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型管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上海市企业信息化促进中心编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32398683
  • 页数:466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上篇“构型管理的基础”,介绍了系统工程、并行工程的基本原理,数字化产品开发的理念和方法,现代设计方法学及相适应的设计体系,以及协同设计、精益设计、模块化设计和工程过程管理。下篇“数字化产品的构型管理”,介绍了构型管理的理念和基础知识,从理论上提高对构型管理的认识。讲述了构型管理的理论、方针、计划、流程、方法、程序、组织及工作步骤,介绍了简化的构型管理思想、产品单一数据源、产品构型定义、供应商构型管理、工程更改规则、构型库、精简作业流、构型配置器原理及构型管理的绩效考核等关键技术。

上篇 构型管理的基础 3

第1章 有关新产品开发的几个观念 3

1.1 市场和客户 3

1.1.1 市场的机遇 3

1.1.2 正确的客户观 4

1.2 核心竞争力 5

1.2.1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5

1.2.2 企业整体创新能力 6

1.3 当今新产品开发的特点 8

1.3.1 全球化产品开发 8

1.3.2 新产品开发的关键技术 11

1.4 遵守法规和规范 12

1.4.1 遵守法规和规范是公司的基本行为 12

1.4.2 法规和规范的适用性和应用性分析 15

1.4.3 遵守法规是一个动态过程 15

1.4.4 不遵守法规和规范的风险 17

1.5 自主创新 18

1.5.1 中国需要自主创新 18

1.5.2 自主品牌产品的开发 20

第2章 系统工程 22

2.1 系统的构成 22

2.2 系统生命周期过程 25

2.3 系统工程的组成 26

2.3.1 系统工程活动 27

2.3.2 系统工程过程 28

2.4 系统工程工作 31

第3章 并行工程 33

3.1 并行工程的理念 33

3.1.1 并行工程理念的提出 33

3.1.2 并行工程的特征 36

3.1.3 并行工程的优越性 37

3.2 并行产品定义 38

3.2.1 并行产品定义的内容 38

3.2.2 并行工程总体规划 40

3.3 并行工程的组织形式 41

3.3.1 综合产品团队 41

3.3.2 并行工程的组织架构 42

3.3.3 综合产品团队的职能 44

3.3.4 综合产品团队的全面管理 45

3.4 综合产品团队的运作 46

3.4.1 综合产品团队的工作任务 46

3.4.2 综合产品团队的任务下达 49

3.4.3 综合产品团队的交付形式 51

3.5 并行工程的实施方法——并行工作轮 52

3.5.1 并行工程的方法论 52

3.5.2 协同设计环境 56

3.5.3 并行产品定义的过程 57

3.5.4 并行产品数据的发放 57

3.5.5 支持IPT概念的“包” 58

3.6 并行工程的评审机制——项目节奏轮 60

第4章 产品设计和开发的管理 62

4.1 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基础 62

4.1.1 设计和开发的功能模型 62

4.1.2 产品设计标准的体系 63

4.1.3 产品定义数据集 64

4.1.4 三维模型 65

4.1.5 三维标注 66

4.1.6 数字样机 68

4.2 设计数据状态的管理 69

4.2.1 设计数据的生命周期状态 69

4.2.2 工程零组件批准 69

4.3 设计评审 72

4.3.1 初步设计评审 73

4.3.2 详细设计评审 73

4.3.3 设计开发的成本 74

4.4 生产阶段的新设计 75

4.4.1 承诺设计 75

4.4.2 过渡零件 75

第5章 产品开发中的精益原则和方法 78

5.1 精益思想 79

5.2 精益产品开发 80

5.2.1 精益设计 81

5.2.2 面向制造和装配的设计 85

5.2.3 物料清单的扁平化 86

5.2.4 集成产品和过程开发 87

5.3 精益企业 88

下篇 构型管理的规则、方法和最佳实践第6章 构型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93

6.1 构型管理的起源 93

6.1.1 构型管理的由来 93

6.1.2 构型管理的强制性 95

6.1.3 构型管理成为企业的自觉性行为 97

6.2 构型管理规范的演变 99

6.3 构型管理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103

6.3.1 构型管理与设计系统 103

6.3.2 构型管理与系统工程 104

6.3.3 构型管理与项目管理 104

6.3.4 构型管理与质量管理 105

6.3.5 构型管理与适航管理 106

第7章 构型管理计划的编写和管理 108

7.1 编写构型管理计划的必要性 108

7.2 构型管理的文件体系 110

7.3 构型管理的顶层模型 111

7.4 编写构型管理计划的方法 113

7.5 构建构型管理系统的方法 114

7.6 构型管理计划的实例 116

7.6.1 承包商的构型管理计划范例 116

7.6.2 供应商的构型管理计划范例 118

7.6.3 软件项目的构型管理计划范例 120

第8章 构型标识 123

8.1 产品构型信息 123

8.2 构型标识的功能模型 125

8.3 产品编码系统 126

8.3.1 技术出版物国际规范 126

8.3.2 数据模块与数据模块码 129

8.3.3 标准编码系统 131

8.3.4 拆分码与拆分码变量 132

8.3.5 编码结构的案例 133

8.4 产品的标识 136

8.4.1 产品标识符 136

8.4.2 飞机的标识 136

8.4.3 零件的标识 137

8.4.4 工艺组件的标识 139

8.4.5 工艺版次的标识 139

8.4.6 物理零组件的标识 140

8.4.7 工装的标识 140

8.5 零件描述文档的标识 141

8.5.1 文档标识方法之一 141

8.5.2 文档标识方法之二 142

8.6 项目项编号 143

第9章 构型基线 144

9.1 构型基线的基本概念 144

9.1.1 构型基线的定义 144

9.1.2 军标中的研制构型 146

9.1.3 构型项 149

9.1.4 构型文件 151

9.2 构型基线的管理 156

9.2.1 基线的创建 156

9.2.2 基线的维护——滚动基线 159

9.2.3 民用飞机构型基线 159

9.3 基线管理的原理——门径管理 161

9.3.1 构型基线与门径管理 161

9.3.2 门径管理 164

9.4 软件产品的基线管理 166

9.5 项目管理与构型基线 167

第10章 模块化产品的构型管理 169

10.1 产品模块化的基础 169

10.1.1 模块的定义 169

10.1.2 模块的分类 170

10.1.3 模块的标识 173

10.2 产品模块的划分 174

10.2.1 产品模块化分解 174

10.2.2 产品模块化的总体策划 175

10.2.3 模块划分的主要原则 177

10.2.4 模块化总体方案 178

10.2.5 模块的体系结构 179

10.2.6 模块的应用规则 182

10.3 模块的信息集成 182

10.4 模块化设计 182

10.4.1 模块化设计概念 182

10.4.2 模块化设计模板 185

10.5 模块化产品的构型管理 187

10.5.1 简化的构型管理思想 187

10.5.2 基于模块的产品数据管理 189

10.6 模块化与精益生产 191

10.7 模块的管理机构 193

10.8 模块化的实例 194

第11章 产品单一数据源 196

11.1 产品结构 196

11.1.1 产品结构的定义 196

11.1.2 模块化的产品结构 197

11.2 产品结构的表现形式 198

11.2.1 物料清单 198

11.2.2 工程物料清单 202

11.2.3 制造物料清单 206

11.2.4 零件细目表 209

11.2.5 零件的构型信息 212

11.3 产品单一数据源技术 213

11.3.1 产品单一数据源的基本概念 213

11.3.2 单一物料清单 215

11.3.3 基于模块的产品数据结构 216

11.3.4 产品结构视图与产品WBS视图关联 219

11.3.5 基于SSPD的信息集成 219

11.3.6 波音SSPD要点 220

11.3.7 一个异地设计/异地制造解决方案 223

11.3.8 SSPD的数据调度策略 225

11.3.9 访问产品单一数据源 229

11.3.10 供应商转包数据的管理 229

11.3.11 设计规范文件的结构化 229

11.3.12 标准件和原材料的管理 233

第12章 构型更改管理 235

12.1 构型更改管理的基础 235

12.1.1 构型更改管理的要求 235

12.1.2 政府采办产品(军品)的构型更改管理 237

12.1.3 民用产品的构型更改管理 238

12.2 构型更改的标识 240

12.2.1 更改的类型 240

12.2.2 工程更改的关键特性 243

12.2.3 改版和改号 245

12.2.4 零件号更改的规则 247

12.3 更改的有效性管理 247

12.3.1 更改的有效性 247

12.3.2 有效性的标注位置 249

12.3.3 有效性的类型 250

12.3.4 版本有效性(全局有效性) 250

12.3.5 结构有效性(装配上下文关系) 251

12.3.6 有效性规则对产品结构的影响 252

12.3.7 数量更改时的有效性标注 253

12.3.8 有效性关系模型 254

12.3.9 有效性的冲突与协调 254

12.4 构型更改的管理 255

12.4.1 工程更改建议 255

12.4.2 构型更改的流程 255

12.4.3 更改的传播 258

12.4.4 有效性的自动传递 263

12.4.5 更改影响分析 264

12.4.6 更改的执行和验证 267

12.4.7 更改自动化管理的系统框架 268

12.5 设计更改 270

12.5.1 设计更改概述 270

12.5.2 简便的设计更改流程 270

12.6 生产阶段的工程更改 271

12.6.1 生产阶段的构型控制 271

12.6.2 生产阶段的工程更改流程 273

12.6.3 先行更改 274

12.6.4 工程更改的合并程序 276

12.6.5 工程版本和制造版次的控制规则 278

12.7 工程偏离的管理 280

12.7.1 差异请求的分类 281

12.7.2 差异请求的管理 282

12.7.3 偏离请求单的内容 284

12.8 ECR、ECP和NOR的样张 285

12.8.1 工程更改请求(ECR)的样张 285

12.8.2 工程更改建议(ECP)的样张 287

12.8.3 更改通知单(NOR)的样张 289

第13章 供应商构型管理 291

13.1 精益企业模式 291

13.1.1 飞机制造业向精益企业迈进 291

13.1.2 对精益企业协同产品开发模式的分析 293

13.1.3 供应商协同产品研发管理模型 294

13.1.4 风险合作伙伴的选择 295

13.1.5 合作伙伴工作包的定义 297

13.1.6 合作伙伴的协同工作过程 298

13.1.7 联合定义阶段的IPT组织 301

13.2 供应商构型管理 302

13.2.1 供应商构型管理的要求 302

13.2.2 供应商构型管理的主要内容 303

13.2.3 供应商构型管理计划 304

13.2.4 供应商构型管理的启动 306

13.3 接口控制文件 307

13.3.1 接口关系模型 307

13.3.2 接口控制文件的种类 308

13.3.3 接口控制文件的生成 309

13.3.4 接口设计计划的制订 310

13.3.5 数据交换协议 311

13.3.6 JT格式文件和可视化协同 312

13.4 供应商构型更改流程 314

13.4.1 主制造商/供应商的构型更改流程 314

13.4.2 供应商的更改流程 314

13.4.3 二级供应商的更改流程 314

13.4.4 主制造商与供应商协同的网络架构 314

13.4.5 供应商工程更改影响记录 314

第14章 构型状态纪实 319

14.1 对构型状态纪实的要求 319

14.1.1 产品构型信息流 319

14.1.2 构型状态纪实信息 320

14.1.3 构型状态纪实的功能模型 322

14.1.4 构型状态纪实系统 324

14.1.5 对构型状态纪实系统能力的评价 325

14.2 构型状态纪实的典型过程 327

14.2.1 工程更改建议的纪实过程 327

14.2.2 构型更改执行的记录 327

14.2.3 更改指令和更改过程报告 329

14.2.4 创建更改请求的界面 330

14.2.5 更改历史记录 331

第15章 构型验证和审核 332

15.1 构型验证和审核的目的 332

15.2 构型验证 332

15.3 构型审核 333

15.4 构型管理过程的监控 334

15.5 构型验证和审核的管理 335

15.5.1 构型验证和审核的功能模型 335

15.5.2 构型验证和审核的过程 336

15.5.3 构型审核的准备 338

15.5.4 构型审核流程 338

15.5.5 构型审核数据包 338

15.5.6 创建构型审核行动 339

15.5.7 构型审核的主要议题 340

15.5.8 构型审核合格证 341

15.6 产品的完整性和制造符合性 342

15.6.1 生产阶段 343

15.6.2 研制阶段 348

第16章 构型管理的组织、角色和责任 351

16.1 政府采购项目的构型控制委员会 351

16.2 构型更改委员会 353

16.3 项目控制委员会 356

第17章 客户选项 359

17.1 产品的系列化和个性化 359

17.1.1 产品的系列化 359

17.1.2 产品的个性化 361

17.2 选项的定义和分类 362

17.2.1 选项的定义 362

17.2.2 选项的分类 363

17.2.3 选项的特性 364

17.2.4 选项目录 365

17.3 选项的标识 366

17.3.1 可选选项的编号 366

17.3.2 特定选项的编号 367

17.4 选项的创建 367

17.4.1 选项创建的原则 367

17.4.2 选项创建的流程 368

17.5 选项的管理 369

17.5.1 知识图概念 369

17.5.2 选项对选项的知识图 369

17.5.3 选项对模块的知识图 370

17.5.4 选项管理者 370

第18章 面向销售的构型配置器 373

18.1 快速理解客户的需求 373

18.2 客户构型的配置规则 374

18.2.1 传统的客户构型配置方法 374

18.2.2 基于模块的客户构型配置方法 376

18.3 客户构型的确认过程 378

18.4 构型配置器原理 378

18.4.1 选项和变量管理 380

18.4.2 通用产品结构 381

18.4.3 选项和选项的值 383

18.4.4 变量和变量条件 383

18.5 客户特定选项选择 389

18.6 构型配置器的数据组织 390

18.7 合同签约后的更改 392

第19章 数字数据的构型管理 394

19.1 数字数据的概念 394

19.2 数字数据的结构 394

19.3 数字数据的状态 396

19.4 数字数据管理模型 399

19.5 数字数据构型管理 400

19.6 数字数据的识别 401

19.7 数字数据的创建 401

19.8 数字数据的传输 403

19.9 数字数据的访问控制 404

第20章 飞行试验的构型管理 405

20.1 飞行试验和试飞构型 405

20.1.1 飞行试验的要求 405

20.1.2 飞行试验的术语 405

20.1.3 试飞阶段划分 406

20.1.4 飞行试验机的构型 407

20.1.5 试飞构型 407

20.2 飞行试验的构型管理 408

20.2.1 飞行试验构型管理的内容 408

20.2.2 试飞构型管理过程 409

20.2.3 试飞计划管理 409

20.2.4 试验准备状态评审 412

第21章 先进的构型管理系统介绍 415

21.1 波音公司的DCAC/MRM系统 415

21.1.1 基本思想 415

21.1.2 四大关键技术 418

21.1.3 波音构型管理系统的信息流 423

21.1.4 波音实施DCAC/MRM系统的代价 424

21.1.5 接受一个新系统更加困难 424

21.1.6 DCAC/MRM系统的成功 424

21.2 F-35飞机的构型管理系统 425

21.2.1 F-35的构型管理系统概貌 425

21.2.2 真正的虚拟企业 429

21.2.3 F-35系统的功能模型 429

21.2.4 企业级的系统集成 431

21.2.5 协同设计环境 434

21.2.6 产品单一数据源 434

21.2.7 F-35飞机的数据结构 435

21.3 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构型管理系统 437

21.3.1 构型管理系统框架 437

21.3.2 产品结构 439

21.4 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 440

21.4.1 构型基线 440

21.4.2 CATIA管道 440

21.4.3 系统集成 441

附录一 构型管理常用术语及定义 442

附录二 构型管理常用缩略语对照 451

参考文献 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