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1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2
一、哲学 2
二、哲学基本问题 3
三、哲学的历史发展 5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 9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9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12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5
第三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 16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 16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 19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23
第一节 世界统一于物质 23
一、世界的物质性 23
二、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26
三、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 30
第二节 意识的本质及其对物质的反作用 33
一、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33
二、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34
三、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35
四、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36
五、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37
第三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39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39
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 42
第三章 物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 46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46
一、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47
二、事物作为系统而存在 50
三、坚持用联系的观点观察分析事物 52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53
一、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运动和发展 54
二、事物作为过程而存在 55
三、事物发展过程的规律性 57
四、坚持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分析事物 59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61
一、唯物辩证法是严密而完整的科学体系 61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63
第四章 对立统一规律 65
第一节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65
一、矛盾和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 65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关系 67
第二节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69
一、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70
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71
三、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73
第三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75
一、矛盾的普遍性 75
二、矛盾的特殊性 77
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83
第五章 质量互变规律 87
第一节 质、量、度 87
一、质 87
二、量 89
三、度 91
第二节 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93
一、量变、质变 93
二、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94
第三节 质量互变的普遍性和复杂性 96
一、质量互变的普遍性 96
二、量变和质变的复杂性 98
三、事物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101
第六章 否定之否定规律 105
第一节 肯定与否定 105
一、肯定、否定 105
二、辩证的否定 107
三、树立辩证的否定观 109
第二节 否定之否定 110
一、否定之否定的含义 111
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客观普遍性 112
三、否定之否定的特殊性 114
第三节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16
一、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116
二、新生事物不可战胜 118
第七章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120
第一节 本质和现象 120
一、本质和现象的含义 120
二、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 121
第二节 内容和形式 122
一、内容和形式的含义 123
二、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123
第三节 原因和结果 126
一、原因和结果的含义 126
二、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127
第四节 必然性和偶然性 128
一、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含义 128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129
第五节 可能性和现实性 130
一、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含义 130
二、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131
第八章 实践和认识 133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133
一、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根本对立 133
二、唯物主义反映论与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 135
三、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区别 136
第二节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统一 137
一、实践的特点和形式 138
二、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140
三、理论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原理的重要意义 142
第三节 认识的辩证过程 143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144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147
三、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无限发展 149
第四节 科学的思维方法 151
一、辨证的思维方法 151
二、现代科学思维的一般方法 157
第九章 真理和价值 165
第一节 真理 165
一、真理和谬误 165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69
三、检验真理的标准 172
第二节 价值 176
一、价值及其特征 177
二、价值的评价 181
三、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183
四、真理是客观性和价值性的统一 185
五、真、善、美及其统一 186
第十章 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 189
第一节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89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89
二、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的主要缺陷 191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及其伟大意义 194
第二节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生活条件 197
一、地理环境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 197
二、人口因素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 201
三、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204
第三节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208
一、人类社会发展的辩证途径 208
二、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210
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212
第十一章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16
第一节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216
一、社会生产力 216
二、社会生产关系 225
三、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229
第二节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230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230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233
三、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标准 236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39
一、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239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43
三、我国现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 246
第十二章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250
第一节 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250
一、社会的经济基础 251
二、社会的上层建筑 252
三、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255
第二节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259
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259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265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268
一、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特点 269
二、我国现阶段的政治体制改革 273
三、改革是一场革命 276
第十三章 阶级、国家、社会革命 281
第一节 阶级和阶级斗争 281
一、阶级的起源和实质 281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84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 286
第二节 国家 290
一、国家的起源和实质 290
二、国家的类型和形式 292
三、国家的职能 293
四、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的国家 295
五、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 296
第三节 社会革命 298
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作用 299
二、社会革命的根源和条件 300
三、社会革命的类型和形式 301
第十四章 社会意识与精神文明 303
第一节 社会意识的结构和一般特点 303
一、社会意识的结构 303
二、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 307
第二节 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 312
一、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312
二、道德 313
三、科学 316
四、艺术 320
五、宗教 321
第三节 社会的精神文明 323
一、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323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26
第十五章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330
第一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31
一、两种历史观的一个根本分歧 331
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334
第二节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337
一、普通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338
二、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339
三、无产阶级领袖的伟大作用 341
四、个人历史作用的社会制约性 342
第三节 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343
一、群众观点 344
二、群众路线 345
三、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 353
四、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356
第十六章 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 363
第一节 社会进步 363
一、社会进步与社会发展 363
二、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和价值尺度 364
三、社会进步的曲折性 366
第二节 人的发展 368
一、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368
二、人的发展的社会化和个性化 370
三、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372
第三节 共产主义的实现与人的全面发展 373
一、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374
二、共产主义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