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制举史料汇编》PDF下载

  • 购买积分:2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舜臣,欧阳江琳编著
  • 出 版 社: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307066632
  • 页数:895 页
图书介绍:本书汇集了从西汉至清朝历代有关制举的史料,正文分正编和附编两大部分,正编包括随唐五代卷,两宋卷和清代卷。编者将这些史料归为六个细目:诏令,奏议,荐举,制策,艺文和杂录。

前言 1

凡例 1

正编 3

第一部分:隋唐五代卷 3

诏令 3

举贤良诏&隋文帝  3

二科举人诏&隋文帝  3

令内外官各举所知诏&隋文帝 3

搜扬贤哲诏&隋文帝  3

十科举人诏&隋炀帝  4

京官及总管刺史举人诏&唐高祖  5

赐孝义高年粟帛诏&唐太宗  5

遣使巡行天下诏&唐太宗  6

荐举贤能诏&唐太宗  6

采访孝悌儒术等诏&唐太宗  7

求访贤良限来年二月集泰山诏&唐太宗 7

举孝廉茂才等诏&唐太宗  7

举贤良诏&李治  8

搜访才能诏&许敬宗  8

令京师长官上都督府诸州举人诏&唐高宗 8

河南河北江淮采访才杰诏&唐高宗 9

采访武勇诏&唐高宗  9

搜访四科举人诏&唐高宗 9

罢三十六州造船安抚百姓诏&唐高宗 10

举行封禅所司集岳下诏&唐高宗 10

举鸿儒硕学之士诏&唐高宗 10

诏习礼乐诏&唐高宗 11

五品以上各举所知诏&唐高宗 11

京官五品以上及诸州都督刺史举人诏&唐高宗 11

访孝悌德行诏&唐高宗 11

求猛士诏&唐高宗 12

京文武三品以上官每年各举所知诏&唐高宗 12

令洛州举人诏&唐高宗 12

天下岳牧及京官五品以上举人诏&唐高宗 12

减大理丞废刑部狱制&武则天  13

举贤制&唐高宗 13

求访贤良诏&武则天  13

名堂灾告庙制&武则天 14

搜访贤良诏&武则天 14

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诏&唐中宗 15

举孝悌廉让制&唐中宗 15

举天下鸿儒硕学之士诏&唐中宗 15

举堪任刺史县令诏&唐中宗 15

诫励风俗敕&唐睿宗 15

博采通经史书学兵法诏&唐睿宗 16

举才堪将军及边州都督、刺史一人诏&唐睿宗 16

文武官及朝集使举堪将帅诏&唐玄宗 16

诸州举实才诏&唐玄宗 16

遣毕构等慰抚诸道制&唐玄宗 17

搜访怀才隐逸等敕&苏颋 17

求直谏昌言弘益政理者诏&唐玄宗 17

遣杨虚受江东道安抚敕&唐玄宗 18

大明宫成放免囚徒等制&唐玄宗 18

举怀才抱器等诏&唐玄宗 18

遣王志愔等各巡察本管内制&唐玄宗 18

举嘉遁幽栖、养高不仕者诏&唐玄宗 19

巡幸东都赐赉扈从赦天下制&苏颋 19

遣御史大夫王晙等巡按诸道制&唐玄宗 19

有司引应制举人见敕&唐玄宗  20

有司置食应制举人敕&唐玄宗  20

求访武士诏&唐玄宗  20

幸太原府赦境内制&唐玄宗  21

南郊赦&唐玄宗  21

求儒学诏&唐玄宗  21

求贤才诏&唐玄宗  22

令草泽有文武高才自举制&唐玄宗 22

四科取人诏&唐玄宗  22

藉田赦书&张九龄  22

令孝悌力田举人自疏事迹诏&唐玄宗  23

敕亲祀东郊德音&唐玄宗  23

孝悌力田举人不令考试词策敕&唐玄宗  23

命有司置食敕&唐玄宗  24

令举人乘传赴京制&唐玄宗  24

册尊号赦敕&孙逖  24

处分高蹈不仕举人敕&唐玄宗  24

荐各科举人诏&唐玄宗  25

玄元皇帝临降制&唐玄宗  25

改元天宝赦&唐玄宗  26

亲祭九宫坛大赦天下制&孙逖  26

处分制举人敕&唐玄宗  26

南郊礼毕制&唐玄宗  27

册尊号赦&唐玄宗  27

南郊赦&唐玄宗  27

册尊号赦&唐玄宗  27

肃宗即位赦&唐肃宗  28

访至孝友悌诏&唐肃宗  28

搜访天下贤俊制&贾至  28

收复两京大赦&唐肃宗  29

南郊赦&唐肃宗  29

立成王为皇太子德音&唐肃宗  29

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一人诏&唐肃宗 29

改元上元赦&唐肃宗  30

南郊赦&唐肃宗  30

处分举荐人诏&唐肃宗  30

册尊号赦&唐肃宗  30

搜举遗逸诏&唐代宗  31

改元永泰赦&唐代宗  31

改元大历赦&唐代宗  31

大历五年大赦册&唐代宗  31

即位大赦册&唐德宗  32

奉天改元大赦制&陆贽 32

放制科举人诏&唐德宗  32

访习天文历算诏&唐德宗 33

求贤诏&唐德宗  33

南郊赦&陆贽  33

求贤制&唐德宗  33

诸州准荐人制&唐德宗 34

即位赦&唐顺宗 34

尚书省试制科举人敕&唐宪宗 34

放制举人敕&唐宪宗  34

南郊赦&唐宪宗  35

制举试讫止宿敕&唐宪宗  35

册尊号赦&唐宪宗  35

中书门下、尚书省策试制举人敕&唐穆宗 36

处分幽州德音&元稹  36

南郊改元赦&唐穆宗  36

辽阳八州举士诏&唐穆宗  36

制举试期诏&唐穆宗  36

试制科举人敕&唐穆宗  37

放制举人诏&唐穆宗  37

除制举人官敕&唐穆宗  37

即位大赦册&唐敬宗  38

南郊赦&唐敬宗  38

制举试期诏&唐敬宗  38

试制举人诏&唐敬宗  39

放制举人诏&唐敬宗  39

改元赦&唐文宗  39

亲试制举人敕&唐文宗  40

放制举人敕&唐文宗  40

南郊赦&唐文宗  40

德音册&唐文宗  41

开成改元赦&唐文宗  41

平潞州德音&唐武宗  41

搜访兵术贤才诏&唐僖宗  42

改元天复赦&唐昭宗  42

改元天祐册&唐昭宗  43

搜访贤良诏&梁太祖  43

至西京下诏&梁太祖  43

改元大赦诏&唐庄宗  43

求贤诏&唐庄宗  44

南郊赦&唐庄宗  44

绝请托侥幸之门敕&唐明宗  44

搜访遗逸敕&唐明宗  45

即位赦&晋高祖  45

求贤诏&晋高祖  45

准窦贞固求贤奏&晋高祖  46

求贤诏&晋高祖  46

即位大赦制&晋出帝  46

改元制&汉高祖  46

即位制&汉隐帝  46

即位制&周太祖  47

祀圜丘礼毕赦制&周太祖  47

即位大赦制&周世宗  47

举令录官诏&周世宗  47

举文学之吏等人诏&周世宗  48

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等科举人诏&周世宗 48

奏议 49

上宰相荐皇甫湜书&韦处厚  49

论选举疏&薛登  49

贡举人至元日引见当列于方物前&刘承庆  51

议学校贡举疏&杨玚  52

条奏贡举疏&杨绾  52

议杨绾条奏贡举疏&贾至  53

论今年权停举选状&韩愈  54

论制科人状近日内外官除改及制科人等事宜&白居易 55

停罢制科奏&赵宗儒  56

贡举奏状&中书门下 56

请旌刘蕡直言疏&李? 57

请权停贡选奏&中书门下 57

请举贤人奏&窦贞固 57

取士从严奏&卢贾  58

制策 59

光宅元年“词标文苑”科制策 59

策问 59

房晋对策 59

皇甫琼对策 59

永昌元年“贤良方正”科制策 60

策问第一道 60

张柬之对策 60

策问第二道 62

张柬之对策 62

载初元年“词标文苑”科制策 62

策问第一道 62

张说对策 63

策问第二道 63

张说对策 64

策问第三道 64

张说对策 64

长寿三年“临难不顾徇节宁邦”科制策 65

策问第一道 65

薛稷对策 65

策问第二道 66

薛稷对策 66

策问第三道 66

薛稷对策 67

证圣元年“长才广度沉迹下僚”科制策 67

策问 67

张倚对策 68

天册万岁二年“贤良方正”科制策 69

策问第一道 69

崔沔对策 69

策问第二道 70

崔沔对策 70

策问第三道 70

崔沔对策 71

重试一道 71

崔沔对策 71

神龙二年“才高位下”科制策 72

策问 72

冯万石对策 73

神龙三年“贤良方正”科制策 73

策问 73

苏晋对策 74

“贤良方正”科制策 75

策问 75

阙名对策 75

“沉谋秘略”科制策 76

策问第一道 76

王昇对策 77

策问第二道 77

王昇对策 77

策问第三道 78

王昇对策 78

景云二年“文可以经国”科制策 78

策问 78

晁良贞对策 79

郑少微对策 79

雍惟良对策 79

景云三年“道侔伊吕”科制策 80

策问 80

张九龄对策 80

开元二年“贤良方正”科制策 81

策问 81

孙逖对策 82

李玄成对策 83

沈谅对策 84

开元七年“文词雅丽”科制策 86

策问 86

彭殷贤对策 86

邢巨对策 89

张楚对策 90

苗晋卿对策 91

孟万石对策 92

孙翃对策 93

开元九年“智合孙吴可以运筹决胜”科制策 94

策问 94

杨若虚对策 95

张仲宣对策 96

开元十四年“神岳举贤良方正”科制策 98

袁映对策 98

尹畅对策 100

天宝十三载“洞晓玄经”科制策 101

策问 101

独孤及对策 101

建中元年“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制策 103

策问 103

姜公辅对策 103

建中元年“文词清丽”科《指佞赋》 104

梁肃赋 104

沈封赋 105

郑辕赋 105

贞元元年“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制策 106

策问&陆贽 106

穆质对策 106

贞元元年“博通坟典达于教化”科策问&陆贽 109

贞元元年“识洞韬略堪任将帅”科策问&陆贽 110

贞元四年“贤良方正”科策问&唐德宗 110

贞元二十一年“茂才异等”科制策 111

策问 111

杜元颖对策 112

元和元年“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制策 114

策问&唐宪宗 114

元稹对策 115

韦处厚对策 117

独孤郁对策 120

白居易对策 122

罗让对策 125

元和三年“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制策 127

策问 127

皇甫湜对策 128

长庆元年“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制策 132

策问 132

沈亚之对策 132

庞严对策 136

宝历元年“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制策 138

策问 138

舒元褒对策 139

太和二年三月“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制策 143

策问 143

刘蕡对策 143

沈亚之对策 148

登科 150

武德元年戊寅 150

贞观元年丁亥 150

贞观六年壬辰 151

贞观七年癸巳 151

贞观十四年庚子 151

永徽元年庚戌 151

永徽三年壬子 152

永徽四年癸丑 152

永徽五年甲寅 152

显庆二年丁巳 152

显庆三年戊午 153

显庆四年己未 153

显庆六年、龙朔元年辛酉 154

麟德元年甲子 154

麟德三年、乾封元年丙寅 155

乾封二年丁卯 156

咸亨五年、上元元年甲戌 156

上元二年乙亥 156

上元三年、仪凤元年丙子 157

仪凤二年丁丑 157

仪凤三年戊寅 158

仪凤四年、调露元年己卯 158

调露二年、永隆元年庚辰 158

永隆二年、开耀元年辛巳 159

嗣圣元年、光宅元年甲申 159

垂拱四年戊子 160

永昌元年己丑 160

载初元年庚寅 161

天授二年辛卯 162

天授三年壬辰 162

长寿三年甲午 162

证圣元年、天册万岁元年乙未 163

天册万岁二年丙申 163

万岁通天二年丁酉 164

圣历元年戊戌 164

圣历二年己亥 165

圣历三年庚子 165

大足元年辛丑 165

长安二年壬寅 166

神龙元年乙巳 166

神龙二年丙午 166

神龙三年丁未 167

景龙三年己酉 168

景云二年辛亥 169

景云三年壬子 169

先天二年癸丑 171

开元二年甲寅 172

开元五年丁巳 173

开元六年戊午 174

开元七年己未 174

开元九年辛酉 175

开元十年壬戌 175

开元十二年甲子 175

开元十四年丙寅 176

开元十五年丁卯 176

开元十七年己巳 177

开元十九年辛未 178

开元二十一年癸酉 178

开元二十二年甲戌 178

开元二十三年乙亥 178

开元二十五年丁丑 179

开元二十六年戊寅 179

开元二十九年辛巳 180

天宝元年壬午 181

天宝二年癸未 181

天宝四年乙酉 181

天宝六年丁亥 182

天宝八年己丑 182

天宝十年辛卯 182

天宝十三年甲午 183

天宝十五年丙申 184

至德二年丁酉 185

乾元二年己亥 185

乾元三年庚子 185

大历二年丁未 185

大历六年辛亥 186

建中元年庚申 186

贞元元年乙丑 188

贞元二年丙寅 189

贞元四年戊辰 190

贞元十年甲戌 191

贞元十一年乙亥 193

贞元二十一年乙酉 193

元和元年丙戌 194

元和三年戊子 195

元和十一年丙申 197

元和十五年庚子 197

长庆元年辛丑 197

长庆二年壬寅 198

长庆三年癸卯 198

宝历元年乙巳 199

宝历二年丙午 200

大和二年戊申 200

大中六年壬申 201

天祐四年丁卯 201

隋唐不系年制举登科名录 202

艺文 221

送于十八应四子举落第还嵩山&李白 221

送王伯伦应制授正字归&岑参  221

答高三十五留别便呈于十一&李颀 221

送路少府使东京便应制举&刘长卿  221

送郭秀才制举下第南游&钱起  222

喻友&元结  222

送钱塘路少府赴制举&皇甫冉  222

送韦秀才道冲赴制举&刘禹锡  222

送裴处士应制举&刘禹锡  223

上大理崔大卿应制举启&柳宗元  223

祭穆质给事文&柳宗元  224

送韦正字?贯赴制举&张祜  225

中桥北送穆质兄弟应制戏赠萧二策&李益  225

送薛蔓应举&王建  225

自荐表&史青  225

杂录 226

太宗与封德彝论举人&王钦若  226

太宗举贤不避亲&王钦若  226

太宗与魏征议得人之理&王钦若  226

举人所答乖旨&王钦若  226

倒讽案牍&刘肃  227

高宗令宰臣举荐有才之儿侄&王钦若  227

高宗与许圉师议举人&王钦若 228

李巢等对策上第&王钦若  228

高宗试岳牧举&王钦若  228

李安期进举逸贤策&王钦若  228

青钱学士&彭大翼  229

张说应制举&刘肃  229

张文成以词学知名&刘肃  229

举张柬之&彭大翼  229

张柬之为武则天用&刘肃 230

杨盈川登制举&钱易  230

开元十五年试文武举人&王钦若  230

魏奉古强记博闻&刘肃  230

熊执易助樊泽应制举&李肇  231

举席建侯&彭大翼  231

九登科选&彭大翼  231

拽帛&王定保  231

制举试诗赋始&王钦若  231

征君&李昉  232

韦夏卿兄弟同日制科登第&钱易 232

韩昆因高第遇隆恩&钱易 232

于邵善知人&钱易  232

崔元翰登第&钱易 233

裴次元同日登制策、宏词高第&钱易 233

摘抉细隐&彭大翼  233

指陈阙失&彭大翼  233

八中科名&彭大翼  233

唐德宗重制科&王谠  234

策举穆裴&彭大翼  234

韦乾度不知牛僧孺&李昉  234

刘蕡下第&洪迈  234

策过晁董&彭大翼  235

举人限制条&王溥  235

梁太祖求贤&薛居正  235

隋举贤良十科、四科、二科&王应麟  236

制举&杜佑  236

唐制举&欧阳修  236

唐制科&王谠  236

唐制举 制举科目图 茂才&王应麟  237

唐宋由制科而登宰相人数&王应麟  239

唐宏词之论制举之策传世者&王应麟  239

唐制举科目&洪迈  239

贞元制科&洪迈  239

唐制举科目&陆深  240

唐制举科目&李日华  241

行礼歌诗&彭大翼  241

科目&顾炎武  241

制科&顾炎武  242

唐制举科目&秦蕙田  242

《登科记考》凡例&徐松  243

第二部分:两宋卷(附金辽)诏令 244

复制举诏&宋太祖  244

举孝悌诏&宋太祖  244

举贤良方正各一人诏&宋真宗  244

贤良方正举限诏&宋真宗 245

复置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等六科诏&宋真宗 245

开封府应制举人待以客礼诏&宋真宗 245

令赵宗古等依例赴中书试诏&宋真宗 245

试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诏&宋真宗 246

举遗逸诏&宋庠  246

复制举六科增高蹈丘园等三科并置书判拔萃科及试武举诏&宋仁宗  246

应制科人遇科场许投牒诏&宋仁宗  247

制科应举人限诏&宋仁宗  247

制科赐食诏&宋仁宗  248

举知雅乐音律得失、测候之法者诏&宋仁宗  248

幕职、州县官应制科不及三考者亦许取应诏&宋仁宗 248

制科随贡举诏&宋仁宗  248

代制以上奏举应制科人诏&宋仁宗  248

定制科进士推恩诏&宋仁宗  249

陈舜俞秘书丞制&王安石 249

国子监直讲编校集贤院书籍钱藻大理寺丞制&王安石 249

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守河南府福昌县主簿苏轼大理评事制&王安石 249

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新授河南府渑池县主簿苏辙可试秘校充商州军事推官&沈遘  250

令赵卨等人赴秘阁就试制科诏&宋英宗  250

制科入等者一任回依例与差遣诏&宋神宗 250

制科“调”字号卷再进呈手诏&宋神宗  250

制科随礼部贡举诏&宋仁宗  251

复置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诏&宋哲宗  251

处分进士、制科举人诏&宋哲宗  251

限秘阁试制科出题诏&宋哲宗  251

绍兴元年正月一日德音&宋高宗  251

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诏&宋高宗 253

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诏&宋高宗 253

举贤良方正诏&宋高宗  253

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诏&宋高宗 254

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诏&宋高宗  254

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诏&宋高宗  254

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诏&宋高宗  254

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诏&宋高宗  255

举贤良方正之士诏&宋高宗  255

举贤良方正之士诏&宋高宗 255

举贤良方正之士诏&宋高宗  256

举贤良方正之士诏&宋孝宗  256

举贤良方正之士诏&宋孝宗  256

举贤良方正诏&周必大  257

科举诏&周必大  257

举贤良方正诏&宋孝宗  257

举贤良方正诏&宋孝宗  258

举贤良方正诏&宋孝宗  258

举贤良方正诏&宋孝宗  258

举贤良方正诏&宋光宗  259

求直言诏&郑獬  259

戒谕郡国举贤良诏&郑獬  259

举贤良方正诏&周必大  260

令侍从举贤良诏&周必大  260

奏议 261

请设四科奏&盛度  261

上太宗论选举&梁颢  261

上真宗论选举&李谘  262

奉诏集议贡举条例奏&章得象  262

议贡举奏&夏竦  263

上真宗论制科当依汉制取人&田锡 263

上真宗请复设制科&孙何  264

上仁宗论制科之设不专因灾异宜随科举下诏&吴育 265

论制策等第状&司马光  265

上仁宗乞施行制策所言&司马光  266

乞以十科举士札子&司马光 266

论举选状&司马光  267

不举贤良为非议&刘敞  268

奏乞州郡辟选人为教授&刘敞  269

请罢制科奏&唐询  270

上哲宗乞复置制科&刘挚 271

乞令州郡长吏奏举人才疏&刘挚  271

上哲宗乞别详定制科考格&王存  272

上哲宗论制科取士乞加立策等增取人数&苏颂  272

议贡举法&苏颂  273

时政十议·议制科&李淑  275

上执政书&范仲淹  276

上时相议制举书&范仲淹  276

应制科上省使叶道卿书&苏舜钦  277

甲建议请依汉举孝弟力田者复其身难者以为古今不同恐生侥幸&余靖 278

上丞相吕许公&张方平  278

选举论&张方平  279

论馆阁取士&欧阳修  280

贤良等科廷试设次札子&宋庠  281

乞应制科者并听奏举奏&孙抃  282

上仁宗乞革科举之法令牧守监司举士&富弼 282

议贡举状&韩维  283

上神宗论制科之士不可以直言弃黜&韩维 284

乞复六科制举奏&鲜于侁  284

论制科&洪舜俞  284

乞改科条制札子&王安石 285

答诏问黜孔文仲事奏&王安石 285

上田正言书&王安石 286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王安石 287

论荐士求直言疏&郑獬  287

论举遗逸状&郑獬  288

论求遗逸状&郑獬  288

应制举上诸公书&吕陶 289

又应制举上诸公书&吕陶 290

议学校贡举状&苏轼  291

应制举上两制书&苏轼  293

论御试策题札子二首&苏辙  294

乞十科外增才堪治人能拨烦一科奏&上官均 296

再乞十科外增才堪治人能拨烦一科奏&上官均 296

制举论&华镇  297

任举论&华镇  298

论董仲舒对策&晁补之  299

试制举人&晁补之  299

郑涵考定制举人&晁补之  300

言科举书&李新  300

与张君实书&李新  301

与张君实第二书&李新  302

论举直言极谏之士札子&李纲  303

问制科&陆九渊 303

参稽制科旧制奏&阙名 304

制科免用注疏出题奏&李巘 305

论用人札子&蔡戡  305

千虑策·人才(上)&杨万里  306

法度·制科&叶适  307

制举&陈亮  308

论选人举状&周必大  309

同王内翰荐李塾试贤良札子&周必大 309

举李塾贤良不应格待罪札子&周必大  310

为礼部尚书乞增选台谏状&李光 310

乞罢何致奏&刘德秀、李壁  311

举荐 313

考制策毕学士院赐宴谢状&杨亿  313

谢贤良登科查正言启&杨亿  313

答集贤丁、孙二寺丞启&杨亿  313

贺试中贤良启&杨亿  314

贺试中贤良启&杨亿  314

贺试中贤良启&阙名 314

贺试中贤良启&张钦夫  314

贺试中贤良启&朱廷瑞  315

上章圣皇帝乞应制举书&夏竦  315

举丘良孙应制科状&范仲淹  316

举张伯玉应制科状&范仲淹  316

举张问、孙复状&范仲淹  316

荐李觏并录进礼论等状&范仲淹  317

代郓州通判李屯田荐士建中表&石介  317

应贤良方正科太常博士苏绅可尚书祠部员外郎充通判、应茂才异等科张方平可秘书省校书郎充知县制&宋庠  318

贤良等科廷试设次札子&宋庠  318

荐刘绛状&宋祁  319

荐张定方乞收试状&宋祁  319

奏荐李觏&余靖  320

上吴舍人书&李觏  320

上叶学士书&李觏  320

举孔文仲等&文彦博  321

荐布衣苏洵状&欧阳修  322

举苏轼应制科状&欧阳修  322

举王安国奏状&王珪  322

谢贤良方正登科&张方平  323

谢茂材异等登科&张方平  323

举朱寀充馆阁职名&张方平  324

回贤良李秘书启&蔡襄  324

回贤良范秘丞启&蔡襄  325

回李清臣范百禄谢中贤良启&曾巩  325

举张咸贤良札子&范祖禹  325

论谢悰赐进士出身不当事&刘安世  326

荐汪辅之状&郑獬  326

荐陈舜俞状&郑獬  327

谢荐举启二首&吕陶  327

答诸官谢荐举启&吕陶 328

谢登制科启&吕陶  328

制举投献第一书&蒋之奇  329

制举投献第二书&蒋之奇  330

谢制科启二首&苏轼  331

谢馆职启&苏轼  332

举眉州布衣程侅应贤良方正科同安抚司奏状&杨万里 332

上文太师干求举贤良书&冯澥  333

谢元城刘待制举文章典丽可备著述科启&许翰  334

回李贤良垕启&周必大 335

奏荐滕贤良&叶适  335

制策 336

咸平四年四月十三日“贤良方正”科制策&宋真宗 336

咸平四年四月试“贤良方正”科策二道&杨亿 336

咸平四年八月试“贤良方正”科策一道&杨亿 337

试草泽柳察策二道&杨亿  338

景德二年三月试草泽刘牧二道&杨亿  339

景德二年三月二日试草泽策一道&杨亿  339

景德二年九月十七日“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制策&晁迥 339

景德三年九月试“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制策一道&杨亿  340

景德四年闰五月初七日“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制策&宋真宗 341

崇政殿御试“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制策&夏竦  342

中书试论四篇&夏竦  346

天圣八年七月二十五日“贤良方正”科制策&宋仁宗 349

天圣八年二十五日“茂材异等”科制策&宋仁宗  349

景祐元年六月二十一日“贤良方正”科制策&宋仁宗 350

秘阁试论六篇&张方平  350

景祐五年七月二十七日“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制策&宋仁宗 354

策问&宋仁宗  354

张方平对策 355

庆历二年八月六日“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制策&宋仁宗 361

庆历六年八月十六日“贤良方正能直言”科制策&宋仁宗 362

皇祐元年八月十四日“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制策&宋仁宗 362

皇祐五年八月十五日“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制策&宋仁宗 363

嘉祐二年八月十九日试贤良王彰、夏噩策&胡宿 364

嘉祐四年八月十三日试贤良方正钱藻、汪辅之策&宋仁宗  364

秘阁试论六首&苏轼  365

秘阁试论六首&苏辙  369

嘉祐六年八月二十五日“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制策&宋仁宗 373

御试制策&苏轼  374

御试制策&苏辙  379

问贤良方正策&王珪  384

制科策&范百禄  385

李清臣对策 386

贤良策问一首&司马光  392

拟试制科王平甫策问一道&曾巩  392

熙宁三年九月二十四日“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制策&宋神宗 393

御试对策&孔文仲  393

御试对策&吕陶  400

元祐三年九月“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制策&宋哲宗  406

元祐六年“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制策&宋哲宗  407

乾道七年“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制策&宋孝宗  407

淳熙六年十月九日试太学正刘光祖&周必大  408

登科 409

乾德二年四月 409

咸平四年四月 409

咸平四年八月 410

景德二年九月 410

景德四年闰五月 411

天圣八年七月 411

景祐元年六月 412

景祐五年七月 412

庆历二年八月 413

庆历六年七月 413

皇祐元年八月 414

嘉祐二年八月 414

嘉祐四年八月 414

嘉祐六年八月 415

治平二年九月 416

熙宁三年八月 417

元祐三年九月 418

元祐六年九月 418

绍圣元年九月 419

乾道七年十一月 419

艺文 421

安道登茂材异等科&石介  421

元均首登贤良科因寄&石介  421

安道再登制科&石介  421

崇政殿试贤良晚归&欧阳修  422

送苏贤良之任豫章&胡宿  422

诏复制科有谓予应诏者&宋祁  422

送黄士安应贤良方正序&张俞  422

简韩丕茂才&田锡  423

送吴春卿赴都&张方平  423

谢范天章荐应制科&张方平  423

试制举人呈同舍诸公二首&苏辙  423

某与鲜于绰元勋共约同习制科&李廌  424

景福殿东厢诗&司马光  424

送丘贤良序&蔡襄  426

被诏考制科呈胡武平内翰三首&王珪  427

吴侍郎挽词二首&刘敞  427

送子高知润州&刘敞  427

送邵贤良序&刘敞  428

送陈舜俞制科东归&王安石 428

送陈圣俞寿州从事&沈遘  428

吴正肃公挽歌辞三首&沈遘  428

有诏举贤良方正作诗勉钱申伯使继世科&李纲  429

申伯见和拙句且示七言律诗两章有未肯承当制科之意次韵报之&李纲  429

申伯和篇举叔易自代叔诗复推申伯要之二子皆当由此科取重名于世恨吾资妄高不得偕二子鸣跃其间复次前韵以兼勉之&李纲 429

申伯叔易再和诗将有从吾言之意而仲辅作诗梗之以故未果复次前韵既助其决且戒勿与仲辅谋也&李纲  430

诗三复往而二子之意犹未决吾知之矣复次前韵以辟之&李纲 430

别傅教授景仁&王十朋  430

香溪集序&陈岩肖 430

送张君实赴制举&李新  431

文庄集序&宋敏求  431

杂录 433

颖挚应诏举 433

陶穀等应制科不称旨 433

咸平四年四月十三日策试贤良方正 433

咸平四年八月十日策试贤良方正 433

真宗与寇准议选人 434

考定制科试卷 434

景德二年九月十七日试贤良方正 434

制科策问宜用经义参之时务 434

景德四年五月初七日试贤良方正 435

刘夔应制举遭罢 435

覆考富弼等人试策 435

天圣八年七月二十五日制科试 435

制科举人须缘贡举许准诏投文就试 436

景祐元年制科试 436

景祐五年六月制科试 436

庆历二年制科试 436

庆历六年制科试 437

皇祐元年制科试 437

皇祐五年制科试 438

嘉祐二年制科试 438

嘉祐四年制科试 438

嘉祐六年制科试 438

治平二年制科试 439

熙宁三年制科试 439

命邓绾、刘攽等考试制科 440

熙宁七年罢制科 440

元祐议复置制科 440

制科应举条制 440

元祐三年制科试 441

元祐六年制科试 441

绍圣元年制科试 441

绍圣元年罢制科 442

乾道五年制科试 442

淳熙四年制科试 443

淳熙四年议阁试六论 444

淳熙十三年至十五年制科试 444

制举登科试卷焚于真宗影殿前&欧阳修  445

制科六科目之始&欧阳修  445

樊知古荐查道&吴曾  445

大中祥符八年议制科&李焘  445

儒志学业传&陈谦  446

夏竦应制举&吴处厚  446

夏竦应制科赋诗&吴处厚  447

夏竦应制举&司马光  447

制科登第无第三等&司马光 447

制科沿革&司马光  447

吴育、丁度异位&司马光  448

夏竦应制举&魏泰  448

孔文仲狂躁&魏泰  448

宋仁宗明鉴二苏制策&高晦叟  449

王安石论苏轼制策&邵博  449

父子兄弟皆登制科&王辟之  449

孙固奏请孔文仲制策推恩&王辟之  449

孙洙奏论天下争传&王辟之  450

误占久虚之等&叶梦得  450

制科试策论&叶梦得  450

本朝制科得人少&叶梦得  450

王安石罢制科&叶梦得  451

本朝制科不试诗赋之始&叶梦得  451

“袛授”贤良&徐度  451

制科词赋三经宏博&叶绍翁  451

贤良&叶绍翁  452

庆元二年戒饬场屋付叶翥以下御笔&叶绍翁  455

科举为党议发策&叶绍翁  455

制科试期因二苏改&潘永因 457

宋制科题无一人合格&潘永因 457

张贤良梦&岳珂  457

孔文仲制科落第&曾敏行  458

制策入等&杨慎  458

贾易诋苏辙制科文&杨慎  458

杂说九首&刘敞  458

制科六论以记问为主&叶梦得 459

制科试诗赋&叶梦得  459

孙巨源以制科见任&叶梦得  460

国朝制科&徐度  460

制科第三等人一任回召试馆职&徐度  461

南宋制科&俞文豹  461

宋代制科&马端临  461

制科&黄震  466

明庶吉士之选不若宋之制科&王鏊  467

读苏集&章懋  467

宋制科&脱脱  467

制科宰执数&李心传  470

状元举制科&李心传  470

制科&李心传  470

乾道制科本末恩数&李心传  471

制六科题&李心传  472

制策入三等&李心传  473

开禧召试制科&李心传  473

制举科目&岳珂  474

祖宗制科取人&彭百川 477

宋制科&顾炎武  482

金代制举&脱脱  483

第三部分:清代卷 484

诏令 484

康熙十七年正月乙未谕吏部&康熙  484

康熙十七年十一月初一日谕吏部&康熙  484

康熙十八年正月十七日谕吏部&康熙 484

康熙十八年三月甲子谕吏部&康熙 485

雍正十一年四月初八日谕内阁&雍正 485

雍正十三年二月二十七日谕内阁&雍正  485

雍正十三年十一月初十日谕内阁&雍正  486

乾隆元年二月二十四日谕内阁&乾隆  486

谕军机处会同兵部议荣禄设武备科折&光绪  487

谕总理衙门会同礼部奏贵州学政严修请设转科折&光绪  487

着总理衙门议恽毓鼎奏经济特科宜议登进之途一折&光绪  488

准荣禄、高燮曾等奏请设武备特科折&光绪  488

请办理宋伯鲁奏经济特科折&光绪  488

谕特科、童岁科改试策论折&光绪  489

准总理衙门议特科折&光绪  489

准郑思赞特科一折&光绪  489

着停罢经济特科&慈禧  489

光绪二十七年四月十七日上谕&慈禧  490

经济特科考试章程&总理衙门  490

钦定经济特科阅卷大臣名单&慈禧  491

处分取中经济特科人员敕&慈禧  491

奏议 492

吏部议得考试之期 492

吏部议所取人员 492

吏部议所取人员 493

上内阁言被荐人才试期&施闰章  494

奏请设经济特专科折&严修  495

请设武备特科折&高燮曾  497

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梁启超等  497

奏请经济岁举归并正科并各省岁科试迅即改试策论折&宋伯鲁  499

遵议开设经济特科折&总理衙门 500

奏特科大典请严定滥保处分折&郑思赞  502

请参酌中外兵制设武备特科片&荣禄  502

总署议覆经济特科并章程折&总理衙门 503

特科荐举人员造具清册奏&寿全、奎英等  505

荐举 506

奉辞征檄揭子&毛奇龄  506

再辞征檄揭子&毛奇龄  506

三辞征檄揭子&毛奇龄  508

覆谢福建吴观察荐举书&毛奇龄  509

上鄂制台&李颙  510

辞征&李颙  511

与当事论出处&李颙  512

寄子&李颙  513

答友人&李颙  514

李因笃《陈情表》&金农 514

与李湘北书&顾炎武  515

与叶讱庵书&顾炎武  516

答李子德&顾炎武  516

答子德书&顾炎武  516

答次耕书&顾炎武  517

与次耕书&顾炎武  518

与李中孚书&顾炎武  518

上兵部尚书王公书&汪懋麟 518

上工部尚书陈公书&汪懋麟  519

再上王公书&汪懋麟  520

与陈介眉庶常书&黄宗羲 520

上大司农梁公辞征召书&徐釚  521

辞荐举呈词&范鄗鼎 522

丙辰词科举目&杭世骏  524

与厉樊榭劝应制科书&全祖望 530

答姚薏田书&全祖望  530

与赵谷林兄弟书&全祖望 531

辞启&唐绍祖  532

辞启&秦蕙田  533

辞苏先生启&沈埁  534

谢从子钦启&梁机  536

辞兵部侍郎署江苏巡抚顾公琮荐启&胡期颐  537

辞宁夏赵银台荐启&陈撰  538

谢绍兴叶郡守启&周大枢 538

谢眉庵少司马启&华希闵 539

谢少司农临川李公诗并启&赵昱  540

经济特科同征录&张一麐  541

经济特科各省荐举名录&袁丕元  545

举尹恭保应特科奏&黄槐春  548

奏请罗度等辞特科&岑春煊  549

辞保荐经济特科书&唐佩员 549

制策 550

康熙己未博学鸿儒科试题 550

省耕&王鸿绪  550

璇玑玉衡赋&王鸿绪  550

御试省耕诗二十韵&尤侗  552

御试璇玑玉衡赋&尤侗  552

御试省耕诗二十韵&朱彝尊  553

省耕诗&施闰章  553

璇玑玉衡赋&施闰章  554

御试省耕&彭孙遹  554

璇玑玉衡赋&彭孙遹  555

省耕应制二十韵&张英  556

璇玑玉衡赋&张英  556

省耕&汤斌  557

璇玑玉衡赋&汤斌  558

璇玑玉衡赋&张玉书  559

御试省耕诗&潘耒  561

御试璇玑玉衡赋&潘耒  561

康熙十八年三月御试省耕诗&徐嘉炎  562

御试璇玑玉衡赋&徐嘉炎  562

御试省耕诗二十韵&方象瑛  563

璇玑玉衡赋&方象瑛  564

省耕二十韵&韩菼  565

璇玑玉衡赋&陈维崧  565

御试省耕诗二十韵&严绳孙  567

乾隆丙辰博学鸿儒科试题 567

五六天地之中合赋&刘纶  568

赋得山鸡舞镜&刘纶  569

黄钟为万事根本论&刘纶  570

史论&刘纶  570

经解&刘纶  571

五六天地之中合赋&于振  573

赋得山鸡舞镜&于振  573

黄钟为万事根本论&于振  574

史论&于振  575

经解&于振  576

山鸡舞镜&周长发  577

五六天地之中合赋&周长发  578

黄钟为万事根本论&周长发 579

史论&周长发  579

经解&周长发  582

五六天地之中合赋&杭世骏  584

黄钟为万事根本论&杭世骏  585

赋得山鸡舞镜&杭世骏  586

史论&杭世骏  587

经解&杭世骏  591

五六天地之中合赋&刘藻  594

经解&刘藻  596

赋得山鸡舞镜&沈廷芳  598

黄钟为万事根本论&沈廷芳 599

史论&沈廷芳  599

经解&沈廷芳  600

御试五六天地之中合赋&沈廷芳  602

五六天地之中合赋&汪士锽  603

赋得山鸡舞镜&汪士锽  604

黄钟为万事根本论&汪士锽  604

史论&汪士锽  605

经解&汪士锽  606

五六天地之中合赋&齐召南  608

赋得山鸡舞镜&齐召南  609

黄钟为万事根本论&齐召南  609

史论&齐召南  610

经解&齐召南  612

赋得良玉比君子&张汉  614

五六天地中和赋&周大枢  614

赋得山鸡舞镜&周大枢  615

黄钟为万事根本论&周大枢  615

山鸡舞镜诗&王祖庚  616

山鸡舞镜诗&厉鹗  617

山鸡舞镜诗&桑调元  617

山鸡舞镜诗&凌之调  617

良玉比君子诗&查祥  617

山鸡舞镜诗&曹庭枢  618

山鸡舞镜诗&沈德潜  618

丙辰博学鸿儒科钦命补试题 618

复见天心论&万松龄  619

指佞草赋&万松龄  620

赋得良玉比君子&万松龄  620

指佞草赋&朱荃  621

赋得良玉比君子&朱荃  621

癸卯经济特科首场试题 622

李熙答卷 622

胡玉缙答卷 624

刘体仁答卷 626

熊元锷答卷 627

袁嘉谷答卷 629

单镇答卷 632

胡均答卷 634

吴廷锡答卷 636

陈问咸答卷 638

顾祖彭答卷 639

赵录绩答卷 641

尹彦鉌答卷 643

王季烈答卷 645

张通谟答卷 648

邵启贤答卷 650

连文瀓答卷 652

刘邦骥答卷 654

王镛答卷 656

许岳钟答卷 658

华世芳答卷 659

张一麐答卷 661

癸卯特科次场试题 663

张一麐答卷 663

登科 665

康熙己未博学鸿儒科题名录&李集、李富孙  665

丙辰博学鸿儒科征士题名录&李富孙  675

钦定经济特科考取人员名单&慈禧  689

艺文 691

送孙豹人归扬州序&施闰章  691

应召入都留别亲旧&施闰章  691

送邓孝威&施闰章  692

己未京邸守岁同耦长用欢字&施闰章 692

午门谢颁月廪&施闰章  693

诏赐被荐诸臣月廪恭纪&施闰章  693

己未二月朔同被征诸臣集试体仁阁上赐食且宣谕曰馆选廷试例不给馔嘉尔等学行名儒优以旷典是日治南馔张椅坐盖前所未有也恭赋纪恩&施闰章  693

三月一日入直史馆见玉河水色次韵陈其年&施闰章  693

应诏入都呈司农公二首&徐釚  693

赴召言怀四首&尤侗  694

同举诸公公宴&尤侗  694

三月朔日太和殿御试赐饭体仁阁恭纪二律&尤侗 694

阅邸报见群公荐表滥及野老姓名将修辞启先成二首&孙枝蔚 694

见征入京后作&孙枝蔚  695

出京&孙枝蔚  695

吏部奉旨议授布衣六人正字职衔枝蔚与焉因纪此&孙枝蔚 695

奉酬王贻上侍读见贺授正字职衔放归故山次来韵&孙枝蔚  696

部议初授布衣及生员贡监生年老者六人为司经局正字疏上上特命进内阁中书舍人复增未与试者二人同授是官再纪二诗&孙枝蔚  696

和黄山谷拟省题二首&孙枝蔚  696

处士三人被召不至美之以诗各一绝&孙枝蔚  697

李容斋学士招饮是夕闻荐举之令&方象瑛  698

上谕荐举博学鸿辞恭纪和李学士韵&方象瑛  698

初入翰林呈同馆诸君&方象瑛  698

送李天生奉旨归养&方象瑛  699

北征马上作&严绳孙  699

送李天生同年侍养归秦中&严绳孙  700

秋日赐翰林詹事官太液池藕&严绳孙  700

诏添日讲起居注官引见乾清门&严绳孙  700

后六日再引见&严绳孙  700

拜命后作&严绳孙  701

和其年清明日遊萬柳堂忆故园风景&彭孙遹  701

戊午应召入都留别里中亲友&汤斌 701

康熙十八年二月蒙恩转侍读学士恭纪二章&张英  701

送李天生检讨还秦中&张英  702

送邓孝威授正字归海陵再示豹人&王士祯 702

送姜西溟归慈溪&王士祯 702

钱学士诗序&朱彝尊  703

丛碧山房诗序&朱彝尊  703

戊午九月予谬以入荐赴都奉谒李学士蒙赐晋接兼屡有请召陪侍燕集谨赋长律一十六韵志谢&毛奇龄  704

万柳堂赋&毛奇龄  704

赠傅青主征君二首&冯溥  705

戊午春正月捧诵求贤上谕恭纪&冯溥  705

次湘北学士韵纪盛&冯溥  706

同诸老荐举文学次韵&冯溥  706

再叠前韵&冯溥  707

傅青主征君二首&冯溥  707

赠别己未诸子&冯溥  708

告求举博学鸿儒者&郑梁  708

《汤子遗书》提要&纪昀  708

《尧峰文钞》提要&纪昀  709

《松桂堂全集》提要&纪昀  709

《曝书亭集》提要&纪昀  710

《世恩堂集》提要&纪昀  710

《己未词科录》序&吴骞  711

《己未词科录》凡例&秦瀛  711

再送畲西麓南归序&方苞  712

家讱斋广文举孝廉方正科赋赠&周长发  713

春雪诗&周长发  713

北征录别&周长发  713

与吴阁学书&刘大櫆  714

再与吴阁学书&刘大櫆  714

与高督盐书&刘大櫆  715

吴青然诗集序&刘大櫆  715

诏征博学鸿词赴都道中述怀&刘大櫆  716

送赵意林归浙江序&李绂  716

五月朔日随应制科诸臣谢恩颁月给餐钱恭纪&沈廷芳  717

十月五日养心殿引见授翰林院庶吉士赐圣制日知荟说全帙恭纪二十韵&沈廷芳  717

散馆后引见特授编修感恩恭纪一首&沈廷芳  717

挽族兄东甫征君&沈廷芳  718

词科同年录后序&沈廷芳  718

制科齿录后序&齐召南  719

胡稚威集序&齐召南  719

赴召集序&张熷  720

《词科余话》载鸿博酬答诗&杭世骏  721

绳庵内外集序&钱文端  728

鹤征前录序&李集  728

鹤征录续辑序&李富孙  729

鹤征前录跋&沈懋德  730

鹤征录叙&冯集梧  730

鹤征录凡例&李富孙  731

鹤征后录序&法式善  732

鹤征后录序&李富孙  732

鹤征后录跋&李超孙  733

鹤征后录跋&沈懋德  733

清代征士记序&秦光玉  734

清代征士记叙&袁丕元  734

杂录 736

词科杂录&毛奇龄  736

史馆兴辍录&毛奇龄  738

鸿博史馆论诗&毛奇龄  738

己未博学鸿儒科&王应奎  739

隐逸之士应词科&王应奎  739

施闰章改置二等&王应奎  740

己未博学鸿词之盛典&刘廷玑  740

己未词科未取之名士&戴璐  740

己未博学鸿词科&金农  741

平湖陆葇&金农  741

姜宸英&金农  741

严绳孙难进易退&小横香室主  742

营谋荐鸿博科&小横香室主  742

鸿博科征聘不至&小横香室主  742

傅征君不应鸿儒之试&小横香室主  742

孙豹人对于吏部集验之措词&小横香室主  743

荐举优异&王士祯  743

四布衣&王士祯  743

上赐&王士祯  744

明史开局&王士祯  744

征聘不至&王士祯  744

荐隐逸&王士祯  745

傅山父子&王士祯  745

应、徐二高士&王士祯  745

汉印&王士祯  746

特达&王士祯  746

梅异&王士祯  746

日者&王士祯  746

钱葆馚&王士祯  747

吴雯诗&王士祯  747

王士祯、魏象枢举汤斌&王士祯  747

《己未词科录》丛话&秦瀛  748

汤斌行略&冯溥  755

自为墓志铭&毛奇龄  756

朱竹垞家书之一&朱彝尊  757

承德郎日讲官起居注右春坊右中允兼翰林院编修严君墓志铭&朱彝尊 757

《朱竹垞先生年谱》纪朱彝尊应征事&杨谦  758

《李因笃年谱》纪博学鸿儒科事 759

《稼书先生年谱》纪陆陇其应征事&陆宸徵 李铉  760

《傅青主年谱》纪傅山应征事&丁宝铨  761

《悔庵年谱》自纪应征事&尤侗  762

《愚山先生年谱》纪施闰章应征事&施念曾 764

故明中宪大夫太常寺少卿兵科给事中来君(集之)墓碑铭&毛奇龄  765

吴征君德配傅孺人墓志铭&毛奇龄  765

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兼刑部尚书易斋冯公(溥)年谱&毛奇龄  766

万文贞先生传&全祖望  766

吏牍钞存&戴璐  766

李二曲隐居读书&徐珂  769

应潜斋却征&徐珂  770

彭羡门为康熙制科第一&徐珂  770

康熙制科有佳山堂六子&徐珂  771

杜傅得制科美授&徐珂  771

魏文毅羡康熙制科&徐珂  771

姜西溟不获举制科&徐珂  771

预各项特科之难&徐珂  771

圣祖诏开博学宏儒科&徐珂  772

圣祖优礼宏博举子&徐珂  772

康熙朝试宏博之宽&徐珂  773

丙辰词科四布衣&杭世骏  773

秦松龄因逋粮案拔官&小横香室主  774

《鹤征后录》杂缀&李富孙  774

《沈归愚自订年谱》纪应征事&沈德潜  776

刘纶应鸿词科&汤纬堂  777

祖孙同应制科&徐珂  777

刘海峰制科不第&徐珂  777

刘文定为乾隆制科首选&徐珂  777

胡天游试制科不第&徐珂  778

厉樊榭试制科不第&徐珂  778

汪后来以武人被荐制科&徐珂  778

高宗优礼宏博举子&徐珂  778

乾隆制科给银两&徐珂  779

乾隆制科试五题&徐珂  779

陈兆仑三次通籍&徐珂  779

世宗诏举孝廉方正&徐珂  780

论设特科为国家自强之本&阙名  780

恭读四月十七日上谕谨注&阙名  781

恭读正月初六日上谕再谨注&阙名  782

论再开经济特科事&阙名  783

论经济 784

条陈特科&阙名  785

详记考试特科事&阙名 785

《大公报》记特科事&阙名 786

特科纪事&吕佩芬  795

《陈石遗先生年谱》纪特科事&陈声暨等  797

《朱征君年谱》纪特科事&周云  798

《三水梁燕孙先生年谱》纪特科事&凤冈及门弟子  799

《冒鹤亭先生年谱》纪特科事&冒苏怀  800

《严修日记》纪特科事&严修  800

《荣庆日记》纪特科事&荣庆  803

德宗御书经济特科题&徐珂  803

张文襄阅经济特科卷&徐珂  803

王文勤恶经济特科&徐珂 804

周树模劾经济特科&徐珂  804

宋恕未应经济特科&徐珂 804

停经济特科&徐珂  804

复经济特科&徐珂  804

德宗诏开经济特科&徐珂  805

经济特科覆试题&徐珂  805

词科&张廷玉  805

纪制科特举&王庆云  811

词科摭言&全祖望  812

词科缘起&全祖望  813

博学鸿词科&吴振棫  814

博学鸿词科考&沈德潜  815

特科得人之盛&小横香室主人  816

制科&柯劭忞  817

特科&徐珂  819

各项特科之得人&徐珂  819

大科词科&徐珂  819

附编:两汉魏晋南北朝卷 823

西汉 823

求贤诏&汉高祖 823

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诏&汉文帝 823

至言&贾山 823

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诏&汉文帝  826

汉文帝十五年九月“贤良”科制策 826

策问&汉文帝  826

对策&晁错  826

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者诏&汉武帝  829

东方朔自荐贤良方正&班固  829

举贤良诏&汉武帝  829

元光元年五月“贤良”科制策 830

第一策策问&汉武帝  830

对策&董仲舒  830

第二策策问&汉武帝  832

对策&董仲舒  833

第三策策问&汉武帝  834

对策&董仲舒  834

元光五年五月“贤良文学”科制策 837

策问&汉武帝  837

对策&公孙弘  837

察茂材异等诏&汉武帝  838

举贤良诏&汉昭帝  838

举贤良文学诏&汉昭帝  838

令有司问郡国所举贤良文学诏&汉昭帝  839

举文学诏&汉宣帝  839

地震诏&汉宣帝  839

赐鳏寡举贤良诏&汉宣帝  839

贤良进言诏&汉宣帝  840

举孝悌等诏&汉宣帝  840

博举吏民诏&汉宣帝  840

赦天下诏&汉元帝  840

日食举茂材贤良诏&汉元帝  841

求直言诏&汉元帝  841

举贤良方正诏&汉成帝  841

举贤良方正诏&汉成帝  841

贤良方正制策 842

对策&谷永  842

对策&杜钦  843

河平四年白虎殿“贤良”科制策 844

策问&汉成帝  844

对策&杜钦  844

令举可充博士者诏&汉成帝  844

令举敦厚有行义能直言诏&汉成帝  845

日蚀赦天下诏&汉哀帝  845

对策&杜邺  845

元始元年贤良对策&申屠刚 846

西汉举贤良文学&马端临  847

西汉贤良方正登科 847

汉文帝十五年 847

武帝建元元年 848

武帝元光元年 848

成帝建始三年 848

哀帝元寿元年正月 849

平帝元始元年 849

东汉 852

因日食下诏&光武帝  852

举贤良方正诏&光武帝  852

四科取士诏&光武帝  852

日食求言诏&汉明帝  852

日食诏&汉明帝  853

地震举贤良方正诏&汉章帝  853

日食举直言极谏诏&汉章帝  853

求贤诏&汉章帝  853

选举诏&汉和帝  854

举贤良诏&汉和帝  854

永元六年“贤良方正”科制策&养奋  854

因日食举士诏&汉安帝  855

举明习阴阳灾异者&汉安帝  855

永初三年“贤良方正”科制策&鲁丕 855

举有道术达于政化之士诏&汉安帝  856

举敦厚质直者诏&汉安帝  856

举有道之士诏&汉安帝  856

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诏&汉顺帝  856

举敦朴士对策&李固 856

地震求直言诏&汉顺帝  857

对策&李固 857

举贤良方正、能探赜索隐者诏&汉顺帝 858

举贤良方正对策&皇甫规  858

严选举诏&汉桓帝  859

因地震举贤良方正诏&汉桓帝  859

举贤良方正诏&汉桓帝  859

因地震举贤良方正诏&汉桓帝  859

举贤良方正诏&汉桓帝  860

日蚀举贤良方正对策&刘淑  860

举贤良方正上书陈事&刘瑜  860

延熹九年举至孝对策&荀淑  861

阳嘉二年举敦朴对策&马融  862

永康元年举贤良方正对诏&皇甫规  863

东汉举贤良文学&马端临 863

章帝建初元年 863

和帝永元六年 864

和帝永元九年 864

桓帝永兴二年 864

桓帝延熹八年 864

桓帝延熹九年 864

桓帝永康元年 865

三国 867

求贤令&魏武帝  867

求贤令&魏武帝  867

卫尉官各举所知诏&魏武帝  867

取士不必限年诏&魏文帝  867

举天下儁德茂才诏&魏文帝  868

公卿近臣举良将&魏明帝 868

公卿举贤良诏&魏明帝 868

公卿举贤良笃行之士诏&魏明帝  868

两晋 869

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诏&晋武帝  869

诏诸贤良方正直言会东堂&晋武帝  869

东堂策问贤良方正直言夏侯湛等十七人&晋武帝 869

对策&挚虞  869

策问贤良郤诜&晋武帝  870

对策&郤诜  870

策问贤良阮种等&晋武帝  872

对策&阮种  872

武帝庭诏&晋武帝  873

对策&阮种  874

举贤良直言之士诏&晋成帝  874

举贺循为贤良、杜夷为方正疏&王敦  874

举贤&傅玄  874

奏霍原应举寒素&李重  875

录吴名臣后诏&晋明帝  876

举贤良直言之士诏&晋成帝  876

举贤良诏&晋成帝  876

诏百官&简文帝 876

两晋贤良登科录 877

泰始四年 877

泰始七年 877

梁朝 879

南郊诏&梁武帝  879

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诏&梁武帝  879

北魏 880

举人诏&魏太宗  880

征卢玄崔绰等诏&魏武帝 880

禁州郡逼遣贤良诏&魏武帝  880

举才堪专对者诏&魏献帝  880

举力田孝悌等人诏&魏献帝  881

举孝悌廉义文武应求者诏&魏献帝  881

举孝悌廉义文武应求者诏&魏献帝  881

举孝悌廉义文武应求者诏&魏献帝  881

久旱得雨诏&魏献帝  881

令一品至五品各举所知诏&魏明帝 882

求德行文艺政事强直者诏&魏庄帝  882

北周 883

二十四军举贤良诏&周武帝  883

三公以下各举所知&周武帝  883

公卿以下各举所知诏&周武帝  883

令六府各举贤良清正之人诏&周武帝  883

诏诸畿郡各举贤良&周武帝  883

令山东诸州各举人诏&周武帝  883

举人诏&周静帝  884

北齐 885

举贤良诏&文襄帝  885

搜访贤良诏&孝昭帝  885

大使巡行天下诏&武成帝  885

征引书目 886

附录:20世纪以来制举研究论著、论文索引 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