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理环境 1
第一节 自然环境 1
一、地形地貌 1
二、河流 2
三、土地 3
四、气候 5
第二节 物产资源 6
一、地下矿藏 6
二、野生动物 7
三、野生植物 8
第三节 人口与民族 13
一、人口 13
二、民族 14
三、风俗习惯 19
四、宗教信仰 39
第四节 行政区划 41
一、中片乡镇 41
二、东片乡镇 42
三、南片乡镇 42
四、北片乡镇 43
第五节 名胜古迹 44
一、风景名胜 44
二、文物古迹 45
第二章 历史沿革与社会变革 52
第一节 历代行政区划设置 52
一、本溪满族自治县建置前的历史演变 52
二、本溪满族自治县建置缘起 56
三、民国时期 58
四、伪满时期 58
第二节 人民政权的建立 60
第三节 土地改革 62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改造 66
一、抗美援朝 66
二、对农业、个体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67
第五节 改革开放 68
第三章 民族区域自治 71
第一节 自治地方的建立 71
第二节 自治机关的建设 73
第三节 法制建设 75
第四节 民族关系 77
第五节 人民生活 78
第四章 农业 81
第一节 农业 81
一、农作物 82
二、农田基本建设和耕作方法 85
三、肥料使用与良种繁育 86
四、农业新技术的推广与病虫害的防治 86
第二节 林业 87
一、森林资源 88
二、植树造林 89
三、森林管护 90
四、林地经济 91
第三节 畜牧业 92
一、畜禽饲养与饲料发展 93
二、畜禽品种改良与动物疫病防治 94
三、野生动物养殖 95
第四节 渔业 95
第五节 水利 96
一、蓄水、引水与提水工程 97
二、农村小水电建设 98
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100
第六节 特色农业 101
第五章 工业 103
第一节 能源生产 106
第二节 工业企业 107
一、本溪汽车拖拉机配件工业集团公司——本溪北方曲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08
二、本溪火柴厂 108
三、本溪冶炼厂 109
四、本溪化工矿业总厂——本溪铁刹山水泥厂 109
五、本溪满族自治县造酒厂——辽宁铁刹山酒厂 110
六、本溪化工塑料总厂——本溪氯碱总厂 110
七、小市水泥厂——本溪源峰水泥厂 110
八、本溪满族自治县磷肥厂——本溪蓬海化塑总厂 111
九、本溪市第一纺织厂 111
十、本溪市中兴纺织厂 111
第三节 乡镇工业 112
第四节 民族传统工业 114
第六章 交通通信 115
第一节 铁路 115
第二节 公路 116
一、道路 117
二、桥梁 119
三、运输 122
第三节 水路 124
第四节 邮政 124
一、函件、包件和快递 126
二、邮政金融 126
三、报刊发行、集邮与机要通信 127
四、邮政通信网络 127
第五节 电信 128
第七章 财政金融 132
第一节 财政 132
第二节 税收 135
一、国税 137
二、地税 138
第三节 金融 138
一、中国人民银行本溪满族自治县支行 142
二、中国工商银行本溪满族自治县支行 142
三、中国农业银行本溪满族自治县支行 142
四、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本溪满族自治县支行 143
五、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 143
六、中国建设银行本溪满族自治县支行 143
第四节 保险 144
一、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本溪满族自治县支公司 144
二、中国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本溪满族自治县支公司 145
三、社会保险公司 146
第八章 贸易 148
第一节 国内贸易 150
一、城市商品流通 151
二、农村商品流通 152
三、粮食流通 153
第二节 对外贸易 155
第九章 旅游 157
第一节 旅游资源 157
第二节 旅游景点 158
一、本溪水洞 158
二、温泉寺风景区 162
三、关门山风景区 163
四、汤沟风景区 165
五、双龙峡风景区 166
六、铁刹山风景区 168
七、庙后山古人类文化遗址 170
八、大石湖风景区 171
九、大地风景区 172
十、太子河 173
十一、观音阁水库风景区 174
十二、三道河水库风景区 174
十三、观音山静修禅寺 175
十四、天龙洞风景区 176
第三节 旅游服务与设施 177
第四节 旅游经济 178
第十章 对外开放 183
第一节 招商引资 184
第二节 对外经济技术协作 185
第十一章 社会事业 187
第一节 教育 187
一、基础教育 188
二、职业教育 191
三、成人教育 192
第二节 科学技术 193
一、科技管理 194
二、科研机构 195
三、科技成果及应用 197
第三节 文化艺术 198
一、群众文化 199
二、文学艺术 200
三、图书发行 201
第四节 新闻出版 202
第五节 广播影视 203
第六节 体育 205
一、群众体育 206
二、体育训练 207
三、体育设施 208
第七节 医疗卫生 208
一、医疗机构 209
二、医疗技术 211
三、疾病预防与保健 213
第八节 社会保障 214
第十二章 城乡建设 217
第一节 城镇建设 218
第二节 县城建设 219
第三节 中心城镇建设 222
一、草河口镇 222
二、田师傅镇 223
三、碱厂镇 224
四、偏岭镇(高官镇) 225
第十三章 环境保护 227
第一节 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 227
一、大气污染 228
二、水污染 228
三、噪声污染 229
四、固体废弃物污染 229
第二节 环境保护措施 230
一、大气污染治理 230
二、水污染治理 230
三、噪声污染治理 231
四、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 231
后记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