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迈向社会理论的立法理论 1
一、立法的概念——一个法社会学角度的解析 2
(一)现有的定义及评价 3
(二)法、法律和立法辩 5
(三)一个法社会学角度的综合界定和阐释 10
二、法社会学视域中的立法观 14
(一)现行立法观之检讨 14
(二)立法观的重建——法社会学的立法观 18
三、立法的时代精神 26
(一)宽容——立法的观念选择 27
(二)多元——水半的资源选择 28
(三)谦虚——立法的心态选择 29
上篇 原理论第一章 立法的社会需求 35
第一节 法的生成 36
一、“法的生成”的概念解析 36
二、“法的生成”的理论证成 38
三、“法的生成”的普遍特征 42
第二节 立法的起点:社会的秩序化需求 44
一、社会与秩序 45
二、秩序与规则 55
三、规则(秩序)与法律(立法) 63
第三节 秩序变迁与立法发展 79
一、秩序变迁的哲学分析 79
二、立法发展的概念解析 80
三、立法发展的模型构造 81
第四节 “扩展秩序”下的中国立法 84
一、自生秩序理论回应中国问题的“困境” 84
二、“扩展秩序”下的中国立法 87
第二章 立法的社会目的 91
第一节 立法的社会目的:满足社会的秩序化需求 93
一、法律规则的秩序性:建立一个内部协调一致的法律秩序 93
二、在秩序范围内协调利益与价值的冲突 101
三、最终目的:建立一个法律秩序 118
第二节 保障立法目的实现的几个因素 122
一、立法观的转变:保障人权与公民权利 122
二、立法权的社会化:法案起草的社会化与立法参与的制度化 127
三、立法的时机选择:法的保守性与多种制约因素 130
第三章 立法的思维方式(上)——理论的建构 137
第一节 立法的权利思维学 138
第二节 自由与秩序的哲理 139
一、秩序与自由、规则 140
二、自由的理念 146
三、自由与秩序的法理 151
第三节 权利思维的本体展开 156
一、立法配置的范畴群 157
二、自由秩序的立法确证 166
三、权利思维的逻辑结构 177
四、权利思维方式:当代中国立法思维的理性选择 188
第四章 立法的思维方式(下)——实践的操作 194
第一节 中国现行立法思维的检讨与重建 194
一、对政治学与工具主义立法思维的批判 195
二、具体立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出路 197
第二节 立法中的权利分配与权利限制 203
一、立法中权利分配的原则 203
二、立法中权利冲突的概念 216
三、权利冲突的实质 223
四、权利的限度 225
下篇 范畴论第五章 立法体制 235
第一节 立法体制概述 235
一、立法体制的概念分析 235
二、对中国现行立法体制的反思 239
第二节 中国现行立法权限划分体制的社会学分析 250
一、立法权限划分体制的社会学意义 250
二、立法权限划分体制结构、功能分析 253
第三节 时代视角下的中国立法体制 260
一、对国家主权的观念带来变化 260
二、对行政机关立法的要求增强 261
三、要求形成较好应对法律移植的立法体制 264
第六章 立法程序 268
第一节 现代立法程序的作用及其局限 268
一、有限理性与立法程序的设置 269
二、现代立法程序的作用和意义 278
三、现代立法程序的局限及其弥补 287
第二节 立法的前程序阶段 292
一、立法规划 292
二、立法建议 293
三、立法决策 294
四、起草法案程序 296
第三节 立法的正式程序阶段 297
一、代议制决策的合理性分析 297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与立法正式程序阶段的制度设置 302
第七章 立法论证 313
第一节 立法论证的原理分析 313
一、“论证”的概念分析 313
二、论证“立法”的必要性 316
三、立法论证的界定及其特征 319
四、本章的限定:立法准备阶段中的立法论证 325
第二节 立法论证的起点:立法需求的发现 326
一、立法需求:发现抑或设计 326
二、立法需求的发现途径 330
第三节 立法准备阶段中的价值论证 345
一、多元利益的整合 346
二、立法价值衡量 348
三、立法价值衡量需要注意的几个宏观因素 351
第八章 立法效益 356
第一节 立法成本 357
一、立法中成本论证的重要性 358
二、立法成本的构成 360
三、立法的必要成本和非必要成本 368
四、国家与公民的成本分担 370
第二节 立法效益 375
一、立法效益与法的实现与实效 376
二、降低立法成本、提高立法效益的方式 378
第九章 立法质量 383
第一节 立法质量的内涵 384
一、立法质量的定义 384
二、立法质量的特征 386
三、立法质量与立法效益 387
第二节 立法质量的评价标准 388
一、立法的价值合理性标准 389
二、立法质量的形式合理性标准 394
三、立法质量的现实合理性标准 399
第三节 影响立法质量之因素分析 402
一、立法理念 402
二、立法论证 403
三、立法体制 404
四、立法程序 404
五、立法技术 405
六、立法者 406
第四节 提高立法质量的途径 408
一、转换立法思维 408
二、加强立法论证,尤其是立法准备阶段中的立法论证 410
三、完善立法体制 411
四、完善立法程序 414
五、提高立法技术 416
参考文献 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