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学检验》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方平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117052600
  • 页数:304 页
图书介绍:本教材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是一本适用于医学检验专科学生和基层医院检验人员的教材和指导用书。《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血液学检验(供医学检验专业用)》突出基本技能为培养,采用国际统一和国家规范化的术语,名词和标准介绍血液系统常见疾病的检验原理、方法、临床意义和质控,同时介绍必要的相关基础和临床知识,力求精简实用,同时注重全套教材的整体性。《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血液学检验(供医学检验专业用)》除绪论外,分为四篇,第一篇介绍造血理论和正常造血细胞形态学特点,第二至四篇分别介绍红细胞疾病,白细胞疾病,血栓与止血和相关疾病的实验诊断。《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血液学检验(供医学检验专业用)》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主要作了如下修订:①在教材编写提纲上,采用了和国际接轨的血液病分类和检验诊断排序方法;②更新和增加了部分新的内容,特别是造血理论,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瘤分型诊断,血栓止血基础理论和实验诊断;③对某些章节和名词进行了修改;④书末附有参考文献、中英文索引、常用实验检查参考值,以便于读者查阅。

绪论 1

一、临床血液学检验的概述 1

二、临床血液学检验和临床的关系 2

三、学习临床血液学检验的方法和要求 2

第一篇 造血细胞及其检验 5

第一章 现代造血理论 5

第一节 造血器官和造血微环境 5

一、造血器官 5

二、造血微环境 7

第二节 造血细胞的生长发育和造血调控 8

一、造血细胞的生长发育 8

二、造血干/祖细胞 8

三、造血调控 11

第三节 造血干/祖细胞体外培养技术 12

一、造血干/祖细胞体外培养的基本条件 12

二、造血干/祖细胞体外培养 13

第二章 正常血细胞形态学 16

第一节 血细胞形态演变的一般规律 16

第二节 各系血细胞的形态特征 16

一、粒细胞系 16

二、红细胞系 18

三、巨核细胞系 19

四、淋巴细胞系 19

五、单核细胞系 20

六、浆细胞系 20

七、其他细胞 20

第三节 骨髓象中类似细胞的鉴别 22

一、原始粒细胞与原始红细胞的鉴别 22

二、原始粒细胞、原始淋巴细胞、原始单核细胞的鉴别 22

三、单核细胞与中性中幼粒细胞的鉴别 23

四、中幼红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的鉴别 23

五、形态上不典型细胞的划分 23

第三章 骨髓象检查 25

第一节 概述 25

一、适应证 25

二、标本的采集 25

三、骨髓涂片、染色及其质量保证 27

第二节 骨髓象检查的方法 28

一、检查的步骤 28

二、结果计算和报告单的书写 29

三、骨髓象检查的质量保证 32

四、骨髓标本的保存和资料存档 33

第三节 正常骨髓象 33

第四节 骨髓活检 35

一、骨髓活检的临床意义 36

二、骨髓活检适应证 36

三、方法简介及质量保证 36

第五节 血细胞检验的临床应用评价 37

第四章 血细胞化学染色 39

一、过氧化物酶染色 40

二、苏丹黑B染色 42

三、酯酶染色 43

四、过碘酸-雪夫(PAS)染色 45

五、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47

六、酸性磷酸酶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 50

七、骨髓铁染色 51

第二篇 红细胞疾病及其检验 55

第五章 贫血概述 55

第一节 贫血的概念和分类 55

一、贫血的概念 56

二、贫血的分类 57

第二节 贫血的临床表现 60

第三节 红细胞形态异常及其在贫血诊断中的价值 61

第六章 铁代谢障碍性贫血 65

第一节 概述 65

一、铁的代谢 65

二、铁代谢的检测指标 67

附:血清铁蛋白测定 68

第二节 缺铁性贫血 69

第三节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70

第七章 DNA合成障碍性贫血 72

第一节 概述 72

一、维生素B12和叶酸的代谢 72

二、巨幼红细胞形成的机制 73

第二节 巨幼细胞性贫血 73

第八章 造血功能障碍性贫血 77

第一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 77

第二节 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81

第三节 骨髓病性贫血 82

第九章 溶血性贫血 83

第一节 概述 83

第二节 溶血的病理生理变化 84

第三节 显示溶血的检验方法 87

一、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 87

二、血清结合珠蛋白测定 88

三、血浆高铁血红素白蛋白测定 90

第四节 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鉴别诊断 90

第十章 红细胞膜缺陷症 93

第一节 概述 93

一、红细胞膜的组成和结构 93

二、红细胞膜的功能 95

第二节 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症 96

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96

二、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 99

三、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 100

四、红细胞膜缺陷症的检验方法 100

第三节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106

一、疾病概述 106

二、检验方法 108

第十一章 红细胞酶缺乏症 113

第一节 概述 113

第二节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114

一、疾病概述 114

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的检验方法 116

第三节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123

一、疾病概述 123

二、丙酮酸激酶缺乏的检验方法 124

第十二章 珠蛋白异常 127

第一节 概述 127

一、血红蛋白的结构 127

二、珠蛋白异常 127

第二节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128

一、疾病概述 128

二、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常用的检验方法 130

第三节 异常血红蛋白病 134

一、疾病概述 134

二、异常血红蛋白病的检验方法 136

第十三章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139

第一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139

一、疾病概述 139

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常用检验方法 141

第二节 药物诱发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145

第三节 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146

第十四章 其他贫血及贫血的鉴别诊断 147

第一节 增生性贫血 147

一、失血性贫血 147

二、其他溶血性贫血 147

第二节 继发性贫血 148

第三节 贫血的鉴别诊断 149

第三篇 白细胞疾病及其检验 153

第十五章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153

第十六章 类白血病反应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156

第一节 类白血病反应 156

第二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158

第十七章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160

第十八章 白血病 163

第一节 概述 163

第二节 急性白血病 165

一、概述 165

二、急性髓性白血病 168

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72

第三节 慢性白血病 173

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173

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76

第四节 特殊类型白血病 176

第十九章 淋巴瘤 180

第一节 霍奇金病 180

第二节 非霍奇金淋巴瘤 182

附:淋巴瘤细胞白血病 184

第二十章 浆细胞病 185

第一节 多发性骨髓瘤 185

附:浆细胞白血病 187

第二节 巨球蛋白血症 187

第二十一章 恶性组织细胞病 189

第二十二章 骨髓转移癌 192

第二十三章 骨髓增生性疾病 194

第一节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194

第二节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195

第三节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 196

第二十四章 类脂质沉积病 198

第一节 戈谢病 198

第二节 尼曼-匹克病 199

第三节 海蓝组织细胞增生症 199

第二十五章 脾功能亢进 201

第四篇 血栓与止血及其检验 203

第二十六章 止血的生理 203

第一节 血管壁的止血作用 203

第二节 血小板的止血作用 204

一、血小板的结构 204

二、血小板的花生四烯酸代谢 206

三、血小板的止血功能 207

第三节 血液凝固机制 208

一、凝血因子 208

二、凝血机制 210

第四节 抗凝系统 212

第五节 纤溶系统 213

一、纤溶系统的组成及其特点 213

二、纤溶蛋白的溶解机制 214

第二十七章 血管壁和血小板的检验 217

第一节 血管壁的检验 217

一、束臂试验 217

二、出血时间测定 217

三、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测定 218

第二节 血小板的检验 218

一、血小板形态观察 218

二、血块收缩试验 219

三、血小板粘附试验 220

四、血小板聚集试验 220

五、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和血小板第4因子测定(ELISA法) 224

六、血浆血栓烷β2和6-酮-前列腺素F1α测定(ELISA法) 224

七、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测定(ELISA法) 225

第二十八章 凝血因子的检验 227

第一节 内源凝血系统的检验 227

一、全血凝固时间测定(试管法) 227

二、活化凝血时间测定 228

三、硅管凝血时间测定 229

四、复钙时间测定 229

五、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 230

六、凝血酶原消耗试验及其纠正试验 231

七、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及其纠正试验 233

八、凝血因子Ⅷ活性测定(一期法) 234

第二节 外源凝血系统的检验 236

一、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一期法) 236

二、蝰蛇毒时间测定 237

三、组织因子测定 238

第三节 共同凝血途径第三阶段的检验 240

一、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测定 240

二、纤维蛋白原定量测定(双缩脲法) 241

三、因子Ⅻ筛选试验 242

第二十九章 抗凝及纤溶系统的检验 243

第一节 循环抗凝物质的检验 243

一、复钙交叉试验 243

二、凝血酶时间测定及甲苯胺蓝纠正试验 244

三、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测定 244

四、抗凝血酶Ⅲ测定 246

五、蛋白C(protein C,PC)测定 247

第二节 纤溶系统的检验 249

一、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测定 249

二、血浆纤溶酶原测定(免疫扩散法) 250

三、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的测定(ELISA法) 251

四、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 252

五、血清(尿)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的检测 253

第三十章 常见止血障碍性疾病 255

第一节 出血性疾病概述 255

第二节 血管壁异常性疾病 256

一、过敏性紫癜 256

二、血管性血友病 257

三、其他血管壁异常性疾病 257

第三节 血小板异常性疾病 258

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58

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60

三、血小板功能异常性疾病 261

第四节 凝血异常性疾病 261

一、血友病 262

二、维生素K缺乏和肝病所致的凝血障碍 263

三、循环抗凝物质增多 264

第五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265

第六节 原发性纤维蛋白(原)溶解症 268

第七节 出血性疾病的实验室鉴别诊断 269

一、筛选试验 269

二、确证试验 270

第八节 血栓 271

一、血栓形成 271

二、血栓前状态 273

附录一 参考文献 275

附录二 中文索引 277

附录三 英文索引 284

附录四 实验室常用检验参考值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