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管理心理学概述 1
第一节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2
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
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2
第二节 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4
一、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4
二、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 4
第三节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 6
一、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6
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7
第四节 管理心理学的历史沿革 12
一、管理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12
二、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3
第二章 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 21
第一节 管理心理学的哲学基础 22
一、人性理论 22
二、马克思主义的人学基本观点 33
第二节 管理心理学的管理学基础 35
一、管理的定义 35
二、管理理论的发展 36
第三节 管理心理学的心理学基础 42
一、什么是心理 43
二、心理学基础理论 46
第三章 个性心理特征 53
第一节 个性概述 54
一、什么是个性 54
二、个性的基本特征 56
三、个性的结构 57
四、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58
第二节 气质 60
一、气质概述 60
二、气质的学说 60
三、气质的类型 64
四、正确认识气质差异 68
五、气质在管理实践活动中的作用 69
第三节 性格 72
一、性格的概念 72
二、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73
三、性格的特征 74
四、性格的类型理论 76
五、性格的特质论 80
六、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81
七、性格与管理 88
第四节 能力 89
一、能力概述 89
二、能力和知识 90
三、能力的种类 90
四、智力和智力结构 92
五、能力的个别差异 92
六、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 94
七、能力与管理 97
第四章 价值观与态度 102
第一节 价值观 102
一、价值观的概念 103
二、价值观的作用 104
三、价值观类型 104
四、当今中国劳动者的主导价值观 107
五、工作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 108
六、价值观与管理 109
第二节 态度概述 110
一、态度的概念 110
二、态度的心理成分 111
三、态度与价值观 111
四、态度与管理 112
第三节 态度的理论 113
一、学习理论 113
二、认知论观点 115
三、功能理论 117
第四节 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118
一、态度的形成 118
二、态度形成与改变的理论 120
三、如何转变员工的态度 122
第五节 态度的测量 124
一、量表法 125
二、问卷法 127
三、投射法 127
四、行为观察法 128
五、生理反应法 128
第五章 知觉与归因 131
第一节 知觉 132
一、知觉概念及特征 132
二、影响知觉的因素 135
三、知觉的防卫机制与错觉 137
第二节 社会知觉 139
一、社会知觉的概念及特点 139
二、社会知觉的分类 140
三、社会知觉的过程 144
四、社会知觉的偏差 145
第三节 归因理论 149
一、归因的概念 149
二、归因理论 149
三、归因偏差 152
第六章 需要与动机 155
第一节 需要 156
一、需要的概念 156
二、需要的特点 157
三、需要的分类 159
四、需要的满足与管理 161
第二节 动机的概念 164
一、动机概述 164
二、动机的特点 164
三、动机的功能 165
四、动机的分类 167
五、个人动机的影响因素 169
六、动机与行为效率 170
第七章 激励行为 173
第一节 激励概述 174
一、激励的概念 174
二、激励的作用 174
三、激励的方式 176
四、激励理论的分类 178
第二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178
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 178
二、奥德弗的ERG理论 181
三、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183
四、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185
五、内容型激励理论的关系 187
第三节 过程型激励理论 189
一、弗卢姆的期望理论 189
二、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193
三、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 197
第四节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200
一、强化理论 200
二、挫折理论 203
第八章 群体行为 208
第一节 群体与群体心理 209
一、群体的概念 209
二、群体的类型 209
三、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 212
第二节 群体行为 213
一、社会促进与社会干扰 214
二、责任分摊 216
三、社会惰化 216
四、从众行为 217
五、逆反心理 219
六、暗示、模仿和感染 220
第三节 群体的结构和功能 221
一、角色 221
二、规范 222
三、地位 223
四、规模 223
五、凝聚力 224
第四节 群体决策 225
一、群体决策的概念 225
二、群体决策的特殊现象 226
三、群体决策法 227
第九章 人际关系 230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 231
一、人际关系的含义 231
二、人际关系的心理结构 231
三、人际关系的类型 232
四、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的阶段 233
五、人际关系与管理 233
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理论 234
一、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234
二、社会交换理论 235
三、公平理论 236
第三节 人际吸引 236
一、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236
二、人际吸引的特点 239
第四节 人际交往的模式 240
一、爱利克·伯奈的4种人际交往模式 240
二、伯恩PAC理论下的交往模式 241
三、李雷的8种交往模式 242
四、霍尼的3种人际交往模式 244
第五节 人际冲突 244
一、人际冲突的含义 244
二、冲突的类型和根源 245
三、冲突的过程 246
四、冲突的结果 247
五、冲突的管理 248
第六节 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 249
一、端正对人际关系的看法 249
二、改变不良的人际反应特质 250
三、恪守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250
四、训练和培养人际技能 250
第十章 领导理论 256
第一节 领导概述 257
一、领导的概念 257
二、领导权 258
第二节 领导理论 260
一、领导特质理论 260
二、行为理论 262
三、权变理论 264
四、领导理论的新观点 270
第十一章 组织理论 274
第一节 组织结构 274
一、组织结构的6个要素 274
二、一般的组织结构设计 280
三、组织设计的新方案 283
第二节 组织文化 285
一、组织文化的概念与分类 285
二、组织文化的作用 287
三、组织文化的创造与维系 288
四、员工怎样学习组织文化 289
第三节 组织变革 290
一、组织变革概念 290
二、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克服 291
三、组织变革的推行 293
参考文献 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