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官员谈依法治国》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晓慧,徐雪,刘兰青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华文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07530476
  • 页数:332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词条的形式全面阐述了与依法治国相关的各种法律常识,是各级领导干部践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必不可少的案头宝典。

绪论篇 依法治国 2

一、依法治国概说 2

1.依法治国的含义 2

2.依法治国是我们党治国理政观念的重大转变 2

3.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3

4.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3

5.依法治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 4

二、社会主义法治及法治理念 4

1.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 4

2.什么是法治理念 5

3.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5

4.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 5

5.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6

6.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执法为民 7

7.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公平正义 7

8.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是服务大局 8

9.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障 8

10.中国法治建设的特殊性要求 9

三、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10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0

2.树立和维护法律的权威 10

3.严格依法办事 11

4.提高法律素养 12

5.每个公民都应自觉遵守法律 12

第一篇 法律 16

一、法的基本知识 16

1.法的含义与特征 16

2.法的本质 16

3.法律渊源 17

4.法律关系及其特征 17

5.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18

6.法律规则与法律概念 18

7.法律原则及其分类 19

二、立法 20

1.立法的含义与指导思想 20

2.立法体制及其具体内容 20

3.我国的立法体制及其特色 21

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1

5.不同类别法律的立法 22

6.法律规范的含义 22

7.法律规范的类型 23

8.法的效力及其等级体系 23

9.立法程序及其步骤 24

10.我国的授权立法 25

11.立法技术的含义及其分类 25

12.立法技术的要求 26

三、法的实施 27

1.法的实施的含义 27

2.法的适用及其原则 27

3.法律解释及分类 28

4.违法的含义及其构成 29

5.违法行为的分类 29

6.法律责任的含义及其特点 30

7.法律责任的种类 30

8.认定法律责任的原则 31

9.法律责任的免除 31

10.法律制裁的含义及其特点 32

11.法律制裁的种类 32

12.法律监督的含义 33

13.法律监督体系的构成 33

第二篇 宪法 36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36

1.宪法及其地位 36

2.宪法的法律特征 36

3.宪法的政治特征 36

4.宪法是民主政治的法律化 37

5.宪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与依据 37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雏形:《共同纲领》 38

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1954年宪法 38

8.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宪法:1982年宪法 39

二、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 39

1.宪法对我国国体、政体的规定 39

2.宪法对我国国家根本任务的表述 40

3.宪法所明确的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目的和基本方针 41

4.宪法对我国经济制度的规定 41

5.宪法对我国分配制度的规定 42

6.宪法对公民法律地位的确立 42

7.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 43

8.宪法对公民基本义务的规定 43

9.人权入宪的意义 43

10.宪法对国家机构的规定 44

11.宪法对民族区域自治的规定 45

三、宪法的实施 45

1.实施宪政与依宪治国 45

2.宪法监督及其内容 46

3.现代国家宪法监督实施的机关 46

4.我国监督宪法实施的机关 47

第三篇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50

一、行政法的基本知识 50

1.行政的含义与特征 50

2.行政法的含义 50

3.行政法的特点 51

4.行政立法的含义及行政立法主体 51

5.行政法律关系的含义 52

6.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 52

7.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53

8.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 53

9.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 54

10.行政法的共通原则 54

11.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55

12.行政法主体的含义 56

13.行政违法及其特征 56

14.行政违法的构成要件 57

15.实体上的行政违法及其种类 57

16.程序上的行政违法及其种类 58

17.行政法律责任的特征和构成要件 58

18.与政治制度相联系的行政法律责任 58

19.行政责任的追究和免除 59

20.追究行政责任的原则 59

二、国家公务员法 60

1.国家公务员的含义及其范围 60

2.公务员的行政职务 60

3.公务员的职位分类 61

4.公务员的基本权利 61

5.公务员的基本义务 62

6.公务员的录用制度 62

7.公务员的任用制度 62

8.公务员的交流制度 63

9.公务员的考核制度 64

10.公务员的职务晋升制度 64

11.公务员晋升应具备的条件 65

12.公务员的降职情形 65

13.公务员的奖励制度 66

14.公务员的行政处分及其种类 66

15.公务员的辞职 66

16.公务员的辞退 67

17.公务员的退休条件 67

18.公务员的培训制度 67

19.公务员的回避制度 68

20.公务员的申诉控告制度 68

21.公务员的人事争议仲裁制度 69

三、行政许可法 70

1.行政许可的含义及其特征 70

2.行政许可的种类 70

3.行政许可的功能 71

4.行政许可的原则 72

5.可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 72

6.不可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 73

7.行政许可的主体 73

8.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 74

9.实施行政许可的程序 74

10.可以实施行政许可的单位 75

11.行政许可的申请和受理程序 75

12.行政许可的审查和决定程序 76

13.行政许可的变更与延续 76

14.行政许可的撤销 77

15.行政许可的吊销与注销 77

16.行政许可的监督制度 78

17.违法实施行政许可的法律责任 78

18.公务员违反《行政许可法》的行政处分 79

19.行政机关违反《行政许可法》的行政处分 80

20.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违反《行政许可法》的刑事责任 80

21.被许可人接受行政处罚的法律责任 81

四、行政处罚法 81

1.行政处罚的含义 81

2.行政处罚的特征 81

3.行政处罚的种类 82

4.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区别 82

5.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的区别 83

6.行政处罚的设定权限 83

7.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 84

8.行政处罚的管辖 85

9.行政处罚的公正公开原则 85

10.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 86

11.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 86

12.行政处罚的听证程序 87

五、行政监察法 88

1.行政监察的含义及特征 88

2.行政监察机关及其性质 88

3.行政监察机关的职责范围 89

4.行政监察机关的权限 89

5.行政监察对象的含义 90

6.行政监察的管辖 90

7.行政监察的基本原则 91

8.行政监察的检查程序 91

9.行政监察的政纪案件调查处理程序 91

10.行政监察的备案程序 92

11.行政监察的申诉程序 92

12.监察建议及其范围 93

13.监察决定的范围 93

六、审计法 94

1.审计监督的含义 94

2.我国的审计组织 95

3.审计机关的职责 95

4.审计机关的权限 95

5.审计的种类 96

6.审计依据及其分类 97

7.审计准则及其分类 97

8.审计方法及其种类 97

9.审计监督程序的阶段划分 98

10.审计证据及其分类 98

11.审计报告及其相关处理规定 99

12.审计处理及其内容 99

13.审计意见书及其内容 100

14.审计决定及其内容 100

七、行政复议法 100

1.行政复议的含义及其特征 100

2.行政复议的范围 101

3.行政复议的排除范围 102

4.行政复议的原则 102

5.行政复议的管辖 103

6.行政复议申请人及其条件 103

7.行政复议被申请人及其特征 104

8.行政复议第三人及其主要表现 104

9.行政复议的申请 105

10.行政复议的受理 105

11.行政复议的审理 105

12.行政复议决定 106

八、行政诉讼法 107

1.行政诉讼及其特征 107

2.我国的行政诉讼法 108

3.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108

4.行政诉讼原告及资格确认 108

5.行政诉讼被告及其确定标准 109

6.行政诉讼决定及其适用情况 110

7.行政诉讼裁定及其适用范围 110

8.行政判决的适用情况 111

九、国家赔偿法 112

1.国家赔偿及其特点 112

2.司法赔偿及其种类 112

3.行政赔偿及其特征 113

4.行政赔偿的范围 113

5.行政赔偿请求人 114

6.行政赔偿的程序 114

7.行政赔偿诉讼 115

8.行政赔偿义务机关的认定 115

9.行政追偿及其前提 116

第四篇 民法与民事诉讼法 118

一、民法通则 118

1.民法的含义 118

2.民法的基本原则 118

3.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及特征要素 119

4.民事法律事实的含义 119

5.自然人的含义 120

6.法人的含义及构成 120

7.民事权利能力的含义 121

8.民事行为能力及分类 121

9.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及要件 122

10.人身权的含义及法律特征 122

11.债权的含义及法律特征 123

12.侵权行为及其特征与分类 123

13.民事责任及其分类 124

14.归责原则及分类 124

15.诉讼时效及其种类 125

二、物权法 125

1.物权的含义、特征及其分类 125

2.物权效力所包含的内容 126

3.物权制度的基本原则 126

4.所有权的含义及特征 127

5.所有权的权能内容 127

6.物权变动的含义及形式 128

7.不动产所有权的含义 128

8.动产所有权及取得 129

9.所有权的取得 129

10.所有权的消灭 130

11.共有的含义及其分类 130

12.用益物权的分类 130

13.担保物权及其范围 131

14.占有的含义及分类 131

三、婚姻法 132

1.婚姻法的含义 132

2.婚姻法的基本原则 132

3.结婚的法定条件 133

4.重婚的含义及法律处罚 133

5.离婚及相关程序 134

6.军婚及法律保护 134

7.家庭关系的法律构成 135

8.夫妻共有财产及其处置 135

9.离婚时财产分割的原则 136

10.收养及其法律规定 136

四、继承法 137

1.继承法的含义及其基本原则 137

2.继承的含义及特征 138

3.遗产的法律特征 138

4.法定继承及继承人范围 139

5.继承顺序及法律规定 139

6.遗嘱继承及其特征 140

7.遗嘱的含义及法律规定 140

8.代位继承及其特征 141

9.转继承及其特征 141

10.继承权丧失的法律规定 142

11.继承权放弃及其特征 143

12.遗赠的含义及分类 143

13.遗赠扶养协议及其特征 143

14.遗产分割及处理原则 144

15.特留份的法律特征及权利人条件 145

五、著作权法 146

1.著作权的含义及其分类 146

2.著作权主体及划分标准 146

3.著作权客体及具备条件 147

4.合作作品的含义 147

5.职务作品的含义 148

6.著作权的归属 149

7.著作权的许可使用 149

8.著作权的保护期限 150

9.著作人身权及内容特点 150

10.著作财产权及法定内容 151

11.邻接权的含义及分类 151

12.著作权的法律限制 152

13.著作权的继承 152

14.著作权的侵权行为及法律责任 153

六、合同法 154

1.合同的含义及其特征 154

2.合同的基本原则 154

3.要约及有效要约的条件 155

4.承诺及有效承诺的条件 155

5.合同的形式 156

6.合同的条款 156

7.无效合同的含义及其特征 157

8.无效合同的种类 157

9.可撤销合同的含义、特征及发生原因 158

10.合同履行的原则 158

11.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 159

12.合同履行的保全及特点 159

13.合同变更的特征、要件和效力 160

14.合同转让的特征、要件和效力 160

15.合同权利与合同义务的转让 161

16.合同的解除及其特征 161

17.合同解除的分类 161

18.合同解除的程序与效力 162

19.合同终止及终止情形 162

20.合同的违约责任及法律特征 163

21.承担违约责任的条件 163

22.以强制履行的形式承担违约责任 164

23.以赔偿损失的形式承担违约责任 164

24.以违约金的形式承担违约责任 164

25.以定金形式承担违约责任 165

七、专利法 165

1.专利权的构成 165

2.专利权的特征 166

3.专利权的主体 166

4.专利权人的权利 167

5.专利权人的义务 167

6.专利保护的法律规定 168

7.专利申请的原则 168

8.专利申请的条件与程序 169

9.专利审批的程序 169

10.专利权的授予条件 169

11.发明的含义及分类 170

12.实用新型及确认 170

13.外观设计及确认 171

14.不授予专利权的情形 172

15.专利实施许可的范围与权限 172

16.专利权的侵权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173

八、商标法 174

1.商标的含义及分类 174

2.注册商标应遵循的原则 174

3.商标权及商标权人的权利 175

4.取得注册商标的条件 175

5.商标注册的审批程序 176

6.注册商标的转让 177

7.注册商标的使用许可 177

8.注册商标的续展与期限 178

9.商标的使用管理 178

10.注册商标争议的处理 179

11.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180

九、民事诉讼法 180

1.民事诉讼法的含义 180

2.民事诉讼法的特有原则 181

3.民事审判制度的分类 182

4.法院管辖及其分类 182

5.民事诉讼的审判组织 183

6.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特点 183

7.当事人诉讼权利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 184

8.诉讼代表人及第三人 184

9.诉讼代理人及其特点 185

10.共同诉讼及其分类 185

11.民事诉讼证据及其特征 186

12.期间、送达、诉讼费用的法律规定 186

13.法院调解的原则及特点 187

14.法院调解的效力 187

15.法院调解的过程 188

16.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种类 188

17.强制措施的适用程序 188

18.第一审程序的分类 189

19.上诉案件的受理 189

20.第二审程序及其规定 190

21.提起上诉的条件 190

22.第一审程序与第二审程序的联系与区别 191

23.第二审对上诉案件的裁判 192

24.特别程序的构成 192

25.特别程序的特点 193

26.民事执行的一般规定 193

27.民事执行的申请和移送 194

28.民事执行措施及实施范围 195

29.执行中止和执行终结 195

30.执行程序与审判程序的关系 196

31.涉外民事诉讼程序及原则 196

32.涉外民事诉讼管辖的内容 197

十、仲裁法 198

1.仲裁的含义与特点 198

2.仲裁的优越性 198

3.仲裁的基本原则 199

4.仲裁的程序 199

5.仲裁协议的类型及法律特征 200

6.仲裁协议的内容 201

7.仲裁协议的效力 201

8.仲裁撤销及申请条件 202

9.仲裁执行的法律规定 202

10.涉外仲裁及其规定 203

第五篇 刑法与刑事诉讼法 206

一、刑法 206

1.刑法的含义 206

2.刑法的基本原则 206

3.刑法效力的范围 207

4.犯罪的含义 207

5.犯罪的法律特征 208

6.犯罪构成及其要件 208

7.正当防卫及其成立条件 209

8.犯罪既遂的构成条件 209

9.犯罪未遂及判定标准 209

10.犯罪中止及确认条件 210

11.共同犯罪及其构成条件 210

12.共同犯罪的形式 210

13.共同犯罪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 211

14.单位犯罪及其基本特征 211

15.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 212

16.刑罚体系及其种类 212

17.主刑的种类 212

18.附加刑的种类 213

19.刑罚裁量的含义及任务 213

20.刑罚裁量情节及其特征 214

21.刑罚裁量的法定情节 214

22.刑罚裁量的酌定情节 215

23.刑罚裁量的酌定情节种类 215

24.累犯及其成立条件 216

25.自首和立功的含义 216

26.数罪并罚的原则 217

27.缓刑及其适用条件 217

28.减刑的含义和适用条件 218

29.减刑的限度、程序及刑期计算 218

30.假释及其适用条件 218

31.追诉时效的含义和期限 219

32.刑罚消灭的含义 219

33.刑罚消灭的法定原因 220

34.刑事责任的特征 220

35.刑事责任与刑罚的关系 221

36.刑事责任的解决方式 221

37.刑法分则的构成与排列 221

38.危害国家安全罪及其构成特征 222

39.危害国家安全罪的分类及罪名设定 222

40.危害公共安全罪及其构成特征 222

41.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分类及罪名设定 223

42.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秩序罪及其构成特征 223

43.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秩序罪的分类及罪名设定 224

44.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及其构成特征 225

45.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分类及罪名设定 226

46.侵犯财产罪构成特征、分类及罪名设定 226

47.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及其构成特征 227

48.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分类及罪名设定 227

49.危害国防利益罪及其构成特征 227

50.危害国防利益罪的分类及罪名设定 228

51.贪污贿赂罪及其构成特征 228

52.贪污贿赂罪的分类及罪名设定 228

53.渎职罪及其构成特征 229

54.渎职罪的分类及罪名设定 229

二、刑事诉讼法 229

1.刑事诉讼的含义及其特征 229

2.什么是刑事诉讼法 230

3.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230

4.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 231

5.刑事管辖的构成及分类 232

6.刑事诉讼参与人及分类 232

7.刑事强制措施及类型 233

8.刑事侦查的构成 233

9.立案及其构成条件 234

10.刑事诉讼的程序 234

11.附带民事诉讼及其构成 235

12.死刑复核程序 235

13.上诉不加刑及其意义 236

14.抗诉的情形及处理规定 236

第六篇 经济法 238

一、反不当竞争法 238

1.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含义及其构成 238

2.不正当竞争行为及其特点 238

3.假冒行为及其表现 239

4.商业贿赂行为及与回扣、佣金的区别 239

5.不公平交易行为的含义 240

6.虚假宣传行为及法律处罚 240

7.侵犯商业秘密行为及表现形式 241

8.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及表现形式 241

9.诋毁商誉行为及其构成 242

10.串通招标、投标行为及其构成 242

11.滥用行政权力行为及表现形式 242

12.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 243

13.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 243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244

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其基本原则 244

2.消费者及其特征 244

3.消费者所享有的权利 245

4.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措施 246

5.经营者的义务 246

6.“三包制度”及其构成 247

7.消费争议的解决 247

8.经营者侵犯消费者权利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248

三、产品质量法 249

1.产品质量法的含义与内容的构成 249

2.产品的含义及其特征 249

3.产品质量的含义及特性 250

4.产品质量监管及范围 250

5.产品的质量监督检查制度 251

6.企业质量体系的认证制度 252

7.产品质量的认证制度 252

8.产品质量义务的含义 253

9.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254

10.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254

11.产品质量责任的构成 255

12.产品质量侵权的损害赔偿 255

四、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 256

1.劳动法的含义及调整对象 256

2.劳动关系及其特点 256

3.劳动合同的含义与订立原则 257

4.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258

5.劳动合同条款的构成 258

6.工作时间的法律规定 259

7.标准工作时间与不定时工作时间 259

8.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标准 260

9.劳动保护的含义及构成 260

10.劳动者应享有医疗保险 261

11.劳动者应享有养老保险 261

12.劳动者应享有失业保险 262

13.劳动争议及其法律特征 263

14.劳动争议的调解 263

15.劳动争议的仲裁 264

16.劳动争议的诉讼 264

17.经济性裁员及法定程序 265

18.劳动合同的终止 265

19.劳动合同的解除 266

五、税法 267

1.税法的含义 267

2.税收的含义及特征 267

3.税制构成的基本要素 268

4.税收的分类及分类标准 268

5.增值税的含义及其特点 269

6.增值税的纳税人及征税范围 269

7.两种增值税纳税人的划分 270

8.增值税的计算方法 271

9.增值税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 271

10.增值税的纳税地点 272

11.增值税纳税的期限 272

12.增值税的减免及起征点 272

13.消费税的含义 273

14.消费税的纳税人和征收范围 273

15.消费税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 274

16.消费税的纳税地点 274

17.营业税的含义及构成 275

18.营业税的纳税地点 275

19.营业税的纳税期限 276

20.企业所得税的含义 276

21.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和征税对象 277

22.企业所得税的税率 277

23.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278

24.企业所得税境外纳税的抵扣 278

25.企业所得税的申报和缴纳 279

26.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的应纳所得税 279

27.个人所得税的含义及构成 280

28.个人所得税的自行申报 281

29.个人所得税的减免 281

30.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的应纳税种 282

31.劳务报酬所得税的征缴 282

32.出租财产所得的纳税规定 283

33.印花税及其功能 283

34.印花税的计算及其缴纳方法 284

35.房产税的含义及征收 284

36.税收征管的制度内容 285

37.税款征收的方式 285

38.税务稽查的含义 286

39.违反税法的行为及处罚 286

40.对不办税务登记、不设置账证等的处罚 287

41.对欠税、偷税的处罚 287

42.对骗取出口退税、抗税的处罚 288

六、环境保护法 289

1.环境保护法的含义 289

2.环境保护法的基本特征 289

3.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290

4.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 290

5.环境标准及法律规定 291

6.环境监测和规划制度 291

7.环境影响的评价制度 292

8.现场检查的监管制度 292

9.“三同时”制度的构成 293

10.排污收费制度及构成 293

11.限期治理制度及对象 294

12.污染事故的报告和处理 294

七、土地管理法 295

1.土地管理法及其作用 295

2.土地管理法的基本原则 296

3.违反土地管理法的法律责任 296

4.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 297

5.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与划拨 298

6.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构成 298

7.土地使用权的出让 299

8.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方式与期限 299

9.土地使用权的终止 300

10.土地使用权的出租 300

11.土地使用权的抵押 301

12.土地使用权的转让 301

13.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期限与限制 302

14.划拨土地的使用权 302

15.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收回 303

16.土地的征用 303

17.征用土地的审批 303

18.征用土地的补偿 304

19.乡(镇)村建设用地的审批 304

20.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的编制 305

2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审批和修改 305

2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法律效力 306

23.土地开发制度的构成 306

24.耕地特殊保护制度的构成 307

25.土地纠纷及解决途径 307

第七篇 商事法 310

一、公司法 310

1.公司的含义与基本特征 310

2.公司法的含义与作用 310

3.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条件 311

4.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 311

5.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条件 312

6.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 312

7.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与转让 313

8.公司债券及发行条件 313

9.公司的财务和会计 314

10.公司的变更、合并与分立 314

11.公司的终止 315

12.公司清算及法定程序 316

13.违反《公司法》的法律责任 316

二、合伙企业法 317

1.合伙企业的含义及特征 317

2.合伙企业的设立条件 318

3.入伙的条件与规定 318

4.退伙及其效力与效果 319

5.合伙企业的财产管理和使用 319

6.合伙企业事务经营管理的权利与义务 320

7.合伙企业事务执行的原则 320

8.合伙企业的利润分配 321

9.合伙企业的债务 321

10.合伙人之间的债务分担和追偿 322

11.合伙人个人债务的清偿 322

12.合伙企业的解散 323

13.合伙企业的清算 323

三、外商投资法 324

1.外商投资企业及其特征 324

2.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设立 325

3.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设立申请、审批和登记 325

4.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出资方式 326

5.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出资期限 326

6.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组织形式与组织机构 327

7.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设立 327

8.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出资方式和收益分配 328

9.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组织机构 328

10.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经营管理 329

11.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资本回收 330

12.外商独资企业的设立条件 330

13.设立外资企业的申请、审批和登记 331

14.外商独资企业的出资方式与组织形式 331

15.外资企业的期限、终止与清算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