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元代以前的中泰交往 1
第一节 汉唐时期的中泰交往 1
第二节 宋代的中泰交往 8
第二章 元代的中泰交往 13
第一节 哈里本柴、八百媳妇与元朝的交往 13
第二节 暹国、罗斛与元朝的交往 19
第三章 明代的中泰交往 28
第一节 明朝的对外政策,明朝和阿瑜陀耶王朝友好关系的建立 28
第二节 《明实录》所载的暹罗国王及其与中国的关系 31
第三节 郑和航海与暹罗 47
第四节 明代四夷馆中的暹罗馆 50
第五节 暹罗的华人贡使问题 54
第六节 明代中国和暹罗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57
第七节 明朝官员拟议中的三次中暹军事合作 65
(一)请暹罗出兵攻打“海盗”林道乾 65
(二)联暹攻缅 67
(三)联暹抗倭 69
第八节 明朝和八百媳妇的关系 71
第四章 清朝和阿瑜陀耶王朝的关系 79
第一节 密切的官方交往 80
第二节 在朝贡贸易中清朝给与阿瑜陀耶王朝的优惠待遇 92
第三节 非官方贸易的发展 98
第五章 清朝官员拟议的一次中暹军事合作 清朝与吞武里王朝的关系 110
第一节 清朝官员拟议的一次中暹军事合作 110
第二节 清朝与吞武里王朝的关系 114
第六章 清朝和曼谷王朝的关系 134
第一节 清朝册封拉玛一世的经过 135
第二节 曼谷王朝频繁的“朝贡”活动 140
(一)“请封”和“谢恩” 140
(二)“叩祝万寿” 146
(三)“进香” 152
(四)特殊任务 155
(五)“例贡” 156
第三节 1782—1852年间中泰交往中值得研究的几个问题 167
第四节 “朝贡”活动停止的主要原因 180
第五节 中国和暹罗之间关于戛于腊问题的交涉 188
第六节 19世纪70—80年代中泰的官方交往 199
第七节 “朝贡”活动停止后,近代外交关系为什么建立不起来? 210
第八节 中国官员关注着法国在暹罗的侵略活动 216
第九节 清朝官员和舆论界关注着拉玛五世改革 226
第十节 孙中山与暹罗 235
第七章 1911—1949年的中泰关系 249
第一节 1932年以前,中国方面为中暹建交作出的努力 250
第二节 暹罗1932年政变后中暹关系稍有改善 258
第三节 1911—1938年中暹之间的贸易 267
第四节 1938年以后泰国对外政策的变化给中泰交往增添困难 274
第五节 战后国际环境的变化和中暹友好条约的缔结 292
第八章 1949—1975年的中泰关系 313
第一节 披汶·颂堪政府追随美国反共反华,恶化了中泰两国关系 314
第二节 中泰双方作出努力,两国关系初现曙光 318
第三节 沙立、他侬集团追随美国反共反华,使中泰关系再度恶化 330
第四节 东南亚地区形势出现新变化,双方共同努力促成两国正式建交 336
第九章 1975—1989年的中泰关系 350
第一节 两国领导人互访促进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 351
第二节 发展中的两国经贸关系 364
第三节 频繁密切的两国间文化交流活动 375
第四节 两国军事合作日益加强 381
第十章 90年代以后中泰关系的发展 386
附录 397
1.中暹友好条约 39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泰王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400
3.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泰王国政府贸易协定 40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泰王国政府成立贸易联合委员会议定书 405
5.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泰王国政府民用航空运输协定 406
6.在中国投资的泰国公司名单 417
7.中泰关系大事记 429
后记 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