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问题的提出:一个犯罪类型学的分析 1
第一章 中国少数民族犯罪调查:现象学的考察 23
第一节 贵州省世居少数民族犯罪实证研究 23
一、十大世居少数民族犯罪特征考察 24
二、贵州省世居少数民族犯罪的样本意义 60
第二节 中国少数民族犯罪的共性规律 62
一、犯罪类型特征是总结犯罪规律的基础 62
二、中国少数民族犯罪特征识别 63
第二章 中国少数民族犯罪的原因结构系统 73
第一节 贵州省世居少数民族犯罪生成因素研究 73
一、苗族犯罪生成因素 74
二、布依族犯罪生成因素 79
三、侗族犯罪生成因素 83
四、土家族犯罪生成因素 84
五、彝族犯罪生成因素 85
六、仡佬族犯罪生成因素 88
七、水族犯罪生成因素 89
八、回族犯罪生成因素 89
九、白族犯罪生成因素 90
十、瑶族犯罪生成因素 91
第二节 中国少数民族犯罪的原因系统 93
一、犯罪原因——一个复杂系统 94
二、中国少数民族犯罪的独特原因系统 97
第三章 公共政策:少数民族犯罪的治理实践 105
第一节 国外少数民族犯罪问题及民族问题的政策法律借鉴 106
一、各国少数民族犯罪及民族问题的政策法律考察 106
二、一个比较性的结论——统一主权下的多元文化 118
第二节 中国少数民族犯罪、民族问题及其对策的历史考察 120
一、新中国成立前少数民族犯罪及政策法律调整 120
二、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犯罪及政策法律调整 127
第三节 “两少一宽”——少数民族犯罪的专项刑事政策分析 131
一、“两少一宽”刑事政策的提出 132
二、“两少一宽”政策的基本内容 134
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背景下对“两少一宽”刑事政策的反思和展望 142
第四章 中国少数民族犯罪立法控制论 151
第一节 民族自治地方刑事变通立法问题研究 151
一、民族自治地方变通立法引论 152
二、民族自治地方变通立法基本理论 155
三、少数民族刑事变通立法问题 160
四、民族自治地方刑法变通立法的实践 165
五、民族自治地方刑法变通立法的反思 173
第二节 “习惯法”的价值判断——回归少数民族刑法文化 178
一、少数民族“习惯法”的由来及其主要内容 179
二、民族“刑事习惯法”的功能 186
三、民族“刑事习惯法”的传承与创新 189
第五章 中国少数民族犯罪司法控制论 195
第一节 “严打”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实践与反思 195
一、少数民族地区的“严打”实践 196
二、对少数民族地区“严打”的反思 200
第二节 少数民族迷信犯罪的处理对策 202
一、贵州省边远民族地区的封建迷信遗俗 202
二、民族地区封建迷信犯罪及其处理 204
第三节 少数民族犯罪的非犯罪化与轻刑化问题 209
一、少数民族犯罪的非犯罪化 210
二、少数民族犯罪的轻刑化 213
第四节 少数民族服刑人员监禁矫正问题 215
一、少数民族在押监禁矫正人员的构成特征 216
二、少数民族服刑人员监禁矫正情况调查与分析 225
第六章 中国少数民族犯罪社会控制论 285
第一节 两种不同类型的犯罪控制形态 286
一、国家本位的犯罪控制观 286
二、社会本位的犯罪控制观 289
第二节 转型之中的中国犯罪社会控制 291
一、综合治理方针考略 291
二、中国犯罪社会控制的转型 295
第三节 中国少数民族犯罪控制机制的设计 300
一、中国少数民族犯罪社会控制的实践 301
二、中国少数民族犯罪社会控制的完善 307
第七章 一个比较性的展望:“少数人权利”概念的勃兴及其借鉴 317
第一节 “少数人权利”概念的起源与发展 317
一、“少数人”的界定 317
二、“少数人权利”的发展 325
三、“少数人权利”的解读 328
第二节 中国少数民族人权保障与少数民族犯罪 331
一、中国少数民族人权状况及其评价 333
二、中国少数民族的特别刑事关护 337
参考文献 341
索引 359
后记 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