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篇 1
三省通衢 桂东古郡 1
民族杂居 风情迷人 5
山奇水秀 天宝物华 9
风光篇 18
(一)八步风光 18
灵峰独秀 18
点灯碧影 20
羊角倚岩 21
大庙方壶 22
仙人担石 23
(二)贺街风光 23
玉印浮山 23
桂花香井 25
瑞云古寺 25
神龙回头 27
临贺古城 27
龙洞寺院 28
(三)铺门风光 29
天险石城 30
千年凤尾 31
鱼影江村 32
龙岩崛古 33
龙门夜月 35
舍利佛塔 36
(四)桂岭风光 37
太后遗踪 37
白石龙潭 39
寺塔并秀 40
桂岭古道 40
将军战场 42
大宁榕园 43
滑水古林 44
(五)大平风光 45
犁头凌云 45
龙曹飞瀑 46
石碑古庵 47
五桂拱桥 48
龙井秀色 49
(六)温泉风光 50
南乡“大汤” 50
路花温泉 51
里松热湖 52
良怀温泉 52
风情篇 53
(一)五彩纷呈的婚俗 53
(1)盘瑶婚俗 53
定亲家 53
串亲家 54
讲亲家 56
拜大堂 57
送亲家 60
(2)土瑶婚俗 61
“人情”房 61
“人情”筷 62
“人情”节 64
酒歌乐 64
婚后拜 65
(3)壮族婚俗 66
双彩订亲 66
初会小住 66
喜封脚印 67
新火新水 69
田头写契 69
(4)汉族本地人婚俗 70
看屋定情 70
报日出行 72
奇特叹嫁 73
黑房抢亲 80
喜背新娘 81
踏红入门 82
入门受红 83
妇行夫随 84
面灯静坐 84
敬亲认亲 85
净身回门 85
再醮天窗 86
嫁树娶鬼 86
(5)汉族客家人婚俗 87
相亲扎定 87
报日“吃合” 88
淋瓦檐水 88
送亲留茶 89
丢抹泪帕 89
拜堂彩语 90
哭骂“车郎” 91
洞房抹黑 91
以歌骂郎 93
同命送亲 93
(6)汉族铺门人婚俗 94
按岁认定“茶骨银” 94
新娘过门怀抱青 95
观星朝斗吃“金清” 97
清晨糖粥敬亲人 97
黑地茶解亡女婚 98
(7)汉族九都人婚俗 98
坐阁哭嫁 99
踩家婆口 100
(二)丰富多采的人生礼仪 100
(1)生的乐章 100
踏生 100
婴儿命名 101
三朝满月送契 102
凤凰歌堂 102
对岁试童 104
谢花根 104
认契 105
熏火脱灾 106
戴木帽 107
(2)丧葬异曲 108
沐浴净身 108
装尸握饭 109
饿肚守灵 110
入殓 111
绕棺 112
祭奠 112
分食 113
抢衣食 114
散花与跨棺 114
烧灵屋与抢灵饼 115
拨阴兵 115
先殡葬后打斋 117
入殓倒置 117
鸡蛋殉葬 118
(三)红火热闹的岁时风俗 118
开年之祀 118
人丁节 119
花炮节 119
土地公诞 121
糖丸节 122
清明节 122
龙舟游江 123
六月六 124
银河浴 125
中元节 125
中秋节 126
“烧万家”和“送火殃” 127
霜降节 127
盘王节 128
守岁 129
(四)各式各样的民间建筑 130
壮族民居 130
南乡祖宗屋 131
瑶族民居 133
客家大屋 134
八山姑娘房 135
铺门庄园 135
进新火 136
(五)色彩缤纷的各族服饰 137
盘瑶服饰 137
土瑶服饰 138
壮族服饰 139
铺门人妇女头饰、服饰 141
瑶族银饰 142
(六)形奇味美的饮食风俗 142
大油糍 142
坛中美肉 143
白切鸭肉 144
豆腐妙酿 145
(七)古风犹存的生产风俗 145
补天窗与粘鸟嘴 145
开春 146
开耕与“密塞”播种 147
牛王节 147
擦秧去疲 148
求苗节 148
禾黄节 149
修路日 149
观露水与吃棠梨糍 150
闹鱼求恋 150
绳吊野猪 151
竹筒装鼠 152
草标 153
(八)淳朴互助的民间组织 154
四甲会 154
婚姻会和长生会 155
逗事会 156
(九)多姿多彩的民间文艺和工艺 157
壮族装皇 157
要年宵 158
隔河对歌 161
坐堂对歌 164
盘王大歌 172
浮山歌圩 174
鸡歌 176
竹板歌 178
信歌 183
长鼓舞 185
盘王舞 188
火猫舞 190
黄鹿舞 191
网袋 191
挑花与刺绣 192
木雕 193
凿花 193
(十)五花八门的民间禁忌 194
生产禁忌 194
生活禁忌 196
风物篇 203
八步红瓜子 203
信都三黄鸡 204
大旭水晒烟 204
鹅塘油粘米 205
开山白毛茶 206
芳林马蹄 207
栗木莲藕 207
鹅塘大肉梅 208
鹅塘锥栗 208
铺门龙眼 209
里松蕨粉 209
信都红薯干 209
黄洞水竹笋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