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史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韦政通著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出版年份:2009
  • ISBN:7807627807
  • 页数:497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台湾地区著名学者韦政通的代表作之一,作为一本中国思想通史,作者不仅详尽阐述了从先秦至明清时期中国思想界各种学术思想的发展历程,而且,作为本书的独特之处,作者以各个时代盛行的学术流派为主线来向读者展现数千年恢弘深刻的思想卷轴从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在中国统治地位的确立从魏晋时期玄学的兴起到唐朝佛学的鼎盛发展,最后到儒学复兴的过程,让人不至于陷入卷帙浩繁的思想史而不知所向。与此同时作者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来介绍当时的社会思想状况,选取的人物众多,其中的细枝末节比一般的中国思想史介绍得更为具体。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尽力摈弃学术流派的影响,坚持以客观公平的视角来评价每个思想家试图给读者展示一个最原始的思想史历程作者的写作语言流畅。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艰深的思想史在他的笔下变得明快,通俗,条理清晰读者读起来会觉得很平实、亲切,因此本书不仅适合专业人士阅读,对于爱好中国思想史、哲学史的读者来说,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自序 1

第一章 绪论 1

一 为什么要研读思想史? 1

二 治中国思想史的方法和难处 4

三 哲学思想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8

四 历史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9

五 中国哲学的特质及其限制 12

第二章 孔子以前的文化与思想 15

一 中国文化的黎明 16

二 殷代的社会与宗教 19

三 周代文化的一般状况 22

四 周代的宗教与道德 27

(一)周代的宗教 27

(二)周代的道德 29

五 鲁文化的特征——礼 31

六 人文思想 33

(一)《诗经》的人文思想 33

(二)《尚书》的人文思想 35

(三)《左传》的人文思想 36

七 人文主义先驱者 37

(一)管仲 37

(二)晏婴 38

(三)郑子产 39

(四)叔向 39

甲篇 子学时代——思想的多元发展 孔子——淮南子 43

第三章 孔子 43

一 怎样了解孔子 44

二 传统的更新 48

(一)宗教 49

(二)经典 50

(三)历史文化 50

三 伦理的概念群 52

(一)礼 53

(二)仁 53

(三)孝 55

(四)礼、仁、孝的关系 56

四 自我实现 58

五 道德与政治 61

六 人道社会的思想 62

七 历史的地位 66

第四章 墨子 69

一 思想的特征 69

二 对儒家的批评 74

(一)天鬼之争 76

(二)非礼 76

(三)非乐 77

(四)非命 78

三 形式主义的爱 79

四 尚同——一个乌托邦的政治构想 82

五 社会改造 86

六 墨学后期的发展 90

(一)认识论 91

(二)逻辑思想 92

第五章 老子 95

一 老学探源 96

二 思想的特征 98

(一)正言若反 98

(二)返回自然 100

(三)创造的反叛 101

三 形上的概念群 102

(一)道 103

(二)道与自然 105

(三)有与无 106

四 反智及其问题 107

五 无为的政治论 111

六 和谐的社会论 113

七 返璞归真的人生 117

第六章 庄子 121

一 传承与创造 122

二 思想的特征 126

(一)热爱生命 126

(二)万物平等观 128

(三)因任自然 130

三 道——形上学的意义 132

(一)本体论的意义 132

(二)宇宙论的意义 133

(三)道无所不在 133

四 反智 134

五 对现实世界的态度 138

(一)厌恶人间的事 138

(二)应世是出于不得已 139

(三)治天下之道 140

六 死生与物化 141

七 人生的修养与境界 145

(一)恬淡寡欲 147

(二)虚静 147

(三)坐忘 148

第七章 惠施与公孙龙 151

一 古籍中所见的惠施 152

(一)《庄子》 152

(二)《荀子》 153

(三)《韩非子》 153

(四)《吕氏春秋》 154

(五)《说苑》 155

(六)《墨辩注》 156

(七)《世说新语》 156

二 惠施思想的特征及其思想史的地位 157

三 惠施思想十论 159

四 公孙龙思想渊源问题 162

五 惠施与公孙龙 164

(一)言及公孙龙的思想在合(别)同异、离坚白者 166

(二)足以显示公孙龙为诡辩家者 167

(三)公孙龙为主张偃兵兼爱之说者 167

(四)公孙龙的纵横折冲之术 167

(五)公孙龙为邹衍所绌 168

(六)言公孙龙的思想在指物与白马者 168

六 公孙龙五论 169

(一)白马论 169

(二)指物论 171

(三)通变论 173

(四)坚白论 174

(五)名实论 176

第八章 孟子 177

一 孟子与孔子 178

二 思想的特征 180

(一)内在理性 180

(二)天人合德 181

(三)道德的理想主义 182

三 伦理的概念 183

(一)仁 184

(二)义 185

(三)孝 186

四 心与性 188

(一)心与性的概念意义 188

(二)性善论 189

(三)心性的工夫 192

五 仁政与王道 195

六 民本与革命 199

七 道统观与历史观 203

第九章 荀子 207

一 荀子与孟子 208

二 思想的特征 210

(一)理智主义 210

(二)礼义之统 212

(三)天生人成 213

(四)批判精神 215

三 天论 219

四 性恶论 223

(一)性本身的意义只是自然和本能 223

(二)性恶如何产生 224

(三)用什么来消治恶性 225

五 政治论 227

(一)君道与臣道 227

(二)富国与强国 230

(三)贵民与革命 230

六 认识论 232

(一)能知与所知的探讨 232

(二)知觉论 233

(三)认识心本身的探讨 233

七 逻辑思想:概念论 235

(一)制名的功用和目的 235

(二)同名异名之所由起 236

(三)制名的原则和种类 236

八 荀学的影响 238

第十章 韩非子 243

一 韩非与前期法家 244

(一)李悝 244

(二)吴起 245

(三)商鞅 245

(四)申不害 246

(五)慎到 247

二 思想的特征 248

(一)反传统 248

(二)变的史观 250

(三)现实主义的政治观 251

三 人性论 252

四 反智 255

五法 257

(一)法是唯一的标准 258

(二)法是公布的法令 258

(三)法的统一性与公平性 259

(四)法的强制性 261

六术 262

七势 263

八 社会政策 266

第十一章 混合与变化:先秦思想的终局 269

一 过渡时期的思想趋向 270

(一)混合 270

(二)变化 272

(三)统一 274

二《易传》 275

(一)《易传》提要 276

(二)宇宙论 276

(三)天人关系 279

(四)有关变化的理论 280

三《礼记》 281

(一)《礼记》提要 281

(二)《礼记》中的荀学 288

(三)《礼记》中的法家成分 290

(四)《礼记》中的阴阳家思想 291

四《吕氏春秋》 294

(一)内容提要 294

(二)《吕氏春秋》中的阴阳家思想 296

(三)《吕氏春秋》中的道家思想 297

(四)《吕氏春秋》中的儒家思想 299

(五)《吕氏春秋》中的墨家思想 303

(六)《吕氏春秋》中的法家思想 303

(七)《吕氏春秋》中的名家思想 304

五《淮南子》 305

(一)内容提要 305

(二)《淮南子》中的阴阳家思想 306

(三)《淮南子》中儒、道的对立 308

(四)《淮南子》中道、儒、法思想的混合 309

乙篇 儒学的制度化与玄学的兴起 董仲舒——范缜 313

第十二章 董仲舒 313

一 尊儒运动 315

(一)尊儒运动前儒者的活动与运动的经过 315

(二)儒家所以能独尊的原因 318

(三)独尊的意义及其影响 320

二 董仲舒与先秦儒学 321

(一)人性与教化 322

(二)君民关系 323

(三)心性 324

三 天人关系 325

四 道德论 331

五 政治与经济 334

六 人性论 337

七 历史哲学 342

第十三章 扬雄 345

一 思想史上的价值 347

二《太玄》 350

三 尊孔 353

四 儒学 356

五 学习理论 359

六 批评精神 361

(一)疾虚妄 363

(二)评诸子 363

第十四章 王充 367

一 影响王充的人物 368

(一)桓谭 368

(二)扬雄 370

二 天道自然与天人不应 371

三 方法论与认知特性 375

(一)方法的建立 376

(二)认知特性的探讨 377

四 批评之一:疾虚妄 382

五 批评之二:评诸子 386

(一)儒家 386

(二)道家 388

(三)墨家 388

(四)名家 389

(五)法家 389

(六)阴阳家 390

六 人性论 391

七 命运的探讨 393

第十五章 崔寔、王符、仲长统 397

一 三个批评家在思想史上的意义 398

二 三个批评家的客观环境 401

三 崔寔 403

四 王符 407

五 仲长统 411

第十六章 玄学的兴起与演变 417

一 玄学兴起的历史背景 418

(一)清议与清谈 418

(二)社会政治的原因 420

(三)经学与玄谈 421

(四)思想史的内在理路 422

二 玄学的内涵与特征 424

三 玄学的演变 428

第十七章 何晏与王弼 433

一何、王之间 434

二 何晏的思想 437

(一)《论语》集解举例 438

(二)道与无 439

三 王弼的思想 442

(一)玄学的方法 442

(二)本体论 444

(三)宇宙论 447

第十八章 阮籍与嵇康 451

一 七贤与阮、嵇之间 453

二 阮籍的生活与思想 456

(一)阮籍的生活 457

(二)阮籍的思想 459

三 嵇康的生活与思想 461

(一)嵇康的生活 462

(二)嵇康的思想 463

第十九章 向秀与郭象 471

一向、郭注庄的疑案 472

二向、郭的思想 475

(一)从自然到独化 475

(二)人生论 479

(三)政治论 482

第二十章 范缜 485

一 神灭论在中国思想史上的意义 486

二 范缜的辟佛和他的神灭论 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