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林散叶》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江淑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800132730
  • 页数:164 页
图书介绍:

上篇 医林求真 1

第一章 张仲景学说研究 1

一 《伤寒论》中的时间医学观 1

二 《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中医护理 6

(一)临症病情观察 6

(二)临症用药护理 8

(三)临症饮食护理 10

三 《伤寒论》中“汗”的研究 14

(一)临症辨汗 14

(二)表者发汗 17

(三)药后观汗 18

(四)虚者禁汗 18

四 张仲景辨阳明腑实的八法 19

(一)以汗象为辨法 20

(二)以詀语为辨法 20

(三)以潮热为辨法 20

(四)以食欲为辨法 21

(五)以腹痛为辨法 21

(六)以小便为辨法 22

(七)以大便为辨法 22

(八)以药物试探法 22

五 《金匮要略》中温法的运用 23

六 论小柴胡汤及其变化 26

(一)因病有主症,必有主法主方 26

(二)因证有或然 法不变药增减 27

(三)因病有兼证 必有主法兼法 28

(四)因病机有同 而有异病同治 30

(五)治验举例 30

七 论《伤寒论》中热扰胸膈证 32

(一)本证成因 32

(二)主证及治疗 33

(三)方药煎服法 35

(四)兼证及治疗 35

八 论太阳蓄血不在膀胱 37

(一)从《伤寒论》原文来看 38

(二)从膀胱的生理病理来看 38

(三)从太阳蓄血证的治疗来看 39

九 炙甘草汤的临床运用体会 40

(一)处方用量要大 40

(二)配伍用药要讲究 42

(三)煎服方法要讲究 42

第二章 明清时代部分妇科名家学术思想研究 44

一 万全的妇科学术思想 44

(一)调经从痰 独辟蹊径 44

(二)种子有法 倡导优生 45

(三)注重胎养 定法数条 47

二 傅青主的妇科治法特点 49

(一)治疗带下病五法 50

(二)治疗崩漏四大法 54

(三)治疗痛经三法 57

(四)调理月经七法 60

三 陈修园的妇科学术思想 66

(一)调经从脾胃 独有见地 67

(二)孕期重禁忌 独崇钟龄 68

(三)安胎须辨证 不可执一 69

(四)种子先调经 还须乘时 70

(五)产后及杂病 俱宗《金匮》 70

四 程国彭的妇科学术思想 71

(一)经病非止寒热 气血亦为要因 71

(二)闭经当分婚否 室女异于妇人 72

(三)带下多为脾湿 反对“转女为男” 73

(四)注重孕期禁忌 修园对其独崇 74

(五)倡导产期将护 简明易懂易用 75

第三章 方药治法研究 77

一 方药特点杂谈 77

(一)方名相同而方异 77

(二)方名相似而方异 80

(三)方组相同而方异 82

(四)同出一物而功异 84

二 温法的辨证和运用 85

三 徐灵胎的用药十二原则 92

下篇 临证治验 94

第四章 验案选录 94

一 急重证类病案 94

(一)肺痨(肺结核)大咯血治验 94

(二)急重湿热痹证治验 95

(三)痉病(破伤风)治验 97

(四)小儿高热证治验 98

(五)虚寒泄泻治验 100

(六)术后膈痈治验 101

(七)脱疽证治验 102

(八)腹痛(肠梗阻)治验 104

(九)血淤黄疸治验 105

(十)幼儿久泻治验 106

(十一)G6805治疗仪治疗尿潴留 107

二 疑难杂证类病案 108

(一)顽固性寒冷性荨麻疹治验 108

(二)婴幼儿腹胀治验 110

(三)绝育术后崩漏不止治验 111

(四)室女痛经治验 113

(五)目赤翳障治验 113

(六)糖尿病治验 114

(七)痰淤并治梅核气 115

(八)酒皶鼻治验 116

(九)乳糜尿治验 117

第五章 诊余笔谈 119

一 程氏蠲痹汤为主治疗坐骨神经痛59例 119

二 银翘四皮汤治疗急性肾炎41例 121

三 归脾汤临床应用举偶 122

四 运用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宫外孕 125

五 十枣汤治悬饮的煎服法 127

六 强中证的辨证施治 128

七 痒风证的辨证治疗 130

八 活血化淤法必须辨证运用 134

九 试论痰病学说在妇科的临床运用 136

(一)痰病学说与妇科学的关系 136

(二)痰病学说在妇科的临床运用 137

十 临证误治谈 142

十一 对中医辨证论治客观化标准化的雏议 144

十二 浅谈细辛 149

十三 “病机十九条”学习方法雏议 150

十四 怎样撰写中医学术论文 153

(一)撰写中医学术论文的意义 153

(二)中医学术论文的文章体裁及分类 155

(三)中医学术论文的文章结构 158

(四)撰写中医学术论文的步骤和方法 161

附:作者简介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