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综述 1
第二篇 概况 9
第一章 河流特征 9
第一节 干支流形势 12
河南黄河干流 12
弘农涧河 14
伊洛河 15
沁河 16
蟒河 17
天然文岩渠 18
金堤河 18
第二节 河道特性 19
白鹤以上河段 21
白鹤至张庄河段 22
第三节 水文泥沙与河床演变 23
洪水特征 26
泥沙特性 28
河道冲淤 30
第二章 经济文化 35
第一节 区域经济 37
三门峡市 37
洛阳市 38
济源市 39
焦作市 40
郑州市 41
新乡市 43
开封市 44
濮阳市 44
第二节 文化名胜 45
三门峡市 45
函谷关 46
虢国墓地 47
洛阳市 48
白云山 48
龙门石窟 48
济源市 49
五龙口 50
焦作市 50
云台山 50
嘉应观御坝碑 51
郑州市 51
少林寺 51
新乡市 52
开封市 52
清明上河园 53
濮阳市 53
戚城遗址 53
第三节 跨(穿)河工程 54
小浪底水利枢纽库区(渑池—垣曲)南村黄河公路大桥 59
太澳高速公路黄河特大桥 59
郑州黄河铁路大桥 60
107国道郑州黄河公路大桥 60
京珠高速公路郑州黄河特大桥 62
阿深高速公路开封黄河特大桥 63
京九铁路孙口黄河特大桥 64
西气东输穿黄工程 65
第三篇 规划设计 67
第一章 治河方略 67
上拦下排,两岸分滞 68
“上拦下排、两岸分滞”控制洪水;“拦、排、调、放、挖”处理和利用泥沙 68
第二章 规划 71
第一节 综合治理规划 71
防洪工程“九五”可行性研究报告 71
黄河流域治理近期专项工程建设规划 72
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 73
防洪工程“十五”可行性研究报告 75
河南黄河防洪工程建设“十五”计划和2015年长远规划要点 76
河南黄(沁)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实施方案 76
第二节 专项规划 77
黄河下游滩区安全建设规划(1993~2000) 77
河南省黄河下游2001年至2005年滩区安全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78
河南黄河滩区移民建镇总体规划 79
黄河下游游荡型河道整治方案初步研究报告 80
河南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规划(郑州—开封) 80
河南“数字黄河”工程规划报告 81
第三章 工程勘测与设计 83
第一节 工程勘测 83
平面控制测量 84
高程控制测量 84
地形测量 86
工程测量 86
黄河大断面测量 86
地质勘察 92
勘测技术 95
第二节 工程设计 95
堤防工程设计 96
河道整治工程设计 100
滩区安全建设设计 101
引黄涵闸设计 101
第四篇 工程建设与河道治理 103
第一章 建设管理 103
第一节 计划管理 103
防洪基建 104
事业基建 105
防汛岁修 105
第二节 建设管理体制 107
“三项制度”改革 107
基本建设程序 108
工程质量监督 109
质量监督项目站 110
工程建设督察 111
工程飞检 112
工程竣工验收 112
第二章 堤防与险工 114
第一节 堤防 115
堤防培修 115
堤防加固 119
堤防险点消除 124
生物防护工程 129
行道林及护堤地植树 130
植草 130
堤防道路 130
标准化堤防建设 130
第二节 险工坝岸 133
险工新建与改建 133
黑岗口险工 136
滚河防护工程 137
四明堂滚河防护工程 140
第三章 河道治理 141
第一节 河道整治 141
河道整治方案 145
规划治导线 146
控导工程新建续建 146
桃花峪控导工程 147
控导工程改建加高 147
老田庵控导工程 148
大留寺控导工程 148
百船工程 148
第二节 “二级悬河”治理 149
“二级悬河”研究 150
“二级悬河”治理 151
濮阳“二级悬河”治理试验 152
第三节 调水调沙 153
2002年“调水调沙”试验 153
2003年“调水调沙”试验 154
第四章 滞洪区及滩区安全建设 156
滞洪区安全建设 156
滩区安全建设 158
避水村台建设 159
第五章 涵闸工程 160
新建涵闸 160
柳园闸 160
王集闸 163
改建涵闸 163
红旗闸 163
第六章 水利枢纽工程 165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 165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168
西霞院反调节水库 170
故县水利枢纽工程 171
陆浑水利枢纽工程 173
第七章 沁河下游防洪工程 175
堤防工程 176
武陟新左、右堤加固工程 176
武陟左堤老龙湾至沁河口加固工程 177
险工坝岸 177
武陟滑封险工 178
涵闸工程 178
白马沟闸改建 181
河口村水库 182
第八章 金堤河治理 185
金堤河水事协调 185
金堤河干流治理 187
彭楼引黄入鲁灌溉工程 188
张庄闸改建加固工程 189
第五篇 防洪 190
第一章 防汛基础工作 190
第一节 组织机构 190
防汛组织 191
机构职责 193
防汛指挥部职责 194
各级行政首长职责 194
河务部门职责 195
防指成员单位职责 195
第二节 防汛队伍建设 196
防汛专业队伍 196
机动抢险队 198
群众防汛队伍 198
中国人民解放军及武警部队抢险队伍 200
“三位一体”军民联防体系 201
第三节 预案编制与规范化建设 201
预案编制 202
防汛正规化、规范化建设 203
防汛办公室建设 204
第四节 水文测报与气象预报 205
水文站 205
水位站 207
险工水位站 207
水位资料整编 208
气象预报 209
第五节 防汛物资 209
防汛石料 211
防汛料物 211
储备种类及定额 212
防汛设备 215
物资调度 217
第六节 通信 218
有线通信 219
交换设备 220
无线通信 220
运行管理 222
第二章 抗洪抢险 223
第一节 历次洪水 223
1985年洪水 224
1988年洪水 225
1992年洪水 226
1996年洪水 227
2003年洪水 228
第二节 巡堤查险与工程抢护 229
巡堤查险 230
工程抢险 232
温孟堤抢险 233
花园口东大坝抢险 234
高朱庄工程抢险 234
老田庵工程抢险 235
蔡集工程抢险 235
大功控导工程抢险 236
顺河街控导工程抢险 236
第三节 滩区及蓄滞洪区迁安救护 237
滩区迁安救护 237
“96·8”救灾 238
2003年兰考救灾 238
北金堤滞洪区迁安救护 240
第四节 防凌 242
冰凌观测与预报 242
防凌措施 243
水库的防凌调度 244
1996~1997年度凌汛 244
第三章 沁河防汛 246
沁河河道与河势 247
抗洪抢险 247
沁阳王曲抢险 248
2003年抗洪 249
第六篇 水资源开发利用 251
第一章 水资源管理与调度 251
第一节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 253
管理方式 254
取水许可制度 254
水资源保护 263
水环境监测 264
第二节 水量调度 265
水量调度制度建设 265
1999年度水量调度 267
2000年度水量调度 267
2001年度水量调度 267
2002年度水量调度 268
2003年度水量调度 268
第二章 引黄供水 270
第一节 农业用水 271
花园口灌区 271
杨桥灌区 272
三刘寨灌区 273
赵口灌区 273
黑岗口灌区 273
柳园口灌区 274
三义寨灌区 274
武嘉灌区 275
人民胜利渠灌区 275
韩董庄灌区 276
祥符朱灌区 276
大功灌区 277
辛庄灌区 278
石头庄灌区 278
渠村灌区 279
南小堤灌区 279
王称固灌区 280
彭楼灌区 280
邢庙灌区 280
第二节 非农业供水 281
郑州市 282
开封市 283
新乡市 283
濮阳市 283
第三章 滩区水利建设 285
工程建设 287
工程效益 289
第四章 沁河水资源开发利用 292
灌区与供水 292
广利灌区 293
引沁济蟒灌区 294
丹东、丹西灌区 294
水电开发 294
河口村水电站 294
青天河水利风景区 295
第七篇 河务管理 296
第一章 管理机构 296
第一节 黄河水利委员会 296
机构沿革 298
第二节 河南黄河河务局 301
机构沿革 302
2002年机构改革 307
第二章 水政管理 311
第一节 水法规建设与普法 312
法规建设 312
普法宣传教育 313
第二节 水行政执法 314
黄河河道巡查和管理 314
孟津黄河河道学生溺死诉讼案 315
2003年清除濮阳黄河河道违法片林 316
河道建设项目许可 317
第三章 工程管理 319
工程运行管理体制改革 319
群管护堤员下堤 320
专业化工程维修养护公司 320
管理制度 320
养护队伍及基地建设 321
示范工程建设 321
“四化”、“两点”建设 322
管理考核 323
涵闸闸门及启闭机等级评定 324
第四章 财务与审计管理 325
第一节 财务管理体制改革 325
预算管理改革 325
构建事业、企业、基本建设核算体系 326
财政三项制度改革 327
第二节 经费、资金管理 328
事业费管理 329
企业财务管理 332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 332
专项资金管理 333
预算外资金管理 334
第三节 资产管理 335
国有资产管理 336
资产处置 336
清产核资 337
企业单位产权登记 337
第四节 审计管理 338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338
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 339
财务收支审计 339
经济效益审计 340
审计调查 340
第五章 人事与劳动管理 342
第一节 队伍建设 342
干部制度改革 343
干部考核 344
公开选拔 344
干部队伍建设 345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345
职称评聘 346
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347
“爱岗位、练技能、革新创造争文明”活动 348
第二节 劳动工资与安全卫生 349
劳动工资 349
其他工资 350
安全卫生制度建设 351
安全生产责任制 352
医疗卫生 352
社会医疗保险 353
第三节 离、退休职工管理 354
离、退休人员管理制度 354
离、退休人员政治待遇 355
离、退休人员生活待遇 355
组织与开展活动情况 356
文体活动 357
第四节 职工教育 357
教育规划 357
学历教育 359
岗位培训 359
河南河务局干部学校 360
第六章 科技与信息管理 361
第一节 科技管理 362
科技规划 362
项目管理 363
成果管理 364
科技推广 367
第二节 治河技术 367
堤防加固技术 368
河道整治技术 369
混凝土透水桩坝试验研究 370
防汛抢险技术 371
第三节 信息化建设 372
网络建设 373
局域网建设 373
广域网建设 374
网络安全 375
应用系统建设 376
标准化体系建设与管理 376
第四节 档案管理 377
档案升级达标活动 377
档案分类 378
档案鉴定 378
档案检索 379
档案编研 380
档案进馆 380
第七章 经济管理 381
第一节 产业开发 381
建筑施工 384
温孟滩移民安置工程 386
工程管护地开发 389
水费征收 390
加工制造 391
水利风景区建设 391
河道采砂 392
第二节 经营管理 393
管理机构 393
管理制度 394
法人制度 395
经济规划 395
企业管理 395
施工企业 396
第八篇 党群 400
第一章 中共党组织建设 400
第一节 中共河南河务局党组 401
组织沿革 401
重要会议 402
领导班子建设 404
“三讲”教育 405
中心组学习 405
第二节 党务 406
组织建设 406
党员发展 407
民主评议党员 407
创先争优活动 408
宣传教育 408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409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09
第三节 纪检监察 410
廉政制度建设 411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411
党风廉政宣传教育 412
监督检查 412
第四节 精神文明建设 413
文明单位创建 413
职工道德规范建设 414
思想政治工作 414
政研会建设 415
第二章 工会与共青团 416
工会建设 416
职工之家 418
女工工作 419
劳动竞赛活动 419
群众性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活动 420
民主管理 420
政(厂)务公开 420
劳动保护监督检查 421
文体活动 421
共青团建设 422
共青团活动 422
创建“青年文明号” 423
第九篇 人物 424
第一章 人物传略 424
王汉才 424
马静庭 425
刘希骞 425
赵三唐 426
姚哲 426
张林枫 426
睢仁寿 426
罗兆生 427
第二章 人物简介 428
孟晓东 428
袁隆 428
郭林 428
李献堂 429
程致道 429
刘于礼 430
李天松 430
刘华洲 430
岳崇诚 430
郭继孝 431
赵天义 431
叶宗笠 431
李青山 432
于强生 432
王景太 432
赵献允 433
杨家训 433
辛长松 433
王渭泾 434
李德超 434
杨天轩 434
赵民众 435
商家文 435
刘孟会 435
王德智 436
张柏山 436
赵勇 436
端木礼明 437
石春先 437
苏茂林 437
第三章 人物名表 439
河南黄河河务局负责人名表 439
河南黄河河务局处级领导干部名表 441
1984~2003年河南黄河河务局各类专业技术高级职称名表 468
河南黄河河务局高级技师名表 480
河南黄河河务局省部级劳动模范及先进生产者名表 481
第十篇 大事年表 492
附录 517
河南省黄河工程管理条例 517
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河南省黄河工程管理条例》的决定 524
河南省黄河河道管理办法 525
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细则 533
《河南黄河志(1984~2003)》编纂始末 540
表索引 542
插图索引 546
《河南黄河志(1984~2003)》各章节初稿编写人 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