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 1
1.1 问题的提出 / 1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3
1.2.1 研究目的 / 3
1.2.2 研究意义 / 4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6
1.3.1 研究方法 / 6
1.3.2 研究思路 / 7
第二章 相关基本理论综述 / 8
2.1 上市公司IRM 理论综述 / 8
2.1.1 上市公司IRM的理论生成与演进 / 8
2.1.2 上市公司IRM的研究现状 / 10
2.1.3 上市公司IRM的理论溯源 / 16
2.2 管理规范化理论综述 / 22
2.2.1 管理规范化基本理论 / 22
2.2.2 与IRM 相关的规范化理论 / 24
第三章 上市公司IRM的意涵及规范化取向 / 26
3.1 上市公司IRM的涵义 / 26
3.1.1 上市公司IRM的概念 / 26
3.1.2 上市公司IRM的构成 / 27
3.2 上市公司IRM的现实状况 / 29
3.2.1 国外上市公司IRM的基本状况 / 29
3.2.2 国内上市公司IRM的现实状况 / 32
3.3 上市公司IRM的规范化取 / 39
3.3.1 上市公司IRM规范化取向的国外经验借鉴 / 39
3.3.2 国内上市公司IRM规范化取向的实证研究 / 44
3.3.3 上市公司IRM规范化取向的价值分析 / 52
第四章 我国上市公司IRM规范化的运作依据与机理 / 61
4.1 我国上市公司IRM规范化的运作依据 / 61
4.1.1 规范化依据的界定 / 61
4.1.2 关于IRM的国家法律规范 / 63
4.1.3 关于IRM的社会道德规范 / 65
4.1.4 关于IRM的组织制度规范 / 66
4.1.5 关于IRM的企业文化规范 / 68
4.2 我国上市公司IRM规范化的支撑机制 / 69
4.2.1 他律性规范机制 / 70
4.2.2 自律性规范机制 / 74
4.2.3 两种规范机制的界分 / 78
4.3 我国上市公司IRM规范化的构成机制 / 81
4.3.1 被动式规范机制分析 / 81
4.3.2 主动式规范机制分析 / 86
第五章 我国上市公司IRM规范化的模式建构 / 92
5.1 我国上市公司IRM规范化模式的主要形态 / 92
5.1.1 消极性模式:被动式机制的表现模态 / 93
5.1.2 积极性模式:主动式机制的表现模态 / 94
5.1.3 消极性模式与积极性模式的关联 / 95
5.2 我国上市公司IRM规范化模式的一般构架 / 96
5.2.1 消极性模式的封闭性构架 / 97
5.2.2 积极性模式的开放性构架 / 105
5.3 我国上市公司IRM规范化模式的基本模型 / 113
5.3.1 消极性模式的扇形模型 / 113
5.3.2 积极性模式的圆形模型 / 117
第六章 我国上市公司IRM规范化的适阈选择 / 121
6.1 我国上市公司IRM规范化模式的适阈范围 / 121
6.1.1 低诚信公司与高诚信公司的界分 / 121
6.1.2 低诚信公司对消极性模式的必然选择 / 125
6.1.3 高诚信公司对积极性模式的最优选择 / 128
6.2 我国上市公司IRM规范化模式的适用保障 / 131
6.2.1 政府部门监管 / 131
6.2.2 新闻媒介支持 / 133
6.2.3 中介机构配合 / 134
6.2.4 公司高层重视 / 134
6.3 我国上市公司IRM规范化模式的应用评价 / 136
6.3.1 IRM模式的评价体系 / 136
6.3.2 IRM模式的模糊综合评价 / 142
第七章 实例分析 / 146
7.1 ST科健公司的消极性IRM模式 / 146
7.1.1 ST科健公司简介 / 146
7.1.2 ST科健IRM规范化模式状况分析 / 147
7.1.3 总结 / 153
7.2 宝钢股份公司的积极性IRM模式 / 154
7.2.1 宝钢股份公司简介 / 154
7.2.2 宝钢股份IRM规范化模式状况分析 / 155
7.2.3 总结 / 162
第八章 结论/ 163
附录 / 166
参考文献 /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