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认识遍布于身的神秘经络和奇妙穴位 10
通过武侠小说认识祛病如神的经络和穴位 10
中国道家气化思想与经络学说 11
经络的概念及分类 12
穴位的概念、分类及命名 13
经络养生的基础 14
经络及穴位的祛病养生作用 15
有“脾气”的经络——经穴疗法要选对时间 16
一找就准——原来穴位可以这样找 20
第二章 一学就会的人体经穴定位及主治图谱 22
十二正经之手太阴肺经 22
十二正经之手厥阴心包经 24
十二正经之手少阴心经 26
十二正经之手阳明大肠经 28
十二正经之手少阳三焦经 31
十二正经之手太阳小肠经 34
十二正经之足太阴脾经 37
十二正经之足厥阴肝经 40
十二正经之足少阴肾经 43
十二正经之足阳明胃经 47
十二正经之足少阳胆经 52
十二正经之足太阳膀胱经 57
奇经八脉 64
什么是奇经八脉 64
奇经八脉的循行特点 64
共同的功能特点 64
奇经八脉之督脉 65
奇经八脉之任脉 69
奇经八脉之冲脉 73
奇经八脉之带脉 74
奇经八脉之阴维脉 75
奇经八脉之阳维脉 76
奇经八脉之阴?脉 77
奇经八脉之阳?脉 78
第三章 按摩、针灸、刮痧、拔罐的常用手法 80
经穴疗法之一:推拿按摩手法 80
放松类手法 80
一指禅推法 80
滚法 80
揉法 81
拿法 81
拨法 82
搓法 82
击法 83
拍法 83
弹法 83
捋法 83
温通类手法 84
推法 84
按法 84
点法 85
捏法 85
摩法 85
擦法 86
抹法 86
掐法 86
捻法 87
振法 87
挤法 87
运动关节类手法 88
摇法 88
抖法 89
屈伸法 89
拔伸法 90
复合类手法 91
按揉法 91
弹拨法 91
推摩法 92
勾点法 92
揉捏法 92
扫散法 92
经穴疗法之二:针刺法 93
常用针刺方法 93
体针法 93
三棱针法 94
水针法 95
皮肤针法 96
耳针法 97
常用行针手法 98
提插法 98
捻转法 98
循法 98
刮法 98
弹法 99
飞法 99
摇法 99
震颤法 99
经穴疗法之三:灸法 100
什么是灸法 100
灸法的作用 100
灸法的禁忌证 100
艾炷灸 101
艾条灸 102
温针灸 102
温灸器灸 102
非艾灸类 103
经穴疗法之四:刮痧法 104
刮痧法 104
撮痧法 106
挑痧法 108
放痧法 108
经穴疗法之五:拔罐法 109
拔罐法简介 109
吸拔方法 109
火罐法 109
水罐法 111
抽气法 111
拔罐法的运用 111
单罐法 111
多罐法 111
闪罐法 111
走罐法 111
留罐法 112
药罐法 112
针罐法 112
刺血(刺络)拔罐法 112
起罐方法 112
专题:小道具活用法 113
第四章 常见病、日常保健及美容的对症经穴疗法 116
内科常见病 116
感冒 116
冠心病 118
哮喘 120
慢性支气管炎 122
头痛 124
便秘 126
慢性胆囊炎 128
慢性胃炎 130
胃下垂 132
腹泻 134
食欲不振 136
贫血 138
失眠 140
手足凉 142
疲劳综合征 144
面神经麻痹 146
高血压 148
高血脂 150
低血压 152
肥胖症 154
健忘症 156
糖尿病 158
晕车 160
膈肌痉挛 161
胃肠道胀气 162
中暑 163
妇科常见病 164
不孕 164
更年期综合征 166
乳腺增生 168
痛经 170
产后缺乳 172
男科常见病 173
疝气 173
前列腺炎 174
阳痿 176
遗精 178
五官科常见病 180
近视 180
鼻炎 181
口腔溃疡 182
咽喉肿痛 183
牙痛 184
鼻出血 185
外科常见病 186
类风湿性关节炎 186
急性腰扭伤 188
肩周炎 190
颈椎病 192
肋间神经痛 194
落枕 196
腰肌劳损 198
坐骨神经痛 200
腕关节损伤 202
小腿抽筋 203
半身不遂 204
膝关节炎 205
网球肘 206
腰椎骨质增生 207
足跟痛 208
下肢酸沉 209
美容美体 210
黄褐斑 210
皱纹 212
眼袋 213
唇部干裂 214
乳腺发育不良 215
皮肤粗糙 216
第五章 经络穴位的日常保健养生操 218
流传千年的养生保健秘诀 218
静坐养生法 218
护胸养生法 218
叩齿养生法 219
摩腹养生法 219
暖肾养生法 220
咽津养生法 221
擦面养生法 221
抓头养生法 221
创造健康奇迹的自我保健养生操 222
调息 222
头 222
耳 223
颈 224
腹 225
腰 226
膝 226
手掌 227
国医大师推荐的神效控压操 228
降压保健操 228
升压保健操 229
神奇的八段锦健身法 232
预备势 232
第一段:两手托天理三焦 232
第二段:左右开弓似射雕 232
第三段:调理脾胃单举手 233
第四段:五劳七伤往后瞧 233
第五段:摇头摆尾去心火 233
第六段:两手攀足固肾腰 234
第七段:攒拳怒目增气力 234
第八段:背后七颠百病消 234
一学就会的五禽气功健身法 235
虎戏 235
鹿戏 236
熊戏 236
猿戏 237
鸟戏 237
参考文献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