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的力量有多大 1
小元方为何能一语中的 4
礼葬爱犬的后果有多严重 6
抗战初期的论述为何可以拿来作抗战总结 7
谁能透彻了解三国英雄 8
艺术典型为何能“以一当十” 11
感知、想象与概括 13
概括的准备一:语言的舍弃和转化 17
你能比李敖强多少倍 17
概括性语言和非概括性语言 18
同一个意思可以有多少种语言表达形式 20
具体、形象表达的舍弃 22
含蓄表达的舍弃和转化 27
反面表达的舍弃和转化 33
句式的转换 37
概括的准备二:保主舍次 41
概括就是一把“奥卡姆剃刀” 41
你能根据写作目的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吗 46
如何认清次要材料 53
文段与句子全息 67
并列关系复句、文段保主舍次及概括 72
转折关系复句、文段保主舍次及概括 79
因果关系复句、文段保主舍次及概括 90
递进关系复句、文段保主舍次及概括 96
总分关系复句、文段保主舍次及概括 101
其他关系复句、文段保主舍次及概括 106
走进概括的思维过程 110
遗漏要点和无中生有 110
分析包含概括的全过程 114
分类和归类大巧若拙 121
抽象“舍象” 134
综合“舍次”与累加 140
比较:大智若愚 147
复杂文段概括 152
文本解读过程:感性和理性的充分参与 165
《台阶》解读 165
《断章》解读 174
归纳、演绎与概括 180
概括思维在写作中的运用 182
后记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