对比取长补短。 67
案例 236
98.最佳搭话元素:客套+你的身份+你的意图。 236
99.我们通常是因为有需求才去沟通,而不是先沟通才去找需求! 239
100.鼠标新款设计都是在拿用户做实验,所以经常有稀奇古怪的东西出来。 247
101.横排比竖排好,倒序比正序好。 248
102.有序逻辑可以形成下意识,需要根据信息再判断的无序逻辑则不能。 250
103.规则有规则的秩序感,不规则有不规则的位置感,我想奥妙便在此。 254
104.只有上车才能发现自己不能上车。 256
105.为什么北京到处立奥运倒计时标志,那是为了提醒我们,每秒都在和奥运靠拢。 52
106.明白的更明白,不明白的还是不明白。 257
107.把人性化落到实处,除了每个人的公德和感恩,还得有得体的引导。 259
108.不要折磨用户来试图保证绝对安全,你能想到的事情hacker们早想到了。 263
109.关键词不能传递过来,可以想象被用户放弃的外链流量有多可观。 183
110.居然说“#%∧&**(”是弱密码,你记住试试! 190
111.门槛高低通常和用户提供的内容质量成正比。 196
112.改版的目标是实现平稳过渡,让大家不觉得这么陌生。 180
113.不管WP最后多强大,骨子里永远是Blog,产品结构决定的。 209
114.用类似层级和矩阵的概念,实现多重分组和并列从属。 182
115.我心目中好的招聘网站,应该是个可以不断扩充、修正的信息体系。 200
116.最酷黑色,留给最有购买能力且追求品位的男性消费者。 243
117.关门先关车厢门,开门先开屏蔽门,中间间隔3秒即可。 260
设计理念 34
1.漂亮 34
2.简单 41
3.幽默 42
4.减法 43
5.拒绝 45
6.细节 53
技术领域和产品形态 21
7.软件(Software) 21
8.网站(Website) 21
9.行业应用 10
10.建筑设计 29
11.网页设计(Web Design) 2
12.互联网产品设计(Web-based Design) 8
13.个人博客 205
14.个人网站 206
15.招聘网站 200
专业名词和术语 6
16.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User-Centered Design,简称UCD) 6
17.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简称UE) 2
18.可访问性(Accessibility) 60
19.可发现性(Findable) 67
20.可用性(Usability) 60
21.搜索引擎友好(Search Engine Friendly,简称SEF) 20
22.搜索引擎营销(Search Engine Marketing,简称SEM) 20
23.搜索引擎优化(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简称SEO) 20
24.信息架构(Information Architecture,简称IA) 6
25.交互设计(Interaction Design,简称ID) 6
26.前端开发(Front-end Development) 122
27.内容组织(Content Organization) 77
28.网站重构(Web Standard准确译为“Web标准设计”) 2
29.预留退路(Graceful Degradation或译为“优雅降级”) 62
30.心智模型(Mental Model) 48
31.视线轨迹(Eye-Tracking) 74
32.客户端(Client-side) 159
团队协作和职能 119
33.沟通 119
34.阅读 216
35.瀑布递推 102
36.敏捷迭代 103
37.团队 107
38.产品经理 107
39.项目经理 107
40.产品工程师 122
41.产品设计师 115
42.偏执 231
43.眼高手低 226
44.职业生涯 218
45.交付物 136
46.产品规范 133
47.产品原型 124
48.产品文档 126
49.线框图(Wireframe) 132
设计对象 143
50.布局(Layout) 143
51.排版 55
52.改版 54
53.BODY 141
54.CSS 147
55.HTML 141
56.Flash 159
57.PR 175
58.标签(Tag,复数为Tags) 82
59.分类(Category,复数为Categories) 86
60.网址(URL) 56
61.时间 52
62.点击 49
63.图片 153
64.照片 156
65.评论 196
66.语义化 173
67.书签 186
68.翻页 188
69.密码 240
70.中文 145
71.英文 145
72.数字 145
73.银行 240
74.笔记本电脑 244
75.手机 246
76.鼠标 247
77.电梯 248
78.文案 258
79.公交 256
80.密码 190
81.防盗门 263
品牌 185
82.Flickr 185
83.Ipod 243
84.Let's note 244
85.Macbook 244
86.Msn(Live Messenger) 182
87.Thinkpad 244
88.Vaio 244
89.雅虎(Yahoo) 94
90.百度(Baidu) 183
91.搜狗(Sougou) 183
92.豆瓣(Douban) 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