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比例尺1:200000 诸暨幅 地质部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浙江省地质局编著
  • 出 版 社:浙江省地质地质局
  • 出版年份:1975
  • ISBN:
  • 页数:376 页
图书介绍:

绪言&张健康 1

第一章 地层 5

第一节 前寒武系&张健康 5

一、元古界 5

(一)双溪坞群(Pt1sh) 7

(二)骆家门组(Pt2l) 12

二、震旦系 13

(一)虹赤村组(Z1h) 13

(二)上墅组(Z1s) 15

(三)志棠组(Z2z) 16

(四)雷公坞组(Z3l) 18

(五)西峰寺组(Z3x) 18

三、问题讨论 19

第二节 寒武系&钱家驹 23

一、荷塘组(?1h) 24

二、大陈岭组(?1d) 24

三、杨柳岗组(?2y) 25

四、华严寺组(?3h) 26

五、西阳山组(?3x) 26

第三节 奥陶系&钱家驹 27

一、印渚埠组(O1y) 27

二、宁国组(01n) 27

三、牛上组(O2n) 28

四、胡乐组(O2h) 28

五、砚瓦山组(O3y) 28

六、黄泥岗组(O3h) 29

七、长坞组(O3c) 29

第四节 前中生界陈蔡群(AnMzch)&张健康 29

一、陈蔡群a段(AnMzcha) 29

二、陈蔡群b段(AnMzchb) 30

三、陈蔡群c段(AnMzchc) 31

四、陈蔡群d段(AnMzchd) 32

五,时代讨论 34

第五节 上三叠统乌灶组(T3w)&马武平 35

第六节 中侏罗统同山组(J2t)&马武平 39

第七节 上侏罗统—下白垩统&马武平 45

一、劳村组(J3l) 47

二、黄尖组(J3h) 50

三、诸暨组(J3z) 59

四、馆头组(K1g 71

五、朝川组(K1c) 75

六、时代讨论 77

第八节 嵊县组(N2s)&蔡维罡 80

第九节 第四系&汪承松 84

一、下更新统(Q1?) 86

二、中更新统之江组(Q2z) 86

三、上更新统(Q3) 87

四、全新统(Q4) 88

五、有关矿产与历史文物 89

六、时代讨论和存在的问题 90

七、第四纪沉积的历史 90

第二章 火山岩&汤文权、宋福泉 91

第一节 火山岩岩石 91

一、岩石特征 92

二、岩石化学特征 102

三、副矿物特征 105

四、微量元素 106

第二节 火山活动特征 110

一、神功期、雪峰期及震旦期火山活动特征 110

二、燕山早期火山活动特征及火山活动带、区的划分 114

三、燕山晚期火山活动特征 148

四、喜山期火山活动特征 153

第三章 侵入岩&程子祯 158

第一节 岩体 159

一、神功期岩体 161

二、印支期岩体 163

三、燕山期岩体 171

四、喜山期岩体 196

第二节 脉岩 202

一、基一中基性脉岩 202

二、中性脉岩 204

三、中酸性脉岩 205

四、酸性脉岩 206

五、酸碱性脉岩 208

六、煌斑岩脉 208

七、石英岩脉 208

八、脉岩与成矿的关系 209

第四章 变质岩&张健康 210

第一节 平水一桐树林变质带 210

一、一般地质特征及分带概况 210

二、岩石学特征 212

三、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及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218

四、成因探讨 219

五、本变质带中的辉石角闪岩、角闪辉石岩、角闪岩及斜长角闪岩(?) 221

第二节 三界一大爽变质带 225

一、一般地质特征及分带概述 225

二、岩石学特征 226

三、变质岩原岩推断 240

四、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243

五、成因探讨 245

第五章 构造&张培尧 246

第一节 构造形迹描述 247

一、节理裂隙 248

二、断裂 253

三、劈理 276

四、褶皱 277

五、构造岩的显微特征 282

第二节 构造体系的划分 286

一、构造体系的划分 286

二、构造体系间的复合关系及成生时间 294

第三节 构造与矿产的关系 295

第四节 区域地质发展史 296

结语&汤文权 301

参考资料 304

附一、浙江省地质局文件《浙地地(75)15号》 306

附二、地层剖面文字描述 310

附三、诸暨幅绝对年龄样测定结果表 319

附四、薄片矿物代号 320

附五、图版 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