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创作手册 苹果应该这么吃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林洪桐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106030605
  • 页数:409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北京电影学院资深教授林洪桐先生系列丛书《表演艺术教程》之一。作品通过对中国著名老、中、青演员的采访,概括出表演艺术的鲜活创作经验,对表演学习、创作具有较强指导性。

总序&张会军 1

序言&胡导 1

序言&郑洞天 3

引言 加强应用型实践理论的建设 1

第一章 艺海拾贝——老艺术家系列 4

一 石挥篇 7

集编导演于一身的艺术大师 7

讲究功夫技巧的卓越艺术家 8

台词意蕴丰富 语言魅力无穷 10

充满生活情趣富于幽默感的表演 12

表演风格独特戏路宽广的性格演员 13

体验派与表现派、斯派、梅派结合的典范 15

创作灵感来自丰厚的生活体验与艺术修养 17

艺术上的良师益友 21

二 赵丹篇 21

杰出的表演艺术大师 24

探索表演民族化 建立中国表演体系 26

内外统一 形神兼备的表演追求 29

诗意现实主义的艺术道路 31

表演艺术的理论建树 33

电影表演应向民族传统学习 35

热爱艺术胜于自己的生命 36

大写的“人”与大“家”风范 38

让“赵丹精神”世代承传 39

三 上官云珠篇 42

有追求有抱负的艺术家 42

表演上几个值得学习的特点 44

从气质入手的性格化创作方法 46

热爱生活 忠于艺术 48

青年演员的好导师 50

四 张瑞芳篇 52

我们需要这样的艺术家 52

为人为艺的自白 55

成功塑造工农兵人物形象 62

与角色融为一体的《李双双》 64

她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65

五 蓝马篇 68

本色型的“性格演员” 68

天然去雕琢 卓然自成家 70

蓝马此马 艺如其人 71

蓝马创作上的优点与特点 72

值得学习、借鉴的专业习惯 74

蓝马给我们的启示 76

六 崔嵬篇 79

得天独厚 可遇而不可求 中国气派 79

进入“贝克尔境界”的崔嵬状态 80

民族化的表演风格 百年历史的画卷 82

激情 崔嵬电影创作的灵魂 84

“我就是”的巨大艺术魅力 86

掌握表演“生命学”的大技巧 87

学习老崔的人品与艺品 89

七 刘琼篇 92

电影皇帝的明星魅力 92

表演艺术之常青树 95

人品、艺品、戏品俱佳的艺术家 97

魅力来自气质 气质来自素养 99

表演跟随时代走向更新的层次 102

刘琼自白:我的演戏生涯 104

八 李纬篇 107

堪称中国影坛的“艺术常青树” 107

表演特点剖析 108

李纬表演研讨引发的启示 113

李纬的“盘老五”创作自白 114

九 焦晃篇 116

为艺术而生 为表演迷狂 116

演员“大家”的敬业精神 118

斯氏体系执着的实践者 121

表演艺术的技术性处理 124

焦晃的“第二艺术青春” 127

第二章 星空闪烁——中青年艺术家系列 131

一 潘虹篇——辉煌的过去 多产的现在 迷茫的未来 134

《人到中年》的辉煌期 134

潘虹表演的审美价值 134

银幕表演的“微相学” 137

功夫不负有心人 139

人物形象的魅力创造 140

现代电影表演观念 142

演员的“格”与“学者化” 145

演员的艺术青春与艺术生命 147

演员创作中的常量与变量 151

《股疯》后的转型期 153

《股疯》及潘虹的表演走向 153

《股疯》之后的评说:潘虹该不该转型 156

迷茫的未来期…… 163

二 葛优篇 163

鸡毛为什么会飞上天? 163

导演、演员们对葛优的评价 164

时势造英雄 时代铸丑星 166

得益于“自我认定学” 167

发挥了人的“潜能学” 168

心态决定一切 169

平民喜欢“平民影帝” 171

这个想法特别有“含金量” 173

从“本色”型向“创造”型转化 174

成功与失败都阻挡不了他 176

“大腕”境界:“简单”得不简单 178

三 宋春丽篇 182

百尺楼头日落迟——与宋春丽关于演员生命的对话 182

努力将梦想变成现实 182

带着热爱 倾注积累 收获积累 183

享受表演中的“激情”与“投入” 186

学习伴随我的一生 188

没当过母亲的“第一母亲” 191

一千个母亲 一千种样子 193

享受苦难 展示沧桑 194

做影坛魅力不衰的“常青树” 196

四 蒋雯丽篇 199

应知秋实总有根——与蒋雯丽关于《立春》、《金婚》表演的对话 199

爱心目中的艺术 199

演员需要积累 更需要平台 201

心态 演员成功的重要因素 202

现象往往曲折反映本质 204

夫妻俩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合作 205

尝到了“从外入内性格化”的甜头 206

走过王彩玲 如同走过自己 208

表演——传达审美的人生体验 210

表演理想情怀的实践与证实 212

路 伸向更难、更深的永远 214

五 郭晓冬篇 218

表演“生命学”的个案映证——与郭晓冬的一次表演对话 218

难得的表演境界:与角色融为一体 218

演员情感经历与角色情感经历的重叠 220

让“类型演员”成为真正的电影嫡传子孙 222

真诚 散发的艺术魅力 225

提倡“脑子对脑子”、“心与心”的交流 226

表演观念是第一位的 228

永远将行动放在首位 229

让表演走向更高的层次 231

“蓄电”“充电”“放电”并举 233

第三章 镜中取宝——影视导演系列 237

第一、第二、第三代导演 242

一 谢晋篇 242

表演创作的观念与要求 242

演员的选择、使用与培养 245

关于学院对演员的培养 248

向民族的戏曲、曲艺学习 251

第四代导演 257

二 吴贻弓篇 257

双向靠拢与总体把握——与吴贻弓关于电影表演创作与教学的对话 257

艺术教学应多元化 257

演员与角色应双向靠拢 259

电影表演的总体把握与综合效应 261

做加法——演员的选择与使用 265

三 黄蜀芹篇 268

让表演更崇尚直觉,更轻松——与黄蜀芹关于表演创作的对话 268

追求合乎天性的创造 268

让表演更崇尚直觉,更轻松些吧 270

选演员严格 抓表演轻松 273

加强直觉、即兴表演的研究与实践 278

四 谢飞篇 283

演员与导演共同创造银屏的影视表演艺术——与谢飞关于表演的对话 283

电影的逼真性与非职业演员 283

银幕表演是演员和导演共同完成的 285

演员是故事片中电影表演创作的主体 288

演员要了解导演 让表演融入影片风格 291

电影观念与当代表演 295

独具慧眼的演员选择与使用 300

五 郑洞天篇 304

电影表演的“亲生活性”——与郑洞天关于表演艺术的对话 304

从切身的生活体验出发进行再创作 304

追求演员形象气质的平易 306

一部电影是一个世界 308

演员应了解导演的表演追求与表演观念 310

演员选对了,影片就成功了一半 312

第五、第六代导演 322

六 王全安篇 322

追求“生命质感”的电影表演美学——与王全安关于表演艺术的对话 322

从生活到“生活”——找到电影与生活的衔接点 322

演员完成此时此地空间里应完成的生活 325

取决于拍摄现场的临场创造:“亲临感” 327

“简单的复杂”与“复杂的简单” 329

余男表演的创造魅力 333

余男固执地以自己的方式活着 335

创作的跨度越来越大 创作的路子越走越宽 336

教学要进行观念审美的教育 338

七 赵宝刚篇 341

如何在培养、使用中让演员成才——与赵宝刚关于表演创作与教学的对话 341

从“自然人”向“艺术人”的转化 341

新观念:让角色具有演员的个性魅力 343

表演要生活化 更要生动化 344

打破一个体系、一种模式的教学制度 347

讲真话 敢直言 点评演员表演 350

第四章 天外有天——向梅派演剧体系学习 353

一 焦菊隐与表演的民族化 356

名师名家评论焦菊隐 356

话剧民族化与中国的演剧体系 357

“诗意现实主义”与“诗的意境” 358

“诗意美学”体现的特点 359

诗意现实主义的艺术实践 360

确立演员体验生活的制度 360

创立“心象学”的表演理论 362

焦菊隐的性格化方法——融合 364

在“规定情境”里生活、生活、再生活 365

导演的创造与演员的创造 366

导演启发演员的创造性的方法 367

二 向“梅派”体系——戏曲艺术学习 369

话剧和戏曲要互相借鉴 369

话剧和传统戏曲的融合 371

用话剧艺术的形,传戏曲艺术的神 372

话剧向传统戏曲学习什么 373

戏曲是主观的艺术 375

中国戏曲表演“九美说” 376

阿甲的戏曲美学 377

三 品味《茶馆》里的珍宝 382

给演员观众留下广阔想象天地&于是之 382

不要做戏 要做人&蓝天野 383

用形体说话&胡宗温 385

内外统一、形神兼备的庞太监&童超 386

怎样表现常四爷的“硬”&郑榕 388

让角色在自己身上活起来&黄宗洛 389

您可千万别去演那个“坏”&英若诚 392

从形体感觉到心理感觉&李翔 394

将二德子化在自己身上&李源 396

四 新时期如何向“梅派”学习——关于李六乙艺术活动的对话 400

中国戏剧的中国化 中国化戏剧的国际化 400

新时期 我们向戏曲学什么? 402

根本在于演员的提高、再提高 404

改革 创新 纯粹的戏剧 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