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克思出发“实践的唯物主义”逻辑构造》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効民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0481171
  • 页数:289 页
图书介绍:21世纪是不断创新的世纪,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及其理论的置疑也层出不穷,本书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出发,为今天的人们如何解读马克思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和方式.全书系统全面的阐述了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当代形态与逻辑构造,提出了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观。

导论 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与作用 1

一 人的自然发生 1

二 “天人合一”:人的原始状态 4

三 “天人相分”:人从自然界中的自我提升 6

四 主体与客体 10

五 “人生悖论”: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 12

六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实践的唯物主义” 17

七 天人关系 20

第一章 实践 24

第一节 人与人的活动 24

一 人的活动 24

二 人的活动方式 26

三 人活动的舞台 29

第二节 人的本质 30

一 人是什么 30

二 马克思的实践概念 32

三 作为实践内在成分的最初精神因素:感觉与知觉 35

四 作为实践内在成分的基本精神因素:语言 37

五 实践是人与人生存的世界的中介 40

第三节 物质生产活动 44

一 物质财富的生产活动是人类首要的活动 44

二 物质生产活动的基本要素 46

三 物质生产活动的基本要素的历史发展 47

四 物质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协作 48

第四节 社会交往活动 49

一 动物界的交往行为 49

二 社会交往活动源自人的生命需要 51

三 社会交往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52

四 社会交往活动的竞争与合作的两重性 54

五 社会交往活动创造社会关系与社会组织 55

六 社会交往方式是人与人的相互作用方式 56

第二章 认识活动与理性世界 58

第一节 理性传统、科学精神 58

一 童稚之心 58

二 非功利的价值取向 59

三 逻辑的方法 60

四 有根据的怀疑 63

五 知识的不断完善和创新 64

第二节 认识活动 64

一 人的感性能力与理性能力 64

二 比较:划分与度量 67

三 归纳法与演绎法 69

四 分析法与综合法 70

五 辩证法 70

六 认识活动中的非理性因素:情感、意志 73

七 认识的建构: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和过程 74

八 认识的建构:外在制约参量的干预和控制 75

九 认识的发展 76

十 认识活动的局限性 79

十一 科学活动 80

第三节 理性世界:哲学图景 80

一 实体 82

二 作用 83

三 系统 85

四 过程 88

五 世界 92

第四节 真理:思想的界限 93

一 历史上的真理观 93

二 真理的内在性质:逻辑的自洽性 95

三 真理的外在尺度:实践的检验 96

四 真理是实践的理由 98

第三章 功利活动与意志世界 99

第一节 价值 99

一 人的需要 99

二 价值——人的需要的满足 101

三 人的价值——人对人的意义 102

第二节 评价 107

一 主体对客体的评价 107

二 主体的自我评价 109

三 意志自由和社会规范 111

第三节 功利活动 115

一 活动的功利性与非功利性 115

二 政治活动与社会理想 116

三 道德行为与人格理想 122

第四节 意志世界:价值体系 126

一 人生态度 126

二 人生选择 129

三 人生意义 131

四 意志对理性、实践的引导 133

第四章 审美活动与情感世界 135

第一节 审美活动 135

一 人对世界的感受和体验 135

二 艺术创造活动 139

三 艺术鉴赏活动 146

四 情绪性行为 150

五 人的情感过程 151

第二节 情感世界:精神体验 152

一 多样、发展的情感世界 152

二 喜悦与悲哀 155

三 自信与自卑 157

四 平和与焦躁 159

五 忧患与狂妄 160

六 崇高与渺小 163

七 美与丑 165

第三节 人的精神与实践 167

一 精神:知识、意志、情感的统一 167

二 精神的发展和历史形态 169

三 精神对实践的作用 171

四 实践对精神的基础地位与决定作用 173

五 人生境界 177

第五章 社会:活动的人的系统 181

第一节 个人的活动及其意义 181

一 个人的作用:意志、能力、参与度 181

二 个人的数量:人口的社会意义 183

三 普通个人与历史人物的作用 185

四 个人与社会 187

第二节 群体的活动及其意义 189

一 社会分工 189

二 社会分化:职业 191

三 社会分化:民族 192

四 社会分化:宗教 194

五 社会分化:阶级 195

第三节 个人、群体的活动的主要领域 197

一 经济活动领域 197

二 政治活动领域 199

三 文化活动领域 201

第四节 社会矛盾与社会整合 203

一 社会矛盾 203

二社会基本矛盾 204

三 妥协与对抗 207

四 保守与革新 209

五 和平与战争 214

六 社会整合 216

第六章 历史:人的活动的过程 220

第一节 人的活动与历史的趋势 220

一 历史的“悖论” 220

二 人的活动及其合力 222

三 历史的共性与个性 224

四 历史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226

第二节 人类历史过程 228

一 马克思考察历史的特定着眼点 228

二 多线、多样的前资本主义历史 231

三 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壮大和确立 236

四 自由资本主义与马克思主义 241

五 垄断资本主义与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 246

六 进入21世纪的人类世界 252

七 人的家园 259

第三节 社会历史观 262

一 个人彰显的英雄史观 262

二 影响深远的精神决定论 263

三 独树一帜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264

四 社会历史的多因素综合作用理论 266

结束语 哲学的内在性质与外在功能 268

一 哲学的源头 268

二 哲学的内容和形式 270

三 哲学围绕的中心和哲学的根本问题 273

四 哲学的分叉:民族性 275

五 哲学的论争:派别性 278

六 哲学的发展:时代性 280

七 哲学的现代地位和功能 281

参考文献 286

后记 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