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
一、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问题的研究现状 1
二、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问题的研究存在的不足 4
三、研究问题的提出 6
第二节 对象的选择 7
一、语音变异现象的发现 7
二、已有的研究 11
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12
四、研究的主要问题 15
第三节 理论与方法 16
一、语言变异与变化理论 16
二、语言变异与变化理论的运用 19
三、具体研究方法的运用 20
第二章 语音变异调查 25
第一节 “街上话”简介 25
一、溧水县城——在城镇 25
二、在城镇方言 26
三、“街上话” 26
第二节 调查材料的编制 29
一、采用“念词表体” 29
二、调查词表内容的选择 30
第三节 调查情况的说明 34
一、受访者情况 34
二、调查情况的初步分析 35
第三章 语音变项与语音变式 37
第一节 语音变项的确定 37
一、语言变项与语言变式 37
二、一字多读情况的统计 38
三、语音变项的确定 41
第二节 语音变式的确认 43
一、从整体音节层面上来确认 43
二、从音节构成层面上来确认 51
第三节 变式替换的类型 54
一、声母变项中变式的替换类型 54
二、韵母变项中变式的替换类型 55
三、声调变项中变式的替换类型 57
第四章 语音变异特征分析 58
第一节 阶段性特征分析 58
一、声母变项所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分析 58
二、韵母变项所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分析 59
三、声调变项所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分析 60
第二节 层次性特征分析 62
一、声母变项中新式出现的时间层次 63
二、韵母、声调变项中新式出现的时间层次 64
三、声母变项与韵母、声调变项中新式出现的时间层次上的对应情况 64
第三节 方向性特征分析 67
一、街上话与普通话的接近情况分析 67
二、街上话语音系统与南京话语音系统的比较 72
三、街上话向普通话靠拢的方向性分析 75
第五章 相关社会因素分析 85
第一节 年龄与语音变异 85
第二节 性别与语音变异 87
第三节 社会阶层与语音变异 89
第四节 交际对象与语音变异 91
第六章 演变模式分析 93
第一节 内部制约机制分析 93
一、语音系统制约机制分析 93
二、词汇系统制约机制分析 95
第二节 语音变异对语音系统的影响 102
一、声母变异对声母系统的影响 102
二、韵母变异对韵母系统的影响 105
三、小结 115
第三节 演变模式分析 116
一、向普通话靠拢是街上话的演变方向 116
二、系统内部调整是街上话向普通话靠拢的主要演变模式 116
三、系统内部调整的具体表现 116
四、小结 119
第七章 “普通地方话”初探 121
第一节 “普通地方话”的性质与形成条件 121
一、中介语理论 121
二、“普通地方话”的性质 123
三、“普通地方话”形成的内外部条件 123
四、“普通地方话”的语音系统分析 126
五、“普通地方话”其他例证:新南京话 128
第二节 “地方普通话”的性质、成因与语音特征 131
一、“地方普通话”的性质 131
二、“地方普通话”的成因 132
三、“地方普通话”的主要语音特征 133
四、“地方普通话”的等级 134
第三节 “普通地方话”与“地方普通话”的联系与区分 134
一、“普通地方话”与“地方普通话”的联系 134
二、“普通地方话”与“地方普通话”的区分 135
第四节 方言与普通话之间过渡语类型的构建 136
一、“绍兴城区普通话”案例分析 136
二、方言与普通话之间过渡语类型的构建 141
第八章 结束语 145
参考文献 151
附录一 165
(一)溧水“街上话”语音变异情况调查表(1) 165
溧水“街上话”语音变异情况调查表(2) 165
(二)溧水“街上话”语音变异调查受访者有关情况表 167
附录二 169
(一)两读情况统计表 169
(二)三读和四读情况统计表 171
附录三 172
(一)在城镇居民语言态度与语言使用情况的简要调查问卷 172
(二)在城镇居民语言态度与语言使用情况调查受访者有关情况表 173
(三)在城镇居民语言态度与语言使用情况调查材料统计表 174
(四)语言态度与语言使用情况调查中第8题举例情况统计表 176
后记 179