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安作璋 1
编纂说明 1
概述 1
大事记 9
第一篇 生平 41
第一章 家世 41
第二章 生平活动 45
附:一、孙武后裔名人 56
二、史籍载录 58
第二篇 著作 93
第一章《孙子兵法》 93
第一节 本文 94
附:《孙子》四宋本异文对照 112
第二节 版本流变 129
附:史籍著录 134
第二章《孙子兵法》佚文 146
第一节 汉简《孙子》佚文 146
第二节 史籍中《孙子》佚文 150
附:日本樱田本《孙子正文》 157
第三篇 思想学说 171
第一章 安国全军的战争观 171
第二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论 176
第三章 因形任势的制胜观 179
第一节 自胜先胜,庙算七孰 179
第二节 因利制权,势险节短 183
第三节 弱守强攻,避实击虚 185
第四节 示形动敌,奇正相生 189
第五节 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 192
第四章 令文齐武的治军观 194
第一节 静幽正治,五德兼备 194
第二节 信赏明罚,爱卒善俘 197
第三节 士卒孰练,兵众孰强 198
第五章 朴素的唯物辩证观 200
第一节 战斗的无神论思想 200
第二节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01
第三节 思维方式 207
第四篇 古代研究 211
第一章 唐代之前 211
第一节 研究概况 211
第二节 著述举要 215
第二章 宋代 221
第一节 研究概况 221
第二节 著述举要 224
第三章 元明时期 237
第一节 研究概况 237
第二节 著述举要 244
第四章 清代 258
第一节 研究概况 258
第二节 著述举要 262
第五篇 近现代研究 273
第一章 民国时期 273
第一节 研究概况 273
第二节 著述举要 285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302
第一节 研究概况 302
第二节 重要研究成果 320
第三节 研究机构与团体 340
第四节 重要学术活动 348
第五节 学术刊物 356
第六篇 历史影响 361
第一章 孙子与中国 361
第一节 中国兵学的奠基人 361
第二节 历代兵书与《孙子》 363
第三节 历代兵家战将与《孙子》 381
第二章 孙子与世界 398
第一节 世界兵学第一人 398
第二节《孙子》在日本的影响 400
第三节《孙子》传入东方其他国家 411
第四节《孙子》对西方的影响 411
第七篇 遗迹遗存与现代纪念物 419
第一章 遗迹遗存 419
第一节 故乡山东的遗迹遗存 419
第二节 苏州遗迹 420
第三节 古战场遗址 423
第四节 其他 424
第二章 现代纪念物 425
第一节 纪念性建筑 425
第二节 纪念性艺术品 428
附录:孙子研究撰著书目 434
附志一 孙膑 475
概述 475
第一章 生平活动 477
第一节 立志学兵,受害刑余 477
第二节 建功立业,威震天下 480
第三节 流亡归隐,兵法修列 484
第二章 孙膑兵法 486
第三章 思想学说 501
第一节“战胜而强立”的战争观 501
第二节 富国强兵的建军思想 502
第三节以“道”制胜的作战指导原则 502
第四章 遗迹遗存与现代纪念物 504
第一节 故里遗迹遗存 504
第二节 古战场遗址 510
第三节 现代纪念物 511
附录:孙膑暨《孙膑兵法》主要历史资料辑录 515
附志二 吴起 523
概述 523
第一章 生平 525
第一节 少年立志,破家求名 525
第二节 仕鲁任将,败齐建功 526
第三节 奔魏创业,功勋卓著 527
第四节 辅佐悼王,变法强楚 531
第二章《吴子》 533
第一节《吴子》书的真伪与流传 533
第二节《吴子》本文(依顾千里摹宋本) 537
附:宋本吴子异文对照 548
第三章 思想学说 555
第一节 进步的战争观念 555
第二节“因形用权”的作战指导思想 559
第三节“以治为胜”的治军理论 562
第四章 遗迹遗存 567
附录:吴起与《吴子》主要历史资料辑录 569
附志三 司马穰苴 581
概述 581
第一章 司马穰苴的生平事迹 583
第一节 家世与兵学渊源 583
第二节 生平主要活动 584
第二章《司马法》 589
第一节《司马法》的成书与著录 589
第二节《司马法》本文 592
附:宋本司马法异文对照 599
第三节《司马法》佚文 603
第三章《司马法》的思想学说 610
第一节《司马法》的时代特征与主体精神 610
第二节 战争观念 618
第三节 作战指导思想 621
第四节 治军理论 625
第四章 遗迹遗存 629
附录:关于司马穰苴的主要历史资料辑录 629
后记 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