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原理新编》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董继长,金方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500509626
  • 页数:436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1

一、哲学的对象、特点和功能 1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5

第二节 哲学的历史发展 8

一、古代哲学及其主要特征 8

二、近代哲学的历史演变及其基本特征 11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16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 16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8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22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本原 25

第一节 物质 25

一、哲学物质观的历史发展 25

二、世界统一于物质 29

第二节 运动 35

一、运动和物质 35

二、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 39

三、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及其转化 42

第三节 时间和空间 46

一、时空和物质的关系 46

二、时空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49

三、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 52

第三章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56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56

一、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56

二、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 59

三、普遍联系和系统理论 61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62

一、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运动和发展 63

二、事物发展的过程性和复杂性 64

第三节 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66

一、规律及其基本特点 66

二、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67

三、认识和利用规律 69

第四节 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 70

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 70

二、唯物辩证法的结构和体系 72

第四章 对立统一规律 75

第一节 对立和统一 75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75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78

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81

四、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 85

第二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87

一、矛盾的普遍性 87

二、矛盾的特殊性 89

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93

第三节 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96

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96

二、“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的重要意义 99

第五章 质量互变规律 103

第一节 质、量、度 103

一、质 103

二、量 105

三、度 107

第二节 量变和质变 109

一、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 109

二、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110

第三节 量变和质变的普遍性和复杂性 114

一、质量互变的普遍性 114

二、量变和质变形式的多样性 116

三、量变和质变的相互渗透 119

第六章 否定之否定规律 124

第一节 肯定和否定 124

一、肯定和否定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 125

二、辩证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126

三、辩证否定的方法论意义 129

第二节 否定之否定 131

一、事物发展的周期性 132

二、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35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137

第三节 否定之否定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38

一、否定之否定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39

二、否定之否定的特殊性 140

三、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141

第七章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145

第一节 结构范畴 145

一、整体和部分 146

二、内容和形式 148

第二节 联系范畴 150

一、本质和现象 151

二、原因和结果 153

第三节 发展范畴 156

一、必然性和偶然性 156

二、可能和现实 159

三、有序和无序 161

四、平衡和不平衡 164

第八章 自然和社会 167

第一节 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的飞跃 167

一、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67

二、人类社会是一个按照自己固有规律发展的特殊物质体系 170

第二节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174

一、地理环境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74

二、人口因素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78

三、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180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本质和对象 181

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81

二、唯心史观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182

三、唯物主义历史观创立的伟大意义 183

第九章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第一节 社会的一般结构 186

一、社会的基本结构层次 186

二、生产力的构成 188

三、生产关系的构成、实质和类型 192

四、上层建筑的构成 195

第二节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196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97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99

三、社会基本矛盾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 203

第三节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04

一、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04

二、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的阶级斗争 207

第四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 209

一、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状况、性质、特点 209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213

第十章 社会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 216

第一节 社会政治结构 216

一、政治的含义 216

二、社会改治结构的诸因素 218

第二节 社会变革与政治斗争 225

一、社会革命 226

二、社会改革 231

三、社会主义改革 234

第三节 当代国际政治与中国的对外政策 237

一、国际政治社会 237

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238

三、中国对外政策的总目标就是和平与发展 239

第十一章 社会精神生活 243

第一节 社会精神生活的构成 243

一、社会精神生产和消费 243

二、社会文化 246

三、社会意识 249

第二节 社会意识的结构 251

一、社会意识的构成 252

二、社会意识诸形式 254

三、科学 258

第三节 社会文明 260

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260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文明 264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65

第十二章 人和社会 267

第一节 人是社会的存在物 267

一、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67

二、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270

三、人的社会化和人的现代化 273

第二节 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75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75

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278

三、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自觉能动性 281

第三节 个人、集体和社会 284

一、个人和社会 284

二、个人和集体 286

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88

第十三章 人的自由和人类的解放 291

第一节 人的价值 291

一、人的价值的含义和特点 291

二、人的价值评价 295

三、人的价值的实现 296

第二节 人的自由和人类的解放 301

一、历史主体的自由 301

二、人类的解放 305

三、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致性 308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 311

一、人道主义的含义 311

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历史作用及其局限性 312

三、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 314

第十四章 意识与认识及其实践基础 316

第一节 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316

一、意识系统的产生及其发展 316

二、意识的本质 318

三、信息、意识和思维摸拟 321

第二节 认识的主体与客体及其相互关系 324

一、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324

二、主体和客体的辩证关系 331

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334

第三节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37

一、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337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340

第十五章 认识的辩证运动 343

第一节 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343

一、感性认识的产生及其条件 343

二、理性认识的诸形式和特点 348

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349

四、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和过程 352

第二节 理性认识到实践 356

一、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 356

二、理性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357

三、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357

四、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中间环节 359

第三节 认识的全过程 362

一、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362

二、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64

第十六章 真理 366

第一节 客观真理 366

一、真理的客观性 366

二、真理的具体性 370

第二节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371

一、什么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371

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373

第三节 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 376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76

二、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378

三、实践检验和逻辑证明 379

第四节 真理的发展规律 381

一、真理随着实践产生和发展的规律 381

二、真理在同谬误的斗争中发展的规律 383

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385

第十七章 思维方式和逻辑思维方法 390

第一节 思维方式及其基本类型 390

一、思维方式的含义 390

二、思维方式的特征 392

三、思维方式的类型 395

第二节 现代思维方式和我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分析 398

一、现代实践方式的特点 398

二、现代思维方式及其特点 399

三、我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分析 402

第三节 科学的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 404

一、归纳和演绎 405

二、分析和综合 407

三、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410

四、历史的和逻辑的方法 412

第十八章 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评析 414

第一节 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特征 414

第二节 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 416

一、实证主义 416

二、经验批判主义 418

三、逻辑实证主义 419

四、唯意志论 424

五、生命哲学 427

六、存在主义 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