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
1.1 研究的起由 1
1.2 研究目的和范围 4
1.3 本项研究的定位 5
1.4 计算文体学的工作模式及研究方法 6
1.5 情感结构假设的主要内容 7
1.6 语料的选择 8
1.7 论文结构 9
2 文献综述一 计算文体学工作模式构建 12
2.1 计算文体学的提出 13
2.2 计算文体学的发展阶段 14
2.2.1 作者身份鉴定 17
2.2.2 文体鉴别 19
2.2.3 语义计算 23
2.3 计算文体学的模式构建 29
2.3.1 计算文体学的定义 29
2.3.2 计算文体学的工作模式 32
2.3.3 情感计算模式构建 35
3 文献综述二 情感流动的理论研究 37
3.1 文体学领域 37
3.1.1 思想和情感 37
3.1.2 态度 38
3.1.3 节奏、意象、象征 39
3.1.4 语境 39
3.1.5 选词 40
3.1.6 情感研究的空白 40
3.2 曼斯菲尔德研究 41
3.2.1 生平与作品 41
3.2.2 有关研究 42
3.3 语料库语言学对语义韵的研究 44
3.4 系统功能语言学对人际意义的研究 47
3.4.1 韩礼德的人际意义系统 47
3.4.2 评价系统 47
3.5 情感流动结构的设想 50
4 情感流动结构理论假设 52
4.1 情感域域界标志 52
4.2 中性易感词汇 57
4.3 级差手段的研究 62
4.4 情感流动形成语篇连贯 65
4.5 情感流动结构理论假设 68
5 情感词汇的判断标准和收集过程 69
5.1 情感词汇的分类标准 70
5.1.1 心理学对情感的研究 70
5.1.2 汉语词汇学对情感词汇的研究 71
5.1.3 评价系统对情感词汇的研究 71
5.1.4 情感词汇的定义和分类 73
5.2 情感词汇的收集方法 74
5.3 中性易感词汇的分类 80
5.4 情感域和域界 83
6 情感词汇的确认与读者主观反应的相关分析 86
6.1 实验的设计 86
6.2 情感词汇的确认 91
6.3 中性易感词汇的确认 93
6.4 统计建模:方差分析 94
6.4.1 读者主观性、情感词汇确认之间的相关性 94
6.4.2 读者主观性、文本中的词频、情感词汇确认之间的相关性 96
6.4.3 读者主观性和情感词汇确认的相关性研究结论 98
6.5 情感词汇的预测 99
7 情感流动曲线图 102
7.1 情感结构理论假设 102
7.2 实例分析 103
7.2.1 《园会》分析 103
7.2.2 《太太的女仆》分析 109
7.3 情感计算软件 113
7.4 数据总汇 120
8 情感词汇的分布对语篇情感的预测 123
8.1 文本的情感分类 123
8.2 三部小说集的情感比较 126
8.2.1 根据域长均值比较 126
8.2.2 根据情感域域值均值比较 128
8.3 情感流动与主题意义 130
8.3.1 情感倾向与主题意义相符合 130
8.3.2 情感倾向与主题意义相背离 134
9 情感词汇库的应用验证 137
9.1 计算实验 138
9.2 情感词汇库稳定性实验 139
9.2.1 稳定性实验设计 139
9.2.2 稳定性检验过程 142
9.2.3 数据汇总 154
9.2.4 T检验 157
9.3 情感词汇库在文本应用的准确度检验 161
9.3.1 曼斯菲尔德作品检验 162
9.3.2 其他作家作品检验的统计建模 162
10 结语 168
10.1 曼氏计算文体特点 168
10.1.1 形式文体特点 168
10.1.2 情感文体特点 169
10.2 计算模式的意义 172
10.3 本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173
10.4 下一步的研究计划 176
附录一 图示目录 178
附录二 表格目录 179
附录三 数据目录 181
参考书目 183
Acknowledgements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