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 1
一、晚清文学改革运动为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准备了条件 1
二、从现代化与民族化相融合的角度看中国现代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8
三、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流是马列主义影响下的人民大众的文学 15
第一编 开拓时期的文学(1917—— 1927
概述 23
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运动 29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 29
第二节 文学革命的发展 38
第三节 与封建复古派的斗争和统一战线的分化 47
第二章 新文学的最初成果 54
第一节 诗歌 54
第二节 小说 62
第三节 剧作与散文 68
第三章 鲁迅(上) 78
第一节 生平和创作道路 78
第二节 《呐喊》与《彷徨》 84
第三节 前期杂文 94
第四节 《野草》与《朝花夕拾》 101
第四章 郭沫若 107
第一节 生平与创作道路 107
第二节 从《女神》到《恢复》 111
第三节 小说和剧作 120
第五章 文学研究会 127
第一节 理论主张和创作概貌 127
第二节 周作人的散文 130
第三节 叶圣陶的创作 135
第四节 冰心和朱自清的诗文 142
第五节 问题小说与乡土文学 150
第六章 创造社 159
第一节 理论主张和创作概貌 159
第二节 郁达夫的小说 165
第三节 其他作家的创作 172
第七章 新月社和象征派 178
第一节 新月社的理论主张和创作概况 178
第二节 徐志摩的诗文 182
第三节 闻一多的诗歌 188
第四节 象征派和李金发的诗歌 193
第二编 成熟时期的文学(1927—— 1937
概述 201
第一章 左翼文艺运动与文艺思想论争 209
第一节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209
第二节 文艺战线上的论争 218
第三节 “两个口号”的论争和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227
第四节 瞿秋白等的文艺理论批评 232
第二章 鲁迅(下) 245
第一节 后期杂文 245
第二节 《故事新编》 255
第三章 茅盾 261
第一节 生平和创作道路 261
第二节 《子夜》 266
第三节 《林家铺子》及《春蚕》等短篇小说 273
第四节 文学理论批评 280
第四章 老舍等少数民族作家作品 286
第一节 创作概貌 286
第二节 老舍和他的《骆驼祥子》 293
第三节 沈从文的小说 312
第四节 其他作家的创作 320
第五章 巴金等的小说 327
第一节 巴金和他的“激流三部曲” 327
第二节 李劼人的小说 350
第三节 丁玲的小说 360
第六章 曹禺等的剧作 368
第一节 曹禺和他的《雷雨》、《日出》 368
第二节 田汉的剧作 379
第三节 洪深的剧作 386
第七章 本时期的其他创作 392
第一节 蒋光慈和早期普罗文学创作 392
第二节 张天翼、柔石、吴组缃等的小说 398
第三节 新感觉派的小说 410
第四节 殷夫、臧克家和中国诗歌会的诗歌 415
第五节 戴望舒和现代派诗歌 424
第六节 东北作家群的创作 432
第七节 报告文学、杂文和小品 437
第八节 苏区文学 442
第三编 深入时期的文学(1937—— 1949
概述 447
第一章 在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旗帜下的文艺运动 454
第一节 文学发展概况 454
第二节 延安文艺整风运动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467
第三节 文艺思想论争 481
第二章 国统区的诗歌和散文 498
第一节 艾青的诗歌 498
第二节 “七月”诗派与“九叶”诗人的诗歌 508
第三节 袁水拍等的政治讽刺诗 518
第四节 丘东平等的报告文学 524
第五节 杂文与小品 529
第三章 国统区的剧作 535
第一节 郭沫若等的历史剧 353
第二节 夏衍的剧作 552
第三节 陈白尘、吴祖光等的剧作 560
第四章 国统区的小说 570
第一节 茅盾、巴金的小说 570
第二节 沙汀、艾芜的小说 584
第三节 钱钟书、路翎等的小说 602
第五章 “孤岛”、沦陷区文学 612
第一节 “孤岛”文学 612
第二节 东北等地区沦陷时期的文学 626
第六章 解放区的剧作和诗歌 633
第一节 《白毛女》等剧作 633
第二节 田间等的诗歌 640
第三节 李季、阮章竞等的诗歌 648
第七章 解放区的小说 656
第一节 赵树理和他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656
第二节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等长篇小说 667
第三节 孙犁等的短篇小说 681
第八章 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 688
第一节 老舍的小说 688
第二节 萧乾、纳·赛音朝克图的创作 693
第三节 端木蕻良、马加的小说 697
第四节 黎·穆塔里甫、尼米希依提的诗歌 701
第五节 华山、陆地的创作 706
第六节 穆青、李超、沙蕾等的创作 711
第九章 台港文学 717
第一节 台湾文学 717
第二节 香港文学 746
结束语——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经验 757
后记 775
本书参加编写单位和执笔人员名单 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