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庸考——道德哲学的“突破”之路一、“哲学的突破” 1
二、弓箭文化与“中”观念的诞生 4
三、“中”观念的价值形态演进 9
(一)“力中”——“知中” 9
(二)“知中”——“德中” 14
(三)“德中”——“中行” 22
(四)“中行”——“中庸” 27
第二章 时中论——作为处世哲学的中庸(一)一、“时中”的内涵及意义 44
(一)“时中”概念的内涵 44
(二)权变的意蕴阐释 48
二、“时中”的标准类型 57
(一)“中”的含义及标准的多元化 57
(二)仁义与礼义 62
三、乡原与狂狷:次中 78
(一)“乡原,德之贼也” 78
(二)“次中”:狂狷 82
第三章 和中论——作为处世哲学的中庸(二)一、“和”观念的源起与演进 96
(一)农耕之和 96
(二)人伦之和 100
(三)身心之和 105
二、和同之辨 109
(一)和平论 110
(二)和中论 114
(三)和一论 119
三、和中的价值观 121
(一)重人不轻天 122
(二)重群不轻己 126
(三)重义不轻利 129
(四)和中论的意义 132
第四章 性中论——中庸之人性论 143
一、中庸之性与道 143
(一)中庸性道之学的肇端及初步完成 143
(二)中庸性道之说的完善 151
二、“未发之中”:儒者第一难透底关 156
(一)“心”之界说 156
(二)“中”与心、性之辨 161
(三)“中和”新旧说 163
(四)良知与“未发之中” 168
(五)夫之“透关” 170
三、内在超越与“人人能中” 178
(一)“人人能中” 178
(二)“内在超越”与中庸 180
(三)性中论的局限 182
第五章 致中论——中庸之工夫论 196
一、本体与工夫 196
二、两路工夫论 197
(一)两路工夫的提出 197
(二)形上承诺与形下落实的工夫论意义 205
(三)“尊德性”与“道问学” 209
(四)良知与工夫 211
三、诚之工夫 215
(一)诚学的产生 215
(二)诚之体用之辨 220
(三)诚之意义 223
(四)诚之修养路线 226
(五)诚之方法 232
四、致知工夫 236
(一)“致知”的双重含义 236
(二)“致知”的方法 242
第六章 至德论——中庸之境界论 255
一、“至德”的含义 255
(一)“内得”与“道” 255
(二)“高明”与“中庸” 257
二、“兼德”之“中庸” 260
三、内圣之境 262
(一)“圣”与“内圣” 263
(二)“觉解”与自由 266
(三)天地境界 269
四、君子之境 273
第七章 中庸之比较——儒家中庸之道的特征一、道德之自由与自由之道德 280
(一)“上德”与“至德” 280
(二)“守中”与“致中” 284
二、德性的智慧与智慧的德性 288
(一)佛性与善性 288
(二)“中观”与“时中” 292
三、德性的觉习与学习的德性 297
(一)学习与觉习 297
(二)“相对中道”与“时中” 304
结语 315
主要参考书目 318
后记 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