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初级检验工 3
第一章 职业道德与相关法规 3
第一节 职业道德与职业守则 3
第二节 相关法规 7
第二章 中药质量检验基础知识 18
第一节 中药质量检验依据和程序 18
第二节 中药质量检验基本知识 25
第三节 实验室安全知识 57
第三章 制剂通则 62
第一节 丸剂 62
第二节 散剂 68
第三节 颗粒剂 71
第四节 片剂 74
第五节 锭剂 78
第六节 煎膏剂(膏滋) 78
第七节 胶剂 81
第八节 糖浆剂 81
第九节 贴膏剂 83
第十节 合剂 87
第十一节 滴丸剂 88
第十二节 胶囊剂 91
第十三节 酒剂 93
第十四节 酊剂 95
第十五节 流浸膏剂与浸膏剂 96
第十六节 膏药 97
第十七节 凝胶剂 100
第十八节 软膏剂 101
第十九节 露剂 102
第二十节 茶剂 103
第二十一节 注射剂 106
第二十二节 搽剂、洗剂、涂膜剂 109
第二十三节 栓剂 110
第二十四节 鼻用制剂 112
第二十五节 眼用制剂 112
第二十六节 气雾剂、喷雾剂 114
第四章 取样与留样 121
第一节 取样 121
第二节 留样 124
第五章 中药性状检验 127
第一节 中药材的基源鉴定与性状检验 127
第二节 植物油脂和提取物的性状检验 133
第三节 辅料的性状检验 136
第四节 中间产品的性状检验 138
第五节 中药制剂的性状检验 139
第六章 中药理化鉴别 143
第一节 一般理化鉴别的原理与方法 143
第二节 中药材理化鉴别 151
第三节 辅料、植物油脂和提取物理化鉴别 153
第四节 中间产品及中药制剂理化鉴别 154
第七章 中药检查 156
第一节 中药一般检查法 156
第二节 药品包装材料的检查 177
第八章 挥发油含量测定 181
第九章 实验室管理 184
第一节 检验员基本要求 184
第二节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 184
第三节 化学试剂管理 187
第二部分 中级检验工 191
第一章 取样与留样 191
第一节 取样 191
第二节 留样 194
第二章 中药鉴别 195
第一节 显微鉴别 195
第二节 光谱鉴别 204
第三节 色谱鉴别 207
第三章 中药检查 214
第一节 中药一般检查法 214
第二节 微生物检查 235
第四章 浸出物测定 256
第五章 中药含量测定 259
第一节 氮测定法 259
第二节 容量法含量测定 263
第三节 重量法含量测定 269
第四节 光谱法含量测定 271
第六章 物理常数测定 275
第一节 相对密度测定法 275
第二节 镏程测定法 278
第三节 熔点测定法 280
第四节 凝点测定法 284
第五节 旋光度测定法 286
第六节 折光率测定法 288
第七节 pH值测定法 290
第七章 实验室管理 294
第一节 实验室环境管理 294
第二节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 295
第三节 化学试剂管理 297
第三部分 高级检验工 303
第一章 取样与留样 303
第一节 取样 303
第二节 留样 303
第二章 中药鉴别 304
第一节 中药制剂显微鉴别 304
第二节 色谱鉴别 306
第三章 中药检查 322
第一节 中药一般检查法 322
第二节 微生物检查 344
第四章 中药含量测定 361
第一节 薄层色谱法含量测定 361
第二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 366
第三节 气相色谱法含量测定 369
第五章 实验室管理 372
第一节 常用仪器、设备维护保养及使用注意事项 372
第二节 实验室安全管理 374
第三节 特殊药品管理 374
第四部分 技师 381
第一章 红外分光光度法鉴别 381
第二章 中药检查 386
第一节 中药一般检查法 386
第二节 微生物检查 396
第三节 生物检测 405
第三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含量测定 416
第四章 实验室管理 423
第一节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 423
第二节 滴定液的标定 426
第三节 实验室安全管理 427
第五章 培训与指导 430
第一节 培训讲义的编写要求 430
第二节 教学教法基本知识 431
附录Ⅰ 试液 435
附录Ⅱ 试纸 441
附录Ⅲ 缓冲液 442
附录Ⅳ 指示剂与指示液 444
附录Ⅴ 滴定液 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