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余文森,王晞著
  • 出 版 社: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301158906
  • 页数:202 页
图书介绍:本书稿为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组织的面向全省教师教育本科生及教师培训的系列教材之一。本书稿为新编普通教育学教材,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的演进、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目的、教育行政、教师与学生、课程、教学、道德教育、教育评价、教育研究方法等。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1

第一节 教育的认识 1

一、教育的概念 1

二、教育的要素 2

三、学校教育的演进 3

四、非制度化教育思潮 5

五、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6

第二节 教育的发展 7

一、古代教育 7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教育 10

三、近代教育 10

四、20世纪后的教育 12

第三节 教育学的发展 14

一、教育学的萌芽 14

二、教育学的建立 16

三、教育学的发展 18

四、当代教育学的状况 21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23

第一节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23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23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25

第二节 教育与生产力 26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26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影响作用 28

第三节 教育与科学技术 30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30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33

第四节 教育与文化 35

一、文化与学校文化 35

二、教育的文化功能 37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39

第一节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39

一、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39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40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41

第二节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44

一、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45

二、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46

三、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48

四、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50

五、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51

第三节 教育的个人意义 52

一、教育将个体“沉睡”的潜能激活,并进行潜能的充分开发 52

二、教育促进个体全面、自由、和谐发展,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53

三、教育基于个性差异,促进个性发展 53

四、教育培养个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凸显个体核心素质 54

第四节 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 55

一、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55

二、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56

第四章 教育目的 58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58

一、教育目的的含义 58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59

三、教育目的的功能 60

第二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62

一、我国教育目的的内容和精神 62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63

三、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构成 64

第三节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65

一、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要点 65

二、新课程培养目标的特点 66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69

第一节 学生 69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69

二、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70

三、当代中学生的发展特点 73

第二节 教师 74

一、教师职业认识 74

二、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77

三、教师专业发展 79

第三节 师生关系 84

一、师生关系的教育作用 84

二、师生关系的主要特点 85

三、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 87

第六章 课程 89

第一节 课程概述 89

一、课程内涵的几种界说 89

二、课程目标 91

三、课程类型 93

第二节 课程设计 98

一、课程计划 98

二、课程标准 103

三、教科书 106

第三节 课程实施 107

一、课程实施取向 107

二、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 108

第四节 课程资源 109

一、课程资源的定义 109

二、课程资源的特点 110

三、课程资源的类型 110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12

第五节 课程评价 115

一、课程评价的概念 116

二、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116

三、发展性课程评价 117

第七章 教学(上) 119

第一节 教学的概念和任务 119

一、教学的概念 119

二、教学的地位 121

三、教学的一般任务 121

第二节 教学规律 123

一、教学认识过程的简约性规律 123

二、教学与发展相互制约与促进的规律 125

三、教与学相互影响与作用的规律 125

四、教学具有教育性的规律 127

第三节 教学原则 128

一、教书与育人统一的原则 128

二、适应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的原则 129

三、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 130

四、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 132

五、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134

六、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135

第八章 教学(下) 137

第一节 教学组织形式 137

一、个别教学 137

二、班级授课制 138

三、分组教学制 139

四、道尔顿制 140

五、特朗普制 140

第二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141

一、备课 141

二、上课 143

三、作业设计 145

四、学习辅导 145

五、学业评价 146

六、教学反思 148

第三节 教学方法 148

一、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149

二、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49

第四节 新课程教学的基本走向 154

一、由“狭义教学”走向“广义教学”(由“教材”到“课程资源”) 154

二、由“独白式教学”走向“对话式教学” 155

三、由依赖性教学走向独立性教学 156

四、由知识性课堂走向生命性课堂 157

第九章 德育 159

第一节 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159

一、德育的概念 159

二、德育的意义 160

三、德育目标 160

四、德育内容 161

第二节 德育过程 163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 163

二、德育过程的规律 164

第三节 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165

一、德育原则 165

二、德育的途径 169

三、德育的方法 170

第四节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主要趋势 172

一、学校德育观念的人性化、生活化 172

二、学校德育模式的个性化 172

三、学校德育目标的全面性 173

四、学校德育方式的开放性、互动性 173

第十章 班级管理 175

第一节 班级组织的认识与管理 175

一、班级组织的认识 175

二、班级管理的界定 177

三、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179

四、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180

第二节 班级管理的有效实施 182

一、班级管理有效性界说 182

二、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 185

三、班集体的建设 186

第三节 班主任工作研究 188

一、班主任工作研究的意义 188

二、班主任工作研究的主要内容 191

三、班主任工作研究的主要方法 194

四、班主任工作研究成果的表达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