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墙记忆 2 大事件小细节》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凡,东平著
  • 出 版 社: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801708724
  • 页数:282 页
图书介绍:本书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包括中央机关搬进中南海、中国自制飞机内幕、三年困难时期领导们的生活、戒备森严的第三次庐山会议、尼克松访华及审计四人帮。

第一章*进驻中南海——中央机关大搬家 2

1 伍云甫是行政处的处长,中共领袖及其核心机关的后勤工作,全归他调度和管理/毛泽东把自己用的一种叫“吉硅卜拉多”的进口药,给了熊天荆 2

2 中共中央办公厅是首脑的耳目及信息传输的中枢,这个系统创始于延安/跟随毛泽东搬进中南海以后,机要室的工作人员忙得没日没夜 4

3 书记处政治秘书室的名称曾几度变换/几位大秘书都在政治秘书室挂个名/政治秘书室对内改称秘书组,由江青任组长 7

4 毛泽东住所附近竟有高鼻梁、蓝眼睛的外国人/毛泽东提醒全党:严防反革命的报复 10

5 供给领袖们的食品都要化验的制度,是苏联专家要求建立的/毛泽东得知摄影师侯波是山西夏县人,称她为“关云长的老乡” 12

6 蜈蚣桥是中、南两海的分界,也是警卫区域划分的界限/整个中南海内,共分甲、乙、丙、丁四个区/毛泽东等中共领袖的专车,都放在交通科这里 14

7 中央军委将办公地点选在了居仁堂/抗战胜利后,李宗仁、傅作义也都曾在居仁堂办公/聂荣臻在此主持工作,每天都在早晨8时,准点走进办公室 16

8 在怀仁堂附近,有几个以某某堂命名的院落,中宣部机关就坐落在这些院子里/毛泽东很重视一手抓武装,一手抓宣传 18

第二章*受阅飞机携带实弹的内情 22

1 周恩来透露军委已在考虑正式绘制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一位苏联军官大发雷霆,责怪我们不该滥用苏军的机徽 22

2 李裕遂成为参加开国大典空中警戒的地面指挥之一/命令传来:开国大典要有飞机飞过天安门接受检阅 25

3 飞机试飞,政协代表以为是国民党的飞机来骚扰了,不免有些紧张/检阅时,一旦有蒋军飞机迫近,领袖们立即下到天安门的门洞里躲避 27

4 开国大典上的受阅飞机竟带有实弹,在世界航空检阅史上绝无仅有/地面指挥所里还有三位关键人物 28

第三章 中国自制飞机的幕后消息 32

1 李富春告诉段子俊:中央决定成立航空工业局/毛泽东说:我们没有空军对付头上的敌机 32

2 周恩来说:靠买人家的飞机,搞搞修理是不行的/赴苏联谈判代表团由何长工、段子俊、沈鸿三人组成 33

3 刘亚楼不愧是主持过司令部的老参谋长/刘亚楼说:可以问他们需要多少钱,要记账还是给他们大豆? 35

4 苏联外长维辛斯基带着几分狡黠说:这笔生意不太容易做呀/毛泽东一个电报,斯大林一批准就解决了 35

5 每逢谈判涉及一些关键数字或需要拍板时,代表团都要致电周恩来/周恩来说:要算账,他们是一个卢布都不舍的 37

6 苏联外长风趣地说:希望你带两个空军团来,在红场降落,请斯大林同志检阅/段子俊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奉命筹建中国航空工业的 39

7 周恩来拍板,航空工业管理局先设在沈阳/波斯别霍夫等率苏联顾问团和专家来华 40

8 苏联总顾问说:我们政府交给我的任务是修理飞机,对制造飞机无权发表意见/瓦西列夫对中国航空工业起步是功不可没的 41

9 陈云说:把航空工业放在优先地位,我看不会犯政治错误/李富春亲自与波斯别霍夫做了交谈 42

10 粟裕提议:飞机制造的重点,应放到米格飞机上来/聂荣臻、李富春联名给毛泽东及中央书记处打报告/毛泽东大笔一挥,“照办” 43

11 苏联顾问在轰炸机制造问题上,始终不吐口赞同/周恩来一心惦记着轰炸机的制造 45

12 周恩来在西花厅办公室,召集解决航空工业发展问题的会议/周恩来批评说:空军抽调试飞人员工作进行得太慢 46

13 高岗大力支持发展航空工业/朱德说:我这么大年纪,还能不能看到自己制造的飞机保卫领空呢? 47

14 跑道起飞线上,3架军绿色的飞机翘首待飞/试飞成功,四局收到了毛泽东的嘉勉信/周恩来亲自批准,奖金两万元,鼓励试制单位 48

第四章 毛泽东要建一支千人军乐团 52

1 毛泽东对阅兵总指挥聂荣臻说:天安门广场这么大,应该成立一支千人的军乐团才相称/中央政府专门批了80亿作为军乐团建团费 52

2 毛泽东说:咱们的军乐队,还是用西洋乐器,不必敲锣打鼓吹喇叭/周恩来指示:以后大会堂重要演出,一定要有军乐团的节目 54

3 军乐团里不乏出色的指挥家/内声部谁差半个音,吕蜀中一下就能听出来/被指挥的人里,有的人于海当初还叫过叔叔 56

4 于海是军乐团里最年轻的演奏员,他有幸为三代领导人演奏/在邓小平的追悼会上,3分钟的《哀乐》要求2分55秒演奏完毕 58

5 方队精准地用8分30秒通过天安门广场,创下世界阅兵史上的奇迹/将军们发问:正拍怎么全落在部队的右脚上,在左脚才对嘛! 59

6 国务院的领导问:《国歌》奏完了,怎么国旗还没有升到顶?/于海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国歌》多年依循的结尾处进行了改动 61

7 在一个半小时的预演中,联合军乐团竟然晕倒了60多人/在50年大庆的阅兵和游行过程中,选定的演奏乐曲共有35首 63

8 西哈努克亲王握着于海的手说:把我创作歌曲时的内心感情完全表达出来了!/莫尼列王后邀请“舞盲”于海共舞 65

9 江泽民主席说:我想请你们再为奥地利贵宾们演奏一遍《蓝色多瑙河》,行不行呀?/于海发现江主席好像对抒情歌曲《可爱的一朵玫瑰花》心有偏爱 67

10 外交部长唐家璇说:军乐团演奏好一首歌,比我们写一篇文章还重要/国防部长迟浩田为军乐团题词:奏起雄壮军乐,扬我国威军威 68

11 芬兰女议长竖起大拇指:“不是非常好,是最好!”/组委会秘书长将象征军乐节最高荣誉和褒奖的会旗,赠给解放军军乐团 70

第五章 中南海文工团的来龙去脉 74

1 中南海文工团最初筹组之际,毛泽东曾批示反对/总政副主任萧华给毛泽东写报告检讨错误 74

2 没有彭德怀同意,中南海文工团就根本无法组建/把中南海文工团的撤销和彭德怀联系在一起的原因/空政歌舞团独家包揽了“中南海任务” 76

3 文工团所在的万善殿里,藏着一些关涉皇帝的秘辛/文工团员练习发声被人打断,怕影响毛泽东休息…… 78

4 中南海文工团参加的第一次舞会,是中央机关的露天舞会/吴凤君鼓足勇气邀请毛泽东跳舞/毛泽东说:你还是江青的老乡呐 80

5 毛泽东很愿意和文工团员接触,这是他了解社会情况的又一条渠道/卫士们想劝毛泽东休息一下,但被回绝,李银桥只好让文工团员劝说毛泽东 81

6 文工团有时也会跟随中央领导们,一起到北戴河海滨/毛泽东好像已经不是在谈论游泳,而是在讲哲学 84

7 毛泽东在与文工团员临别的舞会上说:我也很舍不得你们走啊!/在舞会结束的时候,毛泽东已经不再沉湎于感情 85

第六章 周恩来呕心沥血保护古建筑 90

1 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意图,派人秘密与古建筑学家联系/梁思成和林徽因用红色的铅笔把他们认为必须特别加以保护的地点一一圈出来 90

2 古建筑文物的抢救告急文书雪片似的飞来/文物局长郑振铎亲笔写了一封信,通过国务院副秘书长齐燕铭给周恩来 92

3 50年代,由于马路的方案设计欠考虑,差一点将团城从北京地图上抹掉/周恩来决定,将国务院中南海西北角的围墙向南移十数米 94

4 1956年6月,北京明十三陵长陵的祾恩殿被雷击着火/棱恩殿是全国唯一的巨型楠木大殿 95

5 “文化大革命”中,建设部门以修建地铁为由,要将北京古观象台拆毁/周恩来在当时极端混乱、困难的条件下,亲自找有关部门做了许多工作 97

第七章 天安门广场规划和人民大会堂设计方案是怎样诞生的 101

1 天安门广场的部分规划是经毛泽东确定的/许多年以后,陶宗震才得知这样要求是为了紧急时刻能在长安街上起降飞机 101

2 苏联顾问穆欣说:啊哟!天安门广场比红场大八倍!我们的中国兄弟真是个大力士…… 103

3 贾星五说:国家大剧院不能对着人民大会堂,必须迁出天安门广场/打通南池子延长线的规划,因罗瑞卿对拆公安部新大楼有意见而搁置 104

4 周恩来在国庆前夕做出指示:发动青年参加国庆工程各大项目的方案设计/首都规划委员会副主任佟铮非常赞赏一位青年设计人员的方案 108

5 周恩来曾有“古、今、中、外一切精华,皆为我用”的指示/整体构思很有中国传统建筑思想的精华 110

6 所有方案拟制人员都感到在如此狭小的范围里做文章,确实与大会堂不相适应/外交部礼宾司认为原宴会厅设计像大灶食堂,有损国家尊严 111

7 人民大会堂若采用传统大屋顶,高、阔都将明显超过天安门城楼,使广场重心旁落/周恩来曾建议,万人礼堂做成类似马蹄的“卵形” 113

8 只用了10个月时间,大会堂就建起来了/那时是个不彰显个人的时代,人民大会堂的设计被冠以了“集体合作”之名 116

第八章 中国第一号政治建筑物的设计与施工 120

1 为了包括中国第一号政治性建筑物在内的“十大建筑”设计,17个省、市及高等院校的建筑专家、学者齐集北京/如果天安门广场不能基本定型,将直接影响到广场两侧建筑的设计 120

2 最初70000平方米的限制,使设计人员煞费苦心/外交部方面认为太小气寒酸 122

3 李正冠宣布由张镈任设计总工程师,统管总体设计工作/上级要求张镈他们5天内拿出初步设计,10天内拿出大会堂基础施工图 123

4 在一些具体处置上,难免出现分歧/大会堂的大会议厅差一点被设计为四层 124

5 各方面对中选方案的意见纷纷呈送到周恩来案头/周恩来指出要集中优点,克服缺点,尽善尽美,把大会堂建好 125

6 在大会堂建筑高峰期,施工现场的工人超过了15000/张镈说:人民大会堂的总设计师的头衔,应该归于周恩来总理 128

7 周恩来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的诗意境界,应该对我们有所启发/周恩来又对人民大会堂建筑的许多问题,一一发表了意见 129

8 毛泽东在凌晨3点,到工地观看大会堂/“要留有余地,不必力求一次把文章做绝。”周恩来说得很轻松 130

第九章 中南海里的“大跃进” 134

1 一到休息时间,西楼的人们就到楼外草坪上去打苍蝇/结果有个人在缭绕烟雾中,迷失了方向/刘少奇就曾在自家居住的西楼甲楼里,亲自捉到过一只老鼠 134

2 钱燕文刚开始鸟类学研究,还不敢肯定是否应该消灭麻雀/北京市提出了“苦战三天,彻底消灭麻雀”的口号 136

3 敲锣打鼓放鞭炮声和人们的叫喊声,传进了中南海/小孩子可以在大人面前公开使用平时不许玩的弹弓了/有的麻雀飞着飞着就自己掉下来,摔在地上死去了 138

4 土炼炉、炒钢炉不仅遍布山间、田野、街道、学校,也建在中南海里/一些住在中南海里的首长,被炼钢吵得难以工作和休息/“钢铁竟能像在大锅里炒菜一样炒出来” 139

5 学生们一个个困得熬不住了,倒在炉边昏昏入睡/四中有辆教学用的汽车,水箱不知让谁给拆走炒钢去了 143

第十章 三年困难时期领袖们节衣缩食 146

1 身高体阔的毛泽东,自报的粮食定量是每月26斤/定量压缩了,可饥饿感和营养不良的现象,不可避免地膨胀了 146

2 李银桥自作主张,让卫士悄悄给李讷送去了一包饼干/“这几天胃不舒服,老泛酸水,不敢多吃。”江青说 148

3 刘少奇的几个子女,坚持在学校住宿吃饭,和别的孩子一样同甘共苦/刘少奇语调沉缓地说:目前国家正在困难时期,你们应该尝尝群众吃不饱的滋味 150

4 朱德坚持在房前屋后种瓜种菜/中南海里许多空地被开垦出来/红墙里的干部们上街捡马粪种植蘑菇 151

5 食堂除了卖饭菜票外,还要分发出售各种票券/周恩来在大灶吃饭后,有人写了大字报,要求高千向周恩来学习 153

6 曾经热闹过一阵子“小球藻”、“人造蛋白”和“植物蛋白”权当肉的替代品/不知是谁发明了利用超声波振荡的办法使油膨化/只要能吃的东西,一经发现,便被大张旗鼓地宣传 155

7 棒子面粥毕竟是稀的,过一阵子肚子就又生出了饥饿感/某位科学家提出“少活动,多晒太阳”抵抗饥饿的办法/肝炎流行有人说是“伊拉克枣”传染的 157

8 胡乔木听说湘乡县饿死了人,立刻前去调查/县领导敷衍说没有死人的情况,胡乔木脸色越来越难看 159

第十一章 戒备森严的第三次庐山会议 164

1 “文革”中仿佛单位越小越革命,许多委、办、局改称组、处/汪东兴对庐山会议的警卫工作进行了细致部署 164

2 毛泽东的住所上边正轰隆轰隆地炸石头,于是追问修机场的命令是谁下的/吴法宪告诉邬吉成说:主席已经上山了,安全没有问题/江青吩咐的事情,邬吉成不能不办理,结果瞎折腾了一通 166

3 凭借蛛丝马迹,大家感觉到会议的几分反常/宣布停止开会期间,周恩来寓所分外的“热闹”/陈伯达长叹一声:上庐山,我这恐怕是最后一次喽 170

4 陈伯达的蛊惑发言,使汪东兴的热血沸腾了起来/当毛泽东用你的职务称呼你的时候,你的情况就有些不妙了/叶群带领黄、吴、李、邱四员大将,到美庐探访江青 173

第十二章 尼克松访华机密逸闻 178

1 一封基辛格的密函,几经辗转送到周恩来手中/领航组于7月2日,登上一架专机,秘密飞往拉瓦尔品第 178

2 周恩来亲选钓鱼台5号楼,作为基辛格一行的住所/以总理名义宴请的菜谱,都由周恩来亲自审定 180

3 能容纳100多旅客的机舱,只有4名接待组成员/接待组为防止走漏消息,一直待在使馆休息/两辆黑色轿车开到舷梯下,从车子里闪出来一个肥胖的身影 182

4 基辛格称病临时取消了巴方准备的晚宴/连美国驻巴基斯坦大使法兰也被蒙在鼓里/一条本来会震惊世界的新闻,在值班编辑手里报废了 183

5 洛德成为第一个进入中国这个神秘国家的美国官员/美国人觉得他们被“软禁”了/两个美方特工人员,似乎很不习惯这次秘密行动 184

6 霍尔德里奇指着封面上的毛主席语录,问这是怎么回事/美方人员误以为中方怀有什么特殊用意/毛泽东听罢哈哈一笑说:那是放空炮 185

7 周总理对洛德说:小伙子,我知道你的妻子是中国人,我们应该是半个亲戚呢/叶剑英对基辛格说:这次很对不起啦,没能以正式公开的方式来欢迎你,以后再补上 186

8 “林彪事件”的突发,并没有影响中美关系“解冻”/此次接待和警卫工作,应视为尼克松访华的预演/周恩来同意跟随基辛格来的警卫人员带武器 188

9 警卫部门分析:台湾当局,很可能派人对基辛格实施暗害/叶剑英建议,多搞几辆红旗轿车,确保美国客人安全 189

10 陪同基辛格看节目的五百看客,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美国人想留点有中国特色的东西作纪念,就把筷子悄悄藏了起来 191

11 基辛格刚离开,周总理立即布置相关的部门和人员总结/我方接待人员和美方人员接触时束手束脚,斗争意识强,灵活性不足 192

12 美方安全警卫,准备携带手提式无线电荧光镜、窃听检测器/中方要求美方带武器警卫进入中国后,不得公开持枪 193

13 尼克松专机进入我国国境后,空军部队进行战斗值班/八三四一部队为尼克松派出贴身警卫和随护人员/尼克松在京时,乘坐红旗牌防弹车 194

14 北京卫戍区抽调警卫战士235人,身材均在1.70米以上担任警卫/“接待这样大的代表团还是第一次,我们没有经验,千万不能粗心大意” 197

15 周恩来批示“请走”部分场所的毛泽东像/三军仪仗队重换新装,给尼克松留下深刻印象/周总理指示招待宴会不悬挂国旗 199

16 与尼克松访华相关的材料,在很短的时间里,就相继编写了出来,供接待人员学习/尼克松夫人爱吃土豆、无花果也写进了材料/材料里对助理国务卿格林的介绍居然是“走到哪里,哪里就一定发生可怕的事件”等语 201

17 警卫人员环卫于四周,必要时形成一个肉屏风/美国法律授权白宫秘密勤务主任阻止总统从事一些不必要的冒险 203

18 总统住宅,通常至少都有36名警察在执勤/总统和他在一起的人吃一样的东西,最为安全 206

19 总统从哪个点下飞机等,这一切都要用皮尺量好,画上标记/周恩来决定花100万美元租用通讯卫星 211

20 上海市的领导人暗中商议要给黑格点颜色,整一整他的傲气/徐景贤把电话打到杭州,让那边对黑格的接待也“降温”/回顾忽冷忽热的上海、杭州之旅,黑格又一次坠入云里雾里 212

21 重要会谈时,双方保卫人员都不准进入会议室/如美方坚持随卫人员乘坐总统汽车前排,我方拟同意 213

22 中方同意美方少量安全警卫人员住钓鱼台国宾馆/美方解释说:我们只是在总统住地的房间进行排除爆炸物的安全检查…… 214

23 中方接待人员注意事项规定:不主动同美方人员谈及中美两国关系中的重大政治分歧/同美方人员办交涉、谈问题应坚持两人参加/不要因政治上的原则而在生活上采取“降温”措施 216

24 《接待尼克松日程安排》当时还是属于绝密文件/只有在尼克松到华第二天下午的安排中,出现了“会见”的字眼 217

25 中国的接待班子一直关注着国外有关报道/其中一辆是装甲的林肯牌高级轿车,美国总统在国外不论到哪里都坐这辆车 218

26 周恩来关注着楼里楼外的布置是不是尽善尽美/接待尼克松访华的警卫人员,全部到北京红都服装店,量体裁衣 219

27 那跨过大洋的握手,是尼克松事先做了精心导演的/尼克松、基辛格突然被通知去中南海会见毛泽东/毛泽东会见外宾的时间从不确定 221

28 周恩来欲送美方熊猫,引起尼克松夫人误会/尼克松为周恩来脱大衣,等于发表一篇极为动人的竞选演说 223

29 吴忠的汽车因路滑刹不住,撞到了杨德中的汽车尾部/这次访问,尼克松专门阅读了大量毛泽东诗词 224

30 保卫工作表面静如止水,实际上涓滴不漏,美国人感到惊异/周恩来对美国人说:如果你们觉得不放心,我陪总统先生一起乘坐飞机 226

31 一向守时的周恩来,没能按时出现在会合地点/罗杰斯节外生枝,发泄尼克松、基辛格与毛泽东会见时将其撇下的不满 228

第十三章 出版《天安门诗抄》与审讯“四人帮”细节披露 232

1 悼念周恩来的群众活动越演越烈/“二外”出现一张小字报,汪文风受到严厉批判 232

2 中国共产党高层内部,正进行着一场惊心动魄的角逐/汪文风等人议定了一个谐音的名字“童怀周” 234

3 七言长诗《无题》广泛流传,诗中呼吁将邓小平解放出来/据邓楠回忆,她家有好几份《无题》的抄稿 236

4 原来许多表示愿意承担印刷的单位一一推诿了最初的承诺/“童怀周”的骨干之一白晓朗突然被捕 238

5 罗瑞卿说:抓天安门事件的,搞天安门事件的,都有我的部下/有的领导见到《中国青年》复刊号,马上提出四点质问 240

6 天安门事件已经平反,可“童怀周”处境并无好转/华国锋说:要“教育教育”“童怀周” 242

7 胡耀邦说:“童怀周”不得了,了不得/有领导同志提出从参与“四五”运动的骨干中选拔优秀分子到中央工作 244

8 审讯时,汪文风突然发问,张春桥在毫无戒备中说漏了嘴/张春桥与江青关系日益密切,常常深夜不归 247

9 江青被审讯时每次都斯斯文文地开始,可说着说着就无理取闹起来/江青大叫:你们又用毛主席说我的话来整我! 248

10 江青在他们那帮人中,是最有“权威”的,是定弦的/江青最记恨的一位女警卫战士,就是李红 249

11 毛远新是一个特殊人物,他的态度属比较好/毛远新承认:“文化大革命”错了,完全错了,彻底错了 251

12 姚文元的特点,就是把“四人帮”的问题,都推到毛泽东身上/王洪文奔来跑去,好像热锅上的蚂蚁/姚文元在答问时,每句话都字斟句酌 252

13 王洪文说他人十分详尽,谈自己避重就轻/他一起床,就得喝一杯浓咖啡,或者吃兴奋剂/谈话时王洪文说自己得了一种癔病 253

14 谢敬宜所具有的一个特殊地位,就是“通天”/她率人冲进中央政治局会场,指着鼻子诋毁邓小平 255

15 “四人帮”的伙食标准高于当时机关干部平均伙食费的两倍/江青曾提出奶粉冲的牛奶不好/江青质问:为什么我的桌子、椅子、床都矮一截? 257

第十四章 胡志明密信寻求中共帮助 260

1 胡志明对在越北解放区工作的文庄等人,以“老弟”相称/胡志明用“长期抗战,一定胜利”为工作人员命名/呼唤身边的工作人员,胡志明就学一声鸟叫“咕” 260

2 胡志明受到第三共产国际的排斥打压,被安排到民族与殖民地问题研究院“学习”/党需要一个新的名称,胡志明建议定名为“越南劳动党” 263

3 主席台上悬挂着胡志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和法共总书记多列士的肖像/胡志明笑谈困难:当然会缺衣、缺食、缺用,可能还缺老婆 266

第十五章 董建华参选香港“特首”的详细经过 272

1 初到香港,最大的刺激是被迫讲英语/赵浩生对儿子说:你知道这金子是怎样得来的吗?那是贩卖鸦片的高额利润 272

2 董浩云成为“船王”后,他给每一条船都冠以“东方”二字 273

3 赵浩生儿时的最大奢望,是有朝一日能拥有一个“大无畏”牌的手电筒/丁家的企业,成为香港经济的主力 275

4 一份与耶鲁谐音的中文杂志《冶炉》诞生了/董建华竞选政纲中特别强调香港人应认同中国人的身份和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 276

5 “特首”竞选之事已经沸沸扬扬,但董建华却未明确表态/赵浩生向董建华建议,像罗斯福那样开一个《炉边闲话》的专栏 277

6 “你应该出来竞选香港回归后的首任港督,做香港的华盛顿啊!”/董建华说他不能抛开三千员工去从政 279

7 香港交接日期临近,国内一片喜迎之声,但有人欲将香港变为政治角力场/董建华对香港在政权交接后保持平稳发展充满信心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