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160问》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振兴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华文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07502589
  • 页数:368 页
图书介绍:

第一部分 学习方法 1

1.怎样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1

2.怎样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步骤? 2

3.怎样才能朗读得好? 4

4.怎样背诵效率高? 5

5.怎样才能把字写得美一点? 7

第二部分 语体文和现代文学的阅读 11

6.阅读,有没有一般的评价标准? 11

7.阅读文章的一般过程是怎样的? 12

8.怎样阅读记叙文? 14

9.怎样阅读议论文? 18

10.小说有什么特点?读小说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23

11.诗歌有什么特点?读诗有什么益处? 25

12.如何欣赏诗歌美? 27

13.《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有这样的话:“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你能解释它的深刻含义吗? 33

14.《琐忆》中引了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并指出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35

15.《包身工》在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方面有哪些特点? 36

16.《依依惜别的深情》在表达方法上有何特点? 38

17.怎样理解《汉堡港的变奏》中的船长贝汉廷这个人物形象刻画的深度? 40

18.《内蒙访古》这篇文章的特色是什么? 43

19.《范爱农》一文的布局和结构有何特点? 44

20.《雨中登泰山》从不同角度描写了泰山的景观,有时写全景,有时写局部;有时写远眺,有时写近观;有时写仰望,有时写俯视;有时写动态,有时写静态。你能举例说明这些特·点吗? 48

21.《长江三峡》一文描写三峡各有特点,所用手法又各有不同。你能结合原文语句做简要分析吗? 49

22.高尔基的《海燕》为何值得称赞? 51

23.《威尼斯》这篇游记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 54

24.《娘子关前》一文的“神”——总绾全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作者是用什么办法不断深化这一中心的? 57

25.试从内容上简要分析《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一文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59

26.茹志鹃的《离不开你》中刘桂芬的人物形象刻画有何特点? 60

27.怎样认识《狂人日记》中狂人的形象? 64

28.《狂人日记》的结尾为什么要提出“救救孩子”?《祝福》的开头、结尾的描写有何特点? 66

29.《狂人日记》作品前的小序有什么作用? 67

30.阿Q是个什么样的人?何谓阿Q精神? 68

31.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和《彷徨》各有什么艺术特色? 71

32.《呐喊》的含义是什么?鲁迅在其中写到“听将令”是什么意思?鲁迅在《呐喊》自序一文开头写到的“梦”是指什么?全文共写了多少个“梦”,为何一一都“破灭”了? 71

33.《呐喊·自序》一文的文眼是什么? 73

34.《物种起源》导言和《农村调查》序言以及《呐喊·自序》有什么异同? 74

35.什么是鲁迅笔法?鲁迅一生共写了多少作品?用过多少笔名? 75

36.《春蚕》的景物和环境描写有什么特色? 76

37.《雷雨》中人物语言有何特色? 80

38.《党员登记表》在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描写人物对自然环境的感受方面有何特点? 81

39.《威尼斯商人》是怎样通过集中而尖锐的矛盾冲突来展开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的? 84

40.《项链》这样结尾好不好? 85

41.《柏林之围》中儒夫上校是个什么形象? 87

42.《警察和赞美诗》这篇小说是怎样别出心裁,精心结构文章的情节的? 89

43.《反对党八股》中所说的“党八股”是怎样产生的?今天学习这篇文章,有何现实意义? 92

44.《讲讲实事求是》这篇讲话有何重大意义? 95

45.《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的现实意义是什么?文章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97

46.《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有何深刻的含义? 99

47.《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的魅力何在? 101

48.人生识字学文,怎么会变得更加糊涂了呢? 104

49.《呆气》这个题目的正确含义是什么?本文是怎样论证中心论点的? 106

50.创作要怎样才会好? 108

51.试根据《人类的出现》所提供的资料列表说明其总论点及分论点有什么关系? 113

52.《语言的演变》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其特点的? 114

53.《物种起源》导言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16

54.《农村调查》序言的内容和一般序言有何不同? 120

55.《人和狼的故事》的“述读”和“发感”有何特点? 122

56.《〈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为何称作序中之精品? 127

57.《一幅恬淡明丽的春之图——读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这篇评论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重要特点? 129

第三部分 文言文和古典文学阅读 132

58.从艺术手法、思想内容等角度看,《伐檀》和《硕鼠》有何相同点与不同之处? 132

59.《涉江》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134

60.从《殽之战》这篇课文可以窥见《左传》在写作上的什么艺术特色? 135

61.《齐桓晋文之事》在写作方法上有何突出的特点? 137

62.《过秦论》的论证方法有什么特点? 141

63.《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结构安排对表达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 142

64.《庖丁解牛》在写作方法上有何特点? 144

65.从《庄暴见孟子》中可以学到什么样的说话艺术? 145

66.《鱼我所欲也》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148

67.《劝学》用了哪些比喻手法和议论中的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文有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在哪些语句中? 149

68.“推敲”是多此一举吗? 151

69.《孔雀东南飞》的民族风格、民族气魄表现在哪里? 156

70.《鸿门宴》叙事完整,情节紧凑,请你按内容分析事件发展过程,指出具有什么特点? 157

71.《鸿门宴》中有哪些生动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人物的性格? 159

72.《木兰诗》中“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二句应怎样解释?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与效果是什么? 161

73.《订鬼》一文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162

74.《阿房宫赋》为何有如此魅力? 164

75.《归园田居》和《饮酒》这两首陶诗有什么异同? 167

76.《师说》的作者韩愈认为“师”的职责及“择师”的标准是什么?《师说》中有哪些观点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哪些观点反映了作者的局限性? 168

77.《梦游天姥吟留别》何以最能代表李白诗歌思想和艺术特点的名篇? 170

78.在《群英会》上蒋干为什么会中计? 172

79.《读〈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一文作者有何创见? 174

80.《赤壁之战》在记叙复杂事件方面有什么特点?这种记叙方法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176

8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里正面写景是哪几句?采用的是什么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77

82.王安石为什么要“伤仲永”? 178

83.《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有何异同? 179

84.《过小孤山大孤山》一文中的“抛江”是什么意思?文中是怎样在烘托对比中突出小孤山的峭拔秀丽的? 180

85.《窦娥冤》中窦娥临刑前发出的三桩誓愿说明了什么? 183

86.应当怎样看待《治平篇》的现实意义和历史局限性? 184

87.《项脊轩志》何以能荡气回肠? 186

88.林黛玉的“如醉如痴”是怎么回事? 188

第四部分 现代汉语知识 193

89.文字能超脱语言吗?文字和语言完全一致吗? 193

90.怎样分辨字和词? 195

91.怎样辨认一些容易混淆偏旁的字词? 197

92.怎样才能做到用词准确? 200

93.什么是语言的三要素? 201

94.何谓“六书”?汉字的形体有多少种? 202

95.学习语法有用吗? 206

96.汉语语法有什么特点?怎样划分句子成分? 209

97.怎样区分“主语省略”和“主语残缺”等现象? 210

98.“词序”的变换,会引起词义的变化吗? 212

99.什么叫口语中的修辞? 214

100.修辞为什么必须准确和贴切? 216

101.什么叫双声和叠韵? 217

102.形象语言的核心是什么? 218

103.借代和借喻、比喻和比拟有什么区别? 219

104.何谓对偶、对仗、对联? 222

105.对对子的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223

106.什么是格言、警句和谚语? 225

107.常见的谚语有几种? 226

108.什么叫夸张?“广州雪花大如席”是夸张吗? 229

109.标点符号重要吗? 230

第五部分 古汉语知识 233

110.为什么在文言文中“走”是跑、“去”是离呢? 233

111.为什么古汉语中“妻子”是妻和子呢? 234

112.文言文中一个字这里这么讲,那里又那么讲,这是为什么呢? 236

113.在文言文注释中常出现通某字,比如“惠通慧”、“生通性”等等,这是什么意思呢? 238

114.在文言文中同是当匣子讲的“函”字,为什么“买五人之脰函之”的函译作“装匣子”,而“函封之”的函译作“用匣子”呢? 239

115.“牛鬼蛇神”是贬·义词吗? 241

116.“儿童相见不相识”中的“相”是什么意思? 242

117.文言文中表示时间的词很多,能介绍一些吗? 243

118.在文言文中,一个“于”字,“取之于蓝”的“于”是从,“青于蓝”的“于”是比,“起诉于王”的“于”是向,“市于周”的“于”是到,意义怎么这样多? 245

119.古汉语里的“再”字当作什么讲?应该怎样正确理解文学作品里的“三、五、九、十、百、千、万”等这些数字? 247

120.在现代汉语中,你、我、他是实词,为什么在文言中,之、其等代词是虚词了呢? 249

121.“之无”二字是最简单、最粗浅的标志吗? 251

122.文言中的语气词和现代汉语怎么全不一样呢? 252

123.文言中有的词一个项两个,是这样吗? 254

124.有人说,文言中的判断句的标志是“者也”句,这样说对吗? 256

125.《石钟山记》中有一句话:“古之人不余欺也。”为什么不说“不欺余”而说“不余欺”呢? 257

126.文言文中省略句中成分的现象很普遍,都有哪些形式? 259

127.文言中的“若何”和“若……何”、“奈何”和“奈……何”、“如何”和“如……何”有区别吗? 260

128.文言中有的字,一会儿这样读,一会儿那样读,比如王,有时读wang,有时读wang,又如见,有时读jian,有时读xiang,这是为什么? 262

129.什么叫“互文”? 264

130.借问“重叠”有几多? 265

131.考古文时,常考文言文的断句,怎样能迅速掌握文言断句法呢? 267

132.文言文的翻译应注意些什么? 268

133.《史记》中的文章叫史传散文,《师说》这类议论文字叫说理散文,为什么都叫散文呢? 270

134.《石钟山记》中“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一句中的“丁丑”是什么意思? 271

135.王安石又叫半山,又叫王临川,又叫王荆公,又叫王文公,名字何其多也!这是为什么? 273

136.何谓《诗经》《尚书》《周易》《礼记》和《春秋》? 275

137.《战国策》是部什么书?《春秋》和《左传》有什么区别? 276

138.很多文学作品里经常提到的“风”“骚”二字,是什么意思? 278

139.什么叫词、曲、律诗和绝句? 279

140.我国古今文学史上称号为“第一”的作家、作品有哪些? 280

141.古今中外文学史上称号为“二”的作家、作品有哪些? 284

142.古今中外文学史上称号为“三”的作家、作品有哪些? 286

143.古今中外文学史上称号为“四”的作家、作品有哪些? 288

144.我国古今文学史上称号为“五”至“九”的作家、作品有哪些? 289

第六部分 写作知识 292

145.写命题作文时审题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292

146.写命题作文经过审题后就要“确定主题”,继而选材……这个思路对吗? 293

147.怎样理解文章的“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等要求? 296

148.在读书、写作过程中常有“眼高手低”的感觉,怎样认识这种现象? 297

149.什么叫“点面结合”?怎样才能写好“点面结合”的文章? 298

150.什么叫“白描”?应该怎样才能正确运用这种手法? 301

151.作文应怎样点题为好? 306

152.文章主题的升华有哪些特点? 311

153.何谓“开门见山”?常见的“开门见山”有哪几种形式? 314

154.文章怎样结尾为好?隽永的结尾方法有哪几种? 316

155.什么叫“一线穿珠”?散文怎样才能做到形散而神聚? 322

156.“细节描写”为何有无穷的魅力? 328

157.什么是“曲径通幽”的写法?文章应怎样写曲?怎样通幽? 331

158.怎样才能做到“情景交融”? 335

159.什么叫“移步换形”法?应该怎样运用“移步换形”法? 338

160.什么叫夹叙夹议?作文里的“议”有什么作用? 342

161.数据说明能起什么作用? 345

162.什么叫归谬法?它的作用何在? 349

163.什么叫“反证法”?运用反证法要注意什么问题? 351

164.什么叫层进论证?它的表现方式有哪几种? 353

165.什么叫引证法?它的“三性”是什么? 358

166.什么叫“例证法”?怎样才能使文章具有雄辩的力量? 361

167.何谓“对比论证”?文章中应如何妙用这种论证方法? 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