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骤 青灯黄卷写春秋历史是自然的复活 3
在交流与会通中发现真理 14
为自己的生命而写作 18
现代化与现代性双重矛盾下的中国 22
交融与会通——民初中国基督宗教思想的改革与变迁 26
重新回到平等对话的起点上 55
追寻世界近代思想的起源 67
应重视对西方早期汉学的研究 74
进入中西语言交流之门 81
汉学研究三题 85
欧美汉学史之回顾 93
旧刊有新知 100
简议传教士汉学 105
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114
向往东方——莱布尼茨《中国近事》的思想文化意义 117
在世界范围内书写中国学术与文化——写在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成立之际 132
人文主义是外语大学教育的本质 136
中西文化的伟大相遇 143
在历史中探中西会通,在神圣中究天人之际 148
千古兴亡事 知音两三人意大利:马可波罗的故乡 汉学的国度——读意大利汉学家白佐良、马西尼新作《意大利与中国》 157
认识西方文化的艰难步伐——读吴伯娅的《康雍乾三帝与西学东渐》 163
传教士汉学的重要著作——读来华耶稣会士李明的《中国近事报道》 167
明末清初中国天主教史研究的新进展——读余三乐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明末清初北京天主堂》 175
西方文献中的北京——写在《中国新史》出版之际 181
清代江南天主教史的一幅真实画卷——读《清初耶稣会士鲁日满常熟账本及灵修笔记研究》 187
汉学作为思想和方法论——从于连的《(经由中国)从外部反思欧洲》谈起 193
日本中国学研究的启示——读钱婉约的《从汉学到中国学》 207
萨义德的《东方学》与西方汉学——读李雪涛的《日耳曼学术谱系中的汉学—德国汉学之研究》 213
中国现代学术转型的德国背景——读叶隽的《主体的变迁:从德国传教士到留德学人群》 221
康熙朝重要的来华传教士:傅圣泽 229
中国与欧洲关系的另一面——读《中国对法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 244
跨文化视域中的德国汉学 249
“他者”眼里的中国——读乐黛云主编的《中学西渐丛书》 263
《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欧洲“中国形象”的塑造者 266
中西初识 惊鸿一瞥 272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闲暇细语 281
德国漫步 283
中秋夜我们相识又分手 306
古城庞贝小记 310
莱顿汉学研究院图书馆略记 315
罗马访书记 325
罗马抒怀 330
圣城罗马 340
Bad Kreuznach的圣诞之夜 346
Bamberg小记 350
声尘寂寞系恒常——记徐梵澄先生 355
荒江野老素心人——《国际汉学》编后记小汇 358
那拉提草原随想:五彩的感觉 368
后记 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