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岭南地理沿革及禅文化历史渊源 1
第一节 岭南地理沿革及南越族特征 1
第二节 海上通商及海路佛教东传 16
第二章 达摩西来的禅文化意义 23
第一节 对达摩西来意旨追问的禅文化意义 25
第二节 达摩西来之意问答之间表现的禅风特色及诗意表达 33
第三章 禅的传播及慧能作为禅宗六祖地位的树立 43
第一节 禅的早期传播 43
第二节 慧能作为禅宗六祖地位的树立 52
第三节 慧能以后南宗禅的传播 63
第四章 影响南宗禅思想的佛教经典 74
第一节 《坛经》中的《金刚经》与《维摩诘经》 74
第二节 《金刚经》在唐宋时期的传播及被接受 78
第三节 唐宋文人的“维摩情结” 94
第四节 《妙法莲华经》与南宗禅“转法华”的方法 126
第五章 宗教革命与诗学观念的革新——《坛经》的诗美学意义 162
第一节 标举自性、推崇顿悟与重心性、重独创的诗美学倾向 162
第二节 直指人心、废除文字与诗学中“但见性情,不睹文字” 166
第三节 不拘坐禅形式、随顺通流,与诗学中自然任诞的追求 172
第六章 岭南贬谪诗人对禅学的接受及诗歌表现 178
第一节 宋之问对禅学思想的接受及其诗风的转变 179
第二节 张说的禅学思想及其诗歌 189
第三节 苏轼在岭南及与南宗禅的关系 201
第七章 唐宋文人对慧能和《坛经》的接受 222
第一节 唐代文人对慧能和《坛经》的接受 222
第二节 宋代文人对慧能和《坛经》的接受 232
第八章 岭南名相张九龄的岭南精神与佛学思想及其诗歌创作 246
第一节 岭南名相张九龄的岭南精神 248
第二节 张九龄的佛学思想 267
第三节 张九龄的诗歌创作 272
第九章 南宗禅主要宗派禅法思想及诗学影响 280
第一节 临济宗创造性思维特征 280
第二节 云门宗宗风与晚唐五代诗论及诗风 288
第十章 南宗禅对宋诗话著作《沧浪诗话》的影响 303
第一节 “妙悟”——艺术主体掌握的独特认识方式 303
第二节 不落言筌——创作主体的表达方式 321
后记 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