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大事记 5
第一章 医院沿革 29
第一节 联合诊所 29
第二节 卫生院 32
第三节 中医院 35
第二章 机构队伍 41
第一节 行政管理组织 41
一、院级行政领导 41
二、职能科室 43
第二节 业务科室 47
第三节 人员队伍 59
第三章 党派群团 68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 68
第二节 民主党派 71
第三节 工会 72
第四节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基层组织 73
第五节 妇女组织 75
第四章 医院管理 76
第一节 行政管理 76
一、组织人事管理 76
二、信息管理 81
三、财务管理 83
四、后勤总务管理 86
五、安全管理 90
六、图书管理 92
第二节 医疗管理 92
一、医院历届管理组织 92
二、医疗业务管理 105
三、医疗设备管理 109
四、药事管理 111
五、院内感染管理 115
六、病案管理 117
第五章 设施设备 118
第一节 房屋建筑 118
第二节 床位设置和床单元变更 123
第三节 医疗仪器设备 125
第六章 医疗、护理 132
第一节 特色专科 133
一、儿科 133
二、骨伤科 135
三、针灸、推拿科 138
四、肛肠科 139
五、心血管内科 140
第二节 临床科室 142
一、神经内科 142
二、消化内科 143
三、肿瘤内科 144
四、呼吸内科 145
五、肾内科 146
六、内分泌科 147
七、妇产科 148
八、神经外科 150
九、普外、胸外、肿瘤外科 151
十、泌尿外科 153
十一、麻醉科、手术室 155
十二、重症监护病房(ICU) 159
十三、五官科 160
十四、眼科 161
十五、口腔科 162
十六、皮肤科 163
第三节 急诊医疗 164
第四节 护理 167
一、护理队伍 167
二、护理管理制度 168
三、护理文化 169
四、护理教学与在职培训 170
五、护理技术 171
六、护理模式 172
第五节 社区医疗 177
第七章 医技及辅助科室 180
第一节 医技科室 180
一、放射科 180
二、检验科 182
三、病理科 185
四、功能检查科 186
五、内镜中心 188
第二节 辅助科室 189
一、血液净化室 189
二、供应室 190
三、热疗室 191
四、高压氧仓治疗室 191
五、门诊换药室、小手术室 191
六、注射、输液室 192
七、肠道门诊室 192
八、门诊服务台 193
九、挂号、收款处 193
十、出、人院结帐处 194
第八章 教学和科研 195
第一节 教学 196
一、实习教学 196
二、进修培训 196
三、继续医学教育 206
第二节 科研 207
一、科研项目和成果 207
二、新技术、新项目 210
三、省级以上医学期刊发表论文 223
第九章 卫生防疫保健 249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 250
一、预防接种 252
二、呼吸道传染病防治 254
三、肠道传染病防治 255
第二节 公共卫生管理 257
一、食品卫生管理 257
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 259
第三节 地方病 慢性病 精神病防治 260
一、碘缺乏病(地方性甲状腺肿病)防治 260
二、血吸虫病防治 261
三、丝虫病防治 261
四、肠道寄生虫病防治 262
五、精神病防治 263
第四节 卫生保健 264
一、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和“赤脚医生”培训 264
二、妇幼卫生保健 265
三、创建初级卫生保健合格镇 266
第十章 精神文明建设 268
第一节 文明单位建设 268
第二节 医德医风建设 269
第三节 院容院貌建设 273
第四节 对外宣传联络 274
第五节 职工文化生活 276
第十一章 人物、荣誉 277
第一节 传略 277
第二节 简介 281
一、市级以上名中医 281
二、正、副主任医、护、药师 282
第三节 名录 307
一、从事护理工作三十年以上者 307
二、县级以上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307
第四节 荣誉 308
一、集体荣誉 308
二、个人荣誉 313
第十二章 专记 329
创建国家级爱婴医院 329
创建二级甲等中医院 332
创建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 335
众志成城抗“非典” 337
职工住房福利的探索与实践 340
编后记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