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宏观人才现状分析 1
一、国家兴衰人才为本 2
二、我国人才现状分析 5
三、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 8
第二节 人才的涵义和基本特征 11
一、人才的涵义 12
二、人才的基本特征 13
三、大学生与人才 17
第三节 大学阶段在成才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8
一、成才发展过程的阶段划分 18
二、高等教育的一般特点 21
三、大学阶段在成才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3
第四节 大学生成才的素质结构 25
一、什么是素质结构 25
二、确定素质结构的原则 27
三、大学生成才素质结构的一般模式 28
四、素质培养的相关因素 32
第二章 成才的内在素质 34
第一节 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和政治方向 34
一、知识分子的双重社会角色 35
二、科技人才的政治方向 38
三、自觉地加强政治思想修养 42
第二节 大学生的目标设计与学习动力 45
一、目标设计的意义与动机 45
二、学习动机与学习动力 47
三、学习动力的分类 50
四、学习动力的培养与激发 53
第三节 科技活动的特点与道德修养 56
一、科技活动的特点 56
二、科技工作者的道德素质 59
第四节 科技现代化与知识结构 66
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特点 66
二、知识与知识结构 70
三、大学生的合理知识结构 72
第五节 社会需要与能力结构 77
一、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 78
二、能力与能力结构 79
三、大学生的基本能力结构 82
四、优化能力结构的基本途径 88
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89
第六节 科技工作者的审美修养 90
一、审美教育的内容 90
二、审美素养对成才的意义 91
三、审美心理结构的建设 98
第七节 社会发展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104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104
二、心理健康与成才的关系 106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 111
第三章 成才的外部环境 115
第一节 成才环境的涵义和作用 115
一、成才环境及其分类 115
二、环境与成才的关系 117
三、成才环境的利用和创造 121
第二节 自然环境与成才 122
一、自然环境概述 122
二、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123
三、自然环境对成才的影响 126
四、树立科学的自然观 128
第三节 社会条件与成才 132
一、社会条件与成才的关系 132
二、成才环境的调节 136
三、把握时机,早日成才 140
第四节 高校成才环境的利用和创造 143
一、高校成才环境的利用和创造 143
二、树立良好校风的意义 146
三、师徒人才链的启示 149
四、专业与成才 152
第五节 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154
一、人际关系概述 155
二、人际关系的主要内容 156
三、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意义 158
四、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160
五、大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163
第四章 成才的基本方法 167
第一节 成才方法的涵义及作用 167
一、方法及成才方法 168
二、大学期间成才方法的内容与作用 169
三、大学成才方法的客观性、辩证性及系统性 175
第二节 大学学习的基本方法 176
一、大学学习的一般规律 177
二、大学学习的主要环节 178
三、时间运筹及用脑艺术 181
四、读书与读书笔记 185
第三节 科学思维方法 188
一、科学思维的特征及类型 189
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192
三、大学生的思维特点及思维能力的培养 194
第四节 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00
一、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与方法 200
二、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 202
三、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207
四、大学生要自觉掌握科学研究方法 210
第五节 社会实践方法 211
一、社会实践的涵义 211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 215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 217
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则和方法 219
第五章 成才规律的探讨 224
第一节 人生发展的总流程和阶段规划 224
一、人生的一般流程 225
二、人生的阶段规划 227
第二节 大学阶段的成才设计与规划 236
一、大学阶段成才的主客观条件 238
二、大学阶段成才过程中的主要障碍 239
三、各阶段的成才规划与设计 245
第三节 成才过程中障碍的调节与控制 250
一、大学生成才阶段的挫折调适 250
二、成才惰性和惰性生活方式的分析和调适 258
第四节 大学生成才规律的探讨 268
一、大学生成才规律的涵义 269
二、大学生成才过程中的矛盾分析 269
三、大学生成才规律的探讨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