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家国与天下 3
1.中国与中国文化 3
1.1 古代“中国”究竟有多大 3
1.2 再说中国历史疆域变迁 4
1.3 惟有人文足千秋 8
1.4 举世无双的历史文献 10
1.5 环境发展预测的依据 13
1.6 文化的标准与选择 15
1.7 汉字与传统文化的断裂 16
2.流动的文化 21
2.1 如何重返古代航海之路 21
2.2 先秦两汉航海之路 24
2.3 郑和航海的光芒之旅 32
2.4 人类与水 35
2.4.1 水与人的物质生活 35
2.4.2 水与人的精神世界 39
2.4.3 水与人类的制度 41
2.4.4 水文明与水文化 43
2.5 冷静对“韩流” 46
2.6 非洲还有“杀人取乐的土著部落”吗 50
2.7 民族文化与学术传承 52
2.8 公祭背后的收支账 53
第二章 历史文化随想 57
1.移民与区域文化 57
1.1 盘庚迁殷,国都奠定 57
1.2 自古长安不易居 59
1.3 上海、广州移民文化 63
1.3.1 移民对文化传播的作用 63
1 3.2 移民传播文化的类型 65
1.3.3 上海是中国近代最典型的移民城市 68
1.3.4 广州的移民文化渊源 72
1.3.5 珠玑巷的传说与现实 74
1.3.6 近代的广州(岭南)文化 76
1.4 移民的前景与隐忧 78
1.5 以上海的高度“看”深圳 81
1.6 “闯关东”的来历和贡献 84
1.7 移民史研究视角下的绥远地区移民 87
2.文化掠影 89
2.1 文化遗产是什么 89
2.2 文物保护和发掘 90
2.2.1 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 90
2.2.2 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 92
2.2.3 文化遗产独一无二 96
2.2.4 文化遗产保存的现实问题 98
2.2.5 久远文化的保存方法 100
2.3 积极探索,慎言“改写” 103
2.4 光绪死因的确定:历史介于科学与人文之间 105
2.5 为什么只有“四大美女” 106
2.6 上海年景的变迁 108
2.7 看“影响世界的十本书”的不同回答 111
第三章 地理环境评说 115
1.从古至今的都市 115
1.1 中国迁都:历史与现实,需要与可能 115
1.2 南北分界标志:意义和现实 118
1.3 更改地名之忧 120
1.4 撤市(县)建区的另一面 123
1.5 中国的城市在哪里 125
1.6 区是城市吗 127
1.7 你是哪里人 129
2.环境变迁 133
2.1 从历史地理看环境变迁 133
2.2 全球变暖与环境 137
2.2.1 “全球变暖”说无法自圆其说 137
2.2.2 全面认识“全球变暖”有利减灾防灾 139
2.2.3 都是全球变暖惹的祸吗 140
2.3 由自然灾难想到的 141
2.3.1 同样的冰冻雪灾,不一样的结果 141
2.3.2 面对灾害,我们应该怎么办 143
2.3.3 灾异与人事 144
2.4 北极可游否 146
2.5 由北极想到南极 147
2.6 民勤会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吗 149
第四章 直面现实 153
1.人物春秋 153
1.1 钱永健与钱学森 153
1.2 请查一下王益博士的来历 153
1.3 奉劝李院士反躬自问 155
1.4 中国的教授为什么“申请科研基金很勇敢” 156
1.5 专家应摆正自己的位置 158
1.6 我对“开学第一课”的忧虑 159
1.7 如获诺奖提名,亦勿过于激动 161
2.大学之道 163
2.1 上有所好,下必有甚焉 163
2.2 冷眼看排名,冷静找差距 164
2.3 大学的“大气”与必要的管理并行不悖 166
2.4 大学该不该有这些“围墙” 167
2.5 此书何必出线装本 169
2.6 对新教材不妨宽松些 171
2.7 体育节的设立应该因时制宜 172
3.热点话题 174
3.1 从华南虎看周边态度 174
3.1.1 从华南虎事件看政府的作为和不作为 174
3.1.2 查清照片真相才能更好保护华南虎 175
3.2 反兴奋剂的最大障碍是特殊利益集团 176
3.3 山寨无法成功,文化尚须创新 178
3.4 观看“嫦娥探月”能收费吗 180
3.5 “嫦娥”探月与科学普及 181
3.6 学唱“样板戏”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吗 183
第五章 追忆似水流年 189
1.故乡小学杂忆 189
2.我所知的俞大缜 193
3.我所经历的抄家 195
4.我经历过的“学生政审” 202
5.功夫在“书”外 209
6.读萨苏的书,回忆中国抗战 215
7.我的从教心得 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