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古代篇 1
简论传孔子书《延陵季子庙碑》 1
“古质、今妍”·“二王”的书法及其哲学 10
手挥?尾 目送飞鸿——王珣《伯远帖》书法艺术赏析 21
试论米芾行书《适意帖》 23
沈括书论简析 25
从阮元的碑帖观看南北书风问题 37
融冶诸家 专取风神——试论王文治的书法艺术及其书法学意义 49
第二章 近代篇 63
何绍基篆书——兼论清代篆书的两大转折 63
刚劲清华雍容温润——王懿荣的书法艺术 85
鲁迅书法的美学特征及其艺术价值 100
书艺独步学识闳深——小议胡小石的书法创作和学术成就的当代意义 114
生天成佛——试论林散之的大草艺术以及对书法史的贡献 118
是“?扁体”而不是“蜾(?)扁体”——兼论陆维钊的“蜾扁体” 131
第三章 现代篇(上) 145
吉金归乎敬 籀篆也通神——谈谈黄后庵先生的篆书 145
椽笔搅海 飞龙在天——言恭达大草长卷《唐宋诗词》赏析 150
书东方神艺 报世界和平——言恭达大草长卷《何振梁在莫斯科陈述演讲》赏评 156
东海无择成此大下邳不独有元岑——试论晁岱卫隶书书法艺术及其当代书学意义 164
文传两京方称觉 书至二晋始写心——试论萧风的行草书法及其当下的文化意义 172
池水尽墨书可论 羲献笔法在传承——宇文家林书法赏评及成功探源 180
三期端楷胸中壑 一冶魏体笔下生——试论李啸的魏碑书法艺术 183
妍外秀中 亦古更今——试论王卫军的书法艺术 190
似一叶扁舟,驶向生命的港湾——谷洪、谢国建、吴丽明书法展有感 196
书香四溢 碑帖兼容——在《东方艺林》王建根书法艺术座谈会上的发言 198
说学逗唱寓庄于谐 真草隶篆为艺贵文——姜昆书法展带给我们的一些思考 201
评《书法报》“五体十家·篆书” 204
墨迹芳踪——金陵女书家五人谈 206
道咸中兴 金石为根——读郑永标书法艺术有感 210
第四章 现代篇(下) 213
北大,你为什么离书法这么远? 213
“流行书风”的传统基础和现代意义 221
简论书法作品批评的三个途径 234
计算机·中国书法——试论“科学主义精神”对中国哲学精神的消解作用 245
究心 体悟 融通——根植传统文化,弘扬中国书法 262
鱼嬉在于水 鹤鸣归乎天——简论书法创作“独抒性灵”与程式的关系 270
妍今时尚 质古称雄——试论当代草书创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77
建立标杆以丈量八法——试论张海《关于代表作的思考》一文的学术价值 289
构筑书法高地 倡导人文关怀——在“2008.林散之奖书法双年展”讨论会上的发言 294
书法之“王”——大草 298
书法的“种子”——金文 303
书法的生存环境 307
书学“系统化”的尝试——简评《理学影响下的宋代书论研究》 309
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一次美学巡礼——读《黑白之间:中国书法审美文化》 311
启于陶拍 归乎文化——《先秦玺印图说》刍评 313
“博学笃志切问近思”——试论“2008中国书法金陵论坛”的当代意义和学术价值 316
附录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