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法学 2
客观题解析 2
法理学 2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2
法的本体 4
一、法的本质与特征 4
二、法的作用 7
三、法的价值 9
四、法律规范 13
(一)法律规则 13
(二)法律原则 16
五、法的渊源 19
六、法的分类 21
七、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 22
八、法的效力 22
九、法律关系 25
十、法律事实 31
十一、法律责任 31
法的运行 37
十二、法的实现 37
十三、司法 37
(一)司法的特点与原则 37
(二)法适用的一般原理 40
十四、守法与违法 42
十五、法律解释 44
(一)法律解释的特点、种类与方法 44
(二)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体制 47
十六、法律推理 50
法的演进 57
十七、法的产生 57
十八、法律意识 60
十九、法系 60
二十、法的继承与法的移植 62
二十一、法治 64
法与社会 67
二十二、法与社会 67
二十三、法与科技 72
二十四、法与道德 73
二十五、法与宗教 77
二十六、法与人权 79
立法法 80
二十七、立法权 80
(一)国家立法权 80
(二)地方立法权 83
二十八、立法裁决 84
二十九、立法监督 87
中外法制史 92
中国法制史 92
一、夏、商、周法制 92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法制 94
三、唐、宋法制 98
四、明清法制 103
五、清末法制 105
六、民国法制 110
外国法制史 110
七、罗马法 110
八、英美法系 116
(一)英国法 116
(二)美国法 118
九、大陆法系 119
宪法学 124
宪法基本理论 124
一、宪法的特征 124
二、宪法与宪政 125
三、宪法分类 125
四、世界宪法的历史发展 126
五、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 127
(一)旧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 127
(二)新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 128
六、宪法作用 131
七、宪法渊源与宪法典结构 132
八、宪法规范 133
国家基本制度 133
九、政党制度 133
十、经济制度 134
十一、选举制度 136
十二、行政区划 140
十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41
十四、特别行政区制度 143
公民基本权利 147
十五、国籍 147
十六、政治权利和自由 149
十七、监督权和获得国家赔偿权 151
十八、人身自由 152
十九、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权利 155
国家机构 157
二十、国家机构概述 157
二十一、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158
(一)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职权 158
(二)全国人大会议制度 160
(三)全国人大工作制度 161
(四)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 163
(五)全国人大代表 163
二十二、国家主席、副主席 165
二十三、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 167
(一)组织结构 167
(二)职权 167
(三)会议制度 171
二十四、国务院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73
二十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175
二十六、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177
宪法实施保障 178
司法制度与法律职业道德 181
一、司法制度与法律职业道德概述 181
二、审判制度与法官职业道德 186
三、检察制度与检察官职业道德 198
四、律师制度与律师职业道德 203
五、公证制度与公证员职业道德 218
六、综合 220
主观题解析 229
一、2009年 229
二、2009年 229
三、2008年 232
四、2008年 233
五、2008年延期 235
六、2007年 235
七、2007年 236
八、2006年 237
九、2006年 239
行政法 242
客观题解析 242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242
一、行政法基础理论 242
(一)行政法基本原则 242
(二)行政行为基础理论 242
(三)行政法规和规章 247
二、行政组织与公务员法 252
(一)行政组织法 252
(二)公务员法 255
三、行政许可法 262
(一)行政许可的实施 262
(二)行政许可的撤销、撤回与注销 266
四、行政处罚 270
(一)行政处罚的种类与设定 270
(二)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 272
(三)行政处罚的适用规则与实施程序 273
(四)行政处罚的执行 277
(五)治安管理处罚 278
五、政府信息公开 283
六、行政复议 286
(一)行政复议范围 286
(二)复议当事人 287
(三)行政复议机关 288
(四)行政复议的程序 292
(五)行政复议决定 294
(六)行政复议决定的执行 296
七、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297
八、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关系 304
(一)诉讼与复议关系的原则——自由选择 304
(二)复议前置——行政确权侵犯自然资源权属案件 305
(二)复议前置——纳税争议案件 310
九、行政诉讼的管辖 311
(一)级别管辖 311
(二)地域管辖 313
(三)指定管辖 316
十、行政诉讼当事人 317
(一)行政诉讼的原告 317
(二)行政诉讼的被告 323
十一、行政诉讼的起诉与受理 327
(一)起诉期限 327
(二)审查与受理 331
(三)诉讼中对提出新的诉讼请求的限制 332
十二、行政诉讼的审理程序 332
(一)撤诉 332
(二)被告改变原行为的处理 334
(三)行政诉讼中对其他争议的处理 336
(四)行政诉讼的审查对象 337
十三、行政诉讼证据 337
(一)举证责任与举证期限 337
(二)被告的举证规则 340
(三)证据的要求 342
(四)调取证据 346
(五)质证与证据的效力 347
十四、行政诉讼裁判 350
(一)行政诉讼的一审判决 350
(二)行政诉讼二审裁判 356
十五、行政案件的执行 358
(一)行政诉讼裁判的先予执行 358
(二)非诉执行案件 359
十六、国家赔偿的范围 362
(一)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362
(二)刑事赔偿范围 366
(三)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司法赔偿范围 368
十七、国家赔偿的赔偿义务机关与赔偿程序 369
(一)行政赔偿的赔偿程序 369
(二)刑事赔偿义务机关 372
十八、国家赔偿方式与计算标准 375
(一)人身损害赔偿 375
(二)财产损害赔偿 375
(三)精神损害补救 379
主观题解析 381
一、2009年 381
二、2008年 383
三、2007年 387
四、2006年 389
五、2005年 390
六、2003年 392
七、2002年 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