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品读山水 1
上善若水 3
钟情重庆 8
雾庐山 12
我上井冈山 15
上海没有围墙 17
读太湖 19
走读贵州 21
真风景 25
过柞水 28
坐火车回家 32
我的“柴达木”山地 35
野叟之死 63
百年孤独 76
向导 80
镇安大板栗之谜 83
改河 87
南街·北街 90
走近陈家山 99
春天的创痛——一九九九年五月德国纪行 103
在伊朗过春节——二○○一年访问伊朗侧记 108
2 体悟人生 119
文化的尊严 121
秦腔与傲慢 125
红色熏陶 129
西部的声音 133
声音的魔性 137
关于陕骂 139
不懂球迷 141
致球迷朋友××的信 144
申奥成功的时刻 146
关于感动的记忆 148
为善良呐喊 154
人脸·门脸·都市脸 156
故乡 159
安乐窝 163
致×乡长的一封信 165
民工 168
街头补鞋郎 171
山道漫漫 174
商州无言 177
仰望的星座——贺商洛剧团五十华诞 180
孤独的灯 182
门神老爷 185
俊俏小生与三花脸 188
压力与动力——参加全国第七次文代会感怀 191
项链——《陈彦词作选》自序 194
畅想二十一世纪戏剧——为《文化艺术报》作新千年寄语 197
必须抵达 199
3 感知人物 229
父亲 231
让母亲站起来 234
悼《梁秋燕》之父黄俊耀 246
走进陈源斌的世界 248
解读朋友 250
李源印象 252
在荧屏后面 255
杰民小记 258
商山“蔫怪”郭伯一 260
朋友马河声 262
读马河声《觅书图》 265
印人唐泽平 266
读王松 269
遥望东岭 270
作家丹萌下海记 273
4 艺文思绪 289
做戏剧的忠诚守望者——在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颁奖大会上的发言 291
汲取精神源泉 凝结大众情感——在中国文联纪念《延座讲话》发表六十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293
努力打造无愧于时代的精神产品——在陕西省表彰全国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获奖作品大会上的发言 297
博大更需精深——陕西文化大省如何变文化强省发言 300
秦腔与伊朗 304
用平常心态叙述平民生活——《迟开的玫瑰》创作杂谈 308
与智者对话——《迟开的玫瑰》在大学演出随想 317
涂出人格的斑驳色彩——电视剧《大树小树》创作札记 320
同每一个词搏斗 323
直面现实 拥抱生活 327
时代需要责任感 332
捕捉大众情怀——文艺创作座谈会发言之一 336
攀登精神阶梯——文艺创作座谈会发言之二 339
喷薄新的精神光芒——文艺创作座谈会发言之三 342
根本是人的建设——文艺创作座谈会发言之四 344
生命本质的光亮——看商洛花鼓戏《月亮光光》 346
关于门——读《门的演变》 349
附录:《门的演变》 350
5 答问 353
对视剧作家陈彦——答《陕西日报》记者耿翔问 355
戏剧应该表现大众情怀——答《三秦都市报》记者李建森问 360
戏剧应该追求精神光芒——答《陕西广播电视报》记者李谦平问 362
陈彦与他荣获的“‘三个一’工程”奖——答《三秦都市报》记者艾小珊问 366
对秦腔现状与未来的认知——答《华商报》记者肖东问 369
答陕西电视台《经济点评说》记者问 372
陈彦说《西部风景》——答《陕西日报》记者王淑玲问 374
6 创作历程 379
7 附录 391
舍我其谁 晓雷 393
陈彦与他的艺术创造工程——浅议陈彦文艺创作的体裁多变性与内在胶合力 王淑玲 399
后记 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