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第一章 河流及水文地质 14
第一节 沣河 14
第二节 沣河支流 17
第三节 浐河及支流 21
第四节 其它河流 22
第五节 河道变迁 23
一 沣河 23
二 潏河 24
三 滈河 24
第六节 水文地质 26
一 地质地貌 26
二 水文地质条件 27
第二章 水资源 29
第一节 降水 29
第二节 水资源量 34
一 地表水 34
二 地下水 34
三 水资源总量 38
第三节 水质及水污染 39
一 水质 39
二 水污梁 43
第四节 水资源利用 45
第五节 地下热水 47
第三章 干旱洪涝及抗灾 49
第一节 旱灾 49
第二节 洪涝灾 57
第三节 防汛抗旱 64
一 机构组织 66
二 通设设施 67
三 经费物资 67
第四节 抗灾纪实 68
一 1957年防洪救灾 68
二 1975年人工降雨 69
三 1983年防洪排涝 70
第四章 引水灌溉工程 71
第一节 古渠堰 71
一 清代以前古渠 71
二 清代渠堰 72
第二节 重点引水工程 77
一 沣惠渠 77
二 幸福渠 79
三 少陵渠 80
四 沣峪渠 80
五 神禾渠 81
六 跃进渠 81
七 东水西调干渠 81
八 底栏栅引水工程 82
九 小新村灌排渠 83
第三节 小型引水渠道 84
第四节 引泉截渗 84
一 河道截渗 84
二 山前潜流截渗 90
三 引泉灌溉 91
第五章 蓄水工程 93
第一节 石砭峪水库 93
第二节 小(一)型水库 101
一 马厂水库 101
二 大峪水库 103
三 许家沟水库 107
四 翠华山水库 107
五 甘河水库 109
六 郭杜水库 110
七 沣西自动闸 111
八 斗门自动闸 112
九 小峪水库 112
十 东沟水库 113
第三节 小(二)型水库 114
第四节 陂塘 117
第六章 提水灌溉工程 120
第一节 水井 120
一 普通井 121
二 机井 121
三 机井提水机具 123
四 井灌区建设 124
第二节 电灌工程 125
第三节 抽水站 126
一 重点抽水站 127
二 小型抽水站 129
第四节 喷滴灌 131
一 喷灌 131
二 滴灌 134
第七章 治河排涝 135
第一节 河道治理概况 135
第二节 沣河治理 135
第三节 其他河流治理 139
第四节 渍涝治理 141
第五节 排水渠系 143
第八章 西安城市供水 147
第一节 历代长安城供水 147
一 昆明池 147
二 龙首渠 150
三 清明渠 151
四 永安渠 151
五 黄渠 153
六 市漕渠 154
七 通济渠 154
第二节 当代西安城市供水 156
一 潏惠渠 156
二 沣河水源地 157
三 大峪水库供水工程 158
四 石砭峪水库供水工程 158
五 沣峪供水工程 160
第九章 县镇及农村供水 161
第一节 农村饮改水工程 161
第二节 韦曲镇供水 165
第三节 其他乡镇供水 167
第十章 水能利用 168
第一节 水能资源 168
第二节 水力利用 168
第三节 小水电站 170
第四节 大峪水电站 175
第十一章 水土保持 177
第一节 水土流失 177
一 分区流失特征 177
二 主要危害 179
三 人为水土流失 180
第二节 水土流失治理 182
第三节 小流域治理 184
第四节 平地改土 187
一 方田建设 188
二 杜陵机械改土会战 188
三 沿山百里改土会战 188
四 神禾塬机械改土会战 189
五 大峪灌区平整土地 189
第十二章 渔业 190
第一节 资源 190
一 鱼类资源 190
二 水面资源 191
三 水域自然资源 192
四 饵(饲)料资源 193
第二节 鱼业生产 193
第三节 鱼种场 197
第四节 经营与管理 198
第十三章 水利管理 200
第一节 灌溉管理 200
第二节 工程管理 204
第三节 水资源管理 208
第四节 水政执法 210
第十四章 水利科技 214
第一节 科技成果 214
第二节 技术革新技术推广 218
第三节 科技论文 224
第十五章 水事纠纷 226
第一节 邻县水事 226
一 长安户县高冠河纠纷 226
二 长安户县沣河大堤问题 230
三 长安蓝田库峪河纠纷 231
四 长安户县排水纠纷 232
五 酒铺与灞桥常家湾河道纠纷 233
第二节 县内水事 234
第十六章 综合经营 239
第一节 经营门类 239
第二节 效益 241
第三节 主要经济实体 242
第十七章 机构沿革 246
第一节 县级机构 246
第二节 局属事业单位 249
第三节 党和群众组织 252
第四节 水利职工队伍 253
第十八章 治水人物 254
第一节 历代人物记 254
第二节 当代人物录 264
第三节 献身人物表 275
大事记 279
附录 291
一 法规 291
(一)长安县水利工程管理试行条例 291
(二)长安县河道砂石管理细则 295
(三)长安县水资源管理暂行办法 297
(四)长安县水资源费征收暂行规定(摘要) 302
(五)长安县水政监察工作暂行规定 303
(六)长安县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 305
二 诗词文赋 308
(一)诗歌(23首) 308
(二)赋(六段) 312
(三)终南义谷铭并序 313
(四)定昆池 314
(五)复修通济渠记 314
(六)昆明池渠道 315
三 碑文 316
(一)水利通济渠记 316
(二)三官渠碑记 318
(三)重修三官渠碑记 318
(四)暖泉渠灌田碑记 318
(五)复修碌碡堰碑 319
(六)长元亭记 319
四 考证 320
(一)关于“丰水东注” 320
(二)长安滈河初议 321
(三)翠华山崩考 324
(四)北周龙首渠新议 326
跋(黄长龄) 328
后记 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