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名言录 1
序 1
前言 1
一、悲壮的史诗 1
成吉思汗后裔在中原的概况 1
河南蒙古族始祖四驼王名称的由来 10
留守京师的最高统帅是河南蒙古族家庭成员 12
统帅之一:为国捐躯的精英楷模(与京城同存亡) 15
统帅之二:义王和尚率部出京支援河南战场 17
濮阳激战 17
强渡黄河 18
鼎盛时迁都北京藩镇江淮<迁居河南前的活动> 20
河南蒙古族一家三王是江淮最高军政首脑 25
安庆大战与蕲水大捷 33
脱丞相临阵被易国家由此衰败 39
十数万蒙古铁骑血染江淮(武昌失守汉川惨败) 41
一家三十余位亲人为国捐躯 45
二、定居河南 46
河南会师 46
隐居后的活动(收复河南落空隐居为民) 51
怀念故乡——蒙古大草原 58
怀念蒙古三部的山山水水 60
怀念第二故乡——北京 62
河南蒙古族的近况(与内蒙人民心连心) 63
南水北调源头——蒙古人生活的地方 64
三、楷模精神对北元朝的影响 65
楷模精神对北元朝的影响 65
传国玉玺之争 70
北元的危机 72
北元保卫战 76
全歼明丘福军 79
土木大捷 80
达延汗中兴 88
与异姓王的斗争(右翼) 90
达延汗的强盛 101
明中后期与北元的战争 112
蒙满联姻明史告终 117
四、寻根篇 120
四驼王的父祖辈 120
四驼王祖辈的皇位交替 125
四驼王的远祖与蒙古部落 133
蒙古高原的古往今来 143
五、民族团结篇 147
蒙汉团结传佳话 147
蒙汉团结谱新篇 149
亲切接见 155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河南蒙古村” 157
民族团结结硕果 武装械斗化玉帛 159
勇斗土匪 162
清朝元帅僧格林沁南阳认亲(宗) 165
六、纪念篇 166
成吉思汗陵(大型) 166
河南的成吉思汗陵(小型) 171
抗日战争迁成陵始末 172
河南淅川九重的成吉思汗纪念像(小型) 181
成吉思汗庙(大型) 182
元代河南邓州石堂山碑碣 185
七、蒙古族的习俗篇(风俗习惯) 186
蒙古族的经济支柱 186
蒙古人的服装 192
军事行旅习俗 195
两都巡幸风俗 198
婚姻风俗 199
蒙古族的婚礼 206
蒙古族的歌舞 223
古老神圣的祭祀 231
心驰神往那达慕 236
生育死葬之俗 246
蒙汉语言互译 247
八、去伪存真篇 249
以史为据(去伪存真 排除讹传) 249
民族团结 252
亲兵家将的后裔是个谜 254
九、蒙古学篇 255
为什么要研究蒙古学 255
世界蒙古学研究 256
中国蒙古学研究 258
《蒙古秘史》的研究 259
先祖成吉思汗的伟大历史贡献及评价 261
成吉思汗黄金家族 265
笔者参加的国际蒙古史研讨会 268
十、人物篇(传、简介) 278
简介(十五——二十六世) 278
四驼王的十四世祖——孛端察儿传 278
四驼王的十二世祖——土敦蔑年传 279
四驼王的十世祖——海都传 280
四驼王的八世祖——屯必乃传 281
四驼王的七世祖——合不勒传 281
四驼王的六世祖——把儿坛传 283
四驼王的五世祖——也速该传 284
成吉思汗传(四驼王高祖) 286
拖雷传(四驼王的曾祖) 320
忽必烈传(四驼王祖父) 327
脱欢传(四驼王父) 366
唆鲁禾铁尼传(四驼王的曾祖母) 376
察必皇后传(四驼王的祖母) 378
阿刺海传(四驼王的曾祖姑) 379
阔阔真传(四驼王的伯母) 381
四驼王宽彻普花传(河南蒙古族始祖) 382
王大老传 390
王二老传 391
王三老传 393
王成传 396
王礼传(人物数以千计因缺乏资料仅书部份) 399
王铎传 399
王希周传 399
王诏传 399
王浩传 400
王之藩传 401
王言传 401
王本传 401
王照亚传 401
王靖域传 402
王晓峰传 402
王有民传 403
王立刚传 404
王云阁传 404
王恩佛传 404
王超传(大) 405
王正传 406
人物简介(部份)王乾昌等54人 407
十一、河南各支蒙古族的分布 418
镇平县蒙古族 418
唐州(今唐河县)蒙古族 427
邓州(淅川)蒙古族 428
新野县蒙古族 436
河南南阳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 439
蒙古族的聪明才智与历史贡献 444
十二、家谱 452
河南蒙古族家谱概况 452
笔者家谱 464
河南蒙古族有关资料依据 466
地方史志记载的河南蒙古族部分内容 468
附录:元王朝的疆域 470
丘处机西行游记 472
中国蒙古族人口分布 477
内蒙景物 483
南阳各地的人文景观 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