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理环境 1
第一节 自然环境 1
一、地理位置 1
二、土地面积 1
三、地形地貌 2
四、气候雨量 2
五、河流水系 3
六、植被资源 4
第二节 物产资源 4
一、水力资源 4
二、矿产资源 5
三、林业资源 5
四、天然牧草资源 5
五、动物资源 6
六、植物资源 6
七、名优特产资源 7
第三节 人口与民族 7
一、人口 7
二、民族 13
第四节 名胜古迹 25
一、远古人类遗址 25
二、白沙陨石坑 25
三、名胜景观 26
第二章 历史沿革与社会变革 27
第一节 历史行政设置 27
一、历史沿革 27
二、行政区划设置 28
三、乡镇介绍 30
第二节 人民政权的建立 32
一、白沙抗日(临时)民主政府 32
二、白昌边区抗日民主政府 32
三、白沙县抗日民主政府 33
四、白保乐行政委员会 33
五、白沙特别行政委员会 33
六、第一届白沙县人民政府 33
第三节 土地改革 34
一、减租减息 34
二、打乱平分 34
三、调剂完善 35
四、土地确认 35
五、土地集体所有 36
六、土地联产承包 36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改造 37
一、代耕队 37
二、互助组 37
三、初级农业社 37
四、高级农业社 38
第六节 改革开放 39
一、经济体制改革 39
二、行政机构改革 40
三、对外开放 41
第三章 民族区域自治 43
第一节 自治地方的建立 43
第二节 自治机关的建立 45
一、第一届白沙县人民政府 45
二、第二届白沙县人民政府 45
三、第三届白沙县人民政府 46
四、第四届白沙县人民政府 46
五、第五届白沙县人民政府 46
六、第六届白沙县人民政府 46
七、第七届白沙县人民政府 47
八、第八届白沙县人民政府 47
九、第九届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47
十、第十届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48
十一、第十一届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48
十二、第十二届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48
第三节 法制建设 48
第四节 民族关系 50
一、民族团结 50
二、优惠政策 51
第五节 民族干部 52
第六节 人民生活 53
一、城镇居民生活 53
二、农民生活 55
第七节 民房改造 57
第四章 农业 59
第一节 农业 59
一、农业规划 59
二、农业生产 61
三、农技农艺 64
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66
五、农机农具 67
六、农业综合开发 68
第二节 林业 71
一、森林资源 71
二、林业管理机构 72
三、植树造林 73
四、生态安全 74
五、林业经济建设 77
第三节 畜牧业 79
一、畜牧业的发展 79
二、畜牧业机构设置 80
三、草场资源 81
四、畜禽品种资源 82
第四节 渔业 83
一、渔业用水资源 83
二、渔业生产 84
三、渔业经济 84
第五节 水利水电 85
一、水资源 85
二、水利工程 85
三、城乡人畜饮水 86
四、防洪工程 87
五、灌区工程 87
六、水电资源 88
第五章 工业 89
第六章 交通通信 92
第一节 公路运输 92
一、公路客运 92
二、公路货运 93
第二节 公路建设 94
一、国道省道道路建设 94
二、地方公路建设 95
三、公路保养 96
第三节 邮政 97
第四节 电信 98
第七章 财政税务金融保险 101
第一节 财政 101
一、财政收入 101
二、财政支出 103
第二节 税务 104
一、税制 104
二、农业税 107
三、工商税 109
第三节 金融 109
一、机构 109
二、货币 112
三、信贷 113
第四节 保险 117
第八章 商业贸易 119
第一节 商 业 120
一、私营商业 120
二、国营商业 121
三、集市贸易 121
四、服务行业 122
第二节 供销合作社 123
第三节 进出口贸易 123
一、出口 123
二、进口 124
第九章 旅游 125
第一节 旅游资源 125
一、自然景观 125
二、工艺美术 127
三、特产美食 129
第二节 旅游开发规划 131
第十章 对外开放 133
第一节 招商引资 133
第二节 对外交流 134
第三节 对外经济技术与协作 135
第十一章 社会事业 138
第一节 教育 138
一、基础教育 138
二、职业教育 141
三、教育改革与发展 142
第二节 科学技术 143
一、机构 143
二、科技队伍 144
三、科普活动 145
四、科技成果 147
第三节 文化事业 149
一、机构设置 149
二、文化设施建设 150
三、文化工作 150
四、文化市场管理 151
五、乡镇文化建设 151
第四节 广播电视事业 152
一、机构设置 152
二、基础设施 152
三、电台电视台 153
四、体育事业 154
第五节 医疗卫生 155
一、医疗卫生机构 155
二、乡镇医疗卫生网络 160
三、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 160
第六节 社会保障 161
一、社会保险 161
二、社会救济 163
三、优抚安置 164
第十二章 城乡建设 165
第一节 县城建设 165
一、县城概况 165
二、县城建设规划 166
三、公共设施建设 169
四、房屋建设 171
五、城建管理 172
第二节 墟镇建设 173
第三节 乡村建设 175
第十三章 环境保护 177
第一节 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 177
第二节 环境保护的措施 178
第三节 环境保护的成果 181
后记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